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广法师:谈谈《般若心经》修法

时间:2020-10-30 15:39:47 心经 我要投稿

慧广法师:谈谈《般若心经》修法

  来谈谈《般若心经》的修法。《般若心经》要如何修呢?我只从两个 重点:“观”和“自在”来切入。

  1、 《般若心经》的重点在什么地方呢?在“观”。能“观”便能“自在 ”,能“自在”便是菩萨。菩萨要度化众生,自己岂能不自在呢?所以,“自在”对一个发心做菩萨的人,是很重要的。 那么,要如何“观”呢?就是按照《心经》经文所说的去“观”: “舍利子!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 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 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 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 道,无智亦无得........。” 就是如是观。 “观”是什么意思?不必说的那么深。对大多数的人来说,“观”就 是观想、思维,分析、推理。例如:对上述《心经》经文不懂的'话, 要怎样呢?当然要去思想它的含意,找相关资料来阅读,分析它的道 理为什么是这样?........“观”对大多数人来说,就是这样。 等到对身心五蕴的虚妄、不实、空如,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才有可 能进入较微细的内心“观照”。 “观”的大意如上。

  2、 再来谈“自在”。 要如何才能“自在”呢?很简单,只要“自已”“在”,就能“自在 ”。凡夫所以不能“自在”,就是“自己”常常不在。身体坐在这里 ,心却跑到别处去了;吃饭的时候,心却不在吃饭;走路的时候,心也不在走路中........。如此,怎能“自在”呢?“自己”都不在了──心跑掉了、胡思乱想去了,想来一大堆的事情,串起一大堆的是非人我,怎能不烦恼? 所以,要“自在”,必须自己常“在”。心与身合,身在哪心就在哪,心与身合一,不要身心分裂。如此,自己常在,自然就常“自在”了。 因此,古代有位禅师在用功时,常唤自己说:“主人翁,你在吗?” 然后自己回答:“在!我在。”“清醒着!”

  拓展:

  《心经》上的究竟涅槃是什么意思?

  惟贤法师答: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从认识论来讲是缘起性空的诸法实相;从行为论来讲就是要以大悲大智的无我精神修菩萨行。

  般若的总纲是离一切相、修一切善,能这样做就是菩萨。不离相就会有执著,有很多分别对待,因此生起计较、爱憎、种种差别、种种烦恼,轮转生死。有执就有相,离执即离相,能够离一切相,在意识上没有计较分别,那就超越了第六意识境界、第七末那识的我执境界。由缘起契证空性,由空性洞察缘起,从而明因识果,广修一切善,这就是一种最高的认识、最高的智慧。

  这种认识表现在行为上,就是菩萨的大悲、大智、大愿、大行,广行一切善。《心经》的头两句:“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五蕴皆空就是离一切相,度一切苦厄就是广行一切善。不能离相就不能照见五蕴皆空,心胸就不广大。我怎么样,我的工作怎么样,我的父母怎么样,我的社会地位怎么样……由这些我执就生起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能够离相就有般若智慧。在这个智慧指导之下,就可以勇猛无畏,广修一切善法,度一切苦厄。一切众生胎卵湿化都是苦厄、都要度,度到哪里去呢?《金刚经》上讲“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无余涅槃就是究竟涅槃,究竟就是很彻底,说明离开了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分段生死是七地以前的,八地到十地菩萨是变易生死,这两种生死都离掉了就是佛的果位——究竟涅槃。

【慧广法师:谈谈《般若心经》修法】相关文章:

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广释06-30

《心经》的修法和行法07-04

般若心经译文12-01

般若菠萝蜜心经译文12-03

般若波罗蜜心经译文12-02

心经系列:成观法师06-13

05-16

修心经典美文11-20

08-05

般若波罗蜜心经全译文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