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优美古诗词

时间:2022-11-01 11:30:06 诗词 我要投稿

苏轼优美古诗词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泛指中国古代诗歌。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苏轼优美古诗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轼优美古诗词

  苏轼优美古诗词 篇1

  1.《南乡子 集句》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怅望送春杯。渐老逢春能几回。花满楚城愁远别,伤怀。何况清丝急管催。

  吟断望乡台。万里归心独上来。景物登临闲始见,徘徊。一寸相思一寸灰。

  2.《守岁》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

  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3.《潭》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翠壁下无路,何年雷雨穿。

  光摇岩上寺,深到影中天。

  我欲然犀看,龙应抱宝眠。

  谁能孤石上,危坐试僧禅。

  4.《黄河》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活活何人见混茫,昆仑气脉本来黄。

  浊流若解污清济,惊浪应须动太行。

  帝假一源神禹迹,世流三患梗尧乡。

  灵槎果有仙家事,试问青天路短长。

  5.《柳》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今年手自栽,问我何年去?

  他年我复来,摇落伤人意。

  6.《柳》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今年手自栽,问我何年去?

  他年我复来,摇落伤人意。

  7.《竹枝词》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自过鬼门关外天,命同人鮓瓮头船。

  北人堕泪南人笑,青嶂无梯闻杜鹃。

  8.《促织》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月丛号耿耿,露叶泣漙漙。

  夜长不自暖,那忧公子寒。

  9.《蝉》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蜕形浊污中,羽翼便翾好。

  秋来闲何阔,已抱寒茎槁。

  苏轼优美古诗词 篇2

  [宋]苏轼

  故园多珍木,翠柏如蒲苇。

  幽囚无与乐,百日看不已。

  时来拾流胶?一作肪,未忍践落子。

  当年谁所种,少长与我齿。

  仰视苍苍干,所阅固多矣。

  应见李将军,胆落温御史。

  问渊明?或曰:东坡此诗与渊明反,此非知言也。

  盖亦相引以造意言者,未始相非也。

  元祐五年十月十四日。

  子知神非形,何复异人天。

  岂惟三才中,所在靡不然。

  我引而高之,则为星斗悬。

  我散而卑之,宁非山与川。

  三皇虽云没,至今在我前。

  八百要有终,彭祖非永年。

  皇皇谋一醉,发此露槿妍。

  有酒不辞醉,无酒斯饮泉。

  立善求我誉,饥人食馋涎。

  委运忧伤生,忧一作运去生亦还。

  纵浪大化中,正为化所缠。

  应尽便须尽,宁复事此言。

  苏轼优美古诗词 篇3

  南歌子·游赏 苏轼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

  游人都上十三楼。

  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

  谁家水调唱歌头。

  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鉴赏:

  这首词写的是杭州的游赏之乐,但并非写全杭州或全西湖,而是写宋时杭州名胜十三楼,这十三楼是临近西湖的一个风景点。有这样的记载:十三间楼去钱塘门二里许。苏轼治杭日,多治事于此。此词以写十三楼为中心,但并没有将这一名胜的风物作细致的刻画,而是用写意的笔法,着意描绘听歌、饮酒等雅兴豪举,烘托出一种与大自然同化的精神境界,给人一种飘然欲仙的愉悦之感;同时,对比手法的运用也为此词增色不少,十三楼的美色就是通过与竹西亭的对比而突现出来的,省了很多笔墨,却增添了强烈的艺术效果。此外,移情的作用也不可小看。作者利用歌眉与远山、目光与水波的相似,赋予远山和水波以人的感情,创造出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的迷人的艺术佳境。晚云为歌声而留步,自然也是一种移情,耐人品味。

  苏轼优美古诗词 篇4

  [宋]苏轼

  徂徕无老松,易水无良工。

  珍材取乐浪,妙手惟潘翁。

  潘谷作墨,杂用高丽煤。

  鱼胞熟万杵,犀角盘双龙。

  墨成不敢用,进入蓬莱宫。

  蓬莱春昼永,玉殿明房栊。

  金笺洒飞白,瑞雾萦长虹。

  遥怜醉常侍,一笑开天容。

  溪石琢马肝,剡藤开玉版。

  嘘嘘云雾出,奕奕龙蛇绾。

  此中有何好,秀色纷满眼。

  故人归天禄,古漆窥蠹简。

  隃麋给尚方,老手擅编划。

  分余幸见及,流落一叹赧。

  我贫如饥鼠,长夜空咬啮。

  瓦池研灶煤,苇管书柿叶。

  近者唐夫子,远致乌玉玦。

  唐林夫寄张迈墨半丸。

  先生又继之,圭璧烂箱箧。

  晴窗洗砚坐,蛇蚓稍蟠结。

  便有好事人,敲门求醉帖。

  吾穷本坐诗,久服朋友戒。

  五年江湖上,闭口洗残债。

  今来复稍稍,快痒如爬疥。

  先生不讥诃,又复寄诗械。

  幽光发奇思,点黮出荒怪。

  诗成一自笑,故疾逢虾蟹。

  苏轼优美古诗词 篇5

  一:《满庭芳·蜗角虚名》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乾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锺美酒,一曲满庭芳。

