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赏析

时间:2022-04-13 20:00:47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我要投稿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赏析合集12篇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赏析1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赏析合集12篇

  作者: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诗三百首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解】:

  1、登高: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民间有登高避邪的习俗。

  2、茱萸:一种植物,传说重阳节扎茱萸袋,登高饮菊花酒,可避灾。

  【韵译】:

  独自流落他乡,长做异地之客,

  每逢佳节良辰,越发思念眷亲,古诗大全《唐诗三百首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遥想今日重阳,兄弟又在登高,

  他们佩带茱萸,发觉少我一人。

  【评析】:

  诗写游子思乡怀亲。诗人一开头便紧急切题,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每逢佳节倍思亲”千百年来,成为游子思念的名言,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心。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赏析2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原文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唐代〕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释】

  独:独自一个人。倍:加倍,越犮。知:想象。异乡:他乡,外乡。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佳口:美好的节日。登高:重阳登高。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拼音解读

  dú zài yì xiāng wéi yì kè,měi féng jiā jié bèi sī qīn

  yáo zhī xiōng dì dēng gāo chù,biàn chā zhū yú shǎo yī rén

  相关翻译

  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会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

  加思念远方的亲人们。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

  相关赏析

  这是一首千百年来广为传诵的诗篇,深切地表达广诗人对兄弟们的思念之情。诗的第一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在外,也会因为少了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外地,举目无亲,常常思念家人,两个“异”字并列出现,可见诗人一个人客居他乡的孤独。第二句中的“每”和“倍”说明了思亲的频次之多和程度之深,让读者产生情感的共鸣。第三四句釆用了“以彼写己”的艺术手法,从兄弟们那一方面来写“倍思亲”的感情,这使得感情更加深厚。字里行间,把“我”思亲人,亲人忆“我”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作者介绍

  王维王维〈701—761〉,字摩诘,汉族,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市)人,唐代诗人。通音乐、工&則。其山水丨1丨园诗恬淡、高远,讲究意境。宋代的大文豪苏东坡称五维的诗和画是“诗

  中有画,画中有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赏析3

  一位教师教学“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时,问学生:你们有亲人在外地工作、生活吗?你们思念他们吗?重阳节就要到了,你们会以怎样的方式和你们的亲人联系,表达你们的思念之情?

  有的说打电话,有的说写信,有的说寄贺卡,有的说发邮件……

  教师肯定了学生提出的方式,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和亲人联系,并且在交谈时巧妙地用上“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

  生:(打电话)您好!外婆,重阳节到了,我很想念您。您的身体好吗?外婆,今天我们学了一首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其中有一句写得特别好,我把它送给您,“每逢佳节倍思亲”,愿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生:(扮外婆)好外甥,谢谢你的祝福,“每逢佳节倍思亲!”说得好。外婆也想念你啊,等放假了外婆来接你啊!祝你学习进步啊!再见!(掌声热烈)

  生:(写信)妈妈,您好!您去外地学习已经一个月了

  今天是重阳节,看到别人家都欢天喜地过节,我特别想念您!真是“每逢佳节倍思亲”,妈妈,希望您早些回家!也祝您学习进步!

  师:(深情地说)大家谈得真好。让我们把这句诗送给所有在外地工作的亲人——

  生:(齐读)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一句诗的教学,没有停留在字面上的理解,而是引入学生生活,唤起学生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祝福,并把这句诗应用于生活。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赏析4

  原文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①

  独在异乡为异客②,

  每逢佳节倍③思亲。

  遥知④兄弟登高⑤处,

  遍插茱萸⑥少一人。

  ——唐·王维

  注释

  ①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即重阳节。忆:想念。山东:指华山以东一带。写这首诗时王维客居在长安,他的家在华山以东的山西永济。

  ②异客:在外地生活的人。

  ③倍:加倍,更加。

  ④遥知:遥远地料想到。

  ⑤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⑥茱萸(zhūyú):一种有浓香的植物,即草决明。古代风俗,重阳节时在身上佩戴这种草,可以驱邪避恶。

