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三字经解读

时间:2022-03-29 17:41:22 三字经 我要投稿

百家讲坛三字经解读

  《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百家讲坛三字经解读,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百家讲坛三字经解读

  演讲人:钱文忠

  讲师简介: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东方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季羡林研究所副所长。季羡林先生关门弟子,中国仅有的几位专业研究梵文、巴利文的学者之一。1984年考入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留学德国汉堡大学印度与西藏文化学系,主修印度学,副修伊朗学、藏学。著作有:《瓦釜集》、《末那皈依》,《季门立雪》,译作《唐代密宗》、《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

  内容简介: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在这段三字经中,讲述了孟母是如何教育孟子的,这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还讲述了窦燕山的五个儿子为什么都能够考中科举,这就是五子登科的故事。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儒家思想十分强调父亲和教师的绝对权威。但是当父亲或教师有错误的时候,该如何对待?又该如何正确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观点呢?请继续关注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解读三字经第二集。

  全文:

  《三字经》在教之道贵以专以后,紧接着又是四句,哪四句呢?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昔孟母择邻处这样六个字,以另外一个名字而闻名:孟母三迁。孟母三迁出于西汉刘向的一本书叫《列女传》,讲历史上各种伟大的女性,而孟母这个故事也在里面。这是什么样一个故事呢?孟子小时候,父亲很早就去世了,家境非常贫寒,所以住在一个破房子里头,而这个破房子还不能在城里头。古代也是一样啊,城中心的房价贵啊。住在城外,而且城外还不能在城外很好的地段,在哪里呢?在墓地旁边。那么经常有人出殡,办丧事,小孟子耳濡目染,天天生活在这样的环境当中,他就受到了熏染。所以小孟子从小就学人家哭丧,他没事就哭,没事摔瓦盆,过去孝子摔瓦盆,学各种各样的丧仪。这当然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孟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怎么办呢?竭尽所能搬家,从第一个住处搬到第二个住处,第二个住处搬到哪里呢?不巧,搬到了市集上,搬到一个商业街的附近,而隔壁恰好是个肉铺,肉铺当然天天要杀猪卖肉,天天要在那里剁肉。小孟子又没事干,学着肉铺天天也在那剁肉,然后讨价还价,学人家这一斤肉多少钱,这是后腿,这是前腿,这俩蹄子,这个下水,就变成了一个卖肉的孟子。那么孟母当然更着急,这当然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好的,更何况当时是看不起商人的。咬咬牙,再搬家。这对于一个生活很贫困的家庭来讲,是非常艰难的事情。这一次搬到哪里?第三个家,搬到了一所学校的附近,弦歌不绝,书声琅琅。孟子受到了学校的熏染,就从此开始学什么呢?学打躬作揖,因为这是师生之间的规矩。跟着耳朵听着在那儿背,读书念书,变得彬彬有礼。这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这个故事说明什么?说明为了孩子的成长,必须给孩子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和成长环境。

  文忠寄语:为了孩子的成长,必须给孩子营造一个好的环境。

  【童声】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那么接下来的故事“子不学断机杼”是怎么一故事呢?小孟子长大了,长大了要读书去了,但是呢,还是个孩子嘛,童心嘛,经常翘课。孟子读书也烦,经常逃课,不去上课。有一天啊,这小孟子又逃回来了,听着听着课没劲了,逃回来了。孟母正好在织布,因为孟母那个时候主要靠织布,靠卖布来维持生活。一看到孟子又回来了,说过孟子好多次的孟母这个时候一句话没讲,就把织布的梭子,机杼,就是织布的梭子给弄断了,敲断了,这当然就意味着这一匹布,马上就要织成的一匹布全毁了,无数个夜晚的辛劳就白费了。孟子是个好孩子,他当然非常孝顺自己的母亲,就跪下来,就问妈妈,您为什么要这样?孟母就告诉他,读书、学习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就像我织布,我必须从一根根线开始,先一小段一小段的才能织成一匹布,而布只有织成一匹了,它才有用,才可以做衣服,才可以做被单,对不对?你这读书也是这个道理,你不能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像你这样半途而废,浅尝辄止,你怎么能够成才呢?那孟子受到了母亲的教育,从此以后,专心致志一心向学,后来成为了一代亚圣,成为中国儒家思想的代表性人物,这就是三字经的孟母的故事,孟子母亲的故事。

  简单吗?不简单,这里边蕴含着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什么文化?宗法文化,以父亲为主,家长是男性,为什么讲到教育的问题,居然先把母亲放在前头呢?

  解说: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父亲是一家之主,妇女的地位很低,甚至大多数妇女都不识字,那么教育孩子当然首先应该是父亲的责任。但是为什么《三字经》在提到教育孩子的问题时,却是先讲孟母如何教子,而不是先说父亲应该如何教育孩子呢?

  我想这个解释还是可以解释的,有这么几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就像我以前讲的,人之初性本善是孟子一系的思想,所以到举例子的时候,总要从孟子那一系来举,就这个亚圣是怎么培养出来的。不巧,孟子从小父亲就去世了,孟子的父亲并没有对孟子的教育,孟子的成长产生多大的影响,孟子是在他母亲的教育之下开始了做学问,开始成为亚圣的这样的人生旅程,所以用孟母来做例子。另外一个,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在中国传统社会当中,女性受教育的机会很少,大量的女性,甚至包括这些名门望族的豪门的女性,好多并不识字。我的老师季羡林先生,季先生的母亲就是不识字的,但是当回想起自己所接受的最早的教育的时候,季先生也好,胡适也好,很多大学者也好,都首先想到自己的母亲,也许自己的母亲并没有读过书,也许自己的母亲可能连字都不识,母亲的教育作用是巨大的,母亲是一个孩子最早的老师,更是一个孩子终生的导师。

  文忠寄语:母亲是孩子最早的老师,更是孩子终生的导师。

  母亲尽管在传统社会当中没有受过很好的教育,但是母亲对孩子的道德的养成,对一些良好习惯的养成,对孩子人格的养成,母亲的作用绝对是至关重要的。

  解说:我们常说,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是终其一生的,那么父亲应该对教育孩子负什么责任,在孩子的成长之中,父亲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

  【童声】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那么三字经接下来的是比较冷僻的一个故事,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又是四句诗。窦燕山是五代时期的一个人,是历史上一个真实人物。

  窦燕山,原名:窦禹钧,时代:五代后晋。籍贯:苏州渔阳,地处燕山。

  他出生于富豪之家,非常有钱,但是窦燕山人不怎么样,他虽然很有钱,但是他经常恃“财”傲物,这个财不是才气的才,财富的财,还小心眼,还见难不救,反正这个人不怎么样,窦燕山在年轻的时候,所以就遭了报应,什么样一个报应呢?在中国传统当中这是天大的报应,年到三十,膝下无子,没儿子,这在中国是最大的报应。那么窦燕山有一天在梦里面梦见自己的父亲,自己的父亲就教育他,你现在这样的为人处事,这种做法行为举止是不对的,你应该改过,你应该乐善好施多做好事。醒过来以后,窦燕山在梦中接受了父亲的教诲,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仗义疏财,修桥铺路,济难扶困,变成了名甲一方的一个好人,一个善人,不久以后就有了五个儿子。那么按照传统的说法,年过三十才有子,在古代几乎就是中年得子了。而窦燕山牢牢记住自己的教训,呕心沥血地去教育这五个孩子。这五个孩子后来三个中了进士,两个中了举人,这就是五子登科这个成语的来历。五子登科讲的就是窦燕山的五个儿子中了科举,登科了。到今天,咱们的五子登科已经变了,变成娘子、票子、车子、房子、位子。咱们今天讲五子登科早就忘了这典故了,这个典故出于《三字经》,就在于此。

