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将其五杜甫带拼音赏析及阅读答案

时间:2024-01-01 10:28:46 杜甫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诸将五首其五杜甫带拼音赏析及阅读答案

  在学习、工作中,我们会经常接触并使用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对有关阅读题所做的解答。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好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诸将五首其五杜甫带拼音赏析及阅读答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诸将五首其五杜甫带拼音赏析及阅读答案

  诸将五首其五原文带拼音

  锦江春色逐人来,巫峡清秋万壑哀。

  正忆往时严仆射,共迎中使望乡台。

  主恩前后三持节,军令分明数举杯。

  西蜀地形天下险,安危须仗出群材。

  诸将五首其五注释

  1、巫峡:在今重庆巫山与湖北巴东两县境内。

  2、望乡台:在成都之北。

  3、军令分明:是说信赏必罚,令出如山。

  4、安危:赵次公云:“安危,安其危也。”

  诸将五首其五赏析

  这一首赞严武,责镇蜀诸将平庸。

  “锦江春色逐人来”,诗人于公元766年(大历元年)夏历五月离开成都草堂,虽然已入夏令,而“锦江春色”仿佛就在眼前。“逐人来”指紧紧跟随人后不肯离去。“锦江春色”因这三字而收到人格化的艺术效果。诗人用他对成都风物的美好回忆作为最佳赞辞,以此开端,也使人立即忆起了他写于成都的《登楼》中的名句:“锦江春色来天地。”

  “巫峡清秋万壑哀,”杜甫客寓成都时,曾入严武幕府。严死不久,他出蜀东下,流寓夔州。此时距严武之死,才过一年。夔州地接巫峡,又值秋季,诗人回忆成都旧游,不禁百感交集,顿觉“万壑”生“哀”,很自然地就触动了对去世未久的严武的深切悼念。通过描写锦江巫峡两地不同时令特征,为后面展示诗人对严武的回忆制造了适宜的气氛。

  “正忆往时严仆射,共迎中使望乡台。”二句追“忆”在严武幕时,曾陪严武于望乡台“共迎中使”的“往”事。情景依然,谁知严已成古人。严武死后,追赠尚书左仆射,因而称为“仆射”。“中使”,宦官,皇帝所派宫中特使。“望乡台”,在成都县北。“主恩前后三持节,军令分明数举怀。”接前两句写了严武镇蜀业绩。上句写唐“主恩”宠之隆,严武剖符“持节”一任东川节度使,两任剑南节度使。“三持节”是对严这一经历的最好概括。下句写严武的儒将风度。严武治军甚严,赏罚分明,但又好整以暇,多次与杜甫“举杯”饮酒,开怀赋诗,不愧兼擅文经武略。

  “西蜀地形天下险,安危须仗出群材。”西蜀北有剑门,东有夔巫,“地形”号“天下”“险”阻。严武坐镇其间,堪称李唐王朝最“须”倚“仗”的“出群”之“材”。末二句是对严武镇蜀整个历史过程的艺术概括,也是对他文武全才的充分肯定。

  公元761年(上元二年)严武再次镇蜀,后为高适取代,不久就有徐知道的叛乱及松、维、保三州的陷落。公元764年(广德二年)三次镇蜀,曾大破吐蕃兵。后“以疾终”,郭英乂代之,不数月而有崔旰之乱,英乂被杀。“安危”指转危为安。它是全诗的高潮和总结。诗人的激情在这里再次得到艺术体现。它深刻指出:如果西蜀付托非人,随时都可能出现严峻形势。

  这是一首“议论时事”,可当“纪传”读的七律诗。开头、结尾都以激情取胜。中间两联将严武治蜀业绩与自己有关活动,用追“忆”形式娓娓道出,与一般“吟风弄月,登眺游览”的“任兴漫作”,迥然有别。没有杜甫“忧时之真心”和“识学笔力”(《杜诗本义》),是绝对写不出来的。诚如黄生评说:“他人诗皆从纸上写出,惟公诗从胸中流出,口中道出”,且“神情面目,俨然可想,所以千秋犹有生气”。

