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文风筝原文

时间:2020-11-06 15:07:04 课文大全 我要投稿

小学课文风筝原文

  《风筝》是贾平凹所作的一篇散文,原题为《风筝——孩提记事》,文章写了“我”童年时候和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的情景。小编整理的原文,供参考!

小学课文风筝原文

  原文

  初春,天还森冷森冷的,大人们都干着他们的事了;我们这些孩子,积了一个冬天烦闷,就寻思着我们的快乐,去做风筝了。

  在芦塘里找到了几根细苇,偷偷地再撕了作业本儿,我们便做起来了。做一个蝴蝶样儿的吧,做一个白鹤样儿的吧;我们精心地做着,把春天的憧憬和希望,都做进去;然而,做起来了,却是个什么样儿都不是的样子了。但我们依然快活,便叫它是“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都写在了上边。

  终于拣下个晴日子,我们便把它放起来:一个人先用手托着,一个人就牵了线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儿便一紧一松,眼见得凌空起去,渐渐树梢高了;牵线人立即跑起来,极快极快地。风筝愈飞得高了,悠悠然,在高空处翩翩着,我们都快活了,大叫着,在田野拼命地追,奔跑。

  满村的人差不多都看见了,说:

  “哈,放得这么高!叫什么名呀?”

  “‘幸福鸟’!”

  “幸福鸟?啊,多幸福的鸟!”

  “那是我们的呢!”

  我们大声地宣告,跑得更欢了,似乎是一群麝,为自己的香气而发狂了呢。

  玩过了一个早晨,又玩过了一个中午,到下午,我们还是歇不下来,放着风筝在田野里奔跑。风筝越飞越高,目标似乎就在那朵云彩上,忽然有了一阵小风,线儿“嘣”地断了。看那风筝,在空中抖动了一下,随即便更快地飞去了。我们都大惊失色起来,千呼万唤地,但那风筝只是飞去,愈远愈高,愈高愈小,倏忽间,便没了踪影。没有太阳的冷昏的天上,只留下一个漠漠的空白。

  我们都哭起来了,向着大人们诉苦,他们却说:“飞就飞了,哭什么呀!”

  我们却不甘心,又在田野里寻找起来:或许它是从天上掉下来了,掉在一块麦田的垅沟里呢?还是在一棵杨树的枝梢,在一道水渠的泥里呢?可是,我们差不多寻了半个下午了,还是没个踪影。我正歪着身子瘫在那里怄气。一抬头,看见远远的河边有一座小小的房子,房下的水面上半沉半浮着一个巨大的木轮,不停地转着,将水扬起来,半圈儿水的白光。

  “那里找过了吗?”

  那里是我们村的水磨坊。从我们记事的时候,那里就有这座小房,那里就有个看管磨坊的女人。据说,她原是城里人,是个“右派”,下放到这里来的;如今房子依然老样,水轮天天转动,她却是很老很老的了。我们平日从不去那里玩耍,只是家里米面吃完了,父母说:“该去磨些粮食了”,我们才会想起这么个小房子,想起这个小房子里的老女人。

  “没去过的,说不定‘幸福鸟’落在那里呢。”大家说。

  我们向那房子走去,这房子果然很小,很矮;屋檐下,墙壁上,到处挂着面粉的白絮儿,似乎这里永远是冬天呢。有一家人正在那里磨面,粉面儿迷蒙,雷一样的石磨声使人耳聋。我们推开东边那个小门,这是那老女人的住处:一个偌大的'土炕,炕上一堆儿各色布头;一盆旺火在脚底烧着,暖融融的;窗台上一盆什么花草儿,出奇得竟开了三朵四朵白花。

  “婶婶!”我们叫着。

  没人回答,却分明地听见了屋后什么地方,有嚓嚓的声音。我们走出来,转到屋后,那老女人正弯身站在河边的一个水洼里,努力地用石头砸着洼里的冰。冰是青青的,裂开无数的白缝。她开始用手去扳冰块,嘴里唏溜唏溜着;一抬头看见了我们,说:“这洼水冰严了,一条鱼儿冻住了!”