  【童声】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三字经》觉得仅仅讲这么五子登科的故事还不够,那么接下来就是非常有名的六个字:养不教父之过。这里的养有两层意思,生养,养育的意思。你做爸爸的,你不能光把孩子生下来,你不去教育他,你只管生养他只管养育他,但你不去教育他,那是什么,是你父亲的过错,是你父亲的罪过,养不教,父之过。从历史上,可以找到一正一反的故事来解释这六个字:养不教父之过。我都举同时代的人,汉宣帝的时候汉朝,有叔侄两个人,一个叫疏广一个叫疏受,疏广是叔叔疏受是侄子。这叔侄两个人都当了比较大的官,什么官呢?太子少傅和太子太傅,就是教育太子的这个大官,官很大。那么他们把太子教育完成以后,叔侄两个觉得应该告老还乡了,回家了。皇帝当然要感谢这叔侄两个人对太子的教育,所以就赏赐了他们一笔钱,一大笔钱。这叔侄两个回到老家以后,按照常规应该怎么样?买田买地,留给子孙。你当了那么大的官,皇帝又赏了你一大笔钱,你又告老还乡了,你也有子有孙了,按照传统观念是不是应该这样?给孩子准备好多财富,留下好多钱,留下好多动产不动产。这叔侄两个很奇怪,怎么奇怪呢?回去以后没看见他们有这个动静。只看见他们两个人经常在村里举办宴席,请谁呢?请自己的一些亲友,请村里的孤寡老人,请附近的这些没有人去关心的比较贫苦的人来赴宴,来白吃白喝。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皇帝赏赐的钱像流水一样在花,疏广和疏受都有孩子,看着不敢说,但是心里担心,你这么折腾的话你拿什么留给我们呢?就托人托族里的长老去跟这个疏广、疏受打个招呼,说你这么花钱孩子没钱,孩子将来怎么活?你这样花钱的话,你给孩子留什么呢?疏广、疏受就跟长老讲了这么一段话,我们做父亲的,怎么会不爱自己的孩子,我们怎么不知道该给孩子留点东西呢?但是我们疏家已经薄有田产,如果我的孩子勤劳一点,刻苦一点,向上的话,是不会比别人过得差的。我把那么多钱留给他们,只能使他们变得懒惰,变得依赖,从小锦衣玉食,消磨斗志,对他们恐怕没有什么好处。这个长老把疏广、疏受的话传给他们的子孙,他们的子孙一下子领悟到父亲深意所在。现代社会当中,我们经常考虑给孩子留点什么,孩子还很小,就琢磨着他将来要结婚,我先把房子给他买好吧。孩子刚刚进入大学,就琢磨着给他买个车吧。但是大家知不知道,在传统中国有一句话:遗子千金不如遗子一经。留给孩子千两黄金,我不如留给他一本经书。当然这个话你不能刻板地去理解,真留一本经书给他,他吃经书啊!不是这意思,而是留给他知识。与其留给他千两黄金,不如留给他一种安身立命的知识,给他创造一种受教育的机会,应该培养他一种学习的渴望和对学习的依赖,而不是对财产的依赖。

  文忠寄语:应该培养孩子对学习的依赖而不是对财产的依赖。

  父亲对于孩子的教育作用很大,和母亲一样,必须共同承担教育孩子的职责。当然,父亲的教育功能和母亲的教育功能还是有所区别的。我相信父亲是一个孩子成长以后终究能够理解的榜样。

  文忠寄语:父亲是孩子成长以后终究能够理解的榜样。

  往往父子感情比较紧张,母子感情很亲近。但是,往往当一个人成长起来以后他会想起自己的父亲,这个时候,也许自己已经成年。

  解说:父亲往往就是孩子无形中的榜样,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父亲都是合格的,也不是父亲所有的思想都是正确的。如果父亲的观点是错误的,那么孩子应该怎么办呢?

  反面的例子也有,也是汉宣帝时候,也有一个当朝的大官,御史大夫,这也很大了,这类似于今天的监察部长,叫什么呢?叫陈万年。他也爱自己的孩子,也愿意教育自己的孩子。但是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谨小慎微,溜须拍马,谁都不得罪,看到皇亲国戚,看到政要,竭尽讨好之能。这个陈万年做爸爸是这么样一个人,而他的儿子陈咸却是一个刚正不阿,仗义直言,执法如山的一个官员,也是一个官,当然没他爸爸那么大,经常得罪人,不避权贵。父亲也爱儿子,陈万年怎么会不爱陈咸呢?所以他也担心,你小子这么弄下去,将来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看你得罪那么多人,还好我老爸在,我人缘好,我位置高,我还能罩着你,我总有走的一天吧,我走了以后你怎么办?你不要被人整死吗?所以他有天晚上下定决心找他儿子谈谈。古人父子之间的规矩很严,陈万年年纪比较大,躺在榻上,汉朝的时候我们知道,还没有我们今天的床,我们今天的床是很晚才有的,他躺着。儿子恭恭敬敬站在屏风,要隔着一个帘,父亲在里面说话,有个屏风,站在屏风后面聆听父亲的教诲。这个陈万年就教育他,你应该像我一样,圆滑一点,变通一点,要明哲保身。这老爷子一番好心,唠唠叨叨,车轱辘话,陈咸站在那里晚了,也累了,累了以后,扑通,头就撞到屏风上。这把老爷子给惹火了,我好心好意那么累,通宵教育你,你在那儿打瞌睡,爬起来举起拐杖要去揍陈咸。古人有规矩了,小杖受,大杖走。你这个爹要打我,你打的不重我挨几下,你打的重我也是走的。小杖受大杖走也是儒家的规矩,我要跑的,这也是符合规矩的。儒家并没有说父亲要打儿子,儿子只能被打死,儒家没有这个说法。小小打一下你就熬一熬,如果要狠狠地打,儿子是有权逃的。那么陈咸就跑,跑的时候扭头扔下一句,说你这老爸,我为什么打瞌睡,你要说的话我都懂,无非是叫我像你这样溜须拍马嘛,老爷子当场厥倒。

  这两种教育方法都是父亲教育儿子,这个父亲也都深爱着自己的儿子,可是哪种好呢?

  解说:虽说养不教父之过,但是父亲到底应该教给孩子什么,却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正确的教育,可以让孩子更加尊重父亲,而错误的教育却只会使父亲失去自己的威信。那么教育孩子的责任除了父母之外,还有谁更加重要呢?

  那么教育当然是父母的职责,但是人终究要走进社会。你要离开父亲去接受更完备的教育,那么这是谁的责任呢?老师。所以《三字经》接下讲的是教不严师之惰。不严格地进行教育是老师的过错,惰,懒惰的惰,是一种疏忽,一种过错的意思在这里,并不是仅仅懒惰的意思。不是说教不严就是你老师偷懒,不是这个意思,而是教不严就是老师的过错。

  教不严师之惰,如果我们要从历史上找出一个故事来说明的话,那太多了,我向我找一个最极端的,最狠的一个。怎么狠呢?我找一个皇帝家的老师来说这个问题,行不行?朱元璋夺取了元朝的天下,登基做了皇帝。朱元璋本身没受过什么教育大家是知道的,那个时候他当了皇帝以后就很关心自己皇子的教育,就满世界的找有学问的人来皇宫里面教他的这些龙子龙孙,找到了,叫李希颜,一代名儒,教书水平很高。朱元璋请进来,李先生,教书。这个老师那是非常严格地来教育这些龙子龙孙,完全以一种严格的态度来履行自己教师的职责。严格到什么地步?他揍龙子龙孙。就这些皇子啊,上课不好好听讲他也揍,戒尺啊,什么都上,打得这个皇子嗷嗷叫,受不了,这老师太野蛮了,我是皇子你还敢揍我,老师照打。打完了以后,有一个朱元璋非常宠爱的小王子就跑到父皇那里,说父皇,这书没法念了,这老师把我给揍的都快揍死了。朱元璋当然就火了,你还了得你,我给你脸叫你来当我的老师,居然你自以为,你还敢打我的孩子吗?就准备去治这个李希颜先生的罪。这个时候马皇后,就是朱元璋的这个原配,也没读过什么书,在旁边就劝朱元璋,说这是你不对。她就问那个孩子,老师为什么揍你?我不好好背书,那不你该揍吗。就跟朱元璋讲,李先生这是以圣人之道,以一种非常严格的态度来教育我们的孩子,也是为了你的江山社稷考虑的,我们应该感谢李先生,怎么还能责怪他呢?朱元璋一下子,哎,马皇后的话有道理,不仅没有治这个李先生的罪,反而对他尊敬,非常尊敬,尊敬有加。当李先生退休的时候,朱元璋专门赏赐了红袍,因为李先生的官并没有那么大,并不见得可以穿这样的服饰,但是赏赐了红袍,赏赐了大量的钱财,让老先生告老还乡,千恩万谢。

  解说:在封建帝王社会制度中,皇帝是最高权威,为什么一个教书先生竟敢责打皇子,而贵为皇帝的朱元璋为什么会对一个教书先生如此礼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教师的地位到底有多高呢?