  解读翻译

  独自一人在外地生活,

  每到欢庆佳节就更加思念亲人。

  我在遥远的异乡想象着,今天兄弟们登高的时候,

  大家都插戴茱萸,就少了我一个人。

  赏析

  这首诗是王维17岁时写的,表达了他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感情。“独在异乡为异客”,一个“独”字和两个“异”字写出自己举目无亲、孤独寂寞的感受。第二句“每逢佳节倍思亲”说明平常已有思亲之苦,而到了节日这种思念就更加深沉。“倍”字写出了思念之深、思念之重。诗的后两句是诗人的想象,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身上都佩戴了茱萸,却唯独少了我一个人。这两句是全诗感情的最高潮,诗人想象着亲人们欢聚重阳节时,一定会想起他这个游子,实际是写他一直在思念家乡,一直在想象着家里的情况。全诗语言朴实,非常感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赏析5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释

  1.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2.忆:想念。

  3.山东:指华山以东作者家乡蒲州。

  4.异乡:他乡、外乡。

  5.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6.逢:遇。

  7.倍:格外。

  8.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9.茱萸(zhūy):一种香草。古时重阳节人们插戴茱萸,据说可以避邪。

  古诗赏析

  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大概正在长 ?安谋取功名。这首诗抒发身在异乡的游子适逢佳节对故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反映出人们的心声,引起人们的共鸣。全诗朴素无华,蕴藉深厚,用词精练,曲折有 ?致,堪称千古绝唱。

  希望提供的小升初语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知识点,能够帮助大家学好语文这门课程。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赏析6

  原文: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

  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节日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

  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满茱萸只少我一人。

  注释

  九月九日:即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古以九为阳数,故曰重阳。

  忆:想念。

  山东:王维迁居于蒲县(今山西永济市),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所以称山东。

  异乡:他乡、外乡。

  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逢:遇。

  佳节:美好的节日。

  倍:格外。

  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茱萸(zhūyú):一种香草,即草决明。古时人们认为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避灾克邪。

  赏析:

  这是诗人十七岁时在长安所作,少年之作而能戒除浮泛的雕琢,直指真情实感,确实是深知作诗的窍门。诗人的家乡蒲州(今山西永济)在华山之东,所以题为“忆山东兄弟”。古人以九为阳数,九月九日也就是重阳节。写节日的诗,最忌落入俗套,这首诗高明就高明在避开俗套,把握住真性情。首句就用了两个“异”字,似乎脱口而出,却别有滋味地渲染出在异乡作客的生疏不适的孤独感。从“每逢”二字来看,加倍的孤独感不是这个节日才有,以前的诸多节日已有过。正是孤独感久受压抑,于今尤甚的情形下,诗人把凝聚在内心深处的佳节思亲情结一吐为快。由于“每逢佳节倍思亲”一语极其精警,为人人心中所有,又为人人口中所未有,千百年来也就引起广泛的共鸣。不过,前两句毕竟是直赋心源,尚须曲折变化,才能余味无穷。于是本为诗人思念兄弟,却以“遥知”二句翻转一面,化出幻觉,写兄弟为失落诗人而遗憾不已。晋朝周处《风土记》说:“以重阳相会,登山饮菊花酒,谓之登高会,又云茱萸会。”因为这个节日风俗,是采摘茱萸(zhūyú朱娱)花枝插头,此俗在唐朝很盛行,比如王昌龄有“茱萸插鬓花宜寿”,白居易有“舞鬟摆落茱萸房”,朱放有“那得更将头上发,学他年少插茱萸”之类的句子。洪迈《容斋随笔》卷四摘录此类诗句甚多。关键在于此诗把我思人的情绪,折射为人思我的幻觉,从中挑选出重阳登高和茱萸插头两个精心意象,展示一个颇有情趣的兄弟共乐的场面,从而把“共乐而缺一”的人生缺陷感,写得令人心颤而余味无穷了。

