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作文

时间:2022-07-12 10:20:43 对联 我要投稿

【精选】春联作文汇编十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春联作文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选】春联作文汇编十篇

春联作文 篇1

  春回大地,福满人间,吉星高照,合家团圆。在这个被腊月熏红的季节,女儿一边帮爸爸摆放对联,一边不停地念叨小兔子的“家”还没对联呢。干脆,自制春联送给兔兔吧。

  女儿不假思索确立了主题——送草(兔子可是素食动物哦)。 “福”字倒过来贴表示福到,“草”字倒着不也表示着草的源源不断吗?哈哈!说干就干,女儿潇洒地挽起袖子,悬腕儿写了几个“草”字,颇有点刚劲有力的味道呢(爸妈窃喜)。可是,对联内容写什么呢?女儿从没自己编写过春联呢。

  只好先了解对联的要求喽。观察已经写好的对联,发现其最大的特点是字数相等。呵呵,这是对联最根本的要求。另外,对联还讲求平仄相对;上下联词组要相同,词性一致;注意不能合掌。爸爸一边书写一边讲解。暂停,女儿对这些专业性的东西不大明白,就跟着感觉走吧。女儿微笑着提起毛笔,写到:

  玉兔迎春天天有草

  金龙纳福月月长肉

  完成喽,完成喽,哈哈!不对,没有横批。女儿嘀咕着“越吃越肥”,不行,现在都讲求骨干美;“悠哉乐哉”吧,里边重复的字太难写;外公建议“悠闲自在”,采纳。于是横批出世。

  年三十,家家户户贴春联的时刻,我家的小兔子也如愿以偿地美化了自己的小窝。这里也注定将成为我家的焦点。

  这次实践,让我看到了激发兴趣对孩子的重要性。出乎意料的是,春联的书写引发了孩子对书法的兴趣,这个寒假,孩子练字要比以往认真许多,经常向爸爸求教呢。

  悠闲自在

  玉兔迎春天天有草

  金龙纳福月月长肉

春联作文 篇2

  新春佳节,家家户户喜气洋洋,大人们忙着贴春联,小孩们闹着放鞭炮,村上村下全都沉浸在这欢乐祥和的气氛中了。

  我家也不列外,爸爸拿着买好的打印春联,装模作样地贴着。我见了,眼睛只骨碌一转,一个歪点子又生出来了,连忙握着点了火的棍子朝春联袭去“爸爸,您这可就不对了”“小孩子懂什么。啊”爸爸根本就没想过我会假戏真做,嘴巴张成了“O”字形。“你,你这是干什么”他望着被烧的春联,焦急不难显现出来。

  “听我慢慢道来”我不急不慢地说道,“据史书记载,春联始于五代时期的桃木板,后经长期发展,就成了同今昔比的红纸。瞧你这副,不但非红纸,而且非书写。按我中华民族法律,是要······”说着,我用手搓着脖子。

  “你不是又想耍两手毛笔吧,也不用说那么委婉的理由。呵呵,老夫给你准备去。”

  “嘿”说着,我来到了崭新一堂的书房。手持毛笔,挥挥洒洒写春联。“上联曰,天增岁月人增寿。下联曰,春满乾坤福满门。横批曰,福满人间。”看着这幅如诗如画,又似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妙联。我那股高兴劲不知往哪提呢。

  看,大家可要多学着点,以后春联手写哦。在这里,我给大家拜上一个迟到的大年,祝大家阖家欢乐,跨越寅虎,兔迎新生。

春联作文 篇3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兴起,明清两代兴盛,发展到今天已有1000多年了。春联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独有的文字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门心”、“框对”、“横批”、“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位置;“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批”贴于门楣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方”为正方菱形,多贴于家具、影壁上。

  春联不仅是节日的装饰,也是人们未来的寄托,对新春的祝颂。旧时店铺前的春联还兼起广告的作用,各行各业的想方设法用春联来夸耀自己的生意,用春联来招来顾客。不同行业的春联有不同的特色,只要看一眼春联,就能知道这家店铺是经营什么的。比如绸缎庄的常用“此中多锦绸,以外无经纶”;酒店用“香闻十里春无价,醉卖三杯梦亦甜”……无不既有颂春之情,又和自己的本行密切相关。一般人家则只是在门上贴一副祝颂年景的春联取个吉利。像“有天皆丽日,无地不春风”、“岁岁平安日,年年如意春”等,表达人们憧憬未来、热爱生活的心情。

春联作文 篇4

  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写春联、买春联、贴春联。你知道春联是怎么来的吗?