  在传统的中国,老师是什么地位?在传统的社会当中,孩子正式入学的第一天,要向孔子的牌位敬礼,要鞠躬,要磕头,因为这是至圣先师,还要为一个磕头,就是一个牌位,上面写着天地君亲师,上有天,下有地,有皇帝,有父母,有祖父母,天地君亲,第五个就是师。这是老师的地位,在传统中国文化当中,过去1905年以前,因为1905年中国废科举,实际上,私塾门口一般都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四个字,哪四个字大家知道吗?溺爱免送。如果你要溺爱你的孩子,拜托,你别送来,我不教了。这是中国传统的师生关系,就是在中国传统社会贵为帝王,都是懂得这个道理的。清朝,皇子入学就是用这个道理。大家如果看过溥仪,宣统皇帝的回忆录大家去看,为什么清朝的储君,清朝没有皇太子,他这个大阿哥去读书的时候,为什么要请亲贵陪,大家知道吗?他就会找一些同宗的人陪,就是让老师骂的。因为老师必须教训你,你不好好读书,你小动作不断,我要骂你。但是你将来是皇帝,不好骂,我总得指桑骂槐吧,我总得教训你吧,我怎么教训你呢?就找几个小皇子的叔伯兄弟,坐陪,但也都是亲王啊,都是贝勒,贝子啊,这就指着骂,但是他不敢骂溥仪,比如骂另外一个,你看你,那么不庄重,上课不好好听,动手动脚,言语轻浮,你像个什么样子啊?!其实是溥仪在动,那个叔伯兄弟并没有动,挺老实在听课,但是他得挨骂。这是一套制度,诸位,这也就是说明了在中国的传统当中,老师必须严格教学。

  解说:教不严师之惰,不仅强调了老师的责任,同时也强调了老师的尊严,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师道尊严。但是这种师道尊严会不会使有些不合格的老师有恃无恐,误人子弟呢?

  有些老师也不那么合格,的确是有的。鲁迅先生就讲过一个很好的例子,也是一个故事。说有一个老师教孩子读《论语》,读到一句叫都都平丈我,这个学生一下就晕了,什么叫都都平丈我?什么话,什么意思?那这个老师比较蛮横,你背就完了,我教你,你就背,你管那么多。这个学生很小心地就问,老师,您老人家是不是有可能记错了?老师怎么会记错,就是都都平丈我。是什么呢?郁郁乎文哉。这老师是个白字先生,水平不高,郁郁他不知道怎么看成都都,首都的都,乎看成了平,文看成了丈,之乎者也呜呼哀哉的哉看成了我。所以老师就把郁郁乎文哉一直读成都都平丈我。那么他也这么教学生,都都平丈我,那么这样的老师那毫无疑问是不合格的。

  解说:儒家文化十分强调教师的绝对权威,但是为人师者未必都合格,那么我们现代人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些问题呢?传统中的师生关系是不是完全过时了呢?

  中国传统的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它的优缺点,它的长处和短处,我们还没有好好地反思过,长处在哪里短处在哪里。有些短处是很明显的,比如体罚,这个在今天是应该要予与批判的,不能遗传下来。现在老师绝对不能对孩子施以体罚,但是老师的严格教育是不是就不对了?是不是老师就可以纵容孩子了?我想时代进步了,老师应该用新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把新的教学内容教给孩子,孩子还是应该以一种尊敬老师的心态,刻苦学习的心态,在成长的过程当中,从老师那里领受知识和教育。

  文忠寄语:应该以一种尊敬老师,刻苦学习的心态领受知识和教育。

  这个传统恐怕没有过时吧!现在好多教师对孩子,他不敢严格要求。也许好多家长也未必理解老师,严格要求委屈了我孩子,我家里就这么一个独苗,我就这么一个宝宝,现在都是独生子女,会对老师兴师问罪。当然我还是要强调,传统的教育有它的毛病,我们不能继承,但是传统的教育难道就一点道理都没有了吗?难道教不严师之惰不对吗?当然老师自己也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以一种敬业的精神来履行自己的职责。那么孩子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来接受教育,珍惜教育,领悟教育?这是《三字经》要接下来讲的又一个重大问题,请大家听下一讲。

  拓展

  钱文忠优秀解读三字经文字版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吟咏。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

  《画外音》“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苏老泉就是著名诗人苏轼的父亲,但他为什么到二十七岁才开始读书呢?“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而梁灏八十二岁中状元是真的吗?“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七八岁就才华横溢的莹和泌又是怎样的神童?“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吟咏”,蔡文姬才华卓越,但命运坎坷,一生三嫁,那么她最终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三字经》为什么要特别提到这些人?从他们身上我们又能够学到什么呢?请继续关注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解读《三字经》第四十二集。

  《正文》我们大家都知道,人最好是从岁数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循序渐进地学习、就开始勤奋地学习、就开始接受良师的指导。但是我们也知道,人世间的很多事情是难以预料的。很多人或者说更多的人,因为种种的原因,错过了最佳的读书和受教育的年龄。那么,年岁大的人还应不应该学习?年岁大的人学习了还能不能够取得成就?《三字经》给我们的答案是肯定的。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苏老泉就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苏洵,是名气更大的苏辙、苏轼的父亲。历史上称他们父子三人为“三苏”。苏洵年轻的时候,家累很重,整天必须在外奔波,要维持这个家庭的生计。因此根本没有时间读书,一晃到了二十七岁。二十七岁,在古人是个成年人,不光成年人,类似于中年人的年龄。

  他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就对自己的妻子讲,我觉得自己在文学上,还应该可以有所作为。现在恐怕必须开始发奋,开始读书、开始往这方面努力。但是我又放心不下自己的家里,你说我该怎么办?而苏老泉的妻子程氏,是一个非常贤惠的女性,非常理解他,非常支持他。从此接过了整个家庭生活的重担,苏洵也就由此开始起步。

  他起步虽晚,但是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进步飞快。他进京去赴考,马上就受到了当时文坛前辈、当时一些大官显宦的一致赞赏,成了有学问的大家。我们要知道,“唐宋八大家”,唐宋是中国两大盛世,两个文化高峰期,一共才总结出八位、八大家。苏氏一门占了三个,这是了不起的成就。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晚年求学的例子非常多。在西汉刘向编的《说苑》里面记载了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晋平公问师旷,我现在已经年过七十了,但是我现在想要读书,是不是太晚了,我恐怕太晚。

  师旷的回答非常有意思,你为什么不秉烛而学呢?就你为什么不点上蜡烛来读书呢?我听古人说过,少年时喜欢学习好像是太阳,刚刚升起时候的阳光;壮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好像是正午的阳光;而老年时候喜欢学习,好像是点燃蜡烛照明的烛光。

  点燃蜡烛照明虽然没有像刚刚升起的太阳,也没有像正午的太阳那么明亮,但是请问国君,点蜡烛走路和摸黑走路哪个更好一些?晋平公一下明白了。所以在中国传统当中一贯有这样的一种传统思想,只要坚持不懈,就算年龄很大开始学习也为始末晚。

  《画外音》苏老泉二十七岁开始求学,由此可见,只要想学习,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但是梁灏八十二岁中状元的事是真的吗?

  《正文》在讲完二十七岁苏老泉的故事以后,《三字经》讲了一个岁数更大的人的故事。“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讲一个八十二岁取得最后成功的人。

  这个故事一定是惊心动魄的,一定非常吸引人,但是《三字经》在这里错了,《三字经》的作者在这里犯了一个和历史事实不相符的一个错误,也许《三字经》在这里没有经过太严格的考察,就用了一个民间的传说,而忘了这个故事实际上是见于史籍的。

  梁灏,公元963-1004年,字太素,东平州城人。总共在这个世界上才活了四十一年,怎么可能八十二,那比他在人世间活的年龄还要翻一番,所以这一定是错的。梁灏这个人在历史上确实是有的,而且是个很著名的人,出生在官臣之家,他的曾祖、祖父、父亲都是当官的,但是梁灏少年丧父,由他的叔父抚养成人,从小好学。梁灏初次考进士没有考中,就留居在京城,而到了雍熙二年也就是公元的985年再度赴考,经过了廷试和宋太宗的御试,考取了第一名,时年二十三岁。“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所以魁多士是指在很多读书人中间独占魁首独占鳌头。

  《画外音》《三字经》是儒家思想的启蒙教材,在长期的流传中,经多人修改补充,这也可能就是出现误差的原因。梁灏八十二岁中状元可能就是民间的一个误传,但历史上有那么多的文人学士,梁灏为什么会被民间传颂?他还有什么其他的独特之处吗?

