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教学艺术镜头

时间:2020-09-28 16:19:31 兰亭集序 我要投稿

《兰亭集序》教学艺术镜头集锦

  “俯仰”间的大境界

《兰亭集序》教学艺术镜头集锦

  生:老师,王之“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一句中的“俯仰”跟前文是不是有重复之嫌?

  师:嗯,说来听听。同学们一定也很期待。

  生:你们看,同在第二段中有两句话,“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如此密集地用了两个“俯仰”,我觉得不如把后一个改为“转瞬”、“转眼”等,前后有些变化才好。

  师:读书很细致。这两句话中,我们常会关注“之”字的不同用法,但对“俯仰”二字,思之不多。今天我们就顺着你的思路来想想。

  生:老师,我也看到一处。你们看,前一段也刚刚说过“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仰”和“俯”都出现了,只不过分开行动,调了次序。

  师:果然是,乔装打扮了,还是逃不出会读书人的火眼金睛。那是不是醉酒的王之此时词穷,失了水准?

  神来之笔?

  生:我觉得不是。第一处,“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这是直接的动作描写,抬头看宇宙,低头看其他物类,很形象。而“俯仰一世”和“俯仰之间”中的“俯仰”已经是抽象的意义,用来比喻人生的短暂。

  生:我也有补充。第二段起笔“俯仰一世”句的确是感伤生命的短促,但这只是一处起笔,重在下文对人生的感慨,并与“俯仰之间”笔意顺连,更增其悲苦。

  生:从结构上看,这个句子还巧妙地衔接了上文,承上而引发作者的感慨。

  师:嗯,看似重复的文字原是“神来之笔”,言之成理。“俯仰”二字带我们从“是日”“可乐”之“实”景进入感慨人生之“虚”情。“俯仰”更让我们真切地体悟到人生苦短。可见,行文从开篇“俯仰天地”到了中间的“俯仰人生”,那么,文章结尾还有“俯仰”吗?

  生:没有。结尾段没有出现“俯仰”了。

  生:我觉得有。虽然没有出现“俯仰”两个字,却有“俯仰”的内容。“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作者以现时为基点,感慨于“昔人”兴发的感慨,也在想象后人视今的情景。

  师:是啊,王之在文章尾段以一种隐蔽的方式俯仰了古今,甚至未来,体现了作品的大境界。如果说前文流露出浓重的“修短随化”的消极情绪,那这里作者能够驳斥 “一死生”、“齐彭殇”的虚妄,揭示生老病死的自然和必然,这在东晋老庄思想泛滥的时代是难能可贵的。王之终于从虚妄的空谈和老庄人生虚无的思想中解脱出来。此时,我们也跟着他一起认识到,积极进取的人生将会变得充实而快乐。

  一词见功力

  师:良辰美景、醇酒盛宴、江上清风、山间明月,常常引发渺小人类对生命短暂无常的深刻感悟。这样的感悟在不同的载体中得以独特呈现,有时一词就能见功力。同学们能举例吗?

  生:比如,苏轼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蜉蝣”、“沧海一粟”即是你我,“长江”就是无穷与永恒。

  生:是的,老师的话也让我想到了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想到了孔子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里的朝露和江水,也正是“俯仰”一样的形象外显。

  生:那么,用“俯仰”来比喻人生的短暂,是不是王之的首创?

  师:从看到的一些资料显示,“俯仰”释为此义最早是在三国魏阮籍的诗中,“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咏怀》),再是王之,后有宋代王安石的“追思少时事,俯仰如一夕”(《送李屯田守桂阳》),明代王慎中的“景物易流徙,今古同俯仰”(《游白鹿洞》),清代纪的“俯仰之顷,天已将曙”(《阅微草堂笔记·阳消夏录二》)。

  现在“俯仰”一词,有了更丰富的内容,如指一举一动、举止、应付、形容沉思默想等等。

  你看,我们不仅读懂了王之的“俯仰”,还俯仰了“俯仰”这个词的古今,真是一词之中就有大境界!

  一“固”解出新境界

  《兰亭集序》教学,只剩一个“课堂质疑”步骤了,我习惯性地问:“大家还有别的疑问吗?”

