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姑娘的课文理解

时间:2024-02-27 10:26:47 宜欢 课文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卖火柴的小姑娘的课文理解

  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你感悟出什么道理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卖火柴的小姑娘的课文理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卖火柴的小姑娘的课文理解

  卖火柴的小姑娘的课文理解 1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我们用了多年的课文,多种版本的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都有这一课。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六年级下册《卖火柴的小女孩》结尾是这样的:

  “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人们说。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这一课的思考和练习中还有这样一道题:

  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对这句话中的两个“幸福”,你是怎样理解的?)

  怎样理解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幸福”是教学这一课不能回避的问题。如果我们细细思考,至少可以有三种答案:

  第一种是不幸──小女孩又冷又饿,大年夜惨死在街头,还有什么幸福可言?早些年我们教《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多数采用这种回答。这种说法看起来理直气壮,却无法自圆其说,因为它根本无视文本的存在。安徒生写下这两个“幸福”不是一种反讽,而是真诚的陈述。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小女孩根本没有幸福。

  第二种是幸福──小女孩受尽饥寒的煎熬,现在她终于解脱人间的苦难,和奶奶一起到天堂去获得幸福。联系前文说的“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我觉得这种回答比较符合安徒生的本意,因为他毕竟是一个宗教信仰者。不过,这种解释让我们走入了另一个困境,因为中国教育是无神论的教育,我们不能对学生讲上帝是存在的,天堂是有的。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世界历史上宗教对人类生活和思想的巨大影响,看到今天世界上有数十亿宗教信仰者的客观现实。《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要“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要理解和尊重宗教文化。我们可以告诉孩子,安徒生是西方人,他是信仰上帝的,他希望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幸福的小女孩能在天堂享受幸福,这正是安徒生博大而慈悲的爱心的体现。

  第三种是物质不幸而精神幸福──小女孩的现实生活是如此不幸,但她临死前看到过那么多美好的东西,特别是能和自己慈爱的奶奶在一起,她的精神正经历着幸福。这种说法把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区分开来,比较符合唯物辩证哲学的观点。唯物辩证哲学一方面认为物质决定精神,精神依赖物质而存在,精神对物质有反作用,物质和精神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转化;另一方面也认为,精神一经产生,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两者之间并不一定密切相关。在人类历史和现实生活中我们都不难找到这样的例证:物质生活贫穷,精神生活也可能丰富;物质生活富裕,精神生活却并不一定丰裕。不同的人对幸福有不同的理解,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钱多并不一定幸福,这就是物质和精神各有它们的独立性。穷人也可以有幸福,这种幸福则更多地体现在精神方面。拿卖火柴的小女孩来说,现实生活非常不幸,但她有幻想,有追求,“至少还有梦”。她在临死前看到喷香的烤鹅、暖和的火炉、美丽的圣诞树、慈祥的奶奶,她跟奶奶一起飞向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她的精神正经历着幸福。从整篇课文看,安徒生用大量篇幅描写的就是小女孩的幻想,过去我们在教学时只是以美好的幻想反衬小女孩现实生活的痛苦,这样可能有悖于安徒生创作的初衷。安徒生在这个作品中表现的不只是对小女孩的同情,更多的是寄托着让她过上幸福生活的期望。不过当时安徒生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出路,才把希望寄托在上帝那里。

  如果进一步区分前后两个“幸福”的含义,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卖火柴的小女孩曾经在一系列美好的幻想中经历过幸福,并且跟着奶奶一起到天堂去寻求人间所没有的幸福。

  卖火柴小女孩的现实生活是极其不幸的,安徒生却用不幸来凸显幸福。一根火柴的光芒是那样微弱,与其说是火柴给了小女孩温暖,不如说是她对美好理想的追求点燃了心头的幸福之火。她用微笑面对生活,即使是幻想中微不足道的幸福,她也没有放弃过追求。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一个人都可能有面对痛苦的时候。如果我们能从卖火柴的小女孩那里汲取力量,点亮心中的幸福之火,就可以驱赶现实中的黑暗和苦难。从这个意义上说,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幸福”,其实是一种信念,那就是对生命的终极关怀。

  卖火柴的小姑娘的课文理解 2

  (一)主要内容

  本课是世界著名童话家安徒生的一篇杰作。记叙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街头的悲惨故事。

  (二)中心思想

  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表达作者对小女孩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

  (三)文章结构

  全文以火柴为线索,先写小女孩在街上卖火柴,再写小女孩蜷缩在墙角里擦火柴取暖,最后写小女孩捏着烧过了的火柴梗冻死了。按这样的故事情节,本文可以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1—4节)讲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小女孩的悲惨生活。这一段可分为五层:

  第一层,文章一开头,作者就把一个光头赤脚的小女孩置于一个又冷又黑,下着雪的大年夜的典型环境里,这就紧紧地扣住了读者的心弦。

  第二层讲她为什么赤着脚——她一向没有鞋,脚上穿的是她妈妈穿过的一双很大的拖鞋,后来也被横冲直撞的马车吓得她把它跑丢了。

  第三层讲她是个卖火柴的小女孩,整整一天“谁也没有买过她的一根火柴,谁也没有给过她一个钱”,这里反复强调,无人购买的事实,也为她不敢回家做了铺垫。

  第四层透过小女孩的眼睛,写出了富人花天酒地的生活,同时还入情入理地写出小女孩的内心活动。

  第五层讲尽管小女孩又冷又饿,可是不敢回家,怕爸爸打她,“家里跟街上一样冷”,点出了她家的贫穷。

  第二段(第5—12节)讲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眼前产生几次幻景,表现了小女孩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课文的重点部分,其中第四次幻想是全文的高潮。

