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的题解

时间:2020-12-04 13:50:38 诗词 我要投稿

《诗词曲五首》的题解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题解】

《诗词曲五首》的题解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彭城(今江苏铜山县)人,一作洛阳人。参加过王叔文等人的政治革新活动,失败后被贬官。晚年又入朝,官至检校礼部尚书。唐代著名诗人。

  此诗选自《刘梦得文集》。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罢和州刺史,召还京城。同时,白居易也从苏州返回洛阳。两人在扬州相逢。筵席上,白居易写了一首诗赠给刘禹锡,对刘禹锡的才名表示赞美,对他长期被贬的遭遇表示无限感慨,刘禹锡写下了这首诗作为酬答。酬,酬答,回答;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乐天,白居易的字。席,酒宴。扬州,是相逢的地点。初逢,指第一次相见(或久别之后,初次相逢)。见赠:见,表感谢;赠,指白居易写给他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即诗中所说的“歌一曲”。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长年被贬,政治理想不得实现的愤懑之情,流露了他对已故友人的深沉怀念,表现了他乐观旷达的精神。此诗“沉舟”、“病树”一联,形象生动地道出了新陈代谢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

  【赤 壁·题解】

  这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即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以地名为题,实则是怀古咏史之作。

  诗以“赤壁”为题,既交代了发现戟的地点,也点明了诗作所要评析的'历史事件及地点。

  【过零丁洋·题解】

  此诗是文天祥《指南录》中的一篇,为其代表作之一,约作于祥兴二年(1279)──被元军俘获的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之时。后来元军元帅张弘范一再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坚持抵抗的张世杰,他出示此诗以明志节。

  文题交代了写诗的地点和写作背景,蕴含一种凄凉寥落沧桑之感。

  【水调歌头·题解】

  这首词写于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中秋夜。当时,苏轼正被贬为密州(今山东诸城县)太守。他的弟弟苏辙(子由)也因与变法派意见不合,远在济南,此时兄弟二人已有七年不曾相见。丙辰中秋节的夜晚,苏轼开怀畅饮直至天明,禁不住思绪万千,乘着酒兴,写下了这首抒怀思亲的词。

  这首词选自《东坡乐府》。水调歌头,是词牌名。

  苏轼在此词前有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应为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恰是苏轼的“不惑”之年,当时他在密州任上。

  “中秋”即指“秋中”,《梦梁录·中秋》“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又谓之月夕。”中秋节是汉人节日中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日,有赏月、团圆的两个主题,反映了宋人习俗。

  【山坡羊·潼关怀古·题 解】

  天历二年(1329),陕西大旱,张养浩被召为陕西行台中丞,派去赈济灾民。其间,作者目睹了劳动人民所受的苦难,心灵受到了极大的刺激,写出了一些代民生立言的诗歌和散曲,是年作者死于任上。

  《山坡羊·潼关怀古》就是诗人任上所写的一首散曲。全曲感情沉郁,气势雄浑,虽寥寥数语,但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劳动人民的苦难来源于封建专制制度本身,故能名垂千古,不胫而走。

  “潼关”,古代著名关塞,位于陕西潼关县北,地北陕西、山西、河南三省交界处,关城雄踞山腰,东北据黄河天堑,西南依华山险阻,历来是东西交通要道,军事攻守重地。“怀古”,意思是凭吊古代遗迹,追怀古人古事,抒发作者的情怀。

  这首曲作选自《全元散曲》。《山坡羊》,曲牌名,《潼关怀古》为题目。此系张养浩的代表作,是作者去陕西赈灾路经潼关时的感慨。当时陕西大旱,灾民易子而食,他亲眼目睹人民的深重灾难,慨叹而作。从表面看,似乎是喟叹历代王朝的兴亡,实际上却是哀痛劳动人民在封建统治下以及在动乱中所蒙受的蹂躏之苦,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封建政治与人民的对立。作品用字警辟,立意深远,为元散曲中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