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文言文

时间:2020-12-06 20:55:33 我要投稿

陋室铭文言文

陋室铭文言文1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文言文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有灵气了。这是一间简陋的房子,只因为主人的德行美好(它就不简陋了)。苔藓给石阶铺上绿毯,芳草将帘内映得碧青。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者,来来往往的没有粗鄙的人。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成堆的)公文劳累身心。它就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雄的玄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陋室铭文言文2

  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翻译

  山不在于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成为有灵力的水了。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觉得简陋了)。苔藓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说说笑的都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无学问的人。[1]可以弹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声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鉴赏

  1—3句

  《陋室铭》即开篇以山水起兴,水可以不在深,只要有了仙龙就可以出名,那么居处虽然简陋,却因主人的有“德”而“馨”,也就是说陋室因为有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存在当然也能出名,声名远播,刻金石以记之。山水的平凡因仙龙而生灵秀,那么陋室当然也可借道德品质高尚之士播洒芬芳。此种借力打力之技,实为绝妙,也可谓作者匠心独具。特别是以仙龙点睛山水,构思奇妙。“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由山水仙龙入题,作者笔锋一转,直接切入了主题,看引论铺下了基础。也点出了陋室不陋的原因,其原因是德馨二字。

  4—7句

  在此点看出,作者写此随笔是经过反复思考的,绝对不是一时的灵感冲动。绝句可以是灵光乍现,而连接无暇却是平时的功底积累与反复推敲了。4—7句刁难下祭出此文,并将其刻于石上,具有很强烈的针锋相对的性质。从全文的写作手法来看,通篇以“比”的手法一气呵成,而不是烘托。那么“苔痕”和“谈笑”二句究竟在说什么呢? 青苔在石阶上(照样)绿意盎然,野草在荒地里(依然)郁郁青青。言下之意是什么呢?我刘禹锡在哪里都不改本色,我所交往的都是有修养的饱学之士,没有(你们这些)无学之辈。作者以青苔和野草来比喻自己独立的人格,这是气节的写照,是不屈的宣言。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两句同样延续了“比”的手法,只不过由类比变成了反向的对比。

  如果说本文的1~3句是一种铺垫,那么4~7句则进入了真正的对抗。作者以一般优美的语言展示了自己的铮铮傲骨,同时,也对势利小人进行了无情的鞭挞。

  8—9句

  结句引用“孔子云:何陋之有?”,引古人之言, 收束全篇, 说明陋室“不陋”。表达了他对当时封建礼教的最高道德品质的追求。用圣人肯定的操守来规范要求自己,也许就是刘禹锡对自己的道德品质的最高要求。这样的结句,不说其中的内容是何种意思,但结合题意,却是妙手天成。因为封建礼教是以儒家的道德标准为最高道德标准的,孔圣人的肯定,也就为他道德品质的论注下了最好的定论,论文当有论据,而引孔圣人言作为论据,无疑在当时是最好的论据,充分而不可辩驳。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作者借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作类比,引出自己的陋室,及人为自己的楷模,希望自己也能如同他们一样拥有高尚的德操,反映自己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同时暗示了陋室不陋。实际上刘禹锡这样写还有另一层深意,即诸葛亮是闲居隆中草庐以待明主出山。而杨雄呢?却是淡薄于功名富贵,潜心修学之士,虽官至上品,然他对于官职的起起落落与金钱的淡泊,却是后世的典范。作者引用此二人之意,他想表达的意思是:处变不惊、处危不屈、坚守节操、荣辱从容的意思。既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又想逢明主一展抱负,若无明主,也甘于平淡的那种志向吧。这结合作者官场的起起落落,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

陋室铭文言文3

  比较阅读((12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1】.下列句子中的“之”字与例句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2分)

  A.董宣廉洁,死乃知之

  B.孔子云:何陋之有

  C.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D.无案牍之劳形

  【小题2】.根据你对文段的理解,完成下列各小题。(2分)

  (1)甲文中统领全文、表明作者品德的语句是:(2)乙文中多次提到菊和牡丹的作用是:

  【小题3】.甲文先说“斯是陋室”,结尾又说“何陋之有”,是否矛盾?请简要分析。(2分)答:

  【小题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表现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乙文表现作者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

  B.甲乙两文都是托物言志的名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

  C.“铭”和“说”都是古代文体,“铭”侧重于议论,“说”侧重于叙事。

  D.甲文句式整齐,对仗工整;乙文语言精练,骈散相间。

  【小题5】.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答案

  【小题1】D

  【小题2】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⑵衬托莲之高洁。(如果答“对比”或“衬托”也给分)

