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译文赏析

时间:2020-09-11 19:04:49 水调歌头 我要投稿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译文赏析

  苏轼是宋代杰出词人之一,他所作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更是千古流传,脍炙人口的佳作。

  在文化大交融的当今世界,诗歌翻译作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找到诗歌翻译的指导性原则也显得格外重要。

  一、“三美”原则

  许渊冲不仅是著名的翻译家,还是一位颇有建树的翻译理论家。他早在1979年提出著名的诗歌翻译理论——“三美,三化,三之”。其中”三美论”(意美、音美、形美)是译诗的本体论。三美之中,最重意美,音美次之,最后是形美,也就是说翻译是美的创造,所以神似胜于形似,要在传达原文意美的前提下,努力做到三美齐备。“三化论”(深化、等化、浅化)是译诗的方法论。分别利用加词、换词和减词等方法,通过意译来努力达到神似的境界。“三之论”(知之、好之、乐之)是译诗的目的论。知之是使人理解,这是翻译的基本要求;然后要求好之,能使人喜欢;最高的境界是乐之,能使人愉快。本文主要借助“三美”理论进行赏析。

  二、译文赏析

  水调歌头是苏轼在中秋节醉酒之后所作。当时作者被朝廷流放在外,所以这首词充满了忧郁和哀伤。这首词的浪漫的'意象都是与月亮相关。上阙着重描绘月亮,下阕着重描写人的世界。作者借用月亮的形象来表达自己远离政治和物质上的追求的心声。因此,一种孤独感油然而生。下阕第一句“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表面上似乎依然是对月亮的描述,实际上,它是对无眠的人的描述。作者通过月亮寄托了对亲属的想念之情,也表达了自己博大的胸怀。此外,这首词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译文:

  1、How long will the full moon appear? Wine in hand, I ask the sky.

  2、I do not know what time of year it will be tonight in the palace on high.

  3、Riding the wind, there I would fly, yet I’m afraid the crystalline palace would be too high and cold for me.

  4、I rise and dance, with my shadow I play. On high as on earth, would it be as gay?

  5、The moon goes round the mansions red through gauze –draped windows soft to shed her light upon the sleepless bed.

  6、Against man she would have on spite. Why, then, when people part, is she often full and bright”?

  7、Men have sorrow and joy; they part if meet again; the moon is bright of dim and she may wax or wane. There has been nothing perfect since the olden days.

  8、So let us with that man will live long as he can! Though miles apart, we’ll share the beauty she displays.

  (一) 意美

  译诗即译意象,意象能否被准确翻译直接影响着原诗内涵的表达。所以“意美”在诗歌英译时是最重要的。

  原诗第一句中出现的意象是“青天”,作者在翻译时只译为“sky”,去掉了“青”。由于在午夜很难辨别天空的颜色,所以去掉更显准确。

  译文第三句中作者描述月宫“too high and cold for me”追溯苏轼的生平我们知道“乘风归去”有两重含义:一是指作者飞向月宫的渴望;二是暗指作者想回到宫廷的念头。所以用“too high and cold for me”是对作者内心的精确解读。

  译文第六句,作者将“何事长向别时圆” 译为“Why, then, when people part, is she often full and bright.”此处,作者使用拟人的手法表现出离别的哀怨情丝,似乎是在责问月亮为什么当人们伤心离别时反而这般浑圆明亮。月亮也似乎是通人性而有意这样做的。加入“bright”这一意象,更加能够突出离别时心中的落寞和哀伤。

  总之,作者准确度解读了原诗的意象和情感,用深厚的文化功底,并通过意象的增删和更改,完美再现了原文作者内心复杂的世界,及哀伤却不失豁达的情怀。

  (二)音美

  中国古典诗歌的音美主要体现在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上,以及声音的抑扬顿挫和升降。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声音形成的重要因素,我们在翻译是时也应该尽量保持押韵。许渊冲曾表示,译者应尽力实现内容和韵律的双赢。因此,在诗歌翻译领域中,音美是另一个重要因素。当我们从声音美的角度欣赏分析一首诗时,就是在欣赏它的韵律。

  原诗是在重复相同的尾韵[an],像“天,年,寒,间,眠,圆,全,娟。”原诗的音韵效果很明显。因此如果将原诗以为自由韵,其美感将大打折扣。许先生的版本能体现原诗的音乐美。他翻译的诗两句用一个尾韵。上阙的尾韵是:[i? ai ai i? ai ai i i ei ei];下阕是:[ed ed ed ait ein ein eis ain ain eis]。许渊冲善于在英译诗歌时运用抑扬格。因此他翻译的这首诗与原诗同样具备音韵美。

  (三)形美

  形式美是指诗歌的外部形式。这主要表现在诗的结构,行数和每行的长度上。原诗分为两小节。上阙有九行,而下阕有十行。许渊冲所翻译的这首诗也分为两小节,上节九行,下节有十一行,非常接近原诗。因此在形式上,许先生也尽力做到了与原诗匹配,达到了形美的效果。

  三、结语

  通过分析许渊冲教授的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我们可以得出,对于译者来说,只要紧紧抓住原诗的“意”,再从“音”和“形”上去努力完善它,就能翻译出好的作品。这其中,“意美”是诗歌的灵魂,是诗歌的精髓所在,“音美”和“形美”是一首诗歌成功的必要条件。但是如果一味追求音美和形美,也是得不偿失的。因此,在翻译诗歌中,译者的创造性发挥也是非常重要的,是诗歌翻译中必须的。译者只有用另一种语言体系去完整的表达出原诗所传达出的艺术效果,才能给读者们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而“三美”原则应该成为诗歌翻译工作的指导性原则。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译文赏析】相关文章: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说课稿11-03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优秀说课稿范文3篇11-30

黄庭坚《水调歌头·游览》赏析及译文10-31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八年级教案11-19

黄庭坚寄黄几复译文及赏析02-17

北宋黄庭坚《寄黄几复》译文及赏析12-30

苏轼《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译文及赏析11-08

黄庭坚寄黄几复译文及赏析2篇02-23

水调歌头·游览赏析10-10

辛弃疾水调歌头赏析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