  《诸将五首》的内容主要是以安史之乱以来的军政大事为中心展开议论,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危,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和忧虑;他极度希望君主明智有为,文臣武将用得其人,语言慷慨蕴藉,诲人良多。因每首都与诸将有关,故以“诸将”为题,实则笔锋指向当时皇帝,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安危须仗出群材”,这即是第五首的结语,也是《诸将五首》的中心论点,也是诗人对安史之乱以来军政大事的感愤。

  《诸将五首》是政论诗,在议论中深含诗人自己强烈的爱国感情,不仅使读者明其理,而且激动着读者的心灵。

  诸将五首其五阅读答案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第一句,“锦江春色”因“逐人来”三字更具人格化的艺术效果。

  B. 第二句“万壑”生“哀”,原因主要是正值秋季,诗人流离失所。

  C. 第五句“三持节”,写出了好友严仆射先后三起三落,仕途坎坷。

  D. 第六句写严武有将帅风度,军令甚严,赏罚分明,治军从容洒脱。

  E. 全诗以景语起笔,以所忆内容承接,以超出常人的思想境界作结。

  2、请从“忆”入手,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

  【答案】

  1、BC。

  2、①回忆诗人与严仆射在望乡台“共迎中使”的盛事,表达对好友的思念。②追忆严仆射蒙受“主恩”之隆及治军从容的儒将风度,表达了对好友的赞赏。③认为国家的安危需要倚仗严仆射这样卓尔不群的将才。

  【解析】

  1、本题是对诗歌鉴赏的综合考查,主要考查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B项,“原因主要是正值秋季,诗人游离失所”分析错误,是“巫峡清秋”触动了诗人对去世未久的严武的深切悼念之情。C项,第五句“三持节”是说严武剖符“持节”一任东川节度使,两任剑南节度使。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此题的两个选项分别为手法和情感错误。这是诗词5选2的题目,这类题型主要集中对诗意、诗的形象、诗的思想主旨、诗的语言、技巧、结构等内容的考核,赏析时首先要读懂诗,然后将各个选项放入原诗句中进行分析即可。

  2、本题考查对诗歌中重要字词的赏析。从诗歌中来看“忆”在诗歌中主要表现在“正忆往时严仆射,共迎中使望乡台。”这二句诗中。诗句追“忆”在严武幕时,曾陪严武于望乡台“共迎中使”的“往”事。情景依然,谁知严已成古人。严武死后,追赠尚书左仆射,因而称为“仆射”。“中使”,宦官,皇帝所派宫中特使。“望乡台”,在成都县北。“主恩前后三持节,军令分明数举怀。”接前两句写了严武镇蜀业绩。上句写唐“主恩”宠之隆,严武剖符“持节”一任东川节度使,两任剑南节度使。“三持节”是对严这一经历的最好概括。下句写严武的儒将风度。严武治军甚严,赏罚分明,但又好整以暇,多次与杜甫“举杯”饮酒,开怀赋诗,不愧兼擅文经武略。

  点睛:诗歌鉴赏答题技巧,答题总则:仔细审题,根据题目要求,问什么,答什么。基本规律:

  1、如果问“写了什么”,则必答内容(可翻译后概括)。

  2、如果问“怎样写”,则必答手法和内容(即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顺便还可以答这样写的效果和作者情感)。

  3、如果问“作用(效果或好处)怎样”,则必答手法、内容、作用、情感(注意:先答有什么作用、效果或好处,接着答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这样才完整,不至于无谓失分)。

  4、如果问“为什么这样写”,则必答内容(即原因,可从诗句中概括,往往是对表现诗的主旨的作用,要注意“知人论世”),还要从结构上回答(即在结构上的作用)。

  5、如果题目要你“简析”,则可按2的方式回答。

【诸将其五杜甫带拼音赏析及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登云门诸山》阅读答案及赏析07-07

杜甫《对雪》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07-03

关于赏析岁暮杜甫阅读答案08-02

杜甫《野老》阅读答案附赏析10-18

杜甫《诸将五首·其二》赏析03-07

杜甫《日暮》的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02-01

杜甫《登楼》的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09-21

江村杜甫阅读赏析及答案07-04

杜甫《又呈吴郎》阅读答案及赏析07-05

杜甫诗词《诸将五首》(其二)的诗意赏析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