  【小题3】不矛盾,因为居室环境雅,生活情趣雅,主人品德高尚。

  【小题4】C

  【小题5】(1)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2) 对于牡丹的喜爱,人当然是很多了。

陋室铭文言文4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子曰:“吾与回(颜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论语))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2分)

  ①谈笑有鸿儒 鸿儒

  ②人不堪其忧 不堪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小题3】[甲〕文在写法上的特点是 ;〔乙)文颜回采用的学习方法是课上 ,课下巩固、发挥;他安心于尊师悟道,将学问做好做透。(2分)

  【小题4】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4分)

  答案

  【小题1】①博学的人。鸿,大。儒,旧指读书人。②无法忍受。

  【小题1】①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②课余(我)考查颜回私下里的言行,(发现他)也算得上能够充分发挥(我课上讲的内容),他并不愚钝。

  【小题1】托物言志 倾听、思考、记忆

  【小题1】刘禹锡:陋室不陋;颜回:不改其乐。安贫乐道。

  解析【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有时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

  【小题1】本题考查文章的写法以及内容的理解。结合对文章的理解来分析写法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的能力。结合文中对这两个人的描写来分析他们的性格特征即可。

陋室铭文言文5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⑾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粗词。

  ①谈笑有鸿儒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以我酌油知之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宜乎众矣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后遂无问津者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其两膝相比者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B.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起左膝。

  C.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D.昌以牦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

  3.下列“之”字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

  A.无丝竹之乱耳

  B.无案牍之劳形

  C.渔人甚异之

  D.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4.翻译下列句子。

  ①孔子云,何陋之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濯清涟而不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一句中“上”与“入”两字用得好,请写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神”一句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大 ②凭借 ③应该,应当 ④渡口 ⑤靠近,挨着 ⑥回答、对答

  2.D

  3.C

  4.①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②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③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各1分,意对即可。

  5.化静为动,使景物人格化,有生气而活跃的动感,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6.表达了他对某些人灯红酒绿生活的鄙视。意对即可。

陋室铭文言文6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 B.可爱者甚蕃(多)

  C.陶后鲜有闻(少) D.宜乎众矣(适宜)

  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文言句子的大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1.简要回答问题。

  (1) 甲文中统领全文、表明作者品德的语句是

  (2) (2)乙文中多次提到菊和牡丹.这样写的作用是

  12.甲文先说“斯是陋室”,结尾又说“何陋之有”,是否自相矛盾?请简要分析。(3分)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甲文表现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乙文表现作者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

  B.甲乙两文都是托物言志的名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

  C.“铭”和“说”都是古代文体,“铭”侧重于议论,“说”侧重于叙事。

  D.甲文句式整齐,对仗工整;乙文语言精练,骈散相间。

  【答案】

  9.D[解析]宜:应当。

  10.没有嘈杂的音乐来扰乱我的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来使我的身体劳累。

  11.(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衬托莲之高沽。(如果答“对比”或“衬托”也给分)

  12.不矛盾,因为居室环境雅,生活情趣雅,主人品德高尚。

  13.C[解析]‘‘说”侧重于议论。 (20xx年湖南长沙中考语文试题)

陋室铭文言文7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①。隐心而后动②,谤议庸何伤③? 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④。在涅贵不缁⑤,暧暧⑥内含光。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⑦。行行⑧鄙夫志 ,悠悠故难量。慎言节饮食⑨,知足胜不祥。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东汉崔子玉《座右铭》)

  注释:①纪纲:法度;行动准则。 ②隐心而后动:三思而后行。 ③谤议庸何伤:别人的非议怎么会中伤到自己呢? ④臧:褒奖。 ⑤在涅niè贵不缁zī:比喻品格高尚,不受外界污染。 ⑥暧暧:光线不够明亮的样子。⑦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徒,同“途”,道路。老子认为,柔弱者久长,刚强者先亡。⑧行行:刚强的样子。⑨慎言节饮食:说话须谨慎,饮食等欲望须节制。

  12.解释下列加点短语。(4分)

  ①惟吾德馨 ( ) ②无案牍之劳形( )

  ③有仙则名( ) ④行之苟有恒 ( )

  1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哪一组相同?( )(3分)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黄鹤楼》)

  B.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马说》)

  C.可以调素琴。 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人琴俱亡》)

  D.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马说》)

  14.用现代汉语翻译。(4分)

  (1)孔子云:“何陋之有?”

