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城的诗赏析

时间:2020-10-16 13:36:51 顾城 我要投稿

顾城的诗赏析

  顾城的诗很难懂,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诗人的心。但是顾城的诗作中,透露着悲伤的情感,却让人为之落泪。欢迎阅读小编整理的顾城的诗赏析,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顾城的诗赏析篇一:弧线

  鸟儿在疾风中

  迅速转向

  少年去捡拾

  一枚分币

  葡萄藤因幻想

  而延伸的触丝

  海浪因退缩

  而耸起的背脊

  诗人将四个弧线的意象并行排列,给人一种暗示,一种理性思考。诗的“确定性”,在于标题对“弧线”的点明,在于四个意象所显示的表层含义: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一切运动都采取弧线形式,“不止不行”、“不屈不伸”这是万物运动的规律;诗的“不确定性”一面则隐藏在意象组合所构建的深层结构之中。“鸟儿” 在疾风中“转向”,“葡萄藤”自然生长的“触丝”,“海浪”的自然变化,这自然界的“弧线”不是很美吗?然而“少年”因为“一枚分币”而屈身“捡拾”,这种人为的“弧线”,却不能给人以美感。诗的朦胧性带来多种暗示:畸形社会中人的价值的贬值,社会不良风气对天真心灵的污染,自然界弧线的和谐美与人为弧线不和谐的对比,对社会走过一段弯路的暗喻等等,读者可以见仁见智,不必求其固定答案。诗不是为着解答什么,只是启示。

  我国古典诗词中有“鸡声茅店月”,“枯藤老树昏鸦”,“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的佳句。西方意象派诗有庞德的名句:“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一般显现/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在一个地铁车站》)。顾城的这首诗同样省略了连接成分的意象诗,并非独创,只是由于欣赏习惯的惰性因袭,曾经被指责为“不知所云”。

  顾城的诗赏析篇二:一代人以及远和近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远和近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选自《黑眼睛》,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一代人》、《远和近》作者顾城(1956—1993),北京人。70年代开始写诗,著有诗集《无名小花》、《舒婷、顾城抒情诗选》、《北岛、顾城诗选》、《黑眼睛》、《顾城诗集》等,另与谢烨合著长篇小说《英儿》。顾城是我国新时期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被称为以一颗童心看世界的“童话诗人”。与舒婷的典雅端丽、委婉绰约、美丽忧伤相比,顾城的诗则显得纯真无瑕、扑朔迷离。但是,在顾城充满梦幻和童稚的诗中,却充溢着一股成年人的忧伤。这忧伤虽淡淡的,但又象铅一样沉重。因为这不仅是诗人个人的忧伤,而是一代人觉醒后的忧伤,是觉醒的一代人看到眼前现实而产生的忧伤。

  《一代人》一诗既是这一代人的自我阐释,又是这一代人不屈精神的写照。黑暗要扼杀一个人明亮的眼睛,但黑暗的扼杀却没有达到它的目的反而创造了它的对立物;黑色的眼睛;是黑暗使一代人觉醒,使一代人产生更强烈的寻找光明的愿望与毅力。正是这坚毅的寻找,才使他们看到掩盖在生活表象之下的、使人难以接受的本质。

  《远和近》一诗,是诗人对不正常生活的本质发现。此诗初发表时,被视为难懂的怪诗。按照当时僵化的阅读方式,人们已被习惯钝化的思维模式,此诗确实难于解读。因为在目光可视之间,你与我的距离不可能远于你与云的距离。可诗人为什么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呢?原因是诗人所写的是一种非正常的生活,是一种被扭曲了的人际关系。在这扭曲了的关系中,一切都颠倒了。本应相亲相近的人与人的关系,由于心的阻隔而疏远了,显得那么孤寂而不可接近;因为人际关系的疏远,人与自然反而拉近了距离,显得十分亲近。也许,正是由于人与自然的亲切可近,更进一步显示出人的孤寂;也许,正是这孤寂,常使顾城想到梦的天国。可顾城应该知道,在这个充满矛盾的世界上,梦的天国是不存在的。