  第三段(第13—14节),讲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了。美丽的幻景与冷酷的现实,对比多么鲜明!小女孩为什么悲惨地死去?作者没有作交代,让读者去思考,作出回答。

  (四)语言因素

  作者在这篇童话中,没有把要表达的意思全部直接描写出来,不少句子蕴含着深刻的含意,应在课内指导学生读懂:

  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

  这段话表明女孩家里非常穷,她自己根本没有鞋。在寒冬腊月,穿着一双大拖鞋,根本不能御寒,就连这样大的拖鞋还是她妈妈穿了很长时间的。

  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

  这是小女孩擦燃一根火柴产生的幻觉。小女孩把一根火柴的光看得非常神奇,把一根火柴的热看得非常温暖,说明她冷得很。

  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少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这仅仅是小女孩的幻想和愿望。因为奶奶已经死了,不可能再把她带走。更重要的是即使奶奶还活着,在当时的社会里,没有力量,也没有可能让小女孩过上幸福的生活。在当时的社会里,她们是不可能过上“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生活的。

  第二天早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

  小女孩在美丽的幻觉中死去了。作者不写小女孩随着死亡而来的痛苦、泪水,这是作者构思上的匠心所在。用这样的手法更能引起读者深思,体味出蕴含在这个凄凉的故事中的苦味,从而深刻地鞭挞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五)词语讲解:

  精致:精巧,完美;致,精细、讲究。本课意思是质量很好。

  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摇摆摆的样子。本课形容烤鹅因鹅过于肥大,走路摇摇摆摆,行动不灵活的样子。

  注意本课多音字读法:

  (六)标点符号在课文第一段“——”连续出现三次:

  “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这里的破折号起解释作用。突出事情发生在大年夜。

  “这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破折号在这里也起解释作用,说明拖鞋具体有多大。

  “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起补充说明的作用,忘不了的原因。

  (七)写作特点

  在课文第一段,作者首先描写了故事是发生在大年夜这个特定的环境里,大年夜本是家人团聚极为欢乐的夜晚。但这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画面是阴冷的,与大年夜气氛极不协调。

  这时,推出小女孩“光头赤脚”在街上走着。

  进而描写她的美丽,“雪花落在她的金黄色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就这么一个美丽的女孩,却有家归不得:一是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钱;二是“家里跟街上一样冷”,风可以“灌”进去。在这样的环境中,美丽纯真无辜的小女孩是难以生活下去的,为后面悲惨的死去打下了伏笔。

  文中的第二段,即中心段。作者不直接写小女孩如何饥饿、寒冷、孤独……而是通过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眼前产生一次次幻景,表现小女孩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中第四次幻想是全文的高潮。

  第一次幻景:由于她“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希望得到温暖。她第一次擦燃火柴,她像自己坐在“一个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的大火炉面前,“火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

  第二次幻景:由于她十分饥饿,擦燃火柴,只见“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向她走来。

  第三次幻景:她希望自己享受节日的欢乐,眼前出现一棵圣诞树,“翠绿的树枝上点着几千支明晃晃的蜡烛,许多幅美丽的彩色画片……”

  第四次幻景:面前出现了唯一疼爱她的奶奶。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很少有人疼爱她,她希望能见到死去的奶奶。她在火焰中和慈爱的奶奶团聚。当她点燃了成把的火柴,在火焰中奶奶带着她“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天国去了。

  这四次幻想,结构相似,前三次幻想是并列关系,最后的幻想是在前三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潮。在当时的社会里,她不可能得到温暖、食物、欢乐和爱抚。因此,小女孩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只是幻想而已。幻景越美,离幸福越远,反衬了小女孩生活的痛苦。

  文章结尾,作者也是别具匠心。在前面分析过了,此处不赘叙。

  (八)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课文第二大段是重点亦是难点。这部分是为表达中心服务的。四幅幻景都是重点。但这种写法学生不好理解,对学生来说又是难点。教师应当予以指点,必要时可稍作讲解。

  文章的开头,为了写小女孩的贫穷,内容比较散,老师要抓住要领,把内容串联起来,使同学有个整体认识。文章的结尾这样的写法对学生来讲也有难点,要让学生懂得这样写法的作用,这里老师也要点拨。

【卖火柴的小姑娘的课文理解】相关文章:

白公鹅课文理解03-31

《丰碑》这篇课文的理解分析03-24

《黄河的主人》课文理解10-08

《刷子李》课文理解04-12

《访兰》课文理解09-01

课文《修鞋姑娘》的教材理解03-25

理解生命生命这篇课文的含义12-30

怀念母亲课文句子理解06-19

语文课文铁罐与陶罐教材理解03-09

三峡课文内容理解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