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时代背景

时间:2020-10-28 19:49:15 辛弃疾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辛弃疾时代背景

  辛弃疾所处的时代背景是怎样的呢?辛弃疾的创作源泉来自于生活和个人实践的体会,那么,时代背景对于辛弃疾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辛弃疾所处的时代背景,欢迎阅读!

辛弃疾时代背景

  辛弃疾所处的时代背景是?

  辛弃疾所在的朝代是我国繁盛的南宋,他是南宋词人、重要将领。辛弃疾作为南宋词坛中一代伟人,他的词热情,慷慨,并且悲壮,他的笔力非常雄厚,而且风格多样,辛弃疾的风格主要以豪放派为主,他的词是一种豪放、阔达的风格,但这并不代表他所有的风格,他还有十分擅长婉约派,他与李清照称为“济南二安”。他有著作《青玉案·元夕》、《清平乐·村居》、《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念奴娇·赋雨岩》等等。

  辛弃疾出生在南宋,当时的山东以被金人所占领。当时二十一岁的辛弃疾,就参加了抗金义军。辛弃疾就以右宦教郎出任滁州知府,并且努力实现他恢复中原的计划。辛弃疾是爱国主义诗人,他始终将洗雪国耻,收复国家失地作为自己一生的事业。他将这些都写进了自己的创作中,他写出了对时代的期待和对当时现实的失望之情。

  辛弃疾不仅在词坛上有很高的地位,在书法中也有很大的成就,他的书法用中锋用笔,书写的十分流畅,他有著名的手迹《去国帖》,也已经被故宫博物馆所收集。所以现在大家知道辛弃疾所在的朝代了吧。

  知识扩展:辛弃疾的刚柔相济词风形成的原因

  1 家族的影响。 辛弃疾出生在历城(今山东济南)的士族家庭,其祖父辛赞在金国任职,却一直希望有机会“投畔而起,以紓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愤”,并常常带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河山”(《美芹十论》)。祖父对辛弃疾的期望非常大,把自己未能实现的壮志寄托给年幼的孙子辛弃疾,他遥想汉朝时大战匈奴的名将霍去病的保卫边疆的丰功伟绩,而给孙子起了与“去病”同义的名字——“弃疾”。从中可想而知他的家族是站在这样的历史高度来要求和训练小辛弃疾的;再者,辛从小就接受军人的训练,从而锻炼了他的刚毅性格,这点在他的一些词篇可以体会到的。同时,辛弃疾也不断亲眼目睹汉人在女真人的统治下所受的屈辱和痛苦,更使少年的辛弃疾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理想。肩负如此重任的辛弃疾奋发刻苦学习,刚强的种子自幼便在他心中种了下来。

  2 辛弃疾自身的政治抱负和自身的性格。 辛一生关怀国家命运,坚持抗战,誓欲北伐灭金。他是个狂放不羁桀骜不驯,具有英雄才略的的爱国志士(1)。他的性格是刚毅和勇猛的。这在中国文坛上也是少有的既是文人又是大将军之才。从另一方面说,他并非传统意义的词人,他文武双全应勇果敢。在得知张安国于行动中背叛了耿京时,就立即率五十骑冲入济州,于敌军五十万中把叛徒张安国缚置于马上,连夜送回建康,斩首示众。然而,在词坛诗坛上又有几个诗人、词人具备这样的豪气和惊天泣鬼神的气概呢?他自云:“少年横槊,气凭陵,酒圣诗豪余事”(《念奴娇》)。应该说英雄主义是流传至今的600余辛首词的主要感情基调,他所抒发的正是这种富于英雄色彩的`雄豪悲壮的情怀。

  3 政治仕途的压抑,苦闷只能以委婉的方式发泄 辛弃疾既有恢复失地的勇气及规划战略布署的智慧,但这些都没有得到朝廷的重视,当时的朝廷苟且偷安、不思恢复,致使祖国山河长期处于南北分裂的状态,加上免官罢职,作为报国志士这是极度的精神折磨。辛弃疾经常引用王衍的事迹来讽刺当朝。如“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销残战骨,叹夷甫”(王衍字夷甫)、“长剑倚天难问,夷甫谁人堪笑,西北有神州”(《水调歌头—送杨民瞻》),字里行间充溢着难以压抑的岔偾心情。但在投降派得势抗战横遭馋尽的时代,辛弃疾只好化百炼刚为绕指柔,曲折表情,婉转抒怀,引只书甲子,猛志未已的陶渊明为知己。不难体会,诗人的忧愤有多深广,更使辛弃疾扼腕击节,激愤难平却报国无路,反遭打击,因而他每每化用典故抒写一腔郁怒:

  “自古蛾眉嫉者多,须防按剑向随和。

  器材满后须招損,镜太明时易受尘。”

  ——《有以事来请客》

  从中可以深切体会词人的孤危感,和英雄失志的痛楚。也可以摸索出辛词的刚柔相济的一些特点来。在深层处的内心灵魂中他是执意北伐,主张战争,把金人赶出中原,他有不恢复国土绝不罢休的决心和誓言。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被人污蔑、陷害,一再理想受挫,周围尽是“妒峨眉小人”,本以为可以大干一番事业的政治舞台,却落得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无奈。只能寄托抱负和强烈的感情于山水之中,以这种方式委婉地泄发出来。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使他不可能忘却壮志,但又无路图志。这种心情反复澎湃于胸腔,在他的词中就自然地折射出刚与柔相互融合、相互参透。究其原因,我认为,辛弃疾词风的刚柔相济的艺术,本质上是其时代的现实际遇和自我理想抱负无法调和的矛盾性的体现。

【辛弃疾时代背景】相关文章:

文天祥的时代背景11-19

辛弃疾名言10-07

浅论辛弃疾11-14

诗经采薇的时代背景06-29

辛弃疾——《水调歌头(二)》07-22

辛弃疾《虞美人》07-22

辛弃疾全文注释07-22

辛弃疾名言名句12-14

辛弃疾《永遇乐》赏析12-24

辛弃疾的介绍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