  顾城的诗赏析篇三:小巷

  小巷

  又弯又长

  我用一把钥匙

  敲着厚厚的墙

  被历史抛入黑暗中的一代青年,一旦站在阳光下,自然会有一种恍恍惚惚的感觉,这种迷惘,这种失落感,在北岛的诗中表现为“沿着鸽子的哨音/我寻找着你”(《迷途》),在舒婷的诗中表现为“隔着永恒的距离/他们怅然相望”(《船》),在梁小斌的诗中表现为“我的钥匙丢了”(《中国,我的钥匙丢了》)。顾城没有叹息,也没有去寻找钥匙,而是拿起钥匙寻找自己的房间,寻找自己在社会中应有的位置。“小巷”是“又弯又长”的,“墙”是“厚厚的”,要寻找,必须付出相当的代价,也可能要走很长的路;然而抒情主人公是坚定的,那个“我”在顽强地敲着,边走边敲。

  诗人只选择了几个简单意象:“小巷”、“钥匙”、“墙”,构成了一个象征意味很强的流动画面,画面中那个敲墙的主人公,并非是一个人,而是整整一代青年,不,也包括中年、老年。这个世界上的许许多多人不是终生都在寻找吗?

  顾城的诗赏析篇四:顾城诗歌赏析——《忧天》

  我仰望着夜空,

  感到一阵惊恐;

  如果地球失去引力,

  我就会变成流星,

  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

  哦,不能!

  为了拒绝这种“自由”,

  我愿变成一段树根,

  深深地扎进地层。

  诗人头顶着天空,脚踏着柔软的土地,他看见道路在自己脚下汇集,而春天在自己手中生长。

  他是一棵树,树根牢牢地抓着大地,却伸开长长的树枝去撕裂天空,他戳开了几个微小的窟窿,它们透出了天外的光亮,被叫作月亮和星星。

  诗人顾城正是走在荒茫的大地上,才写出了诗,而不是一脚踏空,漂行在宇宙里,美景都来不及驻足,深情都来不及去珍惜,就被推往下一航道。宇宙如此广大,足够人心驰骋,但人身渺小,需站在某一个支点上,才能从心出发,去看见世界的广大。

  所以顾城说:“我认为大诗人首先要具备的条件是灵魂;一个永远醒着、微笑而痛苦的灵魂,一个注视着酒杯、万物的反光和自身的灵魂,一个在河岸上注视着血液、思想、情感的灵魂,一个为爱驱动、与光同在的灵魂,在一层又一层物象的幻影中前进。

  人类的电流都聚集在他身上,使他永远临近那个聚变、那个可能的工作——用一个词把生命从有限中释放出来,趋向无限;使生命永远自由地生活在他主宰的万物之中——他具有造物的力量。

  除了这个最重要的自身条件外,无疑还需要许多其他条件,使灵魂生长和显示。需要土壤、音乐、历史、浓烈而纯美的民族之酒,需要语言,没有一种在大峡谷中发出许多回声的语言,成功是不可能的。”

  正是因为扎根于人类的土壤,诗人才有迸发到宇宙成流星之光的力量,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翘起地球,但是宇宙虚空,何处去找这个支点。如果人心以地球为支点,就能翘起宇宙星辰,所以,从地球出发,人类一步步走到了月球,走到了火星,走到了更遥远的虚空……

  所以顾城,他仰望星空,他没有坠入其中的渴望,他很清醒,说是我们抬高了星辰的位置,决定从下边仰望它们,我们想在下边居住。

  然后,我们就看见诗人的树,枝条在空中伸展,“一千枚思想的果实在夕阳中垂落,渐渐,渐渐,渐渐,吸引了痛苦的土地”……

  选自《在玫瑰停止的地方 芬芳前进了——顾城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