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采莲令·月华收》赏析

时间:2022-09-07 14:19:00 柳永 我要投稿

柳永《采莲令·月华收》赏析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柳永《采莲令·月华收》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采莲令·月华收》描写的是一对恋人的离别之情。由于作者是一位善于铺叙的高手,所以把女主人公的千娇百媚,自己的满腹离愁都写得十分细致。

  采莲令·月华收

  月华收,云淡霜天曙。西征客、此时情苦。翠娥执手送临歧,轧轧开朱户。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

  一叶兰舟,便恁急桨凌波去。贪行色、岂知离绪,万般方寸,但饮恨,脉脉同谁语。更回首、重城不见,寒江天外,隐隐两三烟树。

  【前言】

  《采莲令·月华收》由柳永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这是首别情词,行者、送者交替间夹写之,回环曲折,道尽离愁别苦。上阕写明月欲沉,霜天欲晓,征客欲行,美人执手相送,一个“泪眼盈盈”,一个“不忍回顾”。下阕写行人离去后的无限惆怅和无尽的思念,“翠娥”却抱怨征客,只贪看旅途中的景色,不知我此时的离情别绪,心如刀割。舟中征客,此刻也正“回首”“重城”,表现出无限依恋的凄迷离苦。这种用误会法加倍表达情人的离情别绪的方式,具有特殊的魅力。

  【注释】

  月华收:指月亮落下,天气将晓

  临歧:岔路口。此指临别

  轧轧:象声词,门轴转动的声音

  争忍:怎忍

  方寸:指心绪,心情

  脉脉:含情貌

  【翻译】

  月亮已收起了光华,云淡淡的,地上有霜。天色已黎明。将远行西去的人,此时心情最苦。美人儿紧握着我的手,为了送我上分别的岔路,她把朱红的大门轧轧地打开。千娇百媚的脸庞、婀娜轻盈的身姿,她久久地站着,没有话,只流泪。我肠都要痛断了,又怎么忍心回头再看她一眼呢?

  我乘坐的一叶扁舟,便如此急急地随着水波去了。临去前,我只顾准备走,行色匆匆,哪知离别的心绪,会万般千种地袭来心头呢!我只得心怀怨恨,含情脉脉,这满腹的话又能对谁去说呢?待到我再回过头去时,重城已看不到了。寒飕飕的秋江上,唯见天外隐隐约约地有两三株烟蒙蒙的远树而已。

  【赏析】

  柳永善写羁旅行役之苦,但他与很多先前的词人喜欢从女性的`角度代言抒情不同的是,他总是毫不掩饰自己的情感,从不怕大胆地表露自己的内心世界,这就使得他的词作中主体形象更加鲜明。作者是一位善于铺叙的高手,所以把女主人公的千娇百媚,自己的满腹离愁都写得十分细致。

  上片首二句写明月欲沉,霜天欲晓,点出送别时间,“收”字精炼准确,以极冷静的笔触写月色,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下句有人、有景,点出离情最苦。后五句写依依惜别之景:征客欲行,美人执手相送,一个“泪眼盈盈”,一个“争忍回顾”,双方无言,生动的动作描写,烘托出离别的愁苦。上片尾句以反问作结,使离愁更为深沉。

  下片写征客乘舟离去的惆怅和思念。以出发前行色匆匆不曾有离愁之感,衬托别后突然涌上心头的离情与相思之苦。由于想早日再见到心上人,因此离别之后小船“急桨凌波”而去,匆匆赶路,一路上柔肠百结,心绪万端。回首处,离别时的重城已经消失在视线之外,只能隐隐约约地看见两三烟树,使游子的心境更加苍茫。自始至终,作品中都浮动着一个情感真挚的抒情主人公鲜明的形象。

  这首送别词,既表现了送行者的无限依恋,也抒写了行人的感怀。把送别和别后相思的情景,层层铺开。深刻细致地写出了人物的感受。最后以景结情,倍觉有情。全词铺叙展衍,层次分明而又曲折婉转。不仅情景“妙合”,而且写景、抒情、叙事自然融合,完美一致。

  词牌简介

  采莲令,词牌名之一。本词牌双调,又名《采莲》,双调九十一字。上下阕各八句,各四仄韵。以柳永《采莲令》为正格。词牌来源:按《宋史·乐志》,曲夏游幸,教坊所奏十八调曲,九曰《双调采莲》。今柳永《乐章集》有之,亦注“双调”。《碧鸡漫志》:“夹钟商,俗呼双调。”

  作品格律

  月华收,云淡霜天曙。

  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西征客、此时情苦。

  中平仄、仄平平仄。

  翠娥执手送临歧,轧轧开朱户。

  中平中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

  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一叶兰舟,便恁急桨凌波去。

  中仄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仄。

  贪行色、岂知离绪。

  平平仄、中平平仄。

  万般方寸,但饮恨,脉脉同谁语。

  中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

  更回首、重城不见,寒江天外,隐隐两三烟树。

  仄平仄、平平仄仄,中平平仄,中仄仄平平仄。

  特别提示:以柳永《采莲令》为正格。上阕第三句、第六句均为“上三下四”句式。下阕第三句为“上三下四”句式。第五句为“上三下五”句式,第六句均为“上三下四”句式。

  作者简介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宋代词人。字耆卿,原名三变,字景庄,崇安(今属福建省武夷山市)人。公元1034年(景祐元年)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排行第七,世称柳七或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善为乐章,长于慢词。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与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词风婉约,词作甚丰,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词人。创作慢词独多,发展了铺叙手法,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对北宋慢词的兴盛和发展有重要作用。词作流传极广,有“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之说。生平亦有诗作,惜传世不多。有《乐章集》。

【柳永《采莲令·月华收》赏析】相关文章:

柳永的《采莲令·月华收》赏析11-21

柳永《采莲令·月华收》原文赏析10-22

柳永《采莲令·月华收》译文及鉴赏08-27

《采莲令·月华收》翻译及赏析11-13

柳永《采莲令·月华收》英文翻译10-13

《采莲令·月华收》诗词原文及译文09-01

宋词·柳永《采莲令》赏析12-14

采莲令·月华收古诗词鉴赏07-02

柳永《采莲令》注释翻译及赏析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