《论盛孝章书》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时间:2022-10-27 11:44:22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论盛孝章书》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中,我们总免不了跟文言文打交道,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五四”运动以前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要一起来学习文言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论盛孝章书》文言文阅读及答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论盛孝章书》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论盛孝章书

  孔融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公为始满,融又过二。海内知识,零落殆尽,惟有会稽盛孝章尚存。其人困于孙氏①,妻孥湮没,单孑独立,孤危愁苦。若使忧能伤人,此子不得永年矣!

  《春秋传》曰:诸侯有相灭亡者,桓公不能救,则桓公耻之。今孝章实丈夫之雄也,天下谈士,依以扬声,而身不免于幽絷,命不期于旦夕,吾祖②不当复论损益之友,而朱穆所以绝交也③。公诚能驰一介之使,加咫尺之书,则孝章可致,友道可弘矣。

  今之少年,喜谤前辈,或能讥评孝章。孝章要为有天下大名,九牧④之人所共称叹。燕君市骏马之骨,非欲以骋道里,乃当以招绝足也。惟公匡复汉室,宗社将绝,又能正之。正之术,实须得贤。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足乎!昭王筑台以尊郭隗,隗虽小才,而逢大遇,竟能发明主之至心,故乐毅自魏往,剧辛自赵往,邹衍自齐往。向使郭隗倒悬而王不解,临难而王不拯,则士亦将高翔远引,莫有北首燕路者矣。

  凡所称引,自公所知,而复有云者,欲公崇笃斯义。因表不悉。

  【注】①孙氏:指孙权,最终,曹操任命盛孝章都尉,未及赴任,已被孙权害死。②吾祖:指孔子,曾提出益者三友,损者三友说。③朱穆所以绝交:朱穆:字公叔,东汉时人。他有感于当时不讲交友之道的衰败风俗,写了《崇厚论》、《绝交论》两篇文章,表示对世风的不满。④九牧:九牧,九州。古代分天下为九州,州长称牧伯,所以称九州为九牧,也就是天下的意思。

  1.古代男子五十岁,称知命 ,四十岁称为 。作者孔融时与王粲、陈琳等七人并称 。(2分)

  2.作者出于□□目的,向曹操说明其人困于孙氏,妻孥湮没,单孑独立,孤危愁苦;出于□□目的,指出孝章要为有天下大名,九牧之人所共称叹。(3分)

  3.文中画线部分引用《春秋传》中的话,其用意是( )(2分)

  A. 说明孝章是帮助帝王成就大业的人。 B. 暗示曹操拯救孝章是义不容辞的事情。

  C. 表明桓公是任善用贤的典范。 D. 突出孝章是天下丈夫之雄。

  4.作者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还引用了 和 两件史实佐证。(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5.结合书信的特点,对本文第一段作评析。(3分)

  参考答案:

  1.(2分)不惑 建安七子

  2.(3分)救友 荐贤(答对一个得2分)

  3.(2分)B

  4.(2分)燕王买骏马的尸骨来招致千里马 燕昭王筑台来招引贤士

  5.(3分)信的开头从回忆友情着笔:公为始满,融又过二。海内知识,零落殆尽,惟有会稽盛孝章尚存。虽短短数语,但在对友谊的回顾中,拉近了他们三者的关系,使收信者读来有倍感亲切之感。(2分)交代了盛孝章困于孙氏此子不得永年的事实,为全信展开论述奠定了基础。(1分)

  【参考译文】:

  光阴不能停留,像流水一样消逝,很快就到了五十岁的年龄。您是刚满,而我却已经超过两岁了。国内的相识知交,差不多都要死光了,只有会稽的盛孝章还活着。他受到东吴孙氏政权的困辱,妻子儿女都已死去,只留下他孤单无助的一个人,处境非常危险,心情十分痛苦。假使忧愁可以损害人的健康,孝章恐怕不能长寿了。

  《春秋公羊传》里说:诸侯之间有相互并吞的,齐桓公没有加以救援,自己感到是一种羞耻。盛孝章确实是当今男子中的豪杰,天下一些善于言谈议论的人,常要依靠他来宣扬自己的名声,而他本人却不能避免被囚禁,生命朝不保夕,那么孔子就不应该谈论朋友好坏的问题,也无怪朱穆所以要写他的《绝交论》了。您如果能赶快派遣一个使者,再带上一封短信,就可以把孝章招来,而交友之道也可以发扬光大了。

  现在的年轻人喜欢说前辈的坏话,或许有人会对孝章加以讥讽评论。总的说来孝章是一个盛名天下、为天下人所称赏赞美的人。燕君购买骏马的尸骨,不是要它在道路上奔驰,而是通过它来招致千里马。我想您正在拯救和恢复汉朝王室,使将要覆灭的政权重新安定下来。天下要安定,关键在于得到贤才。珠玉不生脚,却能够到人的身边来,就是因为有人喜欢它们,更何况贤士们是生了脚的啊。燕昭王筑了黄金台来尊崇郭隗,郭隗虽然是一个才能不高的人,但却得到厚待,终竟能传播明主的诚心,所以乐毅从魏国前去,剧辛从赵国前去,邹衍从齐国前去。假如当初郭隗处于困苦危急之中,昭王不去帮助他,正像落水将要淹死的时候不去援救他,那么其他贤士也都将远走高飞,没有肯到北方燕国去的人了。

