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名师教案设计

时间:2020-10-25 19:15:26 桃花源记 我要投稿

桃花源记名师教案设计

  《桃花源记》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曲折回环、引人入胜的故事描绘出理想社会,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是桃花源记名师教案设计,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桃花源记名师教案设计

  一、教材分析;

  《桃花源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所选四篇文言文都是“记”一类的散文,其单元教学目标主要是:引导学生弄懂文言词语的含义,积累文言字词知识,疏通文意。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在学习现代游记类散文和其他记事散文中掌握的知识、形成的能力,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课文、领会文章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一篇优美的写景(虚景)散文,也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艺术作品,它表达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陶渊明平生厌恶晋朝朝廷上下统治阶级奢侈腐朽的寄生生活,也讨厌官场上的舞弊营私的行为,他曾经三次因此辞去官职,隐居农村并亲自参加农业劳动,和农民交朋友,感受了田园生活的恬静闲适, 于是用笔构想出了一个他心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一个风景奇丽秀美,人人劳作、人人平等,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战乱,人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风气淳朴的理想社会。从而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民渴望摆脱剥削压迫,追求幸福、安定生活的美好愿望。读这篇名作,要在引导学生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及其无法克服的思想矛盾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肯定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大胆追求,激发学生向着自己的更高更远的理想勇往直前。

  二、学情分析:

  1、学生虽已在七年级和上学期学过一定数量的文言文但是文言功底还比较薄弱,而本文又有较多古今异义、一字多义及句子成分省略的现象,因此会形成文意疏理的一定障碍。

  2、学生年龄都在十三四岁,年龄尚小生活阅历较少,特别是他们对陶渊明所处的时代以及他个人的生活经历了解不多,因此要感受作者美好的社会理想及本文深刻的主题思想有一定的难度。

  3、学生已经接触过游记类散文和叙事性等散文,形成了相关阅读这类散文的能力,可引导学生进行能力的迁移帮助学习本文。如游记散文往往以“行踪”为线索,本文就有这个特点。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生字词,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通译全文。

  2、研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3、理解本文深刻的主题思想,感受作者美好的社会理想。

  4、熟读并背诵全文。

  (二)能力目标

  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诵读能力。

  2、理解、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培养学生自读文言文的能力

  3、学习本文虚景实写,实中有虚的写作手法及叙事脉络清晰、描写生动的特点。

  (三)德育目标

  肯定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大胆追求,激发学生向着更高更远的理想勇往直前。

  (四)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疏通文意。

  2、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民主平等、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

  (五) 教学难点

  理解陶渊明虚构这一扑朔迷离的桃源胜境的目的,正确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四、教学方法

  1、课前预习法。

  (1)搜集作者生平的相关资料,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性格、志趣爱好、所属流派及文学成就等。老师发放相关详细资料供学生参考。

  (2)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的读音。

  2、朗读法。本文语言简练生动、通俗流畅,教师可指导学生朗读、背诵。朗读,首先要读得清晰,即字音咬准、句读分明、节奏合理;其次要读得流畅,语句流利,读出抑扬顿挫之情。本文有许多对偶句和四字句,还应注意读出对称感来。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熟读背诵。

  3、讨论与点拨相结合法。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理想社会,带有传奇色彩,引人入胜,可读性强,课本注释也较详细,教师可适当点拨翻译技巧鼓励学生反复通读全文,在粗通大意的基础上结合课文注释,大胆试译课文。不懂的地方,教师可组织学生讨论,并进行适当指导点拨。

  4、品读法。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步品味,通过想像、描绘、分析、推理的活动,让学生含英咀华,探幽揽胜,进而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这环节主要着眼于学生想像力、表达能力的培养和分析概括能力、鉴赏能力的训练。

  5、拓展延伸法。分发《桃花源诗》,指导学生进行诗文对读,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陶渊明笔下的理想社会。

  五、教具准备

  已打印好的资料、录音机和示范朗读磁带、幻灯机和幻灯片

  六、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了解作者、导入新课

  以“‘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是谁的人格宣言?”这一问题入手,引出陶渊明,然后由学生自由畅谈对陶渊明的了解及本文写作的背景等,老师可做适当补充。从而自然导入课文。

  (二)回忆旧知、确定目标

  充分调动学生以前学习文言的旧知和经验,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商议本课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达成一致后将教学目标板书在黑板上,然后明确每课时的目标(本课时完成目标一、二)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3、研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体会桃源之美。