  最早的春联较桃符,是挂在们两侧的长方形桃木板,上面不写联语。到了五代,有个较孟昶的人,在公元964年的除夕,他突发奇想,就在桃木上课上两句话: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由此开始人 们就在桃木板上写联语。后来发明了纸,就把联语写在纸上,分上联和下联。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个关于春联的小故事。大年初一的早晨,朱元璋挨家挨户的看春联。看到写得好的春联,就非常高兴,看 到写的不好的春联,就非常生气。在看到一家没贴春联时,就派身边的大臣去问什么原因。过了一会,那位大臣回来了,说:“这家是杀猪和劁猪的,过年太忙,还没来得及请人写。”朱元璋就亲自为 这家谢了一副春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

  由于朱元璋的大力推广,春联在民间广泛流行,逐渐形成了传统习俗。

春联作文 篇5

  过年时当然要贴春联,不过,以前都是爷爷或姥爷来写的。现在中国富裕了,都不用写了,直接可以到街上去买。今年,我进了学校的书法社,决定亲自去写春联。

  今天,我和妈妈一同上街去买所需准备的东西。买齐东西后,正要出店门,我一拍脑袋,才想起家里的墨水用完了,还没买,我们又转回去买墨水。在回家的路上,我问妈妈:“买来红纸谁来帮我裁?”妈妈笑了笑,回答道:“你爷爷可是裁红纸的高手。”

  回到家,我趁爷爷裁红纸的时候,洗好毛笔,倒上墨汁,铺开毛毡,等待爷爷裁红纸爷爷裁的红纸横批是四个字,上联和下联各是七个字。

  我写了两幅,其中一幅上联是:大顺大才大吉利,下联是:新春新喜新世纪,横批是:万事如意。另一副春联是:事事如意大吉祥,下联是:家家顺心永安康,横批是:四季新隆。

  写完之后,我们用浆糊把春联贴在了大门上。如果你不信,就来我家看一看。

春联作文 篇6

  寒假的一天上午,我和同学们冒着刺骨的寒风来到中天风帆广场,为爷爷奶奶们义务写对联。

  刚开始,围观的人很多,我有些紧张,写的字有些不协调。当第一副春联被一位老爷爷拿回家时,我顿时就信心倍增了。

  渐渐地我有了点经验:字应随着格子尽量放大,这样的字看上去才高大挺拔,舒展美观。我们写得很认真,博得了大家的一片喝彩。“这些小朋友写得真好!”“你看,这些孩子写的字多有精神呀!”“现在的孩子,真不简单啊!”围观的人你一言我一语,赞不绝口。

  一位老奶奶亲切地对我说:“孩子,你帮我写几幅对联和四个‘福’字。”我信心满满地说道:“奶奶,我这就来写,谢谢您对我的认可!”说罢,我一笔一划地书写起来。

  天空阴沉沉的`,气温继续下降,冻得人瑟瑟发抖。参加写春联的同学大多数都回家了,只有我和另外两个同学还在写。我想:爷爷奶奶们还在寒风中等着,我怎么能现在就回家呢?

  终于写完最后一个笔划,听着爷爷奶奶的夸赞,我的心中一股暖流喷涌而出,这就叫“幸福”。

春联作文 篇7

  新年快到了,由于我的毛笔字写的好,所以写春联的事当然由我这个“小书法家”亲自上阵了。

  选春联时,我和老妈一致认为寒假作业上的:“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岁新景”比较好,但是妈妈觉得这幅春联稍微要修改一下,于是在后面加了一个“来”和“到”。这样我们家的春联就变成了:“春风春雨春色来,新年新岁新景到”。外公家的春联是由春联里的:“景”让妈妈受到了启发。她想到:既然有大舅名字:“忠景”的“景”字在里面,为什么不多加点人的名字进去呢?最后把外公家的春联改成了:“春风春雨蕤景来,新年新岁豪康到”。上联有大舅父女的名字,下联有二舅父子的名字。春联中也应该有我和妈妈的名字啊?上、下联不能添字了,只能在横批中出现名字了,为了让我和妈妈的名字出现在横批中,妈妈绞尽脑汁,终于把横批定下来:福乘龙舞。这样横批中就有我的: “乘”字了。

  开始写毛笔字时,我先把笔墨纸砚准备好,在纸上练习几遍,把字给练习好,然后才在红纸上写春联。写好的春联就放在窗台上、地上,等到墨干透了再贴在橱窗上、门上一一点评,但还是没有写出让妈妈满意的春联。那几天,家里乱了很多,在写字的屋子里,除了床上,其他地方都铺着春联,收拾了几天才收拾干净。妈妈以前对我说:“看我写字是一种磨难,欣赏我的字是一种享受”。正是因为这样,在腊月二十六这天,她下令:“必须今天写完毛笔字”。因为她实在忍受不住了,再这样子下去,她就要抓狂了。晚上十点,我终于把毛笔字写完了,那个困啊!