  二:《减字木兰花·玉房金蕊》

  玉房金蕊。宜在玉人纤手里。淡月朦胧。更有微微弄袖风。温香熟美。醉慢云鬟垂两耳。多谢春工。不是花红是玉红。

  三:《减字木兰花·郑庄好客》

  郑庄好客。容我尊前先堕帻。落笔生风。籍籍声名不负公。高山白早。莹骨冰肤那解老。从此南徐。良夜清风月满湖。

  四:《点绛唇·不用悲秋》

  不用悲秋,今年身健还高宴。江村海甸。总作空花观。尚想横汾,兰菊纷相半。楼船远。白云飞乱。空有年年雁。

  五:《点绛唇·红杏飘香》

  红杏飘香,柳含烟翠拖轻缕。水边朱户。尽卷黄昏雨。烛影摇风,一枕伤春绪。归不去。凤楼何处。芳草迷归路。

  六:《减字木兰花·回风落景》

  回风落景。散乱东墙疏竹影。满坐清微。入袖寒泉不湿衣。梦回酒醒。百尺飞澜鸣碧井。雪洒冰麾。散落佳人白玉肌。

  七:《南乡子·凉簟碧纱厨》

  凉簟碧纱厨,一枕清风昼睡馀。

  睡听晚衙无一事,徐徐,读尽床头几卷书。 搔首赋归欤,自觉功名懒更疏。

  若问使君才与术,何如?占得人间一味愚。

  八:《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妖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苏轼优美古诗词 篇6

  隆阜郁然冷峭立,一肩昭露望云宵。

  唐风默默眉头拂,宋雨潇潇额上飘。

  哀抹稼轩悲痛泪,泣扶太后苦酸腰。

  落眸烽火尘烟尽,楚水吴天玉笛嘹。

  注释:

  郁孤台:位于“江南第一宋城”——赣州城西北角。

  被誉为宋词瑰宝、被梁启超于《艺蘅馆词选》里云:“如此大声镗鞳,史未曾有也。”、被《宋词辞典》里称:习用已久陶写儿女柔情之小令,竟为南宋爱国精神深沉凝聚千古绝唱的辛弃疾词中名篇《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在淳熙二、三年间(1175—1176),稼轩提点江西弄狱,驻节赣州时,身临造口,怀想隆祐太后被追至此,是以“郁孤台”为背景,悲痛而作,题词于壁。

  隆祐太后:哲宗孟后,高宗伯母。《宋史》高宗纪及后妃传载:建炎三年(1129)八月,时金兵分两路大举南侵,十月,西路金兵自黄州(今湖北黄冈)渡江,直奔洪州追隆祐太后。金人追急,太后乘舟夜行。

  《三朝北盟会编》十一月二十三日载:太后至江西太和县,又进至万安县,兵卫不满百。金人追至太和县,太后乃自万安县至造口,舍舟而陆,遂幸虔州。(今赣州)

  《宋史·后妃传》:“太后及潘妃以农夫肩輿而行。”

  《宋史·胡铨传》:“铨募乡兵肋官兵捍御金兵,太后得脱幸虔。”

  苏轼优美古诗词 篇7

  照野弥弥浅浪,

  横空暧暧微霄。

  障泥未解玉骢骄。

  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明月,

  莫教踏破琼瑶。

  解鞍敧枕绿杨桥。

  杜宇一声春晓。

  注释

  原序: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由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这首寄情山水的词,作于苏轼贬谪黄州期间。作者在词中描绘出一个物我两忘、超然物外的境界,把自然风光和自己的感受融为一体,在诗情画意中表现自己心境的淡泊、快适,抒发了他乐观、豁达、以顺处逆的襟怀。

  上片头两句写归途所见:“照野渳浅浪,横空隐隐层霄。”弥弥,是水盛的样子;层霄,即层云。春夜,词人在蕲水边骑马而行,经过酒家饮酒,醉后乘着月色归去,经过一座溪桥。由于明月当空,所以才能看见清溪在辽阔的旷野流过。先说“照野”,突出地点明了月色之佳。用“弥弥”来形容“浅浪”,就把春水涨满、溪流汩汨的景象表现出来了。“横空”,写出了天宇之广。说云层隐隐约约在若有若无之间,更映衬了月色的皎洁。此两句暗写月光。

