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课文原文

时间:2022-09-05 17:22:07 课文大全 我要投稿

《马》课文原文

  《马》是一部经典的作品,里面也是有着许多的内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马》课文的原文,欢迎大家的阅读。

  《马》课文原文

  人类所曾做到的最高贵的征服,就是征服了这豪迈而剽悍的动物——马:它和人分担着疆场的劳苦,同享着战斗的光荣;它和它的主人一样,具有无畏的精神,它眼看着危急当前而慷慨以赴;它听惯了兵器搏击的声音,喜爱它,追求它,以与主人同样的兴奋鼓舞起来;它也和主人共欢乐:在射猎时,在演武时,在赛跑时,它也精神抖擞,耀武扬威。但是它驯良不亚于勇毅,它一点儿不逞自己的烈性,它知道克制它的动作:它不但在驾驭人的手下屈从着他的操纵,还仿佛窥伺着驾驭人的颜色,它总是按照着从主人的表情方面得来的印象而奔腾,而缓步,而止步,它的一切动作都只为了满足主人的愿望。这天生就是一种舍己从人的动物,它甚至于会迎合别人的心意,它用动作的敏捷和准确来表达和执行别人的意旨,人家希望它感觉到多少它就能感觉到多少,它所表现出来的总是在恰如人愿的程度上;因为它无保留地贡献着自己,所以它不拒绝任何使命,所以它尽一切力量来为人服务,它还要超出自己的力量,甚至于舍弃生命以求服从得更好。

  以上所述,是一匹所有才能都已获得发展的马,是天然品质被人工改进过的马,是从小就被人养育、后来又经过训练、专为供人驱使而培养出来的马。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对这种动物的奴役或驯养已太普遍、太悠久了,以至于我们看到它们时,很少是处在自然状态中。它们在劳动中经常是披着鞍辔的;人家从来不解除它们的羁绊,纵然是在休息的时候;如果人家偶尔让它们在牧场上自由地行走,它们也总是带着奴役的标志,并且还时常带着劳动与痛苦所给予的残酷痕迹:嘴巴被衔铁勒得变了形,腹侧留下一道道的疮痍或被马刺刮出一条条的伤疤,蹄子也都被铁钉洞穿了。它们浑身的姿态都显得不自然,这是惯受羁绊而留下的迹象:现在即使把它们的羁绊解脱掉也是枉然,它们再也不会因此而显得自由活泼些了。就是那些奴役状况最和婉的马,那些只为着摆阔绰、壮观瞻而喂养着、供奉着的马,那些不是为着装饰它们本身,却是为着满足主人的虚荣而戴上黄金链条的马,它们额上覆着妍丽的一撮毛,项鬣编成了细辫,满身盖着丝绸和锦毡,这一切之侮辱马性,较之它们脚下的蹄铁还有过之无不及。

  天然要比人工更美丽些;在一个动物身上,动作的自由就构成美丽的天然。你们试看那些繁殖在南美各地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马匹吧:它们行走着,它们奔驰着,它们腾跃着,既不受拘束,又没有节制;它们因不受羁勒而感觉自豪,它们避免和人打照面;它们不屑于受人照顾,它们能够自己寻找适当的食料;它们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地游荡、蹦跳,采食着四季皆春的气候不断提供的新鲜产品;它们既无一定的住所,除了晴明的天空外又别无任何庇荫,因此它们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这种空气,比我们压缩它们应占的空间而禁闭它们的那些圆顶宫殿里的空气,要纯洁得多,所以那些野马远比大多数家马来得强壮、轻捷和遒劲。它们有大自然赋予的美质,就是说,有充沛的精力和高贵的精神,而所有的家马则都只有人工所能赋予的东西,即技巧与妍媚而已。

