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咏史诗的艺术技巧

时间:2020-08-25 12:30:29 李商隐 我要投稿

李商隐咏史诗的艺术技巧

  导语:李商隐是我国唐代后期的杰出诗人,咏史诗是其创作的重要题材,约占他全部诗篇的七分之一,而且成就卓越,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李商隐咏史诗的艺术技巧

  一、擅长将追怀史事与讽刺时弊融于一体

  李商隐的咏史诗决不仅仅是“发思古之幽情”,为咏史而咏史,他是借咏史以讽时的。如《咏史》:

  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

  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

  这首咏史诗借三国孙权立国直至陈亡这一历史时期建都金陵的几个朝代新旧更替的史实来抒发感慨。首句中诗人将六朝兴废之感融汇到茫茫湖水的形象之中,而第二句通过对具体事物的特写,形象地表现了六朝王运的终结。第三、四句是转折,从孙吴到陈亡的`三百年时间虽然不算短,但六朝诸代纷纷更迭,恰似凌晨残梦,还说什么钟山龙盘、形势险要呢?在李商隐看来,三百年间,孙吴、东晋、宋、齐、梁、陈,曾先后定都于此,全都亡国,可见“国之存亡,在人杰不在地灵”。“钟山何处有龙盘”一句的反问语气更加强了否定,诗人对“龙盘”王气的思考,不但扣合着一个朝代的覆亡,还扣合着三百年的沧桑,最终感叹“龙盘”无处寻觅,六朝如此,正在走向衰亡的晚唐政权亦如此。

  二、擅长在宏大的历史故事中截取一幅或者一小段画面进行描写

  《贾生》一诗即属此类: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贾谊被贬的遭遇是历代文人抒写怀才不遇的常用题材,而李商隐却独辟蹊径,选取贾谊被召回,与汉文帝在宣室夜谈的情节人诗。

  首句写汉文帝为求贤在宣室召见被逐之臣。这里一个“求”字,表现出汉文帝的求贤若渴,一个“访”字,表现了汉文帝对待贤才态度之诚、之谦,而“逐臣”一词更是将汉文帝求贤若渴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诗的后半部分却将笔锋一转,可惜的是,文帝半夜移动坐席听讲,问的只是鬼神之事。“可怜”二字不但对前面汉文帝求贤的一切作为予以了否定,而且具有很强的讽刺意味,尖锐地指出统治者不可能真正地重视人才。

  三、擅长在咏史诗中使用对比

  李商隐的《马嵬》是唐代咏“马嵬之变”的杰作,诗歌借历史上荒淫腐败而招致祸乱败亡之君昭示历史教训、讽刺现实政治。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抱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诗歌从杨贵妃死后唐玄宗令人寻其魂魄写起,暗示唐玄宗的无奈。颔联紧接着追述二人出逃时的情景,将出逃生活与宫内生活加以对照。颈联又从对比的角度继续写李、杨的爱情悲剧。那一天,禁军不起程,终于逼迫唐玄宗赐杨贵妃缢死。而此前唐玄宗和杨贵妃还山盟海誓,愿世世为夫妇,曾在七夕之夜嘲笑牛郎、织女一年只能相会一次。“此日”“当时”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尾联,诗人依然以对比的手法寄托感慨,点明题旨,警醒后世,将批判的锋芒直接指向唐玄宗。

  四、擅长选用独特的切入角度

  《梦泽》是李商隐咏史诗的代表作之一。诗歌视角独特,立意新颖,表现出诗人对统治者荒淫生活的愤懑,对那些趋炎附势迎合统治者的人的讽刺。

  梦泽悲风动白茅,楚王葬尽满城娇。

  未知歌舞能多少,虚减宫厨为细腰。

  这首诗立意十分新颖,手法也很巧妙。它不像寻常描写宫廷的诗作那样写君王如何爱好女色,如何荒淫无度,而是从宫女迎合楚王的爱好,以致有饿死者落笔,从反面提出“未知歌舞能多少,虚减宫厨为细腰”,从而揭示出屈己媚人的悲剧结果,将其对历史的深刻认识寄寓在对事件的叙述与感叹之中,从而使诗歌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总而言之,李商隐有着敏锐多感的心灵特质、卓尔不群的艺术才华、清醒深刻的政治洞察力,而漂泊不定、沉沦下僚的身世也为他的咏史诗垂范后世的思想深度、丰富的情韵和深切的哀伤奠定了基础。透过李商隐的咏史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领略到其诗婉而多讽的艺术特色。

【李商隐咏史诗的艺术技巧】相关文章:

刘禹锡咏史诗咏成因08-29

刘禹锡咏史诗09-01

刘禹锡的怀古咏史诗11-22

赏析刘禹锡的怀古咏史诗09-06

刘禹锡的怀古咏史诗分析09-03

分析刘禹锡的怀古咏史诗09-01

刘禹锡咏史诗生成的内因05-15

李商隐的屏风12-21

李商隐的诗12-10

李商隐的爱情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