  我们果然看见那大冰块里,有一条小鱼,被直直地封在里边,像是块玻璃雕刻的鱼纹工艺品。我们动手去扳,老女人却千叮咛万叮咛着小心;一直到我们把鱼放进河水里,才笑了。

  “那鱼还能活吗?”我们说。

  “或许能活呢,孩子;河水是热的,冰块会融化的。”

  “鱼儿游来的时候,它是一洼水吧,或许它正快活地游过时忽然就被冻住了呢!”

  噢,我们可怜可悲起这小鱼儿了:为什么要到这洼水里游呢?这可恶的水,为什么就要变成冰呢?!

  “婶婶,你见着我们的‘幸福鸟’了吗?”我们终于问她。

  “幸福鸟?”

  “是的,我们的风筝。”

  “啊,多好的名字!是到我这儿来了吗?”她说,显得很高兴。

  “是的,你一定看见了。”

  她却摊摊手,说是没有:

  “是不是在这房上呢?”

  我们急急找起来,可是没有。又在河边找了,也没有。我们都心凉下来,呆在那里,互相看着,差不多又要哭了。

  “‘幸福鸟’呢?我们的‘幸福鸟’呢?”

  难道一个冬天的烦闷还要继续下去吗?辛辛苦苦地忙活了几天几夜,我们的乐趣就这么快地结束了吗?

  我们终于哭起来了。

  “不要哭,孩子!哭什么呢?你们瞧,那冰冻的鱼儿已经到了深水里,很快就会游起来呢。”老女人一直站在河边,风吹着她的头发,头发上落着厚厚的面粉,灰蒙蒙的,像落上了霜的茅草。

  “可我们的‘幸福鸟’呢?”

  她那么笑笑地走过来,拍着我们的头,说:“它是飞走了,就让它飞走吧。”

  大人们总是这么说……我们再不理她了,只是哭着,想着:“幸福鸟”该在哪儿呢?那几根细苇,我们去折它的时候,是踏着塘里的薄冰去了,是那么晶莹,那么有趣,可骤然间在脚下铮铮地裂开了,险些掉进水去……可是,“幸福鸟”,却倏忽间飞走了。

  “回屋去吧,孩子们,屋里有火呢。”老女人说。我们都没有动;她拉,谁也不去。“你不懂!”我们说,“‘幸福鸟’飞走了,我们是多么伤心,你知道它给了我们多少快乐!它为什么给了我们快乐,又要把快乐收去呢?”

  老女人冷丁站在那里,不再言语了,似乎也像那冰冻了的鱼儿一样,只是冻住她的不是水,而是身后的灰色的天幕。

  她突然说:“唉,孩子,我怎么不理解你们呢?你们是不幸的;不幸的人谁不是最懂得、最爱慕快乐的啊!”

  老女人的话,使我们都吃惊了:她原来是理解我们的,她是不同于那些大人们的呢。“孩子,不要难过,快进屋去吧。”我们进屋去了,就坐在火盆边儿,将冻得红红的手凑近去烤着。

  “婶婶,‘幸福鸟’是走了,可它去哪儿了呢?”

  “地上找不着,那就在天上吧。”

  “天上什么地方?”

  “什么地方它都可以去。”

  “那,天是什么呢?”

  “天是白的;那是它该去的地方。”

  “白的?!那它不寂寞吗?”

  “白的地方都不寂寞。”她说,“你瞧见那水轮下的水了吗?它是白的,因为流着叫着,它才白哩。石磨因为呼呼噜噜地响着转着,磨出的面粉才是白的哩。还有,瞧见那盆花了吗?它是开着的放着的,它也才白了呢。”

  我们都觉得神奇了,似乎是听明白了,又似乎听得不明白;但心里稍稍有些慰藉了:啊,“幸福鸟”在天上,天上那么白,它是不会寂寞的,那真是它该去的地方。

  我们看着老女人一头一身的面粉,突然说道:“你也是白的呢。”“是吗?”她笑了。“可你……你就一个人吗?就总是一个人在这小屋里吗?你不寂寞吗?”

  “我这里有水声,有石磨声,有鱼,有花,有你们来;你们说呢?”

  “你也是不寂寞的!”

