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是个什么样的人

时间:2020-11-04 19:19:10 王安石 我要投稿

王安石是个什么样的人

  引导语:王安石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雄健简练,奇崛峭拔,大都是书、表、记、序等体式的论说文,阐述政治见解与主张,为变法革新服务。下文是有关他的详细资料,欢迎大家阅读了解。

  发现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是件非常偶尔的事。起初我只是无意点开了百家讲坛关于《清明上河图》的讲解,发现宋赵匡胤竟然定下了不杀士大夫的规定,这在中国历史上绝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创举。不由得对宋朝产生了兴趣,后来就发现了这本书。

  我读过的名人传记不多,因为是记录名人生平多少有些无聊,但是这一本书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他完全跳出传记框架,信笔写来,好像一位知已在一位跟千年前的自由人聊天。我可以想象苏东坡宽衣解带在灵隐寺后院的竹林里晒着太阳,诉说着他那个朝代的事。

  苏东坡的父亲很不喜欢王安石,因为他的一位朋友很早之前就提醒他要注意王安石,也因为后来见到后,发现王安石对服饰,食物完全不感兴趣。一个严肃克己的人,可能是个勤奋好学的人才,但也可能是个固执已见的.秃驴。王安石在文学方面造诣不算差,他读书百卷,最爱财政管理方面,商鞅在他眼里不算什么,诸葛亮也是个庸才,他曾跟神宗说,为什么我们国家内忧外患,因为皇上身边没有奇才,因为我们的国库不够充实。

  我记得中学学安石变法,老师的解释是,变法在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的打压下失败了,刚查了下百度百科也还是这个说法。可是看了林语堂的解释,发现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原来,神宗期间,北宋已是资本主义萌芽期,商人地位不低,市场交易频繁,而王安石也算是个“奇才”,他不知道从哪本史书资料里研究出来“国有化”这个词,这比马克思理论还早了800年。他教神宗做生意,从商贩手中抢得买卖水果大米等权利,实行集权经营。又教神宗放贷款给农民,是为“青苗法”。变法的后果就是,自由商贩无法同政府竞争,彼此不同心互相扯后腿,农民不愿贷款,地方官员为了拉拢王安石,实习指标政策,硬塞给农民,结果农民还不了款,怨声载道。

  宋因为是马上得的天下,自开国以来就重文轻武,所以宋朝文坛活跃,百家争鸣,也是中国历史上跟同期国家相比最富的一个朝代。那个时期的御史台,相当于国家新闻部,一直是传播自由民主百家之言的地方。各路文官纷纷上书请求取消变法,而王安石是个极其固执且容不下意见的人,他认为他的理论是完美的,只是不同于流俗,他在游记中写道:“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也许正是因为他的“决心”,他的“志气”,他的为“大局”着想,为“人民”着想,才让他一出任宰相就大刀霍斧的实行了十几项改革,堪称北宋史上的大跃进。与他持相反意见的欧阳修,范仲淹,苏东坡,司马光等都纷纷自行告老还乡或被贬官。