  “障泥未解玉骢骄”,是说那白色的骏马忽然活跃起来,提醒他的主人:要渡水了!障泥,是用锦或布制作的马荐,垫在马鞍之下,一直垂到马腹两边,以遮尘土。词人在这里只是写了坐骑的神态,便衬托出濒临溪流的情景。此时,词人不胜酒力,从马上下来,等不及卸下马鞍鞯,即欲眠于芳草。“我欲醉眠芳草”,既写出了浓郁的醉态,又写了月下芳草之美以及词人因热爱这幽美的景色而产生的喜悦心情。

  过片二句,明写月色,描绘从近处观赏到的月照溪水图,更进一步抒发迷恋、珍惜月色之佳的心情:“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琼瑶,是美玉,这里比做皎洁的水上月色。可惜,是可爱的意思。这里用的修辞手法是“借喻”,径以月色为“琼瑶”。此句以独特感受和精切的比喻,传神地写出水之清、月之明、夜之静、人之喜悦赞美。

  “解鞍欹枕绿杨桥”,写词人用马鞍作枕,倚靠着它斜卧在绿杨桥上“少休”。这一觉当然睡得很香,及至醒来,“杜宇一声春晓”,通过描写杜鹃在黎明的一声啼叫,把野外春晨的景色作了画龙点晴的提示。

  这一结尾,余音袅袅,回味无穷,生动地表现了空山月明、万籁俱寂的春晨之美。

  作者以空山明月般澄澈、空灵的心境,描绘出一幅富有诗情画意的月夜人间仙境图,把自己的身心完全融化到大自然中,忘却了世俗的荣辱得失和纷纷扰扰,表现了自己与造化神游的`畅适愉悦,读来回味无穷,令人神往。

  苏轼优美古诗词 篇8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1]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

  明月夜,短松冈。

  作品赏析

  【注释】:

  [1]孟启《本事诗·徵异第五》载张姓妻孔氏赠夫诗:“欲知肠断处,明月照孤坟。”

  苏轼十九岁与同郡王弗结婚,嗣后出蜀入仕,夫妻琴瑟调和,甘苦与共。十年后王弗亡故,归葬于家乡的祖莹。这首词是苏轼在密州一次梦见王弗后写的,距王弗之卒又是十年了。生者与死者虽然幽明永隔,感情的纽带却结而不解,始终存在。“不思量,自难忘”两句,看来平常,却出自肺腑,十分诚挚。

  “不思量”极似无情,“自难亡”则死生契阔而不尝一日去怀。这种感情深深地埋在心底,怎么也难以消除。读惯了词中常见的那种“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柳永)的爱情浓烈的词句,再来读苏轼此词,可以感受到它们写出不同人生阶段的情感类型。前者是青年时代的感情,热烈浪漫,然而容易消退。后者是进入中年后一起担受着一生忧患的正常的夫妻感情,它象日常生活一样,平淡无奇,然而淡而弥永,久而弥笃。苏轼本来欣赏“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的艺术风格,这首词表达的感情就是如此,因此才能生死不渝。

  此词还有一个值得注意之处,即这次梦中的夫妻相会,清楚地打上了生死之别的烙樱梦中的王弗“小轩窗,正梳妆”,犹如结缡未久的少妇,形象很美,带出苏轼当年的闺房之乐。但是十年来的人世变故尤其是心理上的创伤在双方都很显然。

  苏轼由于宦海浮沉,南北奔走,“尘满面,鬓如霜”,心情十分苍老。王弗见了苏轼,也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似乎在倾诉生离死别后的无限哀痛。生活的磨难,对于无意识的梦境,同样起着潜在而深该的影响。末了三句设想亡妻长眠于地下的孤独与哀伤,实际上两心相通,生者对死者的思念更是惓惓不已。

  【注释】

  ①幽梦:梦境隐约,故云幽梦。

  ②小轩窗:意指小房的窗下。

  ③顾:看。

  【评解】

  这是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

  上片写诗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是写实。下片记述梦境,抒写了诗人对亡妻执着不舍

  的深情。全词情意缠绵,字字血泪。既写了王弗,又写了诗人自己。词中采用白描手法,

  出语如话家常,却字字从肺腑镂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着真淳。这首词思致委

  婉,境界层出,情调凄凉哀婉,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苏轼优美古诗词】相关文章:

苏轼经典古诗词02-23

苏轼的古诗词09-25

苏轼诗歌古诗词09-27

苏轼端午古诗词05-18

苏轼经典古诗词大全08-17

苏轼古诗词大全11-22

苏轼的优美诗句11-05

苏轼的经典优美诗句10-07

苏轼的古诗词有哪些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