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课文的主要内容

时间:2023-02-09 13:59:14 课文大全 我要投稿

燕子课文的主要内容

  《燕子》这篇课文写的是在桃花盛开、绿柳轻扬、燕子飞来的情景。接下来小编搜集了燕子课文的主要内容,欢迎阅读查看,希望帮助到大家。

  燕子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过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有的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燕子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描写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在电线上休息的情景。表现出作者对春天和燕子的喜爱之情。

  详析每段的内容

  【详解第二段】课文富有浓厚的春天的信息,而表现春天气息的方式有很多,这篇课文的景物有静态与动态两种形式,无论是课文中的动物还是植物,都富有春天的颜色,而且各种色彩的配合,是静态的一幅春景图。一句”像赶集似的聚拢来“打破了这幅静态的春景图,有了”细雨、微风、燕子“的到来,画面开始活动起来。我们一起想想,在这幅春景图中,以”黄色、绿色、青色“为主色调,以”各色鲜花“为辅助色彩,用燕子的”乌黑光亮”色焕活春的色彩。足见,作者是绘画高手,以暖色调绘图,以黑色(本色)点亮画面,如此,第二段的画面感开始鲜明起来。

  【详解第三段】则是春景图中的主体,即“燕子”。课文的题目是燕子,自然重点也是燕子,第一段将燕子“轻快、活泼、机灵”的特点陈述出来。毋庸置疑,课文的后几段一定是围绕燕子的这几个特点来写,关键在于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

  【穿插第一段】找出燕子的特点“轻快、活泼、机灵”。此处,可作为学生写作训练的一个例子,即要描写动物、植物或者人物时。学生在自己的写作过程中,可以模仿作者对物体的外在描写和特点,因为燕子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动物,所以外形描写是略写,但要注意用词,抓住“一身、一对、加上”等词,既没有重复地使用量词,也不是相同的写法,注意在略写作文某一部分时,注意变换写法,不重复使用相同的词或者相同的写作方式。

  【回归第三段】可以看出,课文的第一段是总段,第二、三段都是分别体现燕子“轻快、活泼、机灵”的特点。第二段以后就开始详写燕子“轻快、活泼、机灵”的特点。特别是第三自然段,以课文中的分号为标志,将这段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抓住燕子”斜、掠、唧唧、一转眼“等词。可以发现燕子斜着身子,所以这是纵向飞行的燕子,”掠、一转眼“两词,体现出燕子的轻快。”唧唧“一词,将画面中纵向飞行的燕子点亮了,赋予春天最活泼的”唧唧“生,这也许就是春天的声音吧。分号的后半部分,抓住”横掠、偶尔、沾“等词,体会这是横向飞行的燕子,与前面纵向飞行的燕子形成对比,值得注意的是,不论是横向飞行的燕子还是纵向飞行的燕子,他们都离不开课文第一段提到的”轻快、活泼、机灵“,尤其是”机灵“一词,表现的非常明确,可以通过”偶尔“”尾尖“”沾“等词,凸现燕子的机灵,非常轻快。最后一句更是神来之笔,用”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在春景图中,我们没有看到燕子掠过水面的画面,但是荡漾的波纹告诉我们,燕子已经”轻快、机灵“地飞过了湖面,颇有“踏花归去马蹄香”的味道,这就是中国的意象。这句话与分号前面的”一转眼“一样,都体现出燕子”轻快、机灵“,通过对第三段的分析,燕子轻快、机灵、活泼的特点俨然展现在读者面前。

  【详解第四段】与第三段正在飞行的燕子形成对比,这是“几对燕子飞倦了”,与刚才“斜飞、横掠”的燕子状态不一样,是“倦”,以静为主。所以,春景图的主体——燕子,是两种状态,有动(第三段)有静(第四段)。倦怠的燕子,停在电线上,像是五线谱上的音符(强调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在这里,作者将“飞倦的燕子”定格,以“蓝蓝的天空”为背景。我们可以想象,黑色的五线谱和音符,在蓝色的背景下演唱春天的赞歌,不论是色彩(视觉)还是声音(听觉),都春意尽出。