  话音刚落,语文科代表站了起来。

  “老师,刚才解精句‘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时,您只重点强调了‘一’、‘齐’的用法,我觉得‘固’字也很重要,而且如果按照课本注释‘本来、当然’讲,有点不通,不如解作‘确实’、‘的确’更为通顺。”

  这篇文章我教过好几遍了,教材、教参、经典文选都这么注释,自己也没作过多考究。学生突然提出一个推课本注释的严肃问题,还真是一时不能妄下结论。不过紧张归紧张,学生能在自由质疑环节中提出这样的问题,心里还是很高兴。我望着全班同学,乘势鼓励:“这是一个有价值、有深度、带有争鸣性质的问题。能先阐述一下你的理由吗?”

  科代表很自信地解释道:“前句讲‘每每读到古人生发感慨的缘由,都完全相同,一般无二;自己也只能对着文章叹息伤感,但又不明白叹息伤感的原因是什么’,这就说明作者此前对于死生的差别并不明白,或者说作者在此之前还没有明确的死亡念。如果这里的‘固’解作‘本来、当然’,自然与‘不能喻之于怀’矛盾了。如果理解为‘确实、的确’,说明作者虽然之前‘不能喻之于怀’,但今日的欢饮聚会,及因聚会而意识到的‘俯仰一世’的短暂,让他悟出了生死之间有着天渊之别的人生哲理。这样理解更顺畅。”

  很多人都点了点头,我笑着示意他坐下,他说:“我还没说完呢。”同学们立刻送上一片欢愉而赞美的笑声。

  “从课本注释中可知这次盛大的聚会发生在公元353年,也就是序文开头所指的‘永和九年’,而王之这年刚好50岁,‘五十知天命’嘛,大人在这个年龄段对生死有一种更为客观理性的理解。八年之后,一代书圣与世长辞,好像更能说明就在此时他对‘死生’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

  讲到这里,又是一片热烈的掌声。

  我正要插话,同组的王宇拿着一本课外参考书大声说:“从相关资料中我们也可以了解到,两晋时期的政治高压导致玄学空谈一时盛行,仕人们争相谈论老子庄子的避世哲学。在这一时代大背景的影响下,王之也觉得死生没有太大不同,长寿与短命也相差无几。因此,‘固’字当‘确实、的确’讲比当‘本来、当然’讲更能凸显出王之在这次聚会后的幡然醒悟与他人品的高尚。后文‘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和‘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都是他理性觉醒之后要给后人留下明确而深沉的提示与启示的明证。因此,最后一段的‘悲’并不是一种颓废的悲伤,而是一种觉醒后的理性的深沉感悟。”

  “看,一团火点燃了另一团火。”肯定了两位同学的出新与延伸后,我又追问,“可这怎么又和人品牵扯到一起了?”

  “如果‘固’理解为‘本来、当然’,说明王之是明白装糊涂,明哲保身,不愿意挺身而出与避世空谈派据理力争,有损其右军身份与形象,当然与人品有关了。”同学们轰地一下笑了。

  我笑着问:“还有人同意他们的观点吗?”陆陆续续地,举手的同学又有增加……

  于是,我适时鼓励道:“看来你们还奉行了尊者为贤的准则。谁也不愿意自己的偶像道德品质败坏。不过,大家质疑的着眼点落在古汉语的一词多义上,这一学习文言文的意识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是你们自己的独立发现,是你们自主阅读、自主思考的结果,也因这一‘固’字的意思辨,我们更深地走进了《兰亭集序》,走进了王之。从你们身上,我也学到了很多。来,让我们再次把掌声送给这几位善于独立思考、敢于挑战权威的同学!”

  铃声响起的刹那,教室里掌声四起。

  王右军突围

  教学《兰亭集序》,笔者认为不仅要读出“悲”、“痛”,还要引导学生体会王之对生命无限的热爱珍惜之情,解读出作者文章里的清醒、深的思想和对生命炽热的爱。我的课堂就有了这样的镜头。

  师:同学们都说文章表达了王之的悲与痛,能具体说一下吗?

  生:作者由面对美好自然的惬意、欢畅、幸福转瞬即逝转而生痛,道出了人生短暂的痛惜之情。

  (师板书:人生易逝之痛惜。)

  生:老师,我从“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等句子读出一种生命终将走向死亡,无法逃避的哀痛之情。

  生:如果前面是写了人生易逝之痛惜,那么这种对“生命终将死亡,无法逃避”的哀痛在情感上是又进一层了。

  生:是一种死亡宿命的哀痛。

  (师板书:死亡宿命之哀痛。)

  师:这样括就更深刻了,怎么理解呢?