  《正文》梁灏有三个儿子,为什么我们在谈到别的《三字经》里面的人物的时候,一般不讲他有几个儿子,为什么在讲到这位梁灏的时候要讲他的三个儿子?因为梁家父子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个美谈。

  他的长子梁固公元985年出生,也正好是他的父亲考取状元的那一年生了这么个儿子,这个儿子叫梁固,公元1017年去世。这个人也是少有在志,而且非常崇尚节操,是一个人品非常高尚的人。他在父亲去世以后,因为他的父亲是一个官,所以受到了所谓被荫赐,就是受到祖辈的福荫受到父辈的福荫,以荫赐被赐为进士出身。丧期满了以后,他辞去赐进士出身。

  一般有人不用考试,赐了我一个进士,那高兴得不得了,但是他非常有志气,把这个赐进士出身给辞掉,自己主动参加科举考试。在公元1008年又考取状元。在父亲考中状元当年生的儿子,后来又考中状元,这样的父子两状元在中国历史上,就我所知道,在我有限的知识范围里,我知道的就这么一对。而他的儿子为人爽直,才调俊雅,善与人交,慷慨好施,尚义气,有吏才。

  宋朝的这一对父子状元举世罕见,宋金以来,就已经为他们修建过父子状元的牌坊,这个牌坊原来还一直在的,是个木质结构,到了清朝的康熙五十八年,兖州太守奉旨重修牌坊,上面有一对对联也是比较有名的,“是父是子同作状头千载少,为卿为相流传历代一门多”,这个对联就很说明问题了。

  《画外音》像梁灏、梁固这样的父子状元,在中国历史上确实罕见,也许正是因为此,梁灏才被收入《三字经》中。虽然年龄上弄错了,但也让我们了解到一对父子状元的故事。虽然《三字经》认为,学习不分年龄,但年幼而聪明好学的就更加被称赞了,那么《三字经》当中所提到的莹和泌又是怎样的两个神童呢?

  《正文》中国的传统毕竟是长久以来都很羡慕那些少年神童的,而确实按照教育学的一般原理,人确实应该在小时候就开始学习。人的每一个人生经历,都有他应该做的事情,而在少年时代,首当其冲的肯定是学习,所以《三字经》接下来又给我们讲述了两个幼年开始就学有所成的人物。“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两个人,一个八岁,这个八岁能够吟诗了,一个七岁,七岁就能够根据一盘棋来赋诗,有机智,讲了历史上两个神童。

  莹八岁的莹就是北魏的祖莹。祖莹,字元珍,范阳人,他的父亲是中书侍郎,钜鹿太守,所以他应该是出身一个官臣家庭。祖莹八岁的时候,能够背诵《诗》《书》,所以大家对祖莹就格外的器重,觉得这个孩子不得了,当时大家都叫他什么?圣小儿。

  他特别喜欢写文章,当时有一些官员就经常感叹,说这个孩子的才华很多大人都达不到,最终一定会大有所为。他后来也凭借着自己的勤学,他一路还走得比较顺,到后来成为了一名学士。而”泌七岁,能赋棋“,这个泌就是唐代的一代名臣李泌(公元722-789年)。他在幼年的时候就聪明非常,又能写文章,还能写赋,同时还非常擅于下棋,当时就有神童之号。

  而所谓《三字经》里面能赋棋的故事就发生在李泌七岁的时候。这个事情说起来和唐玄宗李隆基有关。唐玄宗是一个多才多艺的风流天子,有一夜,他突然发出一个奇想,要遍观天下的贤士,就亲自坐在一个高楼上,下令在下面摆了好几桌酒席,广设座位,召集了儒道释三教的各种高人共同辩论讲论学问,来比较三教的优劣。李泌有一个表哥,这个表哥当时也只有九岁,就穿上了大人的衣服,穿上了儒生的衣服,混在人群当中。

  开讲以后这个九岁的孩子十分敏锐,辩论精微,满座皆惊。大家一看,怎么一个才九岁的小孩,大家惊呼神童,唐玄宗在上面看到了,也很高兴,就把他召到楼上来,就问他:你太聪明了,才九岁,那么你的家人和你的亲戚当中是不是还有你这样的人,是不是还有像你这样博通经义读书很多的人?这个表哥回答:我在我家不算什么,我还有个表弟叫李泌,才七岁,比我还小两岁,但是已经遍观经史,而且心思敏捷,比我强多了。

  唐玄宗一听,这太好玩儿了,居然还有一个小神童,一心想见见李泌,就命令宫里的宦官,你要想办法把李泌带到宫中来,但是唐玄宗很有意思,怕走露这个消息,让家里人恶补给李泌恶补。如果李泌没有说的那么神,一听说皇帝要召见,那么家人不要给这个神童恶补一番,所以他就叮嘱这个宦官,你把李泌接来,但是你别让李泌家人知道。第二天早晨,太监说来到李泌家门口,像做贼一样,找一个角落先猫起来,过了一会儿,李泌出来玩儿了,这个太监就扑上去,把李泌一把抱住扛起来就跑。

  《画外音》只有七岁的李泌,突然被一个陌生人抱住,还被扛起来跑离家门,他会有什么反应呢?而小李泌见到唐玄宗之后,又是如何以棋为诗,表现出他的不同凡响这处呢?

  《正文》这个李泌不声不响,一般的孩子都叫救命啊,他不叫,悄悄地看看这个太监到底想干嘛?他在跟太监斗心眼。到了宫中,唐玄宗正好跟宰相在下棋,李泌被扛进来了。玄宗一看李泌,唇红齿白,很可爱,当时就非常喜欢,就命令李泌:你不是看到我和宰相在下棋吗?你就吟诗一首,而且要在这个诗里面咏出四个关键的概念——方圆动静。

  这道题很难啊,一个棋当然有动静有方圆,你要即兴赋诗要把它吟出来,而那个宰相一看这个李泌一小毛孩,但也很喜欢他,那个时候怕孩子一下子赋不出诗来,这不皇上也不高兴,对孩子也不好,所以他就带头做了一首示范,叫什么呢?方如棋盘圆如棋子动如棋生静如棋死。宰相做了一首,他觉得自己做得很牛,然后对李泌讲:诗就是这种做法,要扣住方圆动静的这个意思,而不是以物咏物,你不要去描写这个棋盘是一块方的棋子是一个圆的棋盘木头做的棋子玉石做的,这个不行。

  李泌听了,歪着头看看宰相,双手叉腰,不慌不忙,也吟了一首:方如行义圆如用智动若聘才静若得意。明显比宰相高。方如行义,你就是在仗义直行的时候,应该什么,堂堂正正。我们原来讲智圆行方,就是人的智慧要很周全,要进退舒缓,人的智慧不能是直来直去,直来直去这是憨,不是智慧,但是你的行为要堂堂正正方方正正,所以古人叫智圆行方,所以他讲方如行义圆如用智。

  动的时候就像你的才华横溢,才华横溢的时候你要动,飞扬;静若得意,当你一旦领悟到意思的时候,当然你也可以把它理解成得意洋洋的得意,但在这里不是,你一旦真的看透了真正的含义的时候,你要很静,因为你到了另外一种境界。这两首诗倒过来还差不多,就这首诗如果是丞相做的,丞相的诗是这个七岁孩子做的,还差不多,所以玄宗一听大喜,马上就称赞李泌才思敏捷,而以皇帝之尊,把李泌揽在怀里爱抚,喜欢这个孩子,因为他本身是个风流天子。

  然后命令太监中使赏了很多果子给这个小孩子,让这个中使带着这个小孩子在皇宫里边随便地玩儿。李泌在皇宫一玩儿,不回去了,家里的人急了,谁把我们家的神童给拐走了,整天在大街小巷里找李泌,只有李泌的爸爸毫不在意。李泌的爸爸讲:如果别的小孩走丢了,那得找,但是如果是泌儿,根本不妨事,他?s到什么事情都会随机应变,安然归来的。

  果然过了两个月,唐良善宗突然想起来,这李泌我再喜欢,也不能不让他回家,所以就命令中使,把李泌送回家,而且传达了自己的旨意,什么旨意?这个孩子太了不起了,但是年龄太小,我不能难他官职,但是我相信这个孩子长大了以后,一定是国家的栋梁。唐玄宗是一个长寿天子,他终于等到这个孩子后来成为他的重要谋臣。在安史之乱当中,在唐朝性命交关的时候,正是这位李泌,为唐玄宗出谋划策,制定方略,为平叛立下了大功,所以这个李泌,后来被封为邺侯。

  《画外音》《三字经》在讲完两个神童之后,又列举了蔡文姬和谢道韫两个女子的故事。蔡文姬和谢道韫虽然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才女,但是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女子无才便是德,那么代表着中国传统思想的《三字经》为什么要收入两个女子的故事呢?

