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课文的主要内容

时间:2022-11-08 13:25:31 课文大全 我要投稿

《唐雎不辱使命》课文的主要内容

  所谓主要内容,是指对全篇文章内容的总概括,不同文体的文章,所写的主要内容各不相同。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唐雎不辱使命》课文的主要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唐雎不辱使命》这篇课文大致的内容主要是:

  秦王要求用五百里土地换安陵君的封邑,实际是要并吞安陵。而在当时这是不可抗拒的。唐雎奉命出使,凭着自己的机智勇敢,面对横蛮狡诈、色厉内荏的秦王,不畏强暴,敢于斗争,不被威势压服,最后使秦王放弃了易安陵的打算。唐睢维护了本国的尊严,出色地完成了使命。

  原文:

  唐雎 1不辱使命

  秦王 2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 3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 4唐雎曰:“寡人欲 5以 6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 7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 8受地于先王而守 9之,虽千里不敢易 10也,岂直 11五百里哉?”

  秦王怫(fú) 12然怒,谓唐雎曰:“公 13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 14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xiǎn),以头抢(qiāng)地耳 15。”唐雎曰:“此庸夫 16之怒也,非士 17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 18;聂政之刺韩傀(guī)也,白虹贯日 19;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20。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jìn)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21。若 22士必 23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gǎo)素 24,今日是 25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 26,长跪而谢之 27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 28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 29五十里之地存 30者 31,徒 32以 33有先生也。”

  注释译文:

  1.唐雎(jū),也作唐且,人名。不辱使命,意思是完成了出使的任务。辱,辱没、辜负。

  2. 秦王:即秦始皇 嬴政,当时他还没有称皇帝。

  3. 使:派遣,派出。

  4. 谓...曰:对...说。

  5. 欲:想。

  6. 以:用,用作介词。

  7. 之:的。

  8. 安陵君: 安陵国的国君。安陵是当时的一个小国,在河南鄢(yān)陵西北,原是魏国的附属国。战国时魏襄王封其弟为安陵君。

  9. 守:守护。

  10.易:交换。

  11.直:只,仅仅。

  12.怫然:盛怒的样子。

  13.公:相当于“先生”,古代对人的客气称谓。

  14.布衣:指平民。古代没有官职的人都穿布衣服,所以称布衣。

  15.亦免冠徒跣(xiǎn),以头抢(qiāng)地耳: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抢,撞。徒,光着。

  16.庸夫:平庸无能的人。

  17.士:这里指有才能有胆识的人。

  18.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 专诸刺杀 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

  19.聂政之刺韩傀(guī)也,白虹贯日: 聂政刺杀 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

  20.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要离刺杀 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到宫殿上。仓,通“苍”,苍鹰。

  21.怀怒未发,休祲(jìn)降于天,与臣而将(jiāng)四矣: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征兆。(专诸、聂政、要离)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这是唐雎暗示秦王,他将效仿专诸、聂政、要离三人,刺杀秦王。休祲,吉凶的征兆。休,吉祥。祲,不祥。于,从。

  22.若:如果。

  23.必:将要。

  24.缟(gǎo)素:白色的丝织品,这里指穿丧服。

  25.是:此,这样。

  26.秦王色挠:秦王变了脸色。挠,屈服。

  27.长跪而谢之:长跪,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跟上。如果跪着则耸身挺腰,身体就显得高(长)起来,所以叫“长跪”。谢,认错,道歉。

  28.谕:通“喻”,明白,懂得。

  29.以:凭借。

  30.存:幸存

  31.者:原因。

  32.徒:只。

  33.以:因为。

  《唐雎不辱使命》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文通过对话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写法。

  2、 培养学生朗读、复述、翻译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学习唐雎作为小国之臣却不畏强权、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了解民族文化的热情。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通过对话展开故事情节,刻画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

  结合课后练习二,围绕“不辱”二字展开教学。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 导入:去年张艺谋导演的影片《英雄》曾轰动一时,刺客刺秦的故事也广为流传,多方演绎。今天我们要学的是历史上一个类似刺秦的故事。下面请大家自读一下这篇出自《战国策·魏策》的历史短篇。

  二、 学生活动:

  1、 自读后,请几位学生分段朗读,其他学生判断其读音、句读是否有误。

  2、 齐读。

  3、 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四人一组,教师轮流指导)

  4、 请学生复述故事大意。(其他学生从语气、语态、是否流畅、描述是否准确生动等方面进行评价)

  5、 分组讨论出场人物的性格特点。(注意揣摩其语气)

  三、 教师小结:

  作为小国之臣的唐雎,在秦王寻衅威胁的情势之下出使秦国,能够毫不畏惧,敢于同秦王展开面对面的斗争,最终理直气壮地使秦王折服,终不辱使命,这种勇气和胆识是难能可贵的。而秦王正是在这份胆识的威慑下败下阵来。

  四、 人物分析(板书)

  (傲慢无礼)秦使→安陵君(委婉坚决)

  (不卑不亢)唐雎→秦王(骄纵、虚伪、阴险——“不说”、“怫然怒”

  色厉内荏、前倨后恭——“色挠”)

  五、作业:

  1、 搜集有关《战国策》、文中典故的资料。

  2、 完成课后练习二、三。

  3、 自由结组,编成课本剧,课上展演。

  第二课时

  一、 检查第二项作业完成情况,抽查字词解释。

  二、 资料搜索:

  1、 结合本文的写作特点了解《战国策》(结合注释了解)

  2、 战国时期的“士”及以养士三千著称的“战国四公子”

  3、 文中三刺客的故事及历史上其他著名刺客的故事

  注:

  1、《战国策》又名《十二国策》,记录了上至春秋、下至秦灭六国约二百三四十年的历史,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国别体史书。(学生只要能了解本文通过对话表现人物鲜明性格这一写作特点即可。)

  2、以上三方面资料大部分由学生讲述,教师适当补充。

  三、 学生课本剧展言:

  注:通过演出旨在考察学生掌握课文内容、理解人物性格的能力,亦可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及临场发挥的能力。

  四、 作业:

  1、课后练习

  2、预习《核舟记》

  《唐雎不辱使命》教学后记

  这是一篇情节性、故事性很强的`自读课文。教学中,在引导学生通过讨论的方式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着重从文章人物对话推动故事情节、展现人物性格这一写作特点入手分析,并组织学生通过排演课本剧的方式,达到对人物性格的认识和把握。

  从学生活动来看,他们学习古文的积极性很高。且对唐雎这样的历史人物,尤其又是在矛盾冲突如此激烈的故事中出现的人物,他们非常感兴趣。因此,投入排演课本剧的积极性也是很高的。他们基本把握住了人物鲜明的性格。通过揣摩秦王与唐雎的性格反差,达到对课文主题的把握。

  一部分学生还通过课下资料的搜集,找到了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历史资料、文学常识。如有的学生搜集到了课文中三刺客的详细资料,甚至还有的找到了一些其他在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刺客资料。有的学生则搜集了有关课文出处的资料。这对教学是一种非常有益的补充,同时也是对学生资料检索能力的锻炼,更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唐雎不辱使命》课文的主要内容】相关文章:

《唐雎不辱使命》课文翻译11-13

唐雎不辱使命课文朗诵11-12

唐雎不辱使命课文翻译11-14

课文《唐雎不辱使命》翻译11-11

唐雎不辱使命的阅读答案11-23

《唐雎不辱使命》阅读答案09-13

唐雎不辱使命原文及翻译11-25

《唐雎不辱使命》的阅读答案11-04

有关《唐雎不辱使命》的阅读答案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