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简析

时间:2023-02-03 14:15:49 文天祥 我要投稿

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简析

  引导语:那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流传至今,喊出了文天祥的满腔爱国情怀。下面由yjbys小编为您带来了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简析,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简析

  原文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今译】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苦辛,

  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周星。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

  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

  零下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

  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汗青。

  【前言】

  《过零丁洋》是宋代大臣文天祥在1279年经过零丁洋时所作的诗作。此诗前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末二句是作者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全诗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

  【注释】

  ①零丁洋:在今广东中山南的珠江口。文天祥于宋末帝赵昺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被元军所俘,囚于零丁洋的战船中,次年正月,元军都元帅张弘范攻打崖山,逼迫文天祥招降坚守崖山的宋军统帅张世杰。于是,文天祥写了这首诗。②“辛苦”句:追述早年身世及为官以来的种种辛苦。遭逢,遭遇到朝廷选拔;起一经,指因精通某一经籍而通过科举考试得官。文天祥在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以进士第一名及第。③干戈寥落:寥落意为冷清,稀稀落落。在此指宋元间的战事已经接近尾声。南宋亡于本年(1279),此时已无力反抗。四周星:周星即岁星,岁星十二年在天空循环一周,故又以周星惜指十二年。四周星即四十八年,文天祥作此诗时四十四岁,这里四周星用整数。旧注多以“四周星”为文天祥1275年应诏勤王以来的四年,其实本诗前两句应当合起来理解,是诗人对平生遭遇的回顾。④“山河”句:指国家局势和个人命运都已经难以挽回。⑤惶恐滩:在今江西万安县,水流湍急,为赣江十八滩之一。宋瑞宗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在江西空阬兵败,经惶恐滩退往福建。⑥“零丁”句:慨叹当前处境以及自己的孤军勇战、孤立无援。诗人被俘后,被囚禁于零丁洋的战船中。⑦汗青:史册。纸张发明之前,用竹简记事。制作竹简时,须用火烤去竹汗(水分),故称汗青。

  【赏析】

  这首诗是文天祥被俘后为誓死明志而作。一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但限于篇幅,在写法上是举出入仕和兵败一首一尾两件事以概其馀。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中,亡国的悲剧已不可避免,个人命运就更难以说起。但面对这种巨变,诗人想到的却不是个人的出路和前途,而是深深地遗憾两年前在空航自己未能在军事上取得胜利,从而扭转局面。同时,也为自己的孤立无援感到格外痛心。我们从字里行间不难感受到作者国破家亡的巨痛与自责、自叹相交织的苍凉心绪。末二句则是身陷敌手的诗人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这使得前面的感慨、遗恨平添了一种悲壮激昂的力量和底气,表现出独特的崇高美。这既是诗人人格魅力的体现,也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特的精神美,其感人之处远远超出了语言文字的范围。

  作者简介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一宇宋瑞,号文山,吉水(今安西省吉安县)人。南宋名臣,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他二十岁中状元,官至丞相。在元兵大举渡江,南宋局势岌岌可危的紧急关头,他在赣州组织义军,率兵奔赴临安(南宋都城)保卫皇室。不久奉命前往元军兵营谈判,被扣留,后冒险逃到温州,拥立益王赵昰,以图复国。他募集将士,抵御元兵,转战赣(今江西省),闽(今福建省),岭南(今广东省),兵败被俘,拘囚在燕京(今北京市)四年,敌人多方诱降,始终不肯屈服,从容就义,终年四十七岁。

  背景资料

  南宋祥兴元年(1278)文天祥在广东南海被俘。次年正月,元军出珠江口,准备进攻宋帝昺最后的据点崖山。文天祥被拘押舟中,船过零丁洋时,当时元军统帅张弘范要文天祥写信劝宋帅张世杰投降,他便以此诗作答。张读后连称「好人!」「好诗!」,不再相迫。就在文天祥写此诗后约二十天——祥兴二年(1279)二月初六,宋将陆秀夫背负八岁的皇帝赵昺投海殉国,南宋就此灭亡。

  赏析重点

  这首诗是文天祥被俘以后,回忆一生,感慨万千而写下的名作。从熟读经书考中状元的那一刻起,就决定了他一生的际遇。起兵抗元已经四年,环顾四周向应他的义军却是寥寥可数。大宋江山已如风中柳絮,败亡在即,而自己的命运有如暴雨袭击下的水上浮萍,孤苦无依。曾经在惶恐滩头退兵,为国家命运而深戚忧虑;如今身在零丁洋中,叹息著自己的孤苦的处境。自古以来,人都免不了一死。只要自己的这一片忠心能永留史册,就心满意足了。

