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和谐思想

时间:2020-08-25 18:03:06 内经 我要投稿

《黄帝内经》和谐思想

  《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其成书融合了当时先进的哲学内容,试从哲学渊源、天人、人本身和阴阳平衡几方面初步探讨书中所体现的“和谐”思想,以期用于指导中医临床。

《黄帝内经》和谐思想

  《黄帝内经》乃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文献,将当时先进的哲学思想与医学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创立了独特的中医理论体系,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法。其书在阐述医学理论的同时,对当时哲学领域的某些问题,诸如阴阳、五行等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体现了丰富的哲学内涵。“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内容,其在《黄帝内经》一书中得到体现和应用。

  1.“和谐”思想的哲学基础

  所谓“和谐”,是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相对稳定的多样性的协调统一。“和”在古汉语中,作为动词,表示协调不同的人和事物并使之平衡。对“和”做最高层面的分析的是《礼经》中的《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之大本;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有焉。《黄帝内经》“和谐”思想深受《周易》和先秦诸家学说的影响。《易传》高度赞美并极力提倡和谐思想,提出了“太和”的观念”,《周易》通过象数符号运演系统把数、象、理、占(类推)和谐统一起来,把自然和人和谐统一起来。“和”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范畴。孔子具体表达了和谐思想,《论语》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过犹不及”;孟子提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和谐观。道家也有同样的思想,老子言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二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主张顺应自然,提倡“少私寡欲”的清静无为思想。墨家的代表人物墨子提出了“兼相爱,交相利”的博爱精神。此外,尚有法家、名家、阴阳家等学说都包括一定的“和谐”内容。之后汉董仲舒形成了“天人合一”体系,认为“天地之精所以生物者,莫贵于人,人受命于天”(《春秋繁露・天人相副》)。由此可知,内经的'成书有其特定的社会基础和理论渊源,其“和谐”哲学思想的形成与有关学家的理论密切相关。

  2.天人相应 内外和谐

  《内经》认为,人起源于自然的运动变化,《素问・宝命全形论》日:“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六节藏象论》曰:“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神乃自生”。同时又认为,人与自然息息相通。《素问・天元纪大论》曰:“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灵枢・刺节真邪》云:“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因此人生活在自然当中,人类的行为可以影响自然界,自然界的变化也可以影响人体的机能活动。 《内经》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和适应性,将人与自然视为互相联系、互相依赖的和谐统一体。如《灵枢・岁露论》云:“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维护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和人与外环境的协调,使生命活动保持正常,达到“天人相应”,才能避邪防病,保健延寿。《灵枢・本神》日:“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素问・上古天真论》:“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辩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如果人与自然不相适应,自然的变化超出了机体的承受能力,则发为疾病。《素问・脏气法时论》曰:“邪气之客于身也,以胜相加,至其所生而愈,至其所不胜而甚,至于所生而持,自得其位而起”、《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甚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素问・生气通天论》)。

  因此,治疗疾病必须以“天人相应”的和谐观为指导,顺应四时阴阳消长节律,使人体生理活动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保持机体内外环境的协调统一,并根据四时气候的变化,采用适宜的治疗方法,方能取得良好疗效。

  3.身心合一 形神和谐

  《内经》认为,机体的心理和生理相互关联,又互相制约。人体只有在生理与心理相协调。形体与神志相和谐时才能达到健康状态。

  疾病的发生与否与正气相关,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刺法论》),而正气的强弱又与情志心理密切相关。《内经》认为许多疾病由气机失调引起,《素问・举痛论》曰:“百病生于气”、《素问・五运行大论》曰:“逆其气则病”。而情志失常是导致气机失调的主因之一,并往往损伤内脏、败坏形体,《灵枢・百病始生》曰:“喜怒不节,则伤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素问・疏五过论》曰:“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精气竭绝,形体毁沮”。同时《内经》认为,身心互相影响,《灵枢・本藏》曰:“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当身心失和时,会引起形神失调,产生疾病。《灵枢・贼风》曰:“志有所恶,及有所慕,血气内乱”、《素问・痿论》曰:“有所失亡,所求不得……发为痿�”、《灵枢・本神》:“是故怵惕思虑者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甚则引起“精坏神去,荣卫不可复收。……精气弛坏,营泣卫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素问・汤液醪醴论》)。

  因而保持身心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内经》认为“精神不进,志意不治”(《素问・汤液醪醴论》),并把“神”放在重要地位,《素问・宝命全形论》:“一日治神……”、《素问・上古天真论》:“独立守神”、《灵枢・本神》:“凡刺之法,先必本乎神”。所以良好的情绪和精神,有利于气血的恢复,机体抵抗力的增强。如《灵枢・本脏》:“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因而要求人们做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素问・上古天真论》)和“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保持清静的心境和寡欲的精神,同时做到愉快舒畅,使身心和谐,形神平衡,自能“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以及“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素问・上古天真论》)。

  4.阴阳协 调平衡和谐

  阴阳是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是阴阳保持协调平衡的结果。

  《内经》认为,阴阳的协调,维持了生命的正常活动。阴阳以对方为存在的基础和功能发挥的前提,阴阳具有对立统一关系,阴阳维系了生命活动的稳定性,《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阳生阴长,阳杀阴藏”。一般情况下,阴阳平衡,机体功能正常,人体则健康,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若阴阳失调,机体功能失和,则引起疾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素问・生气通天论》:“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藏气争,九窍不通”、《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在苛疾不起”。疾病的发生及其病理过程,是正常“阴平阳秘”的生理协调遭受所破坏的表现。《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当阴阳之间失去了平衡协调关系,甚至不能相互依存时,出现亡阳或亡阴重证,即“阴阳离决,精气乃绝”,那么生命也将终结。

  所以《内经》提倡“法于阴阳”、“和于阴阳”(《素问・上古天真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素问・生气通天论》),“谨熟阴阳,无与众谋”(《素问・阴阳别论》)。体现在治法上,遵循“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反他,治在权衡相夺”(《素问・玉版论要》),以及“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素问・至真要大论》);用药上也要把握适中,中病即止,否则“亢则害,承乃制”(《素问・六微旨大论》)。人体阴阳协调,机体活动平衡,才能使精神旺盛,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即《素问・调经论》:“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侯若一,命日平人”。如果没有这种阴阳协调、平衡和谐,就不可能有相对稳定的物质形态和人体正常功能,生命也就不可能存在。因此,调和阴阳,维持动态的平衡协调是人体健康和机体正常功能活动的根本。

  5.结语

  《黄帝内经》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医学经典,还是一部囊括心理学、生态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的哲学巨献,其不仅奠定了中医的理论体系,还融合了当时先进的哲学思想,体现了丰富的哲学内涵和外延。其中涵括的“和谐”思想,不仅对于“天人相应”、治疗疾病和预防、养生有所指导,对于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和谐的治疗观念、对于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以及人本身的关系等也具有参考借鉴作用,深深体现了《黄帝内经》在当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预见性,其所蕴涵的精髓内容仍有待发掘。

【《黄帝内经》和谐思想】相关文章:

《黄帝内经》中的亚健康思想05-16

《黄帝内经》中养生思想的现代健康意义05-22

《黄帝内经》鉴赏10-29

黄帝内经简介10-28

黄帝内经视频09-03

黄帝内经原文09-02

《黄帝内经》介绍08-29

读《黄帝内经》05-24

《黄帝内经》外观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