  (2)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

  15.请从乙文中找出与甲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思想倾向最相近的一句话。(2分)

  16.学则须疑,尤其是学习文言文,这样能够更好地学古通今。例如,学习《马说》一文,我们懂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但当今更需要人们对自身能力的培养和毛遂自荐的勇气;学习《陋室铭》一文,我们赞赏刘禹锡?_____________的情怀,但同时也应该摒弃孤芳自赏的落后思想。(4分)

  参考答案:

  12、

  13D

  14世人的赞誉不值得羡慕,只要把仁爱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就行了

  15、在涅贵不缁,暧暧内含光。或:在涅贵不缁

  16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伯乐 不慕名利,安贫乐道

陋室铭文言文8

  阅读下面《陋室铭》,完成问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用“/”为文中划线句断句(断三处,不要求加标点)。

  可 以 调 素 琴 阅 金 经 无 丝 竹 之 乱 耳 无 案 牍 之 劳 形。

  2.解释下面句中的划线词。

  (1)有仙则名____________________

  (2)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_______

  (3)惟吾德馨____________________

  (4)谈笑有鸿儒______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云:“何陋之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原文的语句回答下面问题。

  (1)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陋室环境幽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点睛之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往今来,有许多像“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样的典型事例,请你仿造该句再写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1)出名

  (2)这

  (3)我

  (4)博学的人

  3.(1)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2)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4.(1)惟吾德馨。(或: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何陋之有?(或:孔子云:何陋之有?)

  5.示例:成都子美屋 蒲引蹲松龄斋 贵州大禹穴 延安润之洞

陋室铭文言文9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6――19题。(共8分)

  (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二)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论语》节选

  注释:①回:即颜回,孔子的弟子。 ②不堪:无法忍受。

  1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2分)

  (1)有仙则名 名:

  (2)惟吾德馨 德馨: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的词。(2分)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用《陋室铭》中的句子填空。(1分)

  “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二句,极琴心(寄托心意的琴声)之妙境;“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二句,极手谈(下围棋)之妙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句,极交友之妙境。

  19.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

  答案:

  16.(1)出名(或:著名)(1分)(2)品德高尚(1分)(共2分)

  17.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答出句子大意1分,两个加点词语解释正确1分。共2分)

  18.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1分)

  19.刘禹锡:陋室不陋 颜回:不改其乐(1分)安贫乐道(意思对即可。2分)(共3分)

陋室铭文言文10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注释

  ⑴ 在:在于,动词。

  ⑵ 名:出名,著名,因--而著名,名词作动词。

  ⑶ 灵:显得有灵气,名词作动词。

  ⑷ 斯是陋室:这是简陋的屋子。斯:此,这。是:表判断。陋室:简陋的屋子。

  ⑸ 惟吾德馨: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惟:只。吾:我,这里指住屋的人自己。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6)上:动词,长到,蔓到。

  ⑺ 鸿儒:即大学问家,这里指博学而又品德高尚的人。鸿:大。儒:旧指读书人。

  ⑻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⑼调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调:调弄,这里指弹(琴)。素琴:不加装饰的古琴。

  ⑽金经:指用泥金书写的佛经。即《金刚经》。

  ⑾丝竹:指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这里指音乐。

  ⑿之:助词,不译。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⒀乱耳:扰乱双耳。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扰乱。

  ⒁案牍(dú):官府的公文。

  ⒂劳形:使身体劳累(使动用法)。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形:形体、身体。

  ⒃南阳:地名,今河南省南阳市西。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阳卧龙岗中隐居躬耕。

  ⒄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这两句是说,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因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出仕前曾隐居南阳郡隆中山中。扬雄,字子云,西汉时文学家,蜀郡成都人。庐,简陋的小屋子。

  ⒅何陋之有:即“有何之陋”,属于宾语前置。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全句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

  (19)孔子云:孔子说,云在文言言中一指都指说。

  译文

  山不在于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成为有灵力的水了。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觉得简陋了)。苔藓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说说笑的都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无学问的人。[1]可以弹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声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陋室铭》写作历史背景

  刘禹锡因参加过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县看人下菜碟,见刘禹锡是从上面贬下来的软柿子,就故意刁难。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无怨言,反而很高兴,还随意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衙里差役把刘禹锡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心,刘禹锡仍不计较,并见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柳公权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陋室铭文言文】相关文章:

12-16

陋室铭刘禹锡05-02

刘禹锡 陋室铭04-27

11-26

09-16

名篇《陋室铭》赏析06-30

刘禹锡陋室铭背景05-16

刘禹锡的陋室铭05-08

12-25

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