  首联是诗人对自己一生遭际的回顾。他抓住了两件大事:一是读书入仕,这是关系他个人政治前途的大事,从此他的命运跟国家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二是毁家报国,起兵勤王,这是关系国家存亡的大事。「干戈寥落」四字,说明当时天下像文天祥那样高举义旗,为国奋战者实在寥寥无几。这悲切哀怨的自述,暗含对苟且偷生者的愤慨,对屈膝投降者的谴责。

  第二联紧承上联,对「辛苦遭逢」,「干戈寥落」作具体的描写。用「风飘絮」,「雨打萍」两个形象的比喻,勾画出国运乖蹇,人民流离的景象,又是对风雨飘摇中的南宋时局的高度概括。这两句对偶严密工整,形式上节奏鲜明,韵律协调;内容先后映衬,相得益彰。

  第三联进一步就家国身世而抒发情怀。诗人选取两个在自己戎马生涯中有深刻意义的地名作为当时特殊心境的写照,贴切自然,恰如其分。他利用「惶恐滩」与「零丁洋」两个地名的多义性,构成重叠复沓的句武,传神地表现了作者当日战败昀「惶恐」心境与今日的「零丁」处境。这两句亦工对精巧,读来铿锵有力。

  尾联借用自问自答的句式,寄托自己誓死不降,以身殉国的高洁志向。两句直抒胸臆,气势磅礴,表现了诗人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由于诗人生活在南宋政权岌岌可危的时代,吟咏的是自己悲壮的战斗历程,抒发的是自己慷慨的爱国情怀,大义凛然,笔力千钧,因此掷地有声,成为一曲千古不朽的壮歌。

  零丁洋:即伶仃洋,在广东省中山县珠江口外。

  遭逢:遭遇。

  起一经:汉代凡通晓《诗》,《书》,《礼》,《易》,《春秋》五经之一者立为博士。此喻熟读经书考中进士,被起用为官。

  干戈寥落:干戈原是古代两种兵器,即盾牌和长矛,这裏引申为军队。寥落,稀疏的意思。此处指抗元军队稀少,自己孤军作战。

  四周星:四周年。北斗星斗柄所指方向旋转一周为一年。作者自德佑元年(1275)正月,以全部家产充当军费,起兵抗元,至祥兴元年(1278)被俘,恰为四年。

  风飘絮:风吹柳絮。这裏形容南宋的江山在元军的入侵下已经零乱破碎,像被风吹散四处飘落的柳絮一样。

  身世:个人的经历和境遇。

  雨打萍:急雨打在浮萍上。这裏形容诗人一生遭遇的动荡不安。又可解作亡国孤臣,有如无根的浮萍。

  惶恐滩:在今江西省万安县境内,是赣江十八滩中最险的一滩,人们乘船渡此滩时往往十分惶恐,因而得名。宋端宗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在江西兵败,曾从惶恐滩一带退兵往福建。

  说惶恐:对国家形势危急忧惧不安。

  叹零丁:被俘后孤苦无依。

  留取:留得。

  丹心:忠心。丹是红色的朱砂。古人以红色代表忠义,故丹心喻忠贞不二之心。

  汗青:历史书。古代无纸,在竹简上记事,为便於书写,又不被虫蛀,往往火烤去水分。水分在蒸发时在竹面凝滴如汗,故曾经烤过的竹简,便称为汗青。

  【赏析】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作者在面临生死关头,回忆一生,感慨万千。他抓住了两件大事,一是以明经入仕,二是「勤王」。以此两端起笔,极好地写出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个人心境。"干戈寥落",是就国家整个局势而言。据《宋史》记载,朝廷徵天下兵,但像文天祥那样高举义旗为国捐躯者寥寥无几。作者用"干戈寥落"四字,暗含着对苟且偷生者的愤激,对投降派的谴责!

  如果说首联是从纵的方面追述,那么,颌联则是从横的方面渲染。"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作者用凄凉的自然景象喻国事的衰微,极深切地表现了他的哀恸。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前途紧紧的联系在一起亡国孤臣有如无根的浮萍漂泊在水上,无所依附,这际遇本来就够惨了。而作者再在"萍"上著"雨打"二字,就更显凄苦。这"身世浮沉",概括了作者艰苦卓绝的斗争和坎坷不平的一生。本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形像鲜明,感情挚烈,读之使人怆然!

