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与苏东坡的高峰对峙散文

时间:2020-07-12 17:46:24 李白 我要投稿

李白与苏东坡的高峰对峙散文

  如果说唐宋是中国古代最为壮观的两座文化高峰,那么分别屹立于峰巅的正是李白和苏东坡。盛唐风范和北宋风骨在他们的身上展现的最为淋漓尽致。在追求自由、豪迈不羁方面,李白与苏东坡确有很多相似之处。不过仔细比较则会发现,二人的性格和人生态度都有明显的不同。

李白与苏东坡的高峰对峙散文

  李白身上具有真正的狂放之气。在他的意识中,似乎一切都唾手可得,对自己充满了高度的自信,或者说是自负。狂妄的人格令他在对待人生的态度上,幻想远远多于现实。而这些,可以造就他充满浪漫主义的诗文,却不能成就他的功名。

  李白是个极有政治抱负的人。他天真而狂热地追求理想,奋笔疾书“天生我材必有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恨不能挂长绳于青天,系此西飞之白日”,强烈地表现出追求功名之急、之切。盛唐诗人积极入世、进取的人生态度,在他身上被理想化了。而作为一个功名心很强的人,他却既不愿走科举入仕之路,又不愿从军边塞,只是寄希望于风云际会,始终幻想着“平交王侯”,“一匡天下”而“立抵卿相”,建立盖世功业之后功成身退、归隐江湖。

  天真狂热的理想,不切实际的行动,导致李白追寻一生终究不能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他一方面“将船买酒白云边”,逍遥自在、狂傲不羁;另一方面,又“举杯消愁愁更愁”,忧思茫茫、无可消解。寻欢作乐、放浪形骸的背后,难以掩饰一颗充满痛苦与失落的心。

  “不作太白梦日边,还同乐天赋池上。” 苏东坡是不欣赏李白超现实主义人生观的。他亦常常以“狂夫”自称,尽管同样是怀才不遇,同样是追求自由,但是,走的却是与李白完全不同的道路。

  同样是怀才不遇,苏东坡比李白更加坚定和隐忍。在仕途上,他先是老老实实地参加科举考试,成为朝廷重臣。层层束缚之下,“一肚皮不合时宜”,却永远抛不下“君命重,臣节在”的.士大夫责任感。即便是后来屡次受到排斥、打击、贬谪,始终没有在埋没中徒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呐喊,而是力所能及地有所作为,做了许多有益于社稷、有利于百姓的实事。

  同样是追求自由,苏东坡比李白能够放下功名、着眼生活。为了排遣愁绪,李白选择去恣意流浪,然而在游历大好河山的同时,“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正是由于内心不能真正释怀,以至于终其一生,都

  处在若有所失的忧愤当中。而苏东坡能够随遇而安、怡然自乐,将自由反照于现实,落脚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杭州、密州、黄州、惠州、儋州……天涯飘零的生活状态虽然并非他所愿,但是,每一个角落却都留下了他潇洒、自在的身影。

  从表面看来,苏东坡并不自由,甚至负罪谪居,不可能像李白那样到处游玩,可他的心是自由的。杭州风景如画,佳人如织,他便陶醉湖光山色,尽享歌舞升平;密州火冷灯稀,寂寞荒凉,他怡然修葺超然台,裘马戎装射天狼;黄州僻壤穷乡,一片荒芜,他自比陶渊明躬耕东坡,超然物外三咏赤壁;儋州天涯海角,一叶孤舟,他闲庭信步于狂风浪尖,怡然访道于青山老林。

  正如苏东坡自己所言,“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

  “此心安处是吾乡”。能够修炼到“心安”的境界,这是苏东坡区别于李白的最大之处。

  身不由已,心灵却在万物的感化中获得了安宁。

  因为心安,所以自由。

  因为自由,所以快乐。

【李白与苏东坡的高峰对峙散文】相关文章:

王安石与苏东坡优秀散文03-07

李白的月夜散文11-11

李白的月亮散文09-15

苏东坡与王安石的故事08-09

苏东坡与王安石的私交02-19

李白抒情散文06-23

李白的月夜抒情散文09-17

谈谈苏东坡与黄庭坚的文人雅趣12-25

李白与杨玉环12-27

我是李白散文随笔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