  王维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时期就创作了不少优秀的诗篇。这首诗就是他十七岁时的作品。和他后来那些富于画意、构图设色非常讲究的山水诗不同,这首抒情小诗写得非常朴素。但千百年来,人们在作客他乡的情况下读这首诗,却都强烈地感受到了它的艺术力量。这种艺术力量,首先来自它的朴质、深厚和高度的艺术概括。

  诗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大概正在长安谋取功名。繁华的帝都对当时热中仕进的`年轻士子虽有很大吸引力,但对一个少年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乡”;而且越是繁华热闹,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显得孤孑无亲。第一句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字,分量下得很足。对亲人的思念,对自己孤孑处境的感受,都凝聚在这个“独”字里面。“异乡为异客”,不过说他乡作客,但两个“异”字所造成的艺术效果,却比一般地叙说他乡作客要强烈得多。在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的封建时代,不同地域之间的风土、人情、语言、生活习惯差别很大,离开多年生活的故乡到异地去,会感到一切都陌生、不习惯,感到自己是漂浮在异地生活中的一叶浮萍。“异乡”、“异客”,正是朴质而真切地道出了这种感受。作客他乡者的思乡怀亲之情,在平日自然也是存在的,不过有时不一定是显露的,但一旦遇到某种触媒──最常见的是“佳节”──就很容易爆发出来,甚至一发而不可抑止。这就是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往往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而且往往和对家乡风物的许多美好记忆联结在一起,所以“每逢佳节倍思亲”就是十分自然的了。这种体验,可以说人人都有,但在王维之前,却没有任何诗人用这样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的诗句成功地表现过。而一经诗人道出,它就成了最能表现客中思乡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

  前两句,可以说是艺术创作的“直接法”。几乎不经任何迂回,而是直插核心,迅即形成高潮,出现警句。但这种写法往往使后两句难以为继,造成后劲不足。这首诗的后两句,如果顺着“佳节倍思亲”作直线式的延伸,就不免蛇足;转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潮,也很难办到。作者采取另一种方式:紧接着感情的激流,出现一泓微波荡漾的湖面,看似平静,实则更加深沉。

  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登高时佩带茱萸囊,据说可以避灾。茱萸,一名越椒,一种有香气的植物。三四两句,如果只是一般化地遥想兄弟如何在重阳日登高,佩带茱萸,而自己独在异乡,不能参与,虽然也写出了佳节思亲之情,就会显得平直,缺乏新意与深情。诗人遥想的却是:“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是说,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内。好象遗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乡的兄弟共度佳节,反倒是兄弟们佳节未能完全团聚;似乎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的缺憾更须体贴。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这种出乎常情之处,正是它的深厚处、新警处。杜甫的《月夜》:“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和这两句异曲同工,而王诗似乎更不着力。(刘学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赏析7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翻译

  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节日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

  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满茱萸只少我一人。

  注释

  异乡:他乡、外乡。

  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佳节:美好的节日。

  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茱萸:一种香草,即草决明。古时人们认为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避灾克邪。

  赏析

  王维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八。下面是唐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刘学锴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王维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时期就创作了不少优秀的诗篇。这首诗就是他十七岁时的作品。和他后来那些富于画意、构图设色非常讲究的山水诗不同,这首抒情小诗写得非常朴素。但千百年来,人们在作客他乡的情况下读这首诗,却都强烈地感受到了它的力量。这种力量,首先来自它的朴质、深厚和高度的概括。

  “独在异乡为异客”,开篇一句写出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之感。诗人在这短短的一句话中用了一个“独”、两个“异”字,可见诗人在外强烈的异地作客之感,在外越是孤独,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就越强烈。在当时封建社会里,交通闭塞,人们都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地域之间的往来较少,所以不同地方的人们在风土人情、生活习惯、语言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所以,诗人离开生活多年的家乡到异地生活,自然感到陌生而孤单。诗人平淡地叙述自己身在异乡,但是其中却包含着诗人质朴的思想感情。