  课文简介

  《燕子》是郑振铎写作的散文。这篇散文写的是桃花盛开、绿柳轻扬、燕子飞来的情景。这些从南方飞来的燕子,有的正在湖面上飞行,剪尾或翼尖沾了一下水面,有的飞到了柳枝间,有的停在了远处的电线上歇息,燕子给早春的山光水色增添了生气,把春光点缀得更加美丽。作者描绘了充满生机的如诗如画般的春天景色,赞美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表达了对光彩夺目的春天到来的欢欣热爱之情。

  本文收录在人教课标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1课及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2课,由梓君朗读。

  作者简介

  郑振铎,我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作家、诗人、学者、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翻译家、艺术史家,也是国内外闻名的收藏家,训诂家,对中国的文化学术事业作出了多方面的杰出贡献。

  人物生平

  郑振铎,1898年12月19日年出生于浙江省永嘉县(今温州市区乘凉桥),曾在广场路小学、温二中、温州中学就读。

  1917年入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现北京交通大学学习。

  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并开始发表作品。

  1920年与沈雁冰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创办《文学周刊》与《小说月报》,曾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小说月报》主编,上海大学教师,《公理日报》主编。

  1927年旅居英、法,回国后历任北京燕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暨南大学教授,《世界文库》主编。2月,郑振铎与叶绍钧、胡愈之等人发起成立“上海著作人公会”,公会积极参加了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前后的革命活动。“四·一二”政变后,他与胡愈之等人致信国民党当局,强烈抗议屠杀革命群众,为此险遭逮捕。5月,乘船到欧洲避难和游学。在法、英等国家图书馆里,遍读有关中国古代小说、戏曲、变文等书籍,并研究了希腊罗马文学,译著了《民俗学概论》《民俗学浅说》《近百年古城古墓发掘史》等专著,还创作了短篇小说集《家庭的故事》中的大部分作品。

  1931年秋,去北平任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两校中文系教授。

  1932年,他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出版,此书图文并茂、史料丰富、眼界宽阔,充分肯定了民间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934年,又出版了《中国文学论集》、《佝偻集》等论文集,以及借希腊神话题材歌颂现实的革命斗争的小说集《取火者的逮捕》。

  1935年春,郑振铎到上海任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

  1937年参加文化界救亡协会,与胡愈之等人组织复社,出版《鲁迅全集》,主编《民主周刊》。

  1949年后历任全国文联福利部部长,全国文协研究部长,人民政协文教组长,中央文化部文物局长,民间文学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文化部副部长。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文联全委、主席团委员,全国文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1949年2月,郑振铎绕道香港进入解放区。7月,参加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文学工作者协会(后改名为作协)的常务委员。

  195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53年2月22日,任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决定正式成立,新中国成立后创建的第一个文学研究专业机构——中国文学研究所第一任所长。

  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57年,他编集出版了《中国文学研究》三册,书中基本上包括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他在中国文学研究中所涉及的各个领域、专题,反映了他在这些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1958年10月17日率领中国文化代表团出国访问途中,因飞机突然失事遇难殉职,年仅60岁。

  人物轶事

  郑振铎的初恋并不顺利,那时,他正在北京读书,北京的福建同学组织抗日联合会,经常聚会。他自然是每会必到,到则必慷慨陈词。当时,全国女子高等学府——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以战国“四公子”自诩的女高师“四公子”中,就有3个是福建籍。其中,有一个叫王世瑛,出身于有钱人家,家里既有恒产,又代代做官,她的父亲此时正任教育部的主事,像她这样的小姐,居然也参加爱国活动,还担任了校学生自治会主席,而且长得很漂亮,在爱国学生运动中,郑振铎对她很有好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觉得只要几天不见王世瑛,便仿佛定不下心来。有时,他正好有关于学生运动的事,便闯进女高师红楼去,当时,因五四运动的冲击,女高师当局已被迫放宽了原先如同监狱看守般的门卫制度。遗憾的是,由于王世瑛的犹豫和她父母的反对,郑振铎长时间处于无可奈何的痛苦中。

【燕子课文的主要内容】相关文章:

课文《燕子》主要内容11-03

课文燕子的主要内容02-24

燕子课文主要内容10-27

燕子的课文主要内容10-23

燕子专列课文主要内容10-27

燕子这篇课文主要内容10-28

小学课文燕子主要内容10-28

燕子主要内容11-19

燕子课文原文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