  4、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扫除下列字词障碍(用幻灯放映出来)

  豁然 俨然 黄发垂髫 要还家 邑人 间隔 此中人语云 诣太守 阡陌

  2、录音范读。(要求学生听读品味,进入意境,想像画面。)

  3、指导学生朗读

  (1)老师做些断句讲解和师范:(用幻灯投映)

  A、忘/路之远近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一般都是按意义单位划分或者按句子成分划分)

  B、对偶句、四字句要读出对称感来,如“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老师可适当作些语调、节奏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等朗读技巧的指导:

  如“a问今是何世,b乃不知有汉,c无论魏晋。”一句,加着重号的词宜重读,语调稍慢;a句读得略平缓,b、c句读得宜有起伏;a句后停顿略久些,b、c句连接要紧凑。这样读,能较好地读出轻重缓急形成鲜明的节奏感和抑扬顿挫感。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鼓励学生放声读,大胆读,力求有所提高。

  (4)全班同学齐读课文,要求吐字要清晰响亮、节奏要准,要读出韵律。

  (四)理解、积累文言字词、通译全文(用幻灯片投映出来)

  1、理解、积累文言字词

  老师要指导学生有意识有方向地弄懂一些文言字词:常用重点词、多义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词性活用词。平时要注意识记,做到烂熟于心。

  2、翻译技巧的指导:(1)翻译时除了注意上述这些词的词义,其他字词一般都是沿用我们现在的意思,且一般都是用我们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去表达文言中单音节词的意思。所以翻译时可以联系上下文大胆推断文言字词的意思。(2)国名、地名、人名、官名、书名、帝号、年号、器物名称、度量衡等专有名词都照原文直接抄录。(3)文言中有些特殊句式如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判断句、反问句等,平时遇到要及时积累,学会如何去调整句序如何去翻译。练习多了就会达到熟能生巧的境界。(4)文言句式注重简练往往承前承后或固定省略某些句子成分,翻译时注意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出来。

  3、用例句进行具体指导。

  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村中人)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要说魏和晋了。

  4、落实全文翻译

  (1)采用同桌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用笔圈点出不能准确把握的地方,然后找老师或其他同学进行帮助指导。(鼓励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和已储备的知识大胆尝试通译全文,并建议学生不要借助翻译资料书,以免养成依赖资料书的习惯。)

  (2)合作小组完成后进行翻译接龙活动,比比哪个小组翻译最准确最完整。

  5、归纳本课须积累的文言字词和句式。可以采用由学生边说边做笔记老师边板书的方法完成,或者用幻灯放映出来。(启发学生养成逐步积累的良好习惯)

  (1)重点词:

  甚异之 欲穷其林 既出 桑竹之属 不复出焉 便扶向路 诣太守 阡陌

  (2)四个“然”字词:

  豁然   俨然   怡然   欣然

  (3)古今异义词:

  鲜美——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指食物味道好。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妻子——古义:妻和子女。

  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境地。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不足——古义:不值得。

  今义:不充足,不满。

  如此——古义:像这样。

  今义:这样。

  间隔——古义:隔离。

  今义:距离。

  俨然——古义:整齐的样子。

  今义:形容很像,如:这孩子俨然是个大人。

  (4)一词多义

  复 A复前行 B不复出焉 乃 A乃大惊 B乃不知有汉

  舍A 便舍船 B 屋舍俨然 寻 A寻向所志 B 寻病终

  志A处处志之 B寻向所志 为 A捕鱼为业 B不足为外人道也

  (5)一义多词:

  悉如外人——具答之——咸来问讯——皆叹惋

  缘溪行——便扶向路

  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乃大惊——遂与外人间隔

  (6)通假字

  具答之 便要还家

  (7)句式:

  ①判断句: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译:南阳刘子骥,是高尚的人。

  ②省略句:

  A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主语承前省略句式。即“山有小口,(小口)仿佛若有光。”

  B 便舍船,从口入。

  主语承前省略句式。即“(渔人)便便舍船,从口入。”

  C 问所从来

  宾语承前省略句式。即“问(之)所从来”

  D 便要还家

  宾语承前省略句式。即“便要(之)还家”

  E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宾语承前省略句式。即“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F 林尽水源

  介词省略句式。即“林尽于水源”