  如果说平日里思乡之情可能不是感到那么强烈,那么,诗人“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是亲人们团聚的日子,大家在一起畅谈欢笑,而现在呢,诗人只身客居异地,在代表团圆的节日里不禁想到了家乡里的人和事、山和水等诗人在家乡时的美好回忆,种种回忆触发诗人无限的思乡之情,并且越想越思念,以致于一发不可收拾。这句写得自然质朴,如娓娓道来,也写出了许多在外漂泊游子的真切感受,很具有代表性。

  前两句,可以说是艺术创作的“直接法”。几乎不经任何迂回,而是直插核心,迅即形成高潮,出现警句。但这种写法往往使后两句难以为继,造成后劲不足。这首诗的后两句,如果顺着“佳节倍思亲”作直线式的延伸,就不免蛇足;转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潮,也很难办到。作者采取另一种方式:紧接着感情的激流,出现一泓微波荡漾的湖面,看似平静,实则更加深沉。

  “遥知兄弟登高处”,诗人从直抒胸臆,转笔写到自己对亲人团聚的联想,遥想兄弟们在重阳佳节登上高山,身上插着茱萸,该是多么的快乐。如果诗人单单是想到亲人们的欢乐,倒可以缓解诗人的思乡之情,但是,诗人在最后写到“遍插茱萸少一人”,原来诗人想到的不是欢乐,而是自己没有在家乡和亲人们欢度佳节,所以亲人在插茱萸时也会发现少了一个人,这样亲人们肯定会思念我的。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这种出乎常情之处,正是它的深厚处、新警处。杜甫的《月夜》:“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和这两句异曲同工,而王诗似乎更不着力。

  创作背景

  此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写下。王维当时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他是蒲州(今山西永济)人,蒲州在华山东面,所以称故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赏析8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释

  (1)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民间很器重这个节日,在这一天有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等习俗,传说能以此避灾。忆:想念。山东:指华山以东(今山西),王维的家乡就在这一带。(2)异乡:他乡,远离家乡。(3) 佳节:美好的节日。(4)倍:加倍,更加。