  五六句紧承前意,进一步渲染生发。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的军队被元兵打败后,曾从惶恐滩一带撤退到福建汀州。当时前临大海,后有追兵,如何闯过那九死一生的险境,转败为胜是他最忧虑、最惶恐不安的事情。而今军队溃败,身为俘虏,被押送过零丁洋,能不感到孤苦伶仃?这一联特别富有情味,"惶恐滩"与"零丁洋"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自然相对,而又被作者运用来表现他昨日的"惶恐"与眼前的"零丁",真可谓诗史上的绝唱!

  以上六句,作者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至,哀怨之情汇聚为高潮,而尾联却一笔宕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结尾的高妙,致使全篇由悲而壮,由郁而扬,形成一曲千古不朽的壮歌。本句中作者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为国家安宁愿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

  文学赏析

  首联“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起一经”当指天祥二十岁中进士说的,四周星即四年。天祥于德祐元年(1275),起兵勤王,至祥兴元年(1278)被俘,恰为四个年头。此自叙生平,思今忆昔。从时间说,拈出“入世”和“勤王”,一关个人出处,一关国家危亡,两件大事,一片忠心。唐宋时期,一个人要想替国家做出一番事业,必须入仕,要入仕,作为知识分子必须通过科举考选,考选就得读经,文天祥遇难时,衣带中留有个自赞文说:“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就是把这两件事拴在一起的。圣人著作就叫经,经是治国安邦的。这两句诗,讲两件事,似可分开独立,而实质上是连结在一起的。干戈寥落一作干戈落落,意思相近。《后汉书·耿弁传》“落落难合”注云:“落落犹疏阔也。”疏阔即稀疏、疏散,与寥落义同。《宋史》说当时谢后下勤王诏,响应的人很少,这里所讲情况正合史实。

  颔联接着说“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还是从国家和个人两方面展开和深入加以铺叙。宋朝自临安弃守,恭帝赵昰被俘,事实上已经灭亡。剩下的只是各地方军民自动组织起来抵抗。文天祥、张世杰等人拥立的端宗赵昱逃难中惊悸而死,陆秀夫复立八岁的赵昺建行宫于崖山,各处流亡,用山河破碎形容这种局面,加上说“风飘絮”,形象生动,而心情沉郁。这时文天祥自己老母被俘,妻妾被囚,大儿丧亡,真像水上浮萍,无依无附,景象凄凉。

  颈联继续追述今昔不同的处境和心情,昔日惶恐滩边,忧国忧民,诚惶诚恐;今天零丁洋上孤独一人,自叹伶仃。皇恐滩是赣江十八滩之一,水流湍急,令人惊恐,也叫惶恐滩。原名黄公滩,因读音相近,讹为皇恐滩。滩在今江西省万安县境内赣江中,文天祥起兵勤王时曾路过这里。零丁洋在今广东省珠江15里外的崖山外面,现名伶丁洋,文天祥兵败被俘,押送过此。前者为追忆,后者乃当前实况,两者均亲身经历。一身为战将,一为阶下囚。故作战将,面对强大敌人,恐不能完成守土复国的使命,惶恐不安。而作为阶下囚,孤苦伶仃,只有一人。这里“风飘絮”、“雨打萍”、“惶恐滩”、“零丁洋”都是眼前景物,信手拈来,对仗工整,出语自然,而形象生动,流露出一腔悲愤和盈握血泪。

  尾联笔势一转,忽然宕进,由现在渡到将来,拨开现实,露出理想,如此结语,有如撞钟,清音绕梁。全诗格调,顿然一变,由沉郁转为开拓、豪放、洒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让赤诚的心如一团火,照耀史册,照亮世界,照暖人生。用一照字,显示光芒四射,英气逼人。据说张弘范看到文天祥这首诗,尤其是尾联这两句,连称:“好人,好诗!”诚然文天祥把做诗与做人,诗格与人格,浑然一体。千秋绝唱,情调高昂,激励和感召古往今来无数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英勇献身。

【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简析】相关文章:

文天祥《过零丁洋》简析11-06

文天祥过零丁洋简析10-30

文天祥《过零丁洋》之诗词简析10-26

《过零丁洋》文天祥08-31

文天祥 《过零丁洋》10-17

《过零丁洋》 文天祥10-17

文天祥的过零丁洋11-26

过零丁洋 文天祥11-04

文天祥 过零丁洋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