  这种动物的天性绝不凶猛,它们只是豪迈而犷野。虽然力气在大多数动物之上,它们却从来不攻击其他动物;如果它们受到其他动物的攻击,它们并不屑于和对方搏斗,仅只把它们赶开或者把它们踏死。它们也是成群结队而行的,它们之所以聚集在一起,纯粹是为着群居之乐。因为,它们一无所畏,原不需要团结御侮,但是它们互相眷恋,依依不舍。由于草木足够作它们的食粮,由于它们有充分的东西来满足它们的食欲,又由于它们对动物的肉毫无兴趣,所以它们绝不对其他动物作战,也绝不互相作战,也不互相争夺生存资料。它们从来不发生追捕一只小兽或向同类劫夺一点东西的事件,而这类事件正是其他食肉类动物通常互争互斗的根源:所以马总是和平生活着的,其原因就是它们的欲望既平凡又简单,而且有足够的生活资源使它们无需互相妒忌。

  在所有的动物中间,马是身材高大而身体各部分又都配合得最匀称、最优美的;因为,如果我们拿它和比它高一级或低一级的动物相比,就发现驴子长得太丑,狮子头太大,牛腿太细太短,和它那粗大的身躯不相称,骆驼是畸形的,而最大的动物,如犀,如象,都可以说只是些未成型的肉团。颚骨过分伸长本是兽类头颅不同于人类头颅的主要一点,也是所有动物的最卑贱的标志;然而,马的颚骨虽然很长,它却没有如驴的那副蠢相,如牛的那副呆相。相反地,它的头部比例整齐,却给它一种轻捷的神情,而这种神情又恰好与颈部的美相得益彰。马一抬头,就仿佛想要超出它那四足兽的地位。在这样的高贵姿态中,它和人面对面地相觑着。它的眼睛闪闪有光,并且目光十分坦率;它的耳朵也长得好,并且不大不小,不像牛耳太短,驴耳太长;它的鬣毛正好衬着它的头,装饰着它的颈部,给予它一种强劲而豪迈的模样;它那下垂而茂盛的尾巴覆盖着、并且美观地结束着它的身躯的末端:马尾和鹿、象等的短尾,驴、骆驼、犀牛等的秃尾都大不相同,它是密而长的鬃毛构成的,仿佛这些鬃毛就直接从屁股上生长出来,因为长出鬃毛的那个小肉桩子很短。它不能和狮子一样翘起尾巴,但是它的尾巴虽然是垂着的,却于它很适合。由于它能使尾巴两边摆动,它就有效地利用尾巴来驱赶苍蝇,这些苍蝇很使它苦恼,因为它的皮肤虽然很坚实,并且满生着厚密的短毛,却还是十分敏感的。

  作者简介

  布封先生(1707~1788),十八世纪法国博物学家、作家。

  生于孟巴尔城一个律师家庭,原名乔治·路易·勒克来克,因继承关系,改姓德·布封先生。布封先生从小受教会教育,爱好自然科学。1739年起担任皇家花园(植物园)主任。他用毕生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时间写成36卷巨册的《自然史》。

  布封先生是人文主义思想的继承者和宣传者,在他的作品中惯常用人性化的笔触描摹动物。课文中的马就被赋予了人性的光彩,它像英勇忠义的战士,又像驯服诚实的奴仆,像豪迈而犷野的游侠,又像典雅高贵的绅士。

  拓展: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整体感知,体会文章的精妙之处。

  2.体会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学会恰当运用对比描写的方法。

  3.抓住关键,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对马的人格化的`描写,培养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能力和感悟能力。

  4.了解作者布封,联系当时情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5、生字生词: 剽悍(piāo hàn) 疮痍( chuāng yí ) 项鬣(xiang liè) 遒劲 ( qiú jìng) 羁绊(ji ban)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多种方式的阅读,培养学生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的能力。

  2.揣摩体会,对比描写,了解作用,学会恰当运用对比描写的方法。

  3.品味文章对马的人格化描写语言,体会作者情感。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朗读法、讲授法、问答法

  学习方法:读写结合法、朗读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用激情昂扬的语言赞马,强烈感染学生,引入文本学习。

  2.作者简介:布封,法国博物学家、作家。布封是人文主义思想的继承者和宣传者,在他的作品中惯常用人性化的笔触描摹动物。像课文中的马就被赋予了人性的光彩,它像英勇忠义的战士,又像驯服诚实的奴仆,像豪迈而犷野的游侠,又像典雅高贵的绅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重点字词音形义;缀词成句(以挑战对手的形式进行)

