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白居易背后的故事

时间:2022-11-07 11:19:09 琵琶行 我要投稿

《琵琶行》白居易背后的故事

  《琵琶行》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乐府诗之一,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僚腐败、民生凋敝、人才埋没等不合理现象,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的关于《琵琶行》白居易背后的故事,欢迎阅读!

《琵琶行》白居易背后的故事

  《琵琶行》白居易背后的故事 1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 。

  《琵琶行》作于他贬官到江州的第二年,作品借着叙述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和她的凄凉身世,抒发了作者个人政治上受打击、遭贬斥的抑郁悲凄之情。在这里,诗人把一个琵琶女视为自己的风尘知己,与她同病相怜,写人写己,哭己哭人,宦海的浮沉、生命的悲哀,全部融合为一体,因而使作品具有不同寻常的感染力。

  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秋天,时白居易四十五岁,任江州司马。白居易在元和十年以前先是任左拾遗,后又任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六月,唐朝藩镇势力派刺客在长安街头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伤了御史中丞裴度,朝野大哗。藩镇势力在朝中的代言人又进一步提出要求罢免裴度,以安藩镇的“反侧”之心。这时白居易挺身而出,坚决主张讨贼,认为否则国将不国。白居易这种主张本来是对的,但因为他平素写讽喻诗得罪了许多朝廷的权贵,于是有人就说他官小位卑,擅越职分。再加上有人给他罗织罪名,于是贬之为江州司马。

  江州的州治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司马是刺史的助手,听起来也像是不错,但实际上在中唐时期这个职位是专门安置“犯罪”官员的,是变相发配到某地去接受监督看管的。这件事对白居易影响很大,是他思想变化的转折点,从此他早期的斗争锐气逐渐销磨,消极情绪日渐增多。

  《琵琶行》白居易背后的故事 2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读书刻苦,少有才名。十六岁时白居易携诗文来到长安求学。以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深得大名士顾况的赏识,声名鹊起。

  贞元十六年,29岁的白居易进士及第,春风得意,前程万里。高兴之余,白居易欣然写下《及第后归觐留别诸同年》:十年常苦学,一上谬成名。擢第未为贵,贺亲方始荣。时辈六七人,送我出帝城。轩车动行色,丝管举离声。得意减别恨,半酣轻远程。翩翩马蹄疾,春日好乡情。此后的白居易仕途通达,官位日显。

  直到公元815年发生了一件震惊朝野的大事,白居易也因此遇到了人生最大的挫折和挑战。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气愤填膺,正义感十足的白居易未加思索,马上上表主张严缉凶手。此番草率之举,使皇上大为愤怒,于是旧仇新恨一起算。皇帝以前就对白居易颇为不满,觉得他太喜欢上书提意见,管闲事了。

  再加上墙倒众人推,好多人更是借机发难。其中最为狠毒的是,有人跟皇上汇报说:白居易的母亲是因为看花掉到井里淹死了。可他居然还大言不惭、大逆不道的写《赏花》和《新井》诗。此条罪名不可为不毒,如此一来白居易只能任人宰割了。很快朝廷将其贬为地处荒凉,环境恶劣的江州司马,位列九品。

  第二年秋天,白居易在浔阳江头送别客人。偶遇一位年少因艺技红极一时,年老色衰则被人抛弃的长安歌女。此时的白居易业已经离开长安,在江州过了将近两年寂寥落寞,心情压抑的贬谪生活,身心俱疲,大为忧伤。耳听着如泣如诉的琵琶声,同病相怜,同声相应,一样的经历,一样的感慨。白居易情不能已,挥笔写下了千古名《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惆怅感慨,知音难觅;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泪湿衣襟,哀伤悲切。

  值得庆幸的是,此后不久得益于朋友们的鼎力相助和仗义执言。白居易被任命为忠州刺史,并很快被召回长安任职。可以说“被贬江州”是白居易一生的转折点:之前以“兼济天下”为己任,敢于挑战,针砭时弊;之后则更倾向于“独善其身”了,处世稳重,淡泊明志。

  此后每当朝中有重大变化或斗争发生。白居易都选择请求外任,远离政治漩涡,以图自保。因此他先后外放做过杭州刺史,苏州刺史。每到一地,皆爱民如子,兴修水利,政绩卓著,深受时人爱戴。晚年的白居易和刘禹锡感情深厚,唱和不已,只是有时候有些消极。他在《咏老赠梦得》中向刘禹锡诉苦道:与君俱老也,自问老何如。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余。

  为此刘禹锡安慰他道: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帽自偏。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人之将老,言由心声,历经波折,万劫余生。这两首诗是二人的肺腑之言,情深意切。

  公元846年,75岁的白居易在洛阳去世。唐宣宗李忱写诗悼念道: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能得一代帝王如此评价,乐天泉下有知,亦当瞑目。

【《琵琶行》白居易背后的故事】相关文章:

白居易琵琶行背后的故事11-09

白居易背后的故事11-17

《琵琶行》+白居易+故事10-02

琵琶行--白居易11-13

《琵琶行》 白居易11-29

琵琶行 --白居易11-27

白居易的《琵琶行》11-27

《琵琶行》 --白居易11-27

白居易--琵琶行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