  《正文》《三字经》是传统文化的产物,但是《三字经》之所以能流传那么久,除了它符合我们传统文化的基本要求和经义以外,它一定还有传统文化当中突出的特殊的这样一种部分,也就是说,它符合我们的传统,但是在某种意义上,又高出我们的传统,只有这样的著作,才会流传百世。

  接下来《三字经》用宝贵的篇幅,赞扬了勤奋好学的女子,在中国传统当中我们知道,一直讲女子无才便是德,一般来讲,不是全部,好多官臣世家的小姐也是不读书的。而《三字经》不这么看,《三字经》在这里赞扬了好几位女子。

  “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吟咏。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蔡文姬(公元177年—?),汉末著名琴家。蔡文姬抚琴这是最有名的,史书说她博学而有才辩又妙于韵律。蔡文姬一生三嫁,命运坎坷,但是博学多才,音乐天赋自小过人。

  她六岁听父亲在大厅中演奏,隔着墙壁听,因为女孩子不能到大庭广众,隔着墙听出父亲的琴有一根弦断了。蔡文姬的父亲蔡邕是曹操很少见的几位挚友,曹操朋友不太多,但是蔡邕是他的朋友。蔡文姬十六岁的时候嫁给了河东世族,河东的一个大家族卫氏,她的丈夫叫卫仲道。卫仲道是一个出色的大才子,夫妻两个非常的恩爱,但是这就是命运,好景不长,不到一年,卫仲道吐血身亡,暴病身亡,蔡文姬还没来得及生下一男半女,丈夫就死了,那么蔡文姬那时候实际上还十七十八岁。而卫家人又嫌这个儿媳妇,克死了自己家的儿子,所以当时,才高气傲的蔡文姬,不顾自己父亲的反对,毅然回到娘家。

  这在当时是不多见的,一个女性有这样的自尊是不多见的。后来她的父亲死于狱中,而蔡文姬经历了丧夫丧父的苦难以后,居然在二十三岁那一年被匈奴掠夺而去。但是她被掠夺到匈奴以后,被匈奴的一个王,左贤王纳为王妃。

  她在匈奴居住了十二年,为这个左贤王生下了两个儿子。建安十三年,曹操想起自己的好友蔡邕,得知蔡文姬流落在南匈奴,立即派人,有一个叫周近的做使者,携带黄金千两,白璧一双,把蔡文姬赎了回来,而这一年蔡文姬三十五岁。在当时来讲这是女性蛮大的一个年龄,而由曹操做主,把她嫁给了校尉董祀。

  《画外音》蔡文姬博学多艺,但却命运坎坷,在经历过丧夫丧父,又被匈奴掠走的悲剧遭遇之后,她的第三次婚姻是否能够美满幸福呢?而蔡文姬一生所经历的离乱忧伤对于她的文学艺术创作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正文》蔡文姬嫁给董祀,起初的时候,她的婚姻生活不幸福。蔡文姬饱经离乱忧伤,经常神思恍惚,就蔡文姬可能被曹操赎回来以后,当时的精神状态是有一些问题的,而董祀正值鼎盛年华一表人才,董祀也是博通经史,非常擅长音律,自视甚高,对蔡文姬自然有一种不满意,因为按照古人来讲,她已经是二嫁之身,嫁给他是第三个,但是由于是丞相曹操指定的婚姻,曹操是媒人,所以只好接纳了蔡文姬,所以两个人的婚姻生活不幸福。

  然而第二年,董祀犯罪当死,董祀一不小心犯了个死罪,而蔡文姬在那个时候,蓬首跣足。就按照当时这个风俗去求情,实际上蓬首跣足还有一个意思,愿意代丈夫而死。当蔡文姬为董祀求情的时候,曹操看到蔡文姬在严冬时节蓬首跣足,心中大为不忍,命人取过头巾鞋袜为她换上,让蔡文姬在董祀还没有释放之前,留居在自己家中。曹操把蔡文姬留在自己家中。

  在一次闲谈当中,曹操表示很羡慕,曹操也是个读书人大家别小看,曹操表示很羡慕蔡文姬家里的藏书,蔡文姬告诉曹操,自己家里原来藏了四千卷书,几经战乱已经遗失,曹操流露出深深失望的表情,但是蔡文姬又接着告诉曹操,这四千卷里面,我能背出四百篇。曹操大喜过望,蔡文姬在住在曹操家里的时候,凭着记忆默写出这个被战火毁坏掉的四百篇文章,可见蔡文姬的才气是多么高。

  她在匈奴胡地日夜思念故土,回到汉朝以后,就参照胡人的声调,结合自己悲惨的经历,创作了哀怨惆怅令人心肠为之断的《胡笳十八拍》,并且她嫁董祀以后又感伤乱离,做了《悲愤诗》,而且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当然也有学者认为这个《悲愤诗》是伪作,我不知道这个伪作有什么证据,可能在中国传统当中认为一个女子能做出那么好的一首诗,心里想想实在是不平,所以说它是伪作。我到现在还是愿意相信这是蔡文姬的作品。

  《画外音》蔡文姬不仅才艺卓越,而且心地善良,丈夫董祀虽然对她并不好,但是当董祀遭遇杀身之祸时,蔡文姬不顾嫌隙,蓬头跣足来向曹操求情,那么曹操是否能够放过董祀呢?

  《正文》曹操看在和蔡邕的交情上,又想到了自己的这位侄女,朋友的女儿,蔡文姬的悲惨身世,赦免了董祀。从此以后,董祀感念妻子的恩德,对蔡文姬刮目相看,觉得这个女性不一般,夫妻双双也都看透了世间的这种世俗,看透了,所以溯洛水而上,居住在风景秀丽,林木茂盛的山区。

  若干年以后,曹操打猎经过这个山区,还曾经去探望过这对夫妻。以曹操这样一种性格,如此念一个人的旧情,真的是罕见。董祀和蔡文姬还生了一儿一女,而这个女儿很厉害,女儿嫁给了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第一讲人之初,性本善

  第一讲人之初,性本善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初:初生,刚开始有生命。苟:假如。性:天性。教:训导、教诲。本:本来、原来。迁:转变、变化。性:性情。道:此处指方法。习:习染,长期在某种环境下养成的贵:注重、重视。特性。专:专一。

  第1节:人之初,性本善

  一本古代的儿童启蒙读物,一本传统的儿童识字课本,为什么会被大家尊称为《三字经》?为什么它一经问世就广为流传?在看似简单易懂的文字背后,到底包含着什么样的深意?

  每到开学的时候,我们都会看见很多可爱的孩子,背着一个很大的沉甸甸的书包,里边装满了各种各样的课本,课本分门别类,语文、数学、外语,印制精美,由国家教育部门统一编纂,统一发放。这是现代的孩子。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在传统中国,孩子们用什么东西来做教科书呢?用什么样的教科书来启蒙呢?当然毫无疑问是有的,只不过,当时没有一种政府统一安排的启蒙教科书!