  2.概括文章写作内容:明确:本文写了人工驯养的马和天然野生马的两种不同生存状态。

  三、精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

  1.教师配乐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提出问题:你从老师的朗读当中听出了什么?明确:就所听到的内容而言,我听出了家马的勇毅、驯良的特点。

  2.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勾画出描写马的形貌的语句。明确:被奴役的标志:披着鞍辔,嘴巴变形,腹侧留疤,蹄子洞穿;被玩弄的标志:带黄金链条,编项鬣细辫,盖丝绸锦毡。

  3.学生默读第三四自然段,找出最能表现野马特点的词语?明确:天性:自由自在,精力充沛,精神高贵,品德:豪迈犷野,乐于群居和平生活。

  4.快速阅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找出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对野马的形貌进行描写的?(以抢答的形式进行)明确:身材匀称优美,头部比例整齐,眼睛闪闪有光,耳朵不大不小,鬣毛衬托装饰,尾巴下垂茂盛,皮肤坚实敏感

  四、联系自己实际,体会作者情感

  1.假如你是一匹马,你愿意做哪一种马呢?你会怎样想呢?明确:是的,如果在对生命形式选择时,我竟不幸没了做人的资格,那么我将恳求造物主赐我为一匹野马。如果我的渴望得不到更大的满足,那么就让我变成一匹野马,在行动上去追求更大的自由。(梁晓声《如果我为马》中的片段)

  2.怎样看待人类对马“高贵的征服”?明确:马是人类的朋友,人类却不是马的朋友。人类对“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人类还用“衔铁”“马刺”“铁钉”残忍地禁锢它。更悲惨的是,许多人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把马变成了自己的玩物。

  3.你体会到文中作者的感情倾向了吗?明确:对家马深深地同情,对野马由衷地赞美

  五、品词析句,发现亮点

  1.通过朗读感受文章语言美(修辞美,韵律美,画面美)

  2.品味文章对比手法的运用明确:被人工改进的家马与美丽天然的野马进行对比野马的形貌与其它动物的形貌进行对比,作者对家马的深深同情与对野马的由衷赞美进行对比。

  3.找出你认为有疑难或者蕴含深意的语句,进行解读赏析。如:“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讨论明确:首先,“教育”是拟人化用法,指人类对马的驯养。其次,“以丧失自由而开始”指马一出生就受到人的照顾,被人喂养,而不是自由自在地自己去寻找食物;“以接受束缚而告终”,包含两层含义:

  (1)指马被套上缰绳,披上鞍辔,戴上衔铁,钉上蹄铁;

  (2)指马从思想上接受服从的观念,服从成为马的天性。这句话概括了人类对马所做的一切,表达了作者对马的深切同情,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

  六、拓展延伸,总结存储

  1.拓展延伸:用倾诉性的语言写一段话,表达你对马的情感,学生当堂深情朗读,师生共同分享。与牛汉的《华南虎》写作手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2.总结存储:课文是一篇介绍马的科学小品文,也是一篇礼赞自由的优美散文。作者用文学的笔调,不仅给我们展示了两种马的特质,而且,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马匹”的由衷赞美,对“被人养育”“经过训练”“供人驱使”的被奴役之马的深切同情。

  七、作业布置

  1.收集有关马的成语、典故

  2.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你喜欢的一种动物

  附:板书设计

  马(法国)布封

  家马(人工改进) ←───对比───→野马(美丽的天然)

  性情:呈驯良,天然美(自由)

  形体:被奴役,品德美(和平)

  精神:被玩弄,形貌美(匀称)

  深深同情 ←─────对比─────→由衷赞美

【《马》课文原文】相关文章:

马课文原文03-11

说马课文原文10-26

分马课文原文03-25

马人教版课文原文11-09

马说课文原文11-01

课文《马说》的原文及注释04-02

马说课文原文及翻译10-26

马说课文原文及赏析03-31

巩乃斯的马课文原文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