  生:乐极易生悲。王之面对良辰美景、赏心悦事,觉得人生易逝,转而想到人的生命不仅易逝,而且无法逃脱死亡的宿命,人终究会走向死亡,因此更加哀痛。

  生:他的这种对死亡宿命的思考,是具有人类普遍性的,很多士人都有过同样的思考。

  生:是的,苏轼曾说“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李白也感慨“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师:这么说,王之的这种哀痛具有普遍意义,他提醒我们人生短暂,死生亦大。这在玄学盛行、追求清静无为的晋朝却是很进步的思想。同学们解读得非常深刻。“况”是一个关联词,与它对应的是哪个字?

  生:“犹”。

  师:“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以之兴怀”所对应的是什么内容呢?

  生:“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生:还有“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师:“向之所欣”的是什么呢?“所之既倦”了的又是什么呢?

  (生沉默、思考。)

  生:老师,应该是人们喜欢的'、追求的。比如说功名、爱情等。

  师:说得很好。那么,在王之看来,功名、爱情这些东西终抵不过岁月,生命本身才是最重大的事。谁能说说这里有没有作者的“痛”呢?

  生:有,我觉得是“众生无为之痛”!

  师:“众生无为之痛”?怎么是“无为之痛”呢?文中不是写到了“所欣”、“所之”吗?

  生:虽然写到了“所之”、“所欣”,但是这种追求,或者所追求到的,最终都会情随事迁,化为陈迹,这跟生命本身的死生相比,都是微不足道的,因此,我觉得王之是在哀痛众生碌碌无为,走向死亡。是“哀痛”,更是“悲痛”。

  (师板书:众生无为之悲痛。)

  师:这样说,境界就更高了,也是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的,魏晋时期由于政治黑暗,有许多人确实是放浪形骸、碌碌无为的,王之也是身处这样一种标榜无为、纵情山水的环境当中的,他在这种悲痛之下有怎样的认识,又做了些什么呢?

  生:他觉得古人、今人对待死生的感慨是一样的。

  生:他觉得把“死”、“生”等同看待的说法是不真实的,也就是“死”和“生”都是生命的大事情,它们都有其重大的意义。

  生:他要把兰亭集会的事和感悟记录下来,让后人也看到他们对生命的认识和感慨。

  师:这么说来,王之认为生命的消失与存在是非常真实且各有意义的了,他的这种认识不是单纯的纵情、无为的思想,而是想站在时间的角度,把这种对生命的体验传递给后世,与后人分享这种生命的“悲痛”,是吗?

  生:对,他的这种体验是站在个体生命与有限的时空之上的。

  师:那么,从这篇文章你还能读出王之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似有所悟。)

  生:我觉得是他面对人生易逝时的一种对生命的无限珍惜之情。

  生:我觉得他是想告诉世人,生命短暂,应该尽力而为。

  生:我觉得他是想告诉我们,生命是真实的,无论我们追求什么,都应该对得起真实的自己。

  ……

  师:所以,王之“悲痛”底下并不是纵情与无为,相反,它是对生命的隐忧。它既有热爱生命、怦然跳动的激越之情;又有严肃对待、清醒思考的冷峻态度。它是站在历史与时空的角度来看待生命的,这种隐忧,或者会让悲观厌世者的心加速冷却,却会让积极入世者奋然前行。

  品书圣文心 赏书法神韵

  在讲完《兰亭集序》的文句意义、结构文脉之后,我说,刚才我们在文中读到——暮春之初、天朗气清的良辰,山林修竹、清流急湍的美景,流觞曲水、畅叙幽情的赏心,仰观俯察、游目骋怀的乐事。但不可否认的是,文章中又氤着一种消极伤感的情绪。请大家找出一些表达这种情绪的语句来加以体会和理解。

  生:比如,文中写道:“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这里抒写了对人生短暂、欢乐短暂、生命短暂的感慨。

  生:比如,文中写道:“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这里交织着悲喜、真伪、生死、长短等多种情绪。

  师: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文中的这种矛盾和纠结的情绪?