  (5)遥知:远远的想到。登高:指民间在重阳节登高避邪的习俗。

  (6)茱萸:又名越椒,一种香气浓烈的植物,重阳节时有佩戴茱萸的习俗。

  译文 我独自一人在异乡漫游,每到佳节就加倍思念亲人。我知道在那遥远的家乡,兄弟们一定在登高望远;他们都插着茱萸,就为少了我而感到遗憾伤心。

  韵译

  独自流落他乡,长做异地之客。 每逢佳节良辰,越发思念眷亲。 遥想今日重阳,兄弟又在登高。 他们佩带茱萸,但是少我一人。

  作品赏析

  王维家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正在长安谋取功名。繁华的帝都对当时热衷仕进的年轻士子虽有很大吸引力,但对一个少年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乡”;而且越是繁华热闹,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显得孤独无亲。 诗的第一句用了“独”、“异”两个字,分量下得很足。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对他自己孤孑处境的感受,都凝聚在这个“独”字里面。“异乡为异客”,不过是说在他乡作客,但两个“异”字所造成的艺术效果,却比一般地叙说他乡作客要强烈得多。在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的封建时代,不同地域之间的风土、人情、语言、生活习惯差别很大,诗人离开多年生活的故乡到异地去,会感到一切都陌生、不习惯,感到他自己是漂浮在异地生活中的一叶浮萍。“异乡”、“异客”,正是朴质而真切地道出了这种感受。作客他乡者的思乡怀亲之情,在平日也是存在的,不过有时不一定是显露的,但一旦遇到某种触媒——最常见的是“佳节”——就很容易爆发出来,甚至一发而不可抑止。这就是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往往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而且往往和对家乡风物的许多美好记忆联结在一起,所以“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描写就显得十分自然。这种体验人人都有,但在王维之前,却没有任何诗人用这样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的诗句成功地表现过。而一经诗人道出,它就成了最能表现客中思乡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 前两句用的是艺术创作的“直接法”,几乎不经任何迂回,而是直插核心,迅即形成高潮,出现警句。但这种写法往往使后两句难以为继,造成后劲不足。这首诗的后两句,如果顺着“佳节倍思亲”作直线式的延伸,就会显得蛇足;转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潮,也很难办到。诗人采取另一种方式:紧接着感情的激流,出现一泓微波荡漾的湖面,看似平静,实则更加深沉。 三四两句,如果只是一般化地遥想兄弟如何在重阳日登高,佩带茱萸,而诗人自己独在异乡,不能参与,虽然也写出了佳节思亲之情,就会显得平直,缺乏新意与深情。诗人遥想的却是:“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是说,远在故乡的兄弟们重阳节登高时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他自己不在内。好像遗憾的不是他未能和故乡的兄弟共度佳节,反倒是兄弟们佳节未能完全团聚;似乎他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的缺憾更须体贴。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这种出乎常情之处,正是它的深厚处、新警处。杜甫的《月夜》中有“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的句子,和这两句异曲同工,而王维的诗似乎更不着力。 这首诗中,“独在异乡”,暗写了孤独寂寞的环境,对于初次离家的少年来说,对这种环境特别敏感。“异客”则更强调了游子在异乡举目无亲的生疏清冷的感受。用“独”和两个“异”字组在一句诗里,大大加深了主观感受的程度。第二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前面情绪的合理发展,说明平常已有思亲之苦,而到节日,这思念就愈加转深和增强了。“倍”字用得极妙,是联系上下两句情绪之间的关键。这两句构成全诗的一个层次,是从抒情主人公自我的主观感受来表现思亲之情的。 清代沈德潜认为诗的后两句“即陟岵诗意”(《唐诗别裁集》卷十九),二者在表现方法上颇有相似之处。《诗经·魏风·陟岵》末章里说:“陟彼高冈,瞻彼兄兮。兄日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梦想亲人,转而拟托亲人也想念作者自己。王维诗中也用了这种表现方法,以“遥知”使诗意的发展来个急转,转到从亲人的角度来加深表现两地相念之情。“遥知”以下全是想象,揣想这重阳佳节到来之时,亲人们定同往年一样登高饮酒。这紧扣了诗题,也点明了第二句提到的“佳节”的具体所指了。诗人料定,当亲人团聚在一起欢度重阳节而“遍插茱萸”之时,会记起他这客处异乡的游子的。结句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未再直言思亲,而其情自见,给人留下想象的余地,最后两句运用对写法写诗人自己的想象,更突出他的思念。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赏析9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1:

  独自在他乡做他乡的客人,每到欢庆佳节时,就更加思念家中的亲人。我在遥远的异乡想象着,今天兄弟们登高的时候,大家插戴茱萸,就少了我一个人。

  译文2:

  独自一个人流落在外地,

  每到节日的时候就十分的想念亲人,

  虽然很远,但是兄弟早就爬上那经常爬的山了,

  他们身带茱萸,就是少了我。

  【词语解释】

  茱萸:香味植物。古风俗重阳节插茱萸避灾疫。

  ⑴ 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又叫老人节。

  [⑵ 忆:想念。

  ⑶ 山东:指华山以东(今山西),作者的家乡山西祁县就在这一带。

  ⑷ 异乡:他乡、外乡。

  ⑸ 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⑹ 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⑺ 茱萸(zhū yú):一种香草。古时重阳节人们插戴茱萸,据说可以避邪。

  (8)山东兄弟:山东指华山以东。王维是蒲州(今山西永济)人,蒲州在华山东面,而王维当时在华山西面的长安,所以称故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中国有些地方有登高的习俗。《太平御览》卷三十二引《风土记》云:“俗于此日,以茱萸气烈成熟,尚此日,折茱萸房以插头,言辟热气而御初寒。”

  【诗文赏析】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王维十七岁时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大概正在长安谋取功名。这首诗抒发身在异乡的游子适逢佳节对故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反映出人们的心声,引起人们的共鸣。全诗朴素无华,蕴藉深厚,用词精练,曲折有致,堪称千古绝唱。