  早在秦汉时期就有大量这样的教科书,比如说《仓颉篇》、《凡将篇》、《急就篇》等。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用非常整齐的语句,比如四个字一句,读起来朗朗上口,比较容易记诵,这样来教孩子们识字,来传达一些最基本的道理。但是这些书,像刚才我讲的这几部,都没有能够留用到今天。在今天,有些人即使成了大学教授,花费一生的时间都未必能读懂的书,当时却是小孩子的启蒙书。

  到了中国宋朝以后,突然出现了一部《三字经》,来历不明,我们连它的作者是谁都不知道。而这部《三字经》,从宋朝开始,一直流传到今天。这部书从内容到形式,都有自己的特点。从形式上看,三个字一句,朗朗上口,非常易于记诵,在古代是可以吟唱的。在今天好多地区,比如客家人,我们知道他们主要居住在广东梅州,或者福建一带,他们对《三字经》还是可以像歌谣一样唱的。从内容来看,它用最简单的语句,最凝练的方式,把中国漫长的传统社会所集聚下来的最重要的道德、知识,汇聚在里边。也正因为如此,《三字经》一直流传不绝。在中国宋朝以后流行的这种传统的启蒙书,主要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三百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些都是孩子的'启蒙读物。大家一听这个"三百千",马上会有一个感觉,为什么只有《三字经》称"经"呢?为什么《百家姓》不叫《百家姓经》呢?为什么《千字文》不叫《千字经》呢?这就彰显了《三字经》的重要性。

  第2节:人之初,性本善

  在传统文化中,把一部书称为"经",这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地位和荣誉。古往今来,在漫长的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的中华儿童就是靠《三字经》启蒙,开始了他们的求学生涯,而更多的人,也许未必识字,也许没有机会接受教育,但是他们从小也听诵《三字经》,对《三字经》耳濡却不一定目染,也从中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三字经》就是这么重要的一部传统的启蒙经典。

  也许大家会说,既然是给儿童看的书,那它一定很简单了,有什么值得讲的呢?这个看法错了!《三字经》的确非常简明扼要,但是也正因为此,它以最简洁明快的方式凝聚了最深厚的文化传统。所以,我们必须用心去阅读,用心去体会,才能真正理解《三字经》所要传达给我们的文化信息,才能理解《三字经》为什么能够流传到今天,才能够理解《三字经》对于中国人来讲,特别是对今天还在学习过程当中的孩子们来讲,有什么不可替代的意义。

  为什么一本儿童启蒙读物被大家尊称为《三字经》?在看似简单易懂的文字背后都包含着什么样的深意?

  《三字经》开始的六个字是什么,我想中国人都知道。"人之初,性本善。"就这六个字,从字面意思看,就是人出生的时候,天性本来就是善的。就在这么貌似简单的六个字背后,有着非常丰富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它讲的是一个关于人性本质的哲学问题。也就是说,人性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的本性究竟是善的还是恶的?古今中外,所有的文化传统,都绕不开人性论的问题,因为无论如何,我们必须首先认识我们自己,认识人。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关于人性论的讨论丰富多彩。在先秦的时候,儒家传统当中,就有三派说法。

  第3节:人之初,性本善

  一派,孔子的说法。儒家的创始人孔子的说法是什么呢?就是接着《三字经》的后六个字,"性相近,习相远。"孔子认为,人的本性差距并不太大,由于后天的熏染,环境的影响,差别会变得越来越大。这是孔子的说法。换句话说,孔子并没有告诉我们,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孔子置而不论,留个悬念。一派,荀子的说法。荀子也是儒家非常重要的一位思想家,荀子甚至和法家有极深关系。荀子的看法是"人之初,性本恶"。人的天性本来是恶的,这是荀子的看法,这个看法比较容易得到我们的理解。因为我们看一个小孩子生下来,呱呱落地,他饿了就要吃奶,他会管母亲很劳累吗?他会管母亲有没有乳汁吗?他会考虑母亲是不是在生病吗?不会的,他非要吃奶不可。而如果有几个孩子的话,可能几个孩子争先恐后地要求吃奶。人的本性从这个角度来看,谈不上是善良的。

  那么"人之初,性本善"究竟是谁的思想呢?是"亚圣"孟子一派的思想。但却不准确。孟子并没有说过"人之初,性本善"。他的确切意见是,人性向善。关于人性善恶的分野,实际上,中西文化就在这里开始踏上了不同的发展轨道。我们用最简单的方法来说明这个问题。在西方文化传统当中,认为每个人都是有罪的,人都有原罪,只有上帝是无罪的,也就是说"人之初,性本恶"。正因为每个人都是有罪的,所以谁都不能相信。从社会管理运作上来讲,不能把所有的权力交给某几个人,因为谁都是有毛病的。那么,怎么办呢?就把管理的权力、运作的权力予以分散,相互监督,彼此独立,创设出一套严格的制度来限制彼此,西方的文化传统就这样发展下来。而中国文化传统的主流,就是接着《三字经》开始的六个字,也就是接着疑似孟子的思想走了下来,"人之初,性本善。"我们相信每个人天性是善良的,每个人都有觉悟,所谓满街都是圣人,人人皆可为尧舜,那还需要制度吗?每个人都是自觉的。每个人都知道不要在红灯的时候横穿马路,每个人都知道不要随地吐痰,每个人都应该知道不要损害别人的利益,主要应该是教育他,去引导他,去培养他,而不是用制度去规范他。所以千万别小看这六个字,这六个字里面的精义非常深。

  第4节:人之初,性本善

  即使在中国儒家学派的内部,对于人性是善是恶的看法也并不统一,有性善、性恶、有善有恶三种说法,而争论也从来没有停止过,这充分说明了人性问题的复杂。孟子以大量的理由来证明他的"性善论"观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四心说",那么,孟子究竟是如何说的呢?孟子何以说"人之初,性向善"呢?或者说,为什么大家都认为孟子有这样的意见呢?孟子这么说有什么理由呢?作为一个大思想家,孟子当然不会信口胡说,他认为"人之初,性向善"自然有他的道理。在《孟子》当中,有一篇叫《公孙丑·上》,里边就有他这样的话,"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认为,人必须有这四种心。恻隐之心,即一种同情心;羞恶之心,一种觉得不好意思,知道害羞,自省之心;辞让之心,应该知道彼此谦让,彼此谦退;还要有是非之心,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他认为人必须有这四种心,没有这四种心那就称不上人了,这是孟子的看法。我们可以举出好多的例子来说明孟子的这个观点。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我们可以用孟子自己的例子来说明。《孟子》当中举了一个例子,也是在《孟子》的《公孙丑·上》中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原文是这样的:"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什么意思呢?古代的聚落都以井为中心,一般井上都有井栏,井栏是为了防范小孩子和一些小的牲畜掉进去。假如我们看见一个小孩子靠近井栏就要掉到井里,会怎么样,每个人都会起恻隐之心。孟子怎么看?孟子觉得每个人都会担心、同情,小孩子如果掉下去要淹死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并不是因为你和这个小孩的父母是朋友,也许你根本不认识他们。也并不是因为你觉得把这孩子救起来,拉他一把可以在乡党朋友中得到舍己救人的美誉。也不是因为小孩掉下去因害怕要叫,你觉得孩子的声音实在刺耳不好听。孟子的意思是,正因为每个人都有恻隐之心,所以看见一个小孩要掉到井里去的时候大家都很着急。这是孟子自己举的例子。

  第5节:人之初,性本善

  "无羞恶之心,非人也。"这个我们比较好理解。人都有一种害羞之心。比如,美国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影星玛莉莲·梦露,她有一张照片,这张照片传遍了世界:她正穿着裙子在路上走,经过一个地下出风口,地下出风口突然涌上来一股很大的气浪,把梦露的裙子给吹起来,梦露一个下意识的动作是赶紧捂着这个裙角,这是什么,羞恶之心!她觉得害羞,赶快把裙角给捂住。羞恶之心世人皆有,当然,不同的民族羞恶之心不一定一样。有的民族认为这件事情我很害羞不能做,有的民族未必;有的民族认为这件事情很重要,我得先护住,有的民族认为不一定。