  (生展开热烈讨论。)

  生:和前文优雅的举止、快乐的活动、热闹的聚会相比,这些语句来得突然,似乎有些不和谐。

  生:这中间虽然有突转的情绪变化,但是我觉得“乐极而悲”也是人之常情,完全可以理解。

  生:我觉得,应该联系当时的时代特点来体会。时至魏晋,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长期分裂动荡的时期,社会陷入了旷日持久的混乱中,整个社会都在生死线上煎熬、挣扎。浓厚的死亡意识笼罩着这一时代,魏晋时代的人对死的恐惧和由之引发的对生的焦虑,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

  师:说得好。“知人”需要“论世”。我们一起来看一个补充资料:

  玄学清谈和悦情山水是东晋士人普遍的双重爱好,这两者又是相互联系的。在玄学人士看来,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世俗的荣誉毁誉、得失成败,而在于精神的超越升华,对世界对生命的彻底把握。王之、谢安等四十余人在兰亭留下的一批《兰亭诗》都可以归为玄言诗,这类诗歌每每从体察自然发端,归结为对人生的深沉感悟。

  “文如其人”!正因为对自然和生命有着如此通透的认识和体味,所以这篇文章的意趣如同王之的诗作一样:“寥朗无观,寓目理自陈。”它虽然流露了消极感伤之处,但体现的是作者对人生和自然之美的执著和热爱。也就是说,悲伤弥漫在外面,热情却注在其中。

  (这时,我顺势投影出王之的书法作品,说道:“这就是被称作‘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面对这幅作品,不知大家有何意见想发表?”)

  生:字如其人。直觉告诉我,每个字都显得很大气,很洒脱,很给力。

  生:“飘若游云,矫如惊龙”,我想指的就是这样的动感之美吧,我觉得整幅作品很有生命力。

  师:说得好。这个书法作品颇有王之书法“清风出袖,明月入怀”的神韵。通篇洋溢着“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意境,行笔潇洒飘逸,有如行云流水。他的挺然秀出的书法艺术在一定意义上表现了他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除了书法的整体美以外,这幅作品中还有一个字的写法也很有名,你知道吗?能说说其中的妙处吗?

  (在短暂课堂停顿之后,请学生回答。)

  生:我以前听说过“永字八法”,就是说这个字含有“点、横、竖、钩、仰横、长撇、短撇和”八种汉字的基本写法,这“永字八法”非常了得。

  生(补充):我也想起了以前书法老师说的“永”字所蕴含的人生道理:做人要像“永”字的“点”,昂首,充满自信和朝气;要像“永”字的“竖”,挺胸,充满力量与美;要像“永”字的“撇”,飘逸潇洒;要像“永”字的“”,脚踏实地。

  师:很好。这节课,我们一起品鉴了充溢文中的书圣文心,也一起欣赏了氤其间的书法神韵。(师边说边板书“永”字)一个“永”字包含了汉字的基本写法和人文精神,为文章增添了永恒的魅力;一篇《兰亭集序》,括了生命的百般滋味、人生的悲欢喜乐。

  学生看看黑板上那个“永”字 ,若有所思,此时我开始读起了“永和九年……”,学生跟了上来,我们一起读文章,我们的眼睛是落在书法作品上而不是在书本上,那行云流水的书法,那精妙绝伦的文字,那深沉隽永的感慨,不知不觉中浑然一体……

  书为心画,字如其人

  师:《兰亭集序》是我国文学史上一篇立意深远、文笔清新的优美散文,也是一幅标志着中国书法从筚路蓝缕走向艺术成熟的巅峰之作。书,心画也,字如其人,文字内容和书法作品之间存在怎样的契合?请同学们试比较王之的《兰亭集序》和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两幅书法字帖,可以在笔画线条、字体姿态、字体大小、笔墨干枯、总体特征等方面进行观察。

  (传阅、投影书帖。)

  生:我觉得《兰亭集序》写得比较端正,看起来写得很用心,相比而言,《祭侄文稿》比较潦草,涂改的痕迹十分明显,好像写得很匆忙。

  生:《兰亭集序》虽然整体上字体比较端正,但从单个字来看,还是有很多微妙变化的。而《祭侄文稿》则大气,写得很豪迈。

  师:很好,从整体和局部两方面关注线条变化,《兰亭集序》侧重局部姿态变化,《祭侄文稿》侧重整体的起伏变化,节奏感比较强。

  生:老师,我感觉《兰亭集序》写得比较端庄雅致,一笔一画写得很精细,而《祭侄文稿》在笔画的细节方面虽然表现不出很精微的感觉,但写得比较酣畅淋漓,有一气呵成的贯通感。

