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传》《王安石传》的读后感

时间:2020-12-30 20:28:11 王安石 我要投稿

《范仲淹传》《王安石传》的读后感

  北宋的范仲淹、王安石,两个人都是当时著名的社会改革家,文学大家。范仲淹以他凛然的大义,在十一世纪的官场上树立了一座风范之碑。而王安石则因为变法的失败,成为一个官场上的失意者。原因何在?

《范仲淹传》《王安石传》的读后感

  据《宋史?范仲淹传》介绍;范仲淹把治理天下作为自己的责任,日夜思虑和策划着怎样实现一个太平的政治局面。每到一处做官,他裁抑侥幸,削减冗滥,调查并审理各路官吏。他待人十分亲热敦厚,并乐于替人家办好事,使民众得到最大的实惠。在当时,即使是乡野和街巷的平民百姓,也都能叫出他的名字。

  由此可见,范仲淹属于对人生有着清醒的认识,他处处考虑周全,又有很强的自我约束能力。他是性格虽然刚正不阿,但并不执拗。为了自己认为的正义与理想,他可以不要前途,甚至是生命。特别是主持政务期间,他廉节简约,克己奉公,直言尽职,利则生民。在致力于改革社会的同时,不断地提高自身品格的修养。当时的贤士,很多在他的指导和提拔下成长起来的。他死时,各地的人听到噩耗,都深为叹息;羌族首领数百人聚众举哀,像死去父亲一样痛哭,斋戒三天才散去。

  范仲淹宁鸣而死,不默而生,是个开风气的人物。他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砥砺了一代士风。虽说有点庙堂之词之嫌,但是弘扬了华夏古典文明的优秀传统,被后世广为流传。范仲淹晚年时,给兄仲温写过一封信:“千古圣贤,不能免生死,不能管后事,一生从无中来,却归无中去。谁是亲疏?谁是主宰?既然无奈何,即放心逍遥,任委来往。”正因为他在当时和后世,都被奉为天下第一流的楷模,他的品格和思想,固然不可能不带着时代的烙印,但这并不妨碍他在民间享有极高的声誉。

  据《宋史?王安石传》介绍;王安石性格刚愎自用,遇到事情不管对错,都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在议论变法时,他附会儒家经义,提出自己的主张,辩论起来动不动就是好几百字。司马光与王安石一向很有交情,依据朋友之间相互督促行善的道理,司马光三次给他写信,反复进行规劝,王安石很不高兴。

  在用人上,王安石多用自己门下轻薄而有点小聪明的年轻人,几乎把朝廷内外老成持重的人罢黜殆尽。像吕公著、韩维这些王安石曾凭借而树立自己声誉的人;像欧阳修、文彦博这些推荐他的人;像富弼、韩琦这些重用他担任皇帝侍从的人;像司马光、范镇这些好朋友,王安石对他们不遗余力地加以排斥,以达到顺利实现变法的目的。

  对于王安石来说,他始终相信自己的改革是利国利民的好政策,是能造福子孙后代的。他在基层时曾亲自实施过,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当他把这些政策推广到全国时,问题出现了,他不再是一个具体的操作者,而是一个指挥者,他指挥不了大佬,只能选那些热情的有冲劲的年轻人。但遗憾的是,正直的人无法理解他的思路,理解他思路的人不正直。当他的手下告诉他政策多么的好,推行得多么顺利,国库多么充盈时,他却不知道这些钱是怎样从老百姓的嘴巴里抠出来的。

  变法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但从一开始,就遭到主流社会的反对,王安石的理论是,只要方法对头,想要发财,没有不可能。但按司马光的观点,天下钱就那么多,国库充盈了,老百姓的钱就少了,不过取之于民罢了。那些政治大佬们的担心终于出现了:为了逃避保甲法,许多人进行自残;国库充盈的同时,大批中小商贩纷纷破产,市场前所未有的萧条;青苗法让贫苦的农民彻底走上卖房卖地卖儿卖女的境地;灾荒、民变、枯骨……这些都让有良知的官员无法坐视不理。

  尽管王安石的变法出发点是为了实现富国强兵,但新颁布的法令一实行就开始走样,广大的百姓成了新法的直接受害者。试想,这样的法令能行吗?以至于新法推行不久,受到全国各地的普遍抵制,半途而废。

  范仲淹、王安石两人知识渊博,通晓古今。范仲淹的外和内刚,他代表着当时士大夫阶层推崇的主流性格,既有坚定不移的理想追求,不谓权贵的正义凛然,又豪迈慷慨,不拘小节,有广泛的社交圈与人际关系网,以一种领袖的姿态引领改革潮流。王安石特立独行,他从不妥协,从不关注与考虑别人的意见,果敢自信、生机勃勃。他们最后的政治结局不一样,其中最为关键的恐怕就是能不能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范仲淹在自己的任期内做到了这一点,因此受到了大家的尊重;而王安石没做到这一点,甚至还给处于财政危机的仁宗政权带来更大的危机,因此变法不可能得到成功。

【《范仲淹传》《王安石传》的读后感】相关文章:

《王安石传》读后感01-05

宋史 王安石传06-06

王安石 《读孟尝君传》04-12

王安石传每章简介04-02

读孟尝君传王安石03-27

《王安石传》原文及译文07-18

王安石传原文及翻译12-27

宋史王安石传原文翻译07-21

王安石传的阅读及答案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