  我感谢爸爸妈妈有书法老师送的春联不贴,也不去外面买三元一幅的春联,而让我自己写春联,给我练字的机会。今年的字我感觉写的不好,将来我一定要写的更好,当个真正的,不加双引号的书法家。

春联作文 篇8

  在我的成长历程中,有许多值得高兴的事,要说最令人高兴的,莫过于今年春节到大街上写春联了。

  那天早晨,我早早地来到学校,整理好东西,就跟着老师和校园里毛笔字写得较好的同学一起到大街上写春联送给老百姓了。我们来到街上,虽然现在还很早,但街上已有了来来往往的行人,我们准备好墨汁和红纸,就认认真真地写起来,行人马上围了过来,有人还说:“一幅春联得多少钱呀?”我们笑呵呵地说:“不要钱!”一听到不要钱,更多的老百姓围了过来,把我们写的春联全都拿光了,看着一个个拿走春联的老百姓的脸上充满了笑容,我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快乐。“给,永远比拿愉快。”我们尽自己的能力写出一幅幅漂亮的春联,最后全部送给了别人,我们给予别人,自己也得到了幸福。

  这真是一件值得我高兴的事。

春联作文 篇9

  快到春节了,可能很多同学想着穿新衣服、长辈给压岁钱这些事吧!但我一直想的是帮家里写春联。学了《春联》这篇课文后,我就和爸爸约定,今年我们家的春联由我来写。我可是学校书法兴趣班的一名成员哦!寒假里,每天写完作业,我都苦练毛笔字,有时一练就是几个小时呢!

  农历腊月二十九的晚上,爸爸把买来的红纸用线拆开,他怕我把字写歪了,用铅笔把春联内容写在纸上,让我按他的铅笔字来写。

  开始写了,我一笔一画,竖粗横细,挥毫泼墨。写到“心”字,我手心有点冒冷汗了,这是因为“心”字的卧钩我总是写不好。我静下心来,深吸了一口气,按、转、提、出锋,“心”字左边一点跃然纸上,略微润笔后,中锋起笔,渐行渐重,行至卧钩处,笔尖微抬,收笔、回锋、上提,一个苍劲有力的卧钩呈现在眼前,接着我一鼓作气,一顿一提出锋后,顺势一个短捺回笔出锋,两个顾盼点,似乎有一线牵着,互相呼应,终于把这个字写完了。爸爸直夸我,写得苍劲有力,很有笔锋。

  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我写出了三副对联,准备家里一幅,舅奶家里一幅,平山老家一幅。我把春联放在地上,认真欣赏自己的作品,不由得感到十分开心,因为我为家里过大年出了一份力。

  这次写春联,使我的毛笔字水平提高很多。到现在你们还不知道春联的内容吧?有机会到我们家门上看看吧!也欢迎你们到我们家作客。

春联作文 篇10

  过年了,在大年三十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张贴大红春联,祈求在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幸福安康。我问妈妈为什么大家要贴春联,妈妈说她也不知道,让我上网去查。于是我去查百度,找到了这样一个故事:

  “春联”一词的出现,是在明代初年。当年明太祖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喜欢排场热闹,也喜欢大户人家每到除夕贴的桃符,就想推广一下。在一年的除夕前他颁布御旨,要求金陵的家家户户都要用红纸写成的春联贴在门框上,来迎接新春。大年初一的早晨,朱元璋微服巡视,挨家挨户察看春联。每当见到写得好的春联,他就非常高兴,赞不绝口。在巡视时见到一家没有贴春联,朱元璋很是生气,就询问什么原因,侍从回答说:这是一家从事杀猪营生的师傅,过年特别忙,还没有来得及请人书写。朱元璋就命人拿来笔墨纸砚,为这家书写了一副春联:“双手劈开生死路 ,一刀割断是非根。”写完后就继续巡视。过了一段时间,朱元璋巡视完毕返回宫廷时,又路过这里,见到这个屠户家还没有贴上他写的春联,就问是怎么回事?这家主人很恭敬地回答道:“这副春联是皇上亲自书写的,我们高悬在中堂,要每天焚香供奉。”朱元璋听了非常高兴,就命令侍从赏给这家三十两银子。由此可见,“春联”的得名和推广,是朱元璋采取行政命令的办法,颁布御旨才得以在家家户户推广开来的。

  知道了春联的来历,我顿时对春联产生了兴趣。于是自告奋勇的要求今年让我来写对联。我去街上买来红纸,裁剪成合适的尺寸,准备好笔和墨,选好了要写的对联和横批,就开始写了。

  刚开始时,我还没完全适应,有些字不是这一横歪了就是那一竖斜了。我去请教常常写大字的外公。他看了我写的字,说:“你的字写的很好,只是平时没有在这样大小的红纸上写过,把握不好比例。不如你先不要把纸裁开,等写完了这一副对联,然后再裁剪。”听了外公的话,我决定试一试,找了一张没有裁剪的红纸,开始写了起来。果然,这一次在一张大红纸上我写起来熟悉多了,加上外公在一旁的指导,我最后终于把这幅“绿竹别其三分景 红梅正报万家春 横批:春回大地”写好了。虽然这些字都很简单,我写的也不是很好,可外公看了很开心,立刻把春联裁剪开,贴在了大门外。外公说:“以后咱们家不买春联了,都交给李炳灿写!”

  我听了,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

【春联作文】相关文章:

写春联、贴春联作文02-01

春联作文03-24

春联的作文01-21

写春联送春联活动的作文07-26

春联的来历及春联故事12-10

生肖春联—龙年春联07-09

小学春联作文400字 写春联05-22

贴春联作文400字 贴春联02-02

春联精选08-03

贴春联作文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