  生:《祭侄文稿》有一些字写得很干涩,而且涂改的字也多,不过反而给人一种苍茫的感觉,《兰亭集序》显得比较流畅自然,更美观一些。

  师:说得很好!在唐人的书论中, 《兰亭集序》的书法风格被冠以“巧媚”,行笔不激不厉,挥洒自如而神气内敛,自始至终流露着一种从容不迫、潇洒俊逸的气度,给人们以高雅、清新、华美的艺术感受。而《祭侄文稿》笔势圆润雄奇不计工拙,纵笔豪放一气呵成,是激情喷薄之作。

  书写心境

  师:文字内容体现书写心境,下面我们从书法字帖回到文字内容,看能否找到文章内容和字帖风格之间的契合点。

  生:《兰亭集序》叙述的是兰亭雅集的经过,是文人的聚会即席赋诗后为诗集写的序文,和字帖表现出的从容优雅是相吻合的。

  生:从《兰亭集序》叙述的内容看,时间是“暮春之初”,地点是“山阴之兰亭”,聚会之人是“群贤毕至、少长贤集”,景致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还有“流觞曲水”饮酒赋诗的雅兴,可以说情感是欢乐的,意境是高雅的。

  生:从书法特点看,《兰亭集序》每个字甚至每一笔画都精微细致毫不含糊,简直是纤毫毕现,这种从容不迫仿佛让人看到了书法家温文尔雅的一面。

  师:不错,《兰亭集序》用抒情的笔调,描绘了清雅优美的自然景物,抒写饮酒取乐、曲水赋诗的雅兴,揭示了与会者沉浸在美好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中得到审美愉悦而暂时忘却烦恼的情趣。字里行间体现的个性、情绪、追求和文化与书法的整体形质神韵是相吻合的。同样,我们也可以看一看《祭侄文稿》的内容。

  生:从“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这些内容看,叙述的应该是一场惨烈的战争,他的侄子在战争中壮烈牺牲,写这篇文稿的时候内心是悲痛异常的,因此在书法字体上表现出大起大落,用笔上不拘小节的特点。

  生:我发现涂改的地方比较多,比如“贼臣不救”、“父陷子死”、“及兹同还”等字,可见当时心境很烦乱,他是强忍极大悲痛写就的。

  师:很好,文稿内容和书写特点基本能联系到一块了,我们还可以从整体的变化着眼。

  生:字帖的前部分写得比较均衡,而中间部分涂改次数就越来越多,涂改面积越来越大,我猜测书写时候的心绪是先忍着巨大悲痛,但越是往后写,越是控制不住悲愤的情绪,心绪也更乱,所以笔画写得更加粗犷有力,错误也多起来了。

  生:我也同意这种看法,另外,“贼臣不救,孤城围逼”可知其中含有满腔的愤怒,因此可以说此时的心境是悲愤交加的。

  师:《祭侄文稿》是颜真卿为祭奠就义于安史之乱的侄子颜季明所作。卷面并不清爽,字迹匆促,涂抹删补之处时时可见。纵观全篇,悲愤慷慨之气溢于笔端,满纸都是对叛贼的仇恨,对亲人的痛悼。真可谓以文哭,以墨哭,血泪滴于笔,浩气充于文。虽然决定书法作品外在形态的因素很多,但书为心画,字如其人,人的内在因素在书法表现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还是毋庸置疑的。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着王之的书法作品,齐读《兰亭集序》这一不朽名篇……