  “你们这些乖孩子哟!”她于是从炕角的口袋里抓出大把的黄豆来,在火盆里爆了,分给我们,我们吃得很香,一直呆到天快要黑了,才想到要回家去。

  田野上,风还在溜溜地吹,几棵柿树,叶子早落了,裸露着一树的黑枝,像是无数伸抓什么的手。这柿树,也在索要着失去的什么吗?

  回头看看那水磨坊,老女人还站在那里看着我们,我们突然都这么想:

  今天夜里,“幸福鸟”是住在哪一朵云上呢?那里是不寂寞的,是快乐的,它应该飞去啊!

  它飞去了,带着我们的名字,我们在那个白的天上,一定也是快乐的了。

  可是,我们都盼望“幸福鸟”有一天能再飞回来,让我们在它上面再写上这水磨坊老女人的名字呢。

  教学设计

  1.课前可布置学生做如下准备:搜集一些和风筝有关的资料。如有条件,可去放一次风筝。

  2.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有5个,其中“丧”是平舌音,“坊”是后鼻音,不要读错。

  要求会写的生字有10个,教学时要抓住难点。可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认写,然后有选择地对一些字做重点指导。如,“村”与“材”在字形上的区别,“丧”字下面没有一撇,“磨、坊”两个字在本课都是多音字,读“mò、fáng”。

  3.在指导阅读课文之前,可让学生读读“资料袋”中的有关风筝的内容或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有关风筝的资料,让放过风筝的学生谈谈放风筝的经过和心情。这对学生进入学习情境会有所帮助。在学生初读课文,知道大意后,可帮助学生理清课文叙述层次:即整个事情是按照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写的。文中有一个泡泡,“我查词典知道了‘憧憬’的意思”,提示了理解词语意思的一种重要的方法。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注意,除了查字典辞书外,还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的意思,如理解“依然”这个词时,就可以引导学生从孩子们开始做风筝时心中是充满憧憬和希望,虽然最后做出来的风筝什么也不像,但是,他们还是很快乐,这样就理解了“依然”的意思。有些词语的意思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解释如下,供参考。

  憧憬:向往。如,我们心中充满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凌空:高高地在天空中或高升到天空中。

  大惊失色:形容非常吃惊,脸色都变了。

  倏地:极快地,迅速地。如,倏地闪过一个人影。

  垂头丧气:形容情绪低落、失望懊丧的样子。

  童心童趣是这篇课文的鲜明特色,也是需要重点引导学生细心感受的内容。课文开门见山点明,做风筝和放风筝是“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风筝显然给童年的“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乐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乐趣可以从文中孩子们的心情变化看出来,这些心情变化是通过具体事例及一些动作、神态的描写来表现的。如,做风筝时是“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快活”;放风筝的时候,“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线断以后,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找风筝时,我们都“哭”了,“垂头丧气”。教学时,可让学生找出描写孩子们心情的词语和句子,然后引导学生体会那些词语和句子的意思及蕴含在其中的感情,感受童真童趣。放风筝是一种有益的游戏,游戏对孩子来说,就是快乐,就是幸福,就是美好憧憬。所以丢失了风筝,才使孩子们伤心地哭了。课文最后一句话意味深长,孩子们之所以这样苦苦寻找丢失的风筝,是因为在风筝的身上,寄托着他们的快乐,寄托着他们的幸福,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要引导学生联系全文理解这句话。

  4.课文虽然以记事为主,但感情色彩很浓。要把指导有感情的朗读作为本课的一个教学重点。可以用范读、指名读、齐读等方式,让学生把文中小伙伴们的心情变化读出来。让学生在朗读中再次走入那种情境中,感受童年的乐趣。

  5.本课提供了多种拓展学习的可能。“选做题”要求学生交流自己所了解的描写心情的词语。可采用多种形式进行交流,使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有条件的班级,可以举行一次放风筝比赛。文章结尾也可用来扩展语文训练,比如,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并说一下,“我们”向那房子跑去后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最后找到了“我们”的“幸福鸟”了吗。

【小学课文风筝原文】相关文章:

贾平凹《风筝》课文原文08-13

三年级课文风筝原文11-03

小学场景歌课文原文07-15

小学黄山奇石课文原文07-22

《离骚》课文原文12-13

《背影》课文原文11-20

《称赞》课文原文06-30

课文原文繁星12-14

课文原文《雨后》12-14

课文《蜡烛》原文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