  比如说有这么一个故事,说的是有三个女孩,都戴着非常漂亮的帽子,都穿着非常漂亮的裙子站在一起。突然来了一阵狂风,有一个女孩捂着帽子,不管裙子。另一个女孩呢?捂着裙子不管帽子。还有一个女孩一手捂着帽子,一手捂着裙子。这三个女孩是哪三个国家的人?答案是,只管捂着帽子的是美国人,因为帽子吹走了她得花钱去买,她不干,她是对这方面有羞恶之心,而对裙子吹起来,春光外泄的羞恶之心比较淡。捂着裙子、不管帽子的是日本人。日本人说,吹掉帽子我可以再去买顶帽子,但是我的裙子不能吹起来。另外一个当然就是中国人。帽子不愿意丢,裙子也不能被吹起来。这就说明人的羞恶之心每个民族不一样。

  "无辞让之心","无是非之心",就更容易理解了,以后还会涉及到,这里暂时先不讲。

  孟子认为,要有这四种心才算得上一个人。如果没有恻隐之心,没有羞恶之心,没有辞让之心,没有是非之心,那不能算人。这是孟子的学说。但是,又何以证明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有这四种心呢?孟子又自己来进行一个说明。在《孟子·告子》这一篇里他讲了一个例子,"故曰,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我们每个人的嘴对于味道好的东西,都同样爱好的,都知道要吃好的。而至于"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那就是说都喜欢听好听的,比如,我拿块铁片,在玻璃板上嘎嘎嘎地来回擦划,没人喜欢,而美妙的音乐都喜欢听。"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就是眼睛都喜欢看好看的东西。恐怖的,肮脏的,龌龊的,我们都不愿意看。口、耳、目人皆相同,那么,难道在人心上人们就没有相同的吗?其实,这个论证里面有问题。你觉得好吃的我还真不觉得好吃,谁说人的口味是一样的?我们可以举出反例。谁说人欣赏音乐的感受是一样的?比如现在好多年轻人喜欢听摇滚,我就不喜欢听,我愿意听古典音乐。谁说一样的?

  第6节:人之初,性本善

  我们可以举出历史上好多例子,来证明人性的问题很复杂。

  我给大家讲一个曹操儿子们的故事。

  大家都知道,据说曹操有四个儿子。

  曹植,才华横溢,文才斐然,为人忠厚,非常温良。曹植的才华高到什么地步呢?在曹植死后几百年,有一个同样是大才子的人叫谢灵运,他讲,如果天下诗人的才华有一石这么一个份量的话,曹植一个人占了八斗。剩下的两斗是谁的呢?谢灵运也不客气,他自己占一斗。那么还有一斗是谁的呢?全中国别的人来分。谢灵运那么高傲、有才华的人,都心甘情愿地认为曹植一个人占八斗。这就是"才高八斗"成语的来历。而曹植的天性令他觉得名位是天定的,自己能不能接父亲曹操的班,不必费尽心机去争。

  曹丕,也很有名,跟曹植是兄弟,都是曹操的儿子,可这两个亲兄弟的本性,相差可就太远了。曹丕也有文才,也有诗歌流传下来,但是跟曹植比恐怕差得太远了。他只能跟别人去分那个一斗,因为他的兄弟一个人占掉八斗。他也好舞枪弄棒,非常擅长剑术,在中国武术史上,曹丕是有一席之地的。同时这个人占有欲非常强,比如曹军攻下邺城的时候,曹丕冲进去先干什么呢?他不是指挥将领去安抚民众,也不是先去库房里看看有什么战利品,而是先冲到袁熙的家里去,把袁熙的太太甄氏抢过来做老婆,因为甄氏很漂亮,这就说明他占有欲极强。同时,他又非常地尖刻,非常地好财。曹操有个兄弟叫曹洪,也就是曹丕的叔叔。这个叔叔也极其好财,而且非常地吝啬,从不愿意把钱财与他人分享。曹丕的占有欲大到什么地步呢?他能费尽心机从这个铁公鸡叔叔身上拔下毛来。怎么拔呢?上门去找叔叔借钱,人家不愿意借钱,你不借是吧?你不借我折腾你。他想尽办法把叔叔曹洪给折腾得够呛,最后乖乖把钱借给了他。至于他后来怎么继承了曹操的位置,大家都知道。他跟曹植不相往来,可两人是亲兄弟啊。

  第7节:人之初,性本善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相传这是才高八斗的曹植所作的七步诗,是对急于迫害自己的兄长曹丕的质问,也是他们之间真实关系的写照。为什么亲兄弟间会有这么大的差距?他们的另外两个兄弟又是什么样的人呢?

  曹操还有一个儿子叫曹彰,外号黄须儿,他的头发胡子可能都是黄的,非常的彪悍。史籍上没有留下过他好写诗的记载,只留下他力大无穷,武艺精湛,射箭百步穿杨的记载,他能够射中百米以外的一根头发丝。而力气大到什么地步呢?有一次曹彰跟老虎打起来了,他把老虎的尾巴缠在自己的胳膊上,老虎就动不了了,老虎没他的劲儿大,他把老虎给拖住了。据说还有一次曹彰找一头象打架,估计他跟人打架实在不过瘾,别人都打不过他,他过去把象按在地上,那象也动不了。后来曹操在战争中见到马超纵横驰骋、所向披靡的时候,曹操就哀叹,假如儿子曹彰在此,有你马超什么事!可见,曹彰的性格就是勇武彪悍,力大无穷,没什么心机。

  曹操还有个儿子叫曹冲,是中国著名的神童。"曹冲称象"是个很有名的故事。史籍上记载,说当时孙权为了讨好曹操,就送了一头象给曹操。当时中原地带象很少,看到这么一个庞然大物,曹操就带着手下的群臣、将领琢磨,这象有多重?怎么称?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谁也没主意。曹冲那个时候还不到十岁,就在旁边说:"这有什么难的,开条船过来,把这个象搁到船上,这个船不就沉下去了吗?我在船边划一道线,再把这个象给牵出来,接下来我就有办法知道这象有多重。"他怎么做呢?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往船上搬石头,一块块石头往上搬,看这个船刻的这道线又到了,就称称石头多重,不就知道这象有多重了吗?

  第8节:人之初,性本善

  这是利用排水量的原理。还有一种说法更聪明了,曹冲就叫人一桶桶往船上倒水,也倒到刻的线,那倒进去几桶水,每桶水几斤是可以知道的,象的重量不就知道了吗?通过这几个故事,我想说明的是,同样是曹操的儿子,四个儿子,天性差距就很大,完全不像兄弟。所以,我们对"人之,性本善"这六个字是不是可以打个小小的问号。但是初性本善是中国文化对人类的美好信念与期盼。文忠寄语我想,"人之,性本善"这六个字,是中国文化对人类的初美好信念和期望。如果这么去理解它,我想是比较稳妥的。

  一样的父母,一样的家庭环境,即使是亲兄弟,在天性上也有着极大的差距,这也是一种社会现实。如果说天性是由先天决定、无法改变的话,那么接下来,《三字经》又传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呢?"人之初,性本善"以后紧接着六个字是"性相近,习相远"。这六个字出于《论语·阳货》。"人之初,性本善"据说是孟子的思想,接下来的"性相近,习相远"就比较符合孔子的思想了。但跟前面那六个字是有点矛盾的,既然"人之初,性本善"了,那怎么后来又变成"性相近,习相远"了呢?"性相近",人的本性本来差距并不远,"习"在这里不是学习的意思,是"熏染"的意思,受影响,被熏染,被污染的意思。本性本来差距并不远,但是因为后天受到环境的影响,受到各种各样外部环境的熏染,差距越来越大。用这个话去解释我前面讲的这个故事也是可以成立的。也许,曹植、曹丕、曹彰、曹冲三个月大的时候都差不多,但是由于后来成长的经历不同,环境不同,差距越来越大,也是可以解释的。在这方面,我们千万要注意,古人是非常重视后天的环境的,对一个人的成长,一个人的教育环境,古人是非常重视的。用一句很简单的也是古人的话就可以说明这个问题,"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就是讲的熏染的问题。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数不胜数。