  俯仰之间,精彩毕现

  一篇《兰亭集序》,我们读到了王之俯仰间的人生咏叹;几则课堂镜头,我们看到了老师们优秀的语文学养和不俗的教学追求。课堂的精彩,其实也在俯仰间闪烁。

  朱瑜冬老师的课堂,不经意间走出了我们习惯性抓取的“乐”、“痛”、“悲”三个情感点的教学线路,紧扣“俯仰” 谈文章思想、论人生境界,很有新意。不是学生的质疑,朱瑜冬老师是否会因着“俯仰”二字另辟蹊径直入文本核心,我自不敢说。但细想,“俯仰”既指动作姿态,又喻人生短暂,既可联首段兰亭盛会,又能接下文生命感慨,课后朱老师若能就这一精彩生成而重新设计教学,《兰亭集序》一课就会全新在“俯仰”间。其实,课堂的精彩多半在于学生不肯被诱入你我中,而是拥有充分发表意见、敢于撞击的自由。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然后平等地对问题进行探讨,才能在互相交流中逐渐走进文本深厚的意蕴。朱老师如此,高老师也是这样。学生不迷信书本,不赞同教师,“固”字“不如解作‘确实、的确’更通顺”,这正是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有了自己的独特理解敢于大胆参与讨论的成果。俯仰之间,精彩来敲门,而高老师贵在紧紧抓住了这一瞬间,“乘势鼓励”,辨一字而深入文旨,终借一“固”解出新境界。若问秘诀何在,高老师镜头第一段中的一句“我习惯性地问:‘大家还有别的疑问吗?’”,耐人寻味自可解释。只有教师俯下身去,抓住课堂思维俯仰间的电光火石,学生和语文课堂才能真正有仰起的姿势。

  俯仰,也是阅读的姿态。阅读不是单纯的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阅读主体积极建构的过程。俯,是教会学生俯身读进去,自觉地沉浸到文本之中,品词句,匍匐在文字上细细挲咀嚼,深刻感悟作品在言语形式和内容意义上的价值,入情入境,让个体生命进入作品生命并与之同呼吸共悲喜。仰,是抬头读出来,视线掠过文本,朝向更远处,从理性高度审视文本,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和创造力。刘方旭老师的教学镜头正是生成于这样的文本“俯仰”上:“俯”,则反复品味“乐”、“痛”、“悲”以挖掘王之感叹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情绪,聆听他对生命局限性的深刻而凝重的感慨; “仰”,则细察见微,挖掘出作者文章里的清醒、深的思想和对生命炽热的爱,走向更高远的心灵突围这一别致的文本解读。“这些文章已成权威,碰不得,只好人云亦云地讲,明哲保身。”施蛰存先生这样评论自是幽默一说。当然,《兰亭集序》会成为名篇,一个原因该是它传达了中国文化人骨髓里的东西,刘老师若能借势继续深入,走出王之,走向中国传统文化和士人情怀则自会更加精彩。但刘老师不是居高临下地宣讲,而是循循善诱,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始终保持一颗鲜活的积极探索之心去读书,这才是真正重要的。

  俯仰,既有瞬间的细腻,又需视野的广阔。教学文言名篇,通文、悟意、审美一个也不能少,既要重视对古代汉语词句的知识的掌握,也要重视对文本内涵的把握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作为炙人口的诗序名篇, 《兰亭集序》不仅贮积了丰富的文言知识,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韵,字里行间处处流淌着中国文化浓浓的鲜活的血液。《兰亭集序》为文甚美,为书极佳,是文字的精彩、文章的精彩,也是文化的精彩。巧合的是,罗进近老师和周振辉老师都以王之的书法艺术为教学的抓手,以书法为触媒,做足了书法的“文章”。其中,罗进近老师带领学生对“永”字神韵的品味,周振辉老师对王之和颜真卿两幅书法字帖的比较,都是颇具亮色的教学设计。镜头妙在书法艺术对文本教学的辅助与融合,不是花哨斑的书法展览,不是浮光掠影式的教具展示,而是巧妙地利用书法作品去触摸书法家的性格、气质、情感等,并由此深入理解文本内容,不失语文味,又多了几分文化艺术气息。而罗老师“我顺势投影出王之的书法作品”一句中的“顺势”,与周老师“下面我们从书法字帖回到文字内容”一句中的 “回到”,一启一承,都很自然地说明书法作品的显现与使用不是强势的外加,而是合理的水到渠成的语文式亮相,以让师生融入“书”、“文”同源的佳境。所以,若能指导学生俯视文字之美、文章之深,又能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引导学生仰观文化传承,《兰亭集序》的课堂当游目骋怀信可乐也。

  碧波深处有珍奇,精彩总在俯仰间,只问教师:你是否已准备好?

【《兰亭集序》教学艺术镜头集锦】相关文章: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集锦15篇)10-20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集锦15篇02-26

《兰亭集序》 教学设计02-22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推荐】12-17

【推荐】《兰亭集序》教学设计12-04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精】12-04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热门】12-03

【热门】《兰亭集序》教学设计12-03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热】12-02

【热】《兰亭集序》教学设计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