  王维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时期就创作了不少优秀的诗篇。这首诗就是他十七岁时的作品。和他后来那些富于画意、构图设色非常讲究的山水诗不同,这首抒情小诗写得非常朴素。但千百年来,人们在作客他乡的情况下读这首诗,却都强烈地感受到了它的艺术力量。这种艺术力量,首先来自它的朴质、深厚和高度的艺术概括。

  诗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大概正在长安谋取功名。繁华的帝都对当时热中仕进的年轻士子虽有很大吸引力,但对一个少年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乡”;而且越是繁华热闹,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显得孤孑无亲。第一句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字,分量下得很足。对亲人的思念,对自己孤孑处境的感受,都凝聚在这个“独”字里面。“异乡为异客”,不过说他乡作客,但两个“异”字所造成的艺术效果,却比一般地叙说他乡作客要强烈得多。在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的封建时代,不同地域之间的风土、人情、语言、生活习惯差别很大,离开多年生活的故乡到异地去,会感到一切都陌生、不习惯,感到自己是漂浮在异地生活中的一叶浮萍。“异乡”、“异客”,正是朴质而真切地道出了这种感受。作客他乡者的思乡怀亲之情,在平日自然也是存在的,不过有时不一定是显露的,但一旦遇到某种触媒──最常见的是“佳节”──就很容易爆发出来,甚至一发而不可抑止。这就是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往往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而且往往和对家乡风物的许多美好记忆联结在一起,所以“每逢佳节倍思亲”就是十分自然的了。这种体验,可以说人人都有,但在王维之前,却没有任何诗人用这样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的诗句成功地表现过。而一经诗人道出,它就成了最能表现客中思乡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

  这是王维十七岁时写的一首诗。当时他的父母兄弟都在华山以东的家乡,他独自一人住在京都长安,常常感到孤独和寂寞。特别是到了像中秋、重阳这样的家家团聚的佳节,更是加倍地思念亲人。这首诗就是诗人在九月九日这个重阳佳节写的。在唐代,重阳是一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大家都要到山上去,插戴一种叫做茱萸的香草,还要喝菊花酒,吃重阳糕。诗人远离家乡,举目无亲,当然没有兴致登高,他只能独坐窗下,暗自思念:今天,家中的弟兄们都在山上登高游乐,当他们每个人头上都插上茱萸的时候,一定会因为少了我这个远在他乡的兄弟而挂念、谈论我吧!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赏析10

  作品介绍

  作者是王维,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28卷第70首。这首诗写出了游子思乡怀亲。诗人一开头便紧急切题,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每逢佳节倍思亲”千百年来,成为游子思念的名言,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心。

  原文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年十七)

  作者: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释

  1、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又叫老人节。

  2、忆:想念。

  3、山东:指华山以东(今山西),作者的家乡山西祁县就在这一带。

  4、异乡:他乡、外乡。

  5、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6、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7、茱萸(zhū yú):一种香草。古时重阳节人们插戴茱萸,据说可以避邪。

  8、山东兄弟:山东指华山以东。王维是蒲州(今山西永济)人,蒲州在华山东面,而王维当时在华山西面的长安,所以称故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中国有些地方有登高的习俗。《太平御览》卷三十二引《风土记》云:“俗于此日,以茱萸气烈成熟,尚此日,折茱萸房以插头,言辟热气而御初寒。”

  翻译

  我一个人孤独地在异地他乡漫游,每到佳节就加倍地思念亲人。我知道在那遥远的家乡,兄弟们一定在登高望远;他们都插着茱萸,就为少了我而感到遗憾伤心。

  赏析

  王维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时期就创作了不少优秀的诗篇。这首诗就是他十七岁时的作品。和他后来那些富于画意、构图设色非常讲究的山水诗不同,这首抒情小诗写得非常朴素。但千百年来,人们在作客他乡的情况下读这首诗,却都强烈地感受到了它的艺术力量。这种艺术力量,首先来自它的朴质、深厚和高度的艺术概括。