  后来有一个小官,把变法之后人民的惨状用画卷描绘出来送到了神宗的手里,神宗眼泪都出来了。变法轰轰烈烈的进行了八年,神宗终于看不到一丝希望而罢去了王安石的官职。

  其实,神宗是个好皇帝,在辽,西夏,金虎视眈眈的宋朝,他只是想让国家脱离外患,可是谁也不知道到底应该怎么做,司马光后来评价王安石:此人不坏,就是太过固执。

  王安石回老家后,有人曾看到他骑着一头驴子,面无目光的经过。他心里在想什么,只有他自己知道。

  王安石出身

  王安石出身于临江军(今江西樟树),生活在地方官家庭,自幼聪颖,读书过目不忘。而且他从小随父宦游南北各地,更增加了社会阅历,开阔了眼界,目睹了人民生活的艰辛,对宋王朝“积弱”的局面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青年时期便立下了“矫世变俗”之志。在他进入仕途地方官吏时,能够关心民生疾苦,多次上书建议兴利除弊,减轻人民负担。由于较长时期接触了解社会现实,对北宋中期隐伏的社会危机有所认识,“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庆历二年(1042年)三月,考中进士,授淮南节度判官。之后调任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为人正直,执法严明,为百姓做了不少有益的事。组织民工修堤堰,挖陂塘,改善农田水利灌溉,便利交通。在青黄不接时,将官库中的储粮低息贷给农户,解决百姓度荒困难。1058年冬,王安石改任三司度支判官。嘉佑三年(1058)《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系统地提出了变法主张,法度必须改革,以求其能“合于当世之变”,要求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抑制大官僚、大地主的兼并和特权,推行富国强兵政策。王安石认为变法的先决条件是培养人才,因此王安石改革科举制度,改革取士。废明经,设明法科。进士科不考诗赋考时务策,整顿太学,唯才是举,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强,受到较好的教育。

  王安石改革运动

  公元1067年宋神宗继位,起用王安石为江宁知府,旋即诏为翰林学士兼侍讲,为摆脱宋王朝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危机以及辽、西夏不断侵扰的困境,1068年,神宗召王安石“越次入对”,王安石即上书主张变法。次年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为指导变法的实施,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物色了一批拥护变法的官员参与制订新法。

  1070年王安石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位同宰相,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新法,开始大规模的改革变法运动。所行新法在财政方面有均输法、青苗法、市易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在军事方面有置将法、保甲法、保马法等。同时,改革科举制度,为推行新法培育人才。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地主和豪商对农民的压迫,促进了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国家财政状况有所改善,军事力量也得到加强。王安石大胆地提出了“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振聋发聩的政治思想,王安石积极倡导和推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变革。王安石两度为相 ,发动和领导了举世闻名的“熙宁变法”运动。这场变法,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史上继商鞅变法之后又一次规模巨大、威武雄壮的社会变革运动。

  改革变法触及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保守派的激烈反对。加上在实施过程中一些官吏借机敲诈盘剥,王安石处于“众疑群谤”之中,宋神宗迫于皇亲贵戚和反对新法大臣的压力,于1074年四月接受王安石辞去相位,再任江宁知府。次年虽又起用为相,但因新法派内部分裂及保守派的挑拨离间,至熙宁九年十月再次罢相,出任江南签判,次年隐退江宁,过着闲居生活。

  1085年,哲宗即位,年仅十岁,由太皇太后高氏临朝听政,启用反对变法的司马光为相,废除了大多数新法。王安石于翌年四月去世,葬于江宁半山园。王安石晚年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王文公、临川先生。死后被追封为 “太傅”;绍圣年间,赐谥号为 “文”,配享神宗的庙庭;徽宗时,又配享文宣王庙。而钦宗时,皇帝下诏停止他文宣王庙配享。高宗采纳赵鼎、吕聪的意见,削去了其“舒王”的封号。

  王安石执政敢做敢为,矢志改革,王安石把“新故相除”看做是自然界发展变化的规律,以“天变不足畏、祖宗 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大无畏精神推动改革变法。这些进步思想在他的文学作品中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其散文

  长于说理,言简意深,笔力雄健,见识超群;诗词则 遒劲清新,豪气纵横,对宋初形式化的文风是有力的冲击,对豪放派诗词有直接影响。其著作极为丰富,存世的有《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三经新义》(残卷)、《唐宋百家诗选》、《诗义钩沉》等。

  王安石从小在外,为官四处奔波,但对家乡有着一股挚情,几次回乡探亲,对家乡的亲朋好友,名胜古迹,写了许多诗文、书信、墓志,表达了他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家乡人民也对他有着深深的景仰和怀念,许多地名都是为纪念他而取的,家乡学者著书撰文,为王安石辩诬:南宋金溪陆九渊在《荆公祠堂祀》中盛赞其人品高尚,贬斥了王安石的政敌;清代金溪蔡上翔,穷毕生精力撰写《王荆公年谱考略》,以辩宋史之诬。

【王安石是个什么样的人】相关文章:

李贺是个什么样的人11-28

陆游是个什么样的人11-11

王安石是哪个朝代?11-10

诗人王安石是哪个朝代12-07

王安石是哪个朝代诗人12-07

余光中是个怎样的人12-30

文天祥是个什么的人01-14

关于王安石是哪个朝代的11-09

王安石是哪个朝代的诗人12-09

王安石是哪个朝代的诗人介绍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