  第9节:人之初,性本善

  我老家是无锡,无锡下面有一个县叫宜兴,现在也是一个市,是很有名的陶都,出紫砂。当地出了很多很有名的人,其中有一个人恐怕是最有名的,叫周处,晋朝的周处。这个人天性善良,天性并不坏,是蛮好的一个人。但是,从小父母双亡,就没有人去教育他,没有人去引导他,没有人给他讲规矩。慢慢地就瞎混,受到了不好风气的熏染、影响,长大以后变成了一个非常粗鲁、暴躁、野蛮的人,动不动跟人打架,打得人家头破血流,满地找牙。这么一来,周围的人见了周处就躲,都惹不起他。周处自己不知道,因为他没有羞恶之心,没有是非之心,这个心被遮掩掉了。有一天,他突然发现:怎么谁见我都躲啊?他就去问一位长者。这就说明他天性不坏,他对老人还是尊重的。他问:"为什么乡亲、邻居见了我都躲呢?"老人家说:"你不知道,周处,我们这边有三害啊。"周处问:"哪三害,说来听听?"老人家说:"第一,前面山里出了一只猛虎,经常下来吃人,吃家畜,这是一害,害得鸡犬不宁。第二,你看,村前面的河里有一条蛟龙,谁都不敢游泳,不敢下河捕鱼,不敢游过河去。"周处说:"这不才两个吗?还有一害呢?"那老人家说:"就是你周处!"周处天性还好,他一下子觉得,原来我已经那么坏了,以至于乡亲们把我也当一大害啊!他顿时幡然醒悟。在传说当中,周处上山杀掉了这只老虎,为民除害;下水,潜到河里斩杀了那条蛟龙,为民除害;而自己则良心发现,本性善良的天性彰显出来,从此一路上进,后来还当了很大的官,为老百姓做了好多的好事,在历史上留下了非常好的名声。现在周处的墓还在。

  第10节:人之初,性本善

  这个故事可以说明什么?"性相近,习相远。"如果后天环境不好,没有人教育,再善良的天性也会受到污染。

  对于任何一个孩子来说,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后天环境,再善良的天性都会受到污染。这就是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那么,怎么样才能保证人们向好的方面发展?《三字经》会告诉我们什么样的方法呢?

  怎么能够解决环境的熏染问题呢?《三字经》接下来讲的是"苟不教,性乃迁"。如果不去教育,或者不接受教育,那么"性乃迁",善良的本性就会发生变迁。这个"教"可以理解成两方面,如果不去教育他或者人不接受教育的话,人的本性中坏的东西就会生发出来。前面周处的故事也可以说明这个问题。而"教之道,贵以专"就是说,教育的根本之道,最重要的、最珍贵的是专一。《三字经》所指的教育,我们必须用心去体会。这个教育不简单,有几层意思:第一层,我教你之教,教育之教。第二层,受教之教,接受教育的教。"教之道",这个"教"还包括非常重要的两层教育,一层是道德教育,一层是知识教育。我们今天往往重视知识教育,比如孩子从小让他学钢琴,学小提琴,学英语、法语,也许还要去学学溜冰。指望孩子从小成为一个知识上的超人,百般武艺样样精通。音乐希望他成为朗朗,外语则希望他能够精通几门,还要学书法,还要学奥数。但是我们往往忽视《三字经》最强调的道德教育,即怎么成为一个善良的人,怎么拥有一个作为善良的人所必须有的道德。《三字经》的教育,从来是道德教育先行,当然它也绝不忽视知识教育。"教之道,贵以专",这个"专"又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终生的,就是我学一样东西,要学一样爱一样,学一样像一样,学一样成一样,不要半途而废,不要浅尝辄止,这是纵向。还有一层意思是横向的,就是我要一生持之不懈,我要把我的一生作为学习的一生,我要有一种终生学习的态度去追求道德的完善和知识的获得。

  第11节:人之初,性本善

  在《三字经》里,学习是一种生命的过程,必须一心一意地去经历,这是《三字经》里面这六个字的精义。

  在历史上,我们也可以找到很多的故事来说明《三字经》这一观点。明代著名的书画家唐寅唐伯虎,他和沈周、文征明、仇英并列为"吴门四家",是了不起的风流才子、大画家。唐伯虎从小生活在一个小康之家,自小就有绘画的天才,天赋很好。他的绘画很早就小有名气,当地的富豪之家经常把小唐伯虎请去作画。那时的唐伯虎当然有点沾沾自喜,少年成名,风流倜傥。但是,唐伯虎的母亲是位很了不起的女性,她觉得这样浅尝辄止,稍有一点点成就就满足是不行的,必须专心致志,好好去学几年画,把绘画艺术给钻透了。于是,母亲就把这个道理跟唐伯虎讲了,让他去跟沈周学画。沈周那个时候已经是有名的大画家了,就住在离他家不远的地方。母亲给唐伯虎收拾好行李,让他去跟沈周学画。唐伯虎也很高兴,反正离家也不远,就背着妈妈给他准备的行李高高兴兴地去拜沈周为师学艺。到了沈周那里学了也就一两年,唐伯虎发现自己画得很不错了,再看看老师的画,觉得也不见得比自己强到哪里去,所以习画就不太专心,想回家。沈周看出了唐伯虎的心理活动,也没怎么想,就通知自己的太太,也就是唐伯虎的师母,准备一桌饭菜,送送唐伯虎:"让他出师吧,不用再学了。"做完了这桌饭菜,就把饭菜送到院子里一个独立的房子里,这间房子唐伯虎从来没去过。

  这到底是一间什么样的房子?为什么老师从来不让唐伯虎到这里来呢?而唐伯虎的这次经历又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第12节:人之初,性本善

  唐伯虎走进这间房子一看,哎呀,发现这个房子怪了,怎么天底下有这样的房子!怎么怪呢?这房子居然有四扇门。他从一扇门进去,另外三面也各有一扇门,而每一扇门外都是不同的风景:这一道门外姹紫嫣红,那一道门外莺歌燕舞,另一道门外流水潺潺。唐伯虎觉得好玩儿,心说:"这师傅可真够坏的啊,原来家里有那么好玩儿的去处也不告诉我,今天满师了,他告诉我了,我先不吃饭了,先出去看看。"往东门想去看看那个姹紫嫣红,"咚"一下子撞一个包;往南门想去看莺歌燕舞的时候,"咚"又撞一个包;往西门想去看小溪潺潺的时候,"咚"一下又撞一个包。头上起了仨包。他这才明白,原来三扇窗和外面的风景全是沈周在墙上画的画。唐伯虎一下明白,原来画无止境,自己这点水平差远了。这个时候沈周就进来了,说:"唐伯虎啊,吃完饭你就可以走了,别学了。"唐伯虎扑通跪下:"老师,您还是让我跟您再好好学几年吧。"从那往后,唐伯虎专心致志,又学了好多年。后来有一天,沈周告诉他:"你真可以走了,你已经学有所成,不必再跟着我。"唐伯虎的性格也已经改了,就自己下厨,去做了一桌谢师宴,感谢老师对他的栽培。他把菜做好后放到房间里,这些菜里面有鱼。江南嘛,鱼虾多。这时旁边跳过来一只馋猫,要来吃这个鱼。唐伯虎当然就要把这猫给赶走,不能让它吃。这猫一窜,朝东墙上的窗口跳,想逃出去,"啪"的一声,这猫撞一个包掉下来了;这猫爬起来又往南墙和西墙跑,那里各有一窗,"啪",又都掉下来,猫也撞了仨包。唐伯虎忘了,自己在练习绘画的时候,在墙上画了三扇窗,连这猫也分不出来。

  这个故事无非是要说明,学任何一样东西,必须专心致志,必须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教之道,贵以专",就是必须把整个学习的过程当成一个生命的历程,必须用一种终生学习的态度来度过在世间的一生,这是一个学习态度的问题。《三字经》接下来还讲述了许多关于学习环境的问题。因为我们知道,如果把一个孩子比喻成花朵的话,那么他的成长和教育环境就是花朵所赖以生长、绽放的土壤,我们应该为学习中的孩子准备什么样的土壤条件?我们应该给他创造什么样的外部环境呢?请听下一讲。

【百家讲坛三字经解读】相关文章:

观《百家讲坛之解读三字经》有感700字10-18

百家讲坛三字经观后感范文10-11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读后感3篇11-14

百家讲坛 欧阳修08-30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读后感范文(精选4篇)12-12

百家讲坛 曾仕强易经与人生讲稿09-06

百家讲坛曾仕强易经与人生讲稿08-29

百家讲坛长恨歌杨贵妃09-01

百家讲坛欧阳修康震09-04

解读易经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