  诗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大概正在长安谋取功名。繁华的帝都对当时热中仕进的年轻士子虽有很大吸引力,但对一个少年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乡”;而且越是繁华热闹,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显得孤孑无亲。第一句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字,分量下得很足。对亲人的思念,对自己孤孑处境的感受,都凝聚在这个“独”字里面。“异乡为异客”,不过说他乡作客,但两个“异”字所造成的艺术效果,却比一般地叙说他乡作客要强烈得多。在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的封建时代,不同地域之间的风土、人情、语言、生活习惯差别很大,离开多年生活的故乡到异地去,会感到一切都陌生、不习惯,感到自己是漂浮在异地生活中的一叶浮萍。“异乡”、“异客”,正是朴质而真切地道出了这种感受。作客他乡者的思乡怀亲之情,在平日自然也是存在的,不过有时不一定是显露的,但一旦遇到某种触媒──最常见的是“佳节”──就很容易爆发出来,甚至一发而不可抑止。这就是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往往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而且往往和对家乡风物的许多美好记忆联结在一起,所以“每逢佳节倍思亲”就是十分自然的了。这种体验,可以说人人都有,但在王维之前,却没有任何诗人用这样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的诗句成功地表现过。而一经诗人道出,它就成了最能表现客中思乡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

  前两句,可以说是艺术创作的“直接法”。几乎不经任何迂回,而是直插核心,迅即形成高潮,出现警句。但这种写法往往使后两句难以为继,造成后劲不足。这首诗的后两句,如果顺着“佳节倍思亲”作直线式的延伸,就不免蛇足;转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潮,也很难办到。作者采取另一种方式:紧接着感情的激流,出现一泓微波荡漾的湖面,看似平静,实则更加深沉。

  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登高时佩带茱萸囊,据说可以避灾。茱萸,又名越椒,一种有香气的植物。三四两句,如果只是一般化地遥想兄弟如何在重阳日登高,佩带茱萸,而自己独在异乡,不能参与,虽然写出了佳节思亲之情,但会显得平直,缺乏新意与深情。诗人遥想的却是:“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是说,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内。好像遗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乡的兄弟共度佳节,反倒是兄弟们佳节未能完全团聚;似乎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的缺憾更须体贴。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这种出乎常情之处,正是它的深厚处、新警处。杜甫的《月夜》:“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和这两句异曲同工,而王诗似乎更不着力。

  作者介绍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mó jié) ,人称诗佛 ,名字合之为维摩诘,维摩诘乃是佛教中一个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萨,意译以洁净、没有染污而著称的人。可见王维的名字中已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他的诗句被苏轼称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确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或者是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小桥流水的恬静,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之一,其主要作家是孟浩然、王维、常健、祖咏、裴迪等人,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王维和孟浩然,也称为“王孟”。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赏析11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释:

  1、亲:古人多用以指父母双亲,也可用以泛指亲族,而以指父母为常见。此泛指亲族。

  2、登高:指重九登高的风俗。《续齐谐记》载:汝南人桓景跟随费长房游学多年。有一天,费长房突然告诉他说:“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桓景便于九月九日举家登山,晚上回家,发现家中鸡犬尽皆暴死。登高风俗始于此。《太平御览》卷三十二引周处《风土记》:“九月九日……折茱萸房以插头,言避恶气,而御初寒。”茱萸:植物名,生于川谷,其味香烈。

  赏析:

  诗皆以平常语出之,而深情款款,固与平常语不同。首二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异地作客,逢佳节而思亲,此情人人心中必有而口中皆无,一经摩诘道出,便觉缠绵婉转,不可更换半字。所谓俗极而雅,诗心真挚处,并无文饰之意。三、四句则扣题写“忆山东兄弟”,而并不写如何思念,只在想象中画出此日家中兄弟登高情形:“遍插茱萸”,可想见众人登山,何等热闹快活;“少一人”,则独少诗人一人也。一句之中,由彼地至此地,由热闹至落寞,阴晴忽变,冷热悬殊;起落之间,则其思乡之情宛在目前,黯然神伤之状可掬。诗作自然而真,抒情宛转悠扬,千百年来传诵不歇,真绝唱也。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赏析12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全诗原文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全诗拼音版

  dú zài yì xiāngwéiyì kè,měi féng jiājiébèi sīqīn。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yáo zhī xiōng dì dēng gāochù,biàn chā zhū yúshǎoyī rén 。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全诗意思