  (六)巩固知识,提升能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完并成课后练习三

  第二课时

  (一)激发兴趣式导入新课

  上课前跟大家聊聊天,大家都有梦想吧,你们的梦想是什么?(让学生自由畅谈)我也有梦想,你们想听听老师的梦想吗?我从小就羡慕学美术的人,也一直梦想着自己能成为搞美术的人当中的一员,因为小时侯的我误以为艺术就是美术,艺术是很高雅的、它充满诗情画意,它的创作过程简直就是一种美妙绝伦的享受过程。我想大家也一定很喜欢艺术,是吧?(学生答)那么艺术就是美术吗?(学生答:不是)对,艺术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学生答:音乐、舞蹈、电影电视……)对,别忘了文学。我们的语文课本中的文学作品也是艺术。这样看来我们天天都在接触艺术天天都在玩弄艺术呀!其实艺术都是相通的,为什么?——因为艺术都是表达人的内心情感的。今天我们就尝试一下用其他的艺术形式来解读我们的文学作品,看看这种玩味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别样的感受?大家一定等不及了,那我就闲话少说。跟我来!一起用其他的艺术形式来解读陶渊明的这篇雅俗共赏、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桃花源记》

  (二)欣赏“桃源”之美

  1、图画美

  (1)师:请大家闭上眼睛,时间是三分钟,在脑中想着桃花源……有没有画卷呈现在你的脑海中?(学生答)好,那我们就先用图画来解读。刚才你们的脑中有哪些“桃源” 的图画?在这些画卷中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畅答:如桃林图、村落图、农耕图、老人与孩子的怡乐图、热情待客图、陵人捕鱼图、鸡犬嬉戏图、子骥寻源图……

  (2)师:还听到了什么?

  学生畅答:(听见了鸡在叫“喔!喔!”狗在叫“汪!汪!”牛在也在叫“哞!哞”……桃花源人热情劝酒的声音……)

  师:还闻到了什么味?

  学生畅答:(桃花的芬芳、泥土的清新,桑子的酸甜、佳肴美酒的诱人醇香……)

  (3)师:还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畅答:桃源人的热情、淳朴 桃源生活的和平安定欢乐幸福……

  (4)师小结:桃花源的确是一幅美丽的画,美在自然更美在人情,它风景秀丽,它宁静和谐,它民风淳朴,这里人人劳作、人人平等、关系融洽,没有剥削、没有战乱,人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真是一个温暖自足的理想王国啊!

  2、音乐美

  师:请大家再闭上眼睛用心倾听,脑中想着桃花源的时候有没有一首曲子在你的心中似水般流过?这是怎样的曲子?是怎样的节奏?是怎样的调子?它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学生畅答:(如 节奏轻缓 调子欢乐而柔和 古筝、琵琶、葫芦笙、钢琴等)

  师:谁能用一首歌或曲子作个比喻?

  学生畅答:(如:桃花源就像藤格尔的《天堂》优美、抒情、流畅让人如入天籁…… 像妈妈的摇篮曲柔柔的感觉很温暖……)

  3、影片美

  师:陶源明既是一位杰出的作家也是一位高超的导演,细读课文我们会发现作者很巧妙的用了一条线把本是零散的一个个画面串联了起来让景物随着线移动变换地动起来,从而让我们获得了视觉上的愉悦感受,谁能把这位导演的线牵出来?

  学生答:(缘溪性 忽逢桃花林 复前行 便得一山 从口入 复行数十步 既出 及郡下 遂迷,不复得路 )

  教师小结:桃花源也是一部优美的风土人情片(行踪清晰线索分明)

  (三)品评“桃源”之情结

  1、师:桃花源真美啊,它既是一幅绝美的画卷又是一首动人的曲子还是一部风光旖旎的影片!仙境般的桃花源真的存在吗?从哪里可以看出?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明确:不存在,是作者虚构的。“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寻向所志,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后遂无问津者” ……

  2师: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理想王国?

  指导学生结合陶渊明的经历及本文的写作背景等理解,使学生明白要准确

  解读作品就要“知人论世”这个常识。

  学生思考回答后明确:本文纯属虚构。作者虚构这个故事是为了寄托其政治理想。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期战乱纷呈的环境里,中年以后,他长期隐居在农村,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有切身体会,于是构想出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桃花源。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纷扰,人人各得其所,生活得幸福安康。这是黑暗现实的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也是千百年来被压迫人民的理想境界。

  3、师:有人说《桃花源记》体现了作者消极避世的思想,有人说《桃花源记》体现了作者积极的理想追求,你怎么看这个问题?(还是要结合作者生平经历、思想性格、志趣爱好及本文写作的背景进行理解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