  上面所说的`一些事情,本来就是您所熟悉的,而我还是要再说一下,无非是想提请您对交友之道加以重视罢了。实在不能详尽地表达我的意思。

  词句注释

  (1)居:指停留。

  (2)公:指曹操。始满:刚满。这里指刚满五十岁。

  (3)过二:超过两岁。

  (4)零落:凋落。这里指死亡。

  (5)其人:指盛孝章。孙氏:指东吴孙氏政权。孙策平吴后,对英豪多所杀戮,盛孝章为当时名士,孙策也很忌恨他。但孙策死于200年(建安五年),该文作于204年(建安九年),则杀盛孝章者当为孙权。

  (6)妻孥(nú):妻子儿女。湮(yān)没:埋没。指丧亡。

  (7)永年:长寿。

  (8)《春秋传》:阐明《春秋》经义的书。这里指《公羊传》。

  (9)“诸侯”三句:见《公羊传·僖公元年》。前659年(僖公元年),狄人出兵灭邢。齐桓公当时居霸主地位,未能发兵救援,自己感到羞耻。所以《春秋》作者有意为他隐讳,于这一年只写上“邢亡”两字,而不写亡于谁手。文章引用这几句话的意思是以曹操比齐桓公,暗示他拯救孝章是义不容辞的事。

  (10)谈士:善于言谈议论的人。

  (11)幽执:指被囚禁。

  (12)吾祖:指孔子。孔融是孔子后裔,故称。论损益之友:《论语·季氏》:“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13)朱穆:字公叔,东汉时人。他有感于当时不讲交友之道的衰败风俗,写了《崇厚论》、《绝交论》两篇文章,表示对世风的不满。

  (14)介,一个。

  (15)咫(zhǐ):古以八寸为咫。

  (16)要:总要,总括来说。

  (17)九牧:九州。古代分天下为九州,州长称牧伯,所以称九州为九牧,也就是“天下”的意思。

  (18)“燕君”句:《战国策·燕策》:“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马死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市:买。

  (19)绝足:绝尘之足。指奔驰时足不沾尘的千里马。孔融引用燕君市骏马骨的故事,是要曹操招致盛孝章。以为纵然孝章不是绝顶贤才,但把他招来可以得到好贤的名声,天下贤才必能接踵而来。

  (20)宗社:宗庙和社稷。指国家政权。“宗庙”是皇帝祭祖宗的地方,“社稷”是皇帝祭天地的地方。绝:断绝。祭祀断绝即意味政权覆灭。

  (21)正:扶正,安定。

  (22)“珠玉”二句:语本《韩诗外传》卷六:“盖胥谓晋平公曰:‘夫珠出于江海,玉出于昆山,无足而至者,由主君之好也。士有足而不至者,盖主君无好士之意耳。

  (23)昭王:燕昭王姬职(前311—前279在位)。燕昭王渴望贤者,以报齐国破燕之仇,请谋臣郭隗推荐,郭隗说:“只要你尊重国内贤人,天下贤士必会闻风而来。”昭王说:“那么我该从谁开始呢?”郭隗说:“请从我开始。我尚且受到尊重,何况比我更高明的贤士呢?”于是昭王就为他修建宫室,并以师礼相待。又相传昭王在易水东南筑黄金台,置千金于台,招纳天下贤士。

  (24)大遇:隆重的待遇。

  (25)明主之至心:指燕昭王招用贤才的至诚之心。

  (26)乐毅:魏国人,燕昭王任为上将军,曾为燕伐齐,破齐七十余城。

  (27)剧辛:赵国人,有贤才,跟乐毅一起合谋破齐。

  (28)邹衍:齐国人,主张大九州说,燕昭王以师礼相待。

  (29)向:从前。倒悬:倒挂着。比喻困苦危急。

  (30)首:向。

  (31)称引:指信中论说、引述的事情。

  (32)自:本来。

  (33)崇笃:推崇重视。斯义:指交友、招纳贤才的道理。

  (34)不悉:不能详尽。旧时书信结尾常用的套语。

  赏析

  这篇文章选自《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孔少府集》,又名《与曹公论盛孝章书》,是204年(汉献帝建安九年),孔融任少府时向曹操推荐盛孝章的一封信。盛孝章名宪,会稽人,也是汉末名士。曾任吴郡太守,因病辞官家居。孙策平吴后,对当时名士深为忌恨,孝章因此曾外出避祸。孙策死后,孙权继续对其进行迫害。孔融与孝章友善,知道他处境危急,所以特地写了这封信,向当时任司空兼车骑将军的曹操救援。曹操接信后,即征孝章为都尉,征命未至,孝章已为孙权所害。文章叙述了孝章所处的艰难处境,并引用历史上重用贤才的故事,从交友之道和得贤之重要来打动对方,辞意恳切,具有一定的感染力量。

【《论盛孝章书》文言文阅读及答案】相关文章:

孔融《论盛孝章书》阅读答案附翻译07-21

论盛孝章书古诗词鉴赏06-30

西湖最盛文言文阅读及答案12-02

《孝丐》文言文阅读答案12-06

孝公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12-01

方孝孺《豫让论》阅读答案及译文12-27

文言文李斯论阅读训练及答案12-01

纯孝之报文言文阅读及答案12-02

《明史》方孝孺文言文阅读及答案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