  独自远离家乡无法与家人团聚,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

  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独自离家在外地为他乡客人,每逢佳节来临格外思念亲人。

  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茱萸可惜只少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全诗注释

  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古以九为阳数,故曰重阳。忆:想念。山东:王维迁居于蒲县(今山西永济县),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所以称山东。

  异乡:他乡、外乡。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佳节:美好的节日。

  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茱萸(zhūyú):一种香草,即草决明。古时人们认为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避灾克邪。

  创作背景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名篇之一。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千古名句。

  此诗原注:“时年十七。”说明这是王维十七时的作品。王维当时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他是蒲州(今山西永济)人,蒲州在华山东面,所以称故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中国有些地方有登高的习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全诗赏析

  王维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八。下面是唐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刘学锴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王维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时期就创作了不少优秀的诗篇。这首诗就是他十七岁时的作品。和他后来那些富于画意、构图设色非常讲究的山水诗不同,这首抒情小诗写得非常朴素。但千百年来,人们在作客他乡的情况下读这首诗,却都强烈地感受到了它的力量。这种力量,首先来自它的朴质、深厚和高度的概括。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大概正在长安谋取功名。繁华的帝都对当时热中仕进的年轻士子虽有很大吸引力,但对一个少年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乡”;而且越是繁华热闹,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显得孤孑无亲。第一句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字,分量下得很足。对亲人的思念,对自己孤孑处境的感受,都凝聚在这个“独”字里面。“异乡为异客”,不过说他乡作客,但两个“异”字所造成的艺术效果,却比一般地叙说他乡作客要强烈得多。在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的封建时代,不同地域之间的风土、人情、语言、生活习惯差别很大,离开多年生活的故乡到异地去,会感到一切都陌生、不习惯,感到自己是漂浮在异地生活中的一叶浮萍。“异乡”“异客”,正是朴质而真切地道出了这种感受。作客他乡者的思乡怀亲之情,在平日自然也是存在的,不过有时不一定是显露的,但一旦遇到某种触媒──最常见的是“佳节”──就很容易爆发出来,甚至一发而不可抑止。这就是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往往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而且往往和对家乡风物的许多美好记忆联结在一起,所以“每逢佳节倍思亲”就是十分自然的了。这种体验,可以说人人都有,但在王维之前,却没有任何诗人用这样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的诗句成功地表现过。而一经诗人道出,它就成了最能表现客中思乡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前两句,可以说是艺术创作的“直接法”。几乎不经任何迂回,而是直插核心,迅即形成高潮,出现警句。但这种写法往往使后两句难以为继,造成后劲不足。这首诗的后两句,如果顺着“佳节倍思亲”作直线式的延伸,就不免蛇足;转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潮,也很难办到。作者采取另一种方式:紧接着感情的激流,出现一泓微波荡漾的湖面,看似平静,实则更加深沉。

  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登高时佩带茱萸囊,据说可以避灾。茱萸,又名越椒,一种有香气的植物。三四两句,如果只是一般化地遥想兄弟如何在重阳日登高,佩带茱萸,而自己独在异乡,不能参与,虽然写出了佳节思亲之情,但会显得平直,缺乏新意与深情。诗人遥想的却是:“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是说,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内。好像遗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乡的兄弟共度佳节,反倒是兄弟们佳节未能完全团聚;似乎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的缺憾更须体贴。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这种出乎常情之处,正是它的深厚处、新警处。杜甫的《月夜》:“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和这两句异曲同工,而王诗似乎更不着力。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赏析合集12篇】相关文章: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原文赏析09-30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赏析12-20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注释赏析12-06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词赏析12-06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文赏析11-07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赏析09-03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赏析08-30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原文赏析11-24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翻译赏析03-22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赏析 朗诵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