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三吏原文及鉴赏

时间:2020-09-10 18:46:57 杜甫 我要投稿

杜甫三吏原文及鉴赏

  三吏三别(《新安吏》《石吏》《潼关吏》和《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也是杜甫的经典代表作品,深刻写出了民间疾苦及在乱世之中身世飘荡的孤独。表达了作者对倍受战祸摧残的老百姓的困苦和对老百姓的同情。

杜甫三吏原文及鉴赏

  1新安吏

  原文

  客行新安①道,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 县小更②无丁?”

  “府帖昨夜下,次③选中男行。”

  “中男④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⑤。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我军取相州⑥,日夕望其平。

  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⑦。

  掘不到水⑧,牧马役亦轻。

  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

  送行勿泣血,仆射⑨如父兄。”

  作品注释

  ①新安:地名,今河南省新安县。

  ②更:岂。

  ③次:依次。

  ④中男:唐玄宗时期,定十八岁为“中男”。

  ⑤伶(pīng):形容孤独。

  ⑥相州:即“三男邺城戍”之“邺城”,今河南安阳。

  ⑦旧京:指东都洛阳。

  ⑧不到水:指掘很浅。

  ⑨仆射:指郭子仪。如父兄:指极爱士卒。

  译文

  旅客走在新安县的大路上,听到按户籍册点兵。

  请问新安吏:“难道因新安县小,壮丁已抽完,才抓这些不成丁的青年?”

  “府帖昨夜才下达,命令没有壮丁就依次抽中男。”

  “抽来的中男实在太小了,如可能守住王城呢?”

  好一点的中男还有母亲相送,运气不好的中男由于父母在战乱中去世,可就孤苦伶仃。

  河水日夜向东流,青山还留着哭声呢!

  “不要让眼泪哭干,收住你们纵横的泪水。”

  眼泪哭干了会露出头骨,天地都不能改变这悲痛的安排,终归是无情的。

  我们官军(指九节度使)攻取相州,日夜盼望收复其地。

  可是贼心难料(指史思明已归唐,又支援安庆绪),致使官军溃败。

  就去原先营垒就食(因离洛阳不远),练兵也依凭著洛阳。

  挖掘沟也不会深得见水(指劳役不重),放牧军马的劳役也还算轻。

  何况朝廷官军是符合正义的,一切必然顺利,爱护战士一目了然。

  送行战士不要哭得那么悲伤,长官(指郭子仪)本像你们的父兄。”

  2石

  原文

  暮投石村, 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 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 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 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 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 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 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 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 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 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 独与老翁别。

  译文

  傍晚投宿于石村,在夜里有官吏来捉人。老翁墙逃走,老妇走出去看。

  官吏喊叫的声音是多么凶狠,老妇啼哭的情形是多么凄苦!

  我听到老妇上前对官吏说:“我三个儿子都服役去参加把守邺城。其中一个儿子托人了信回来,另外两个最近战死了。活着的人苟且偷生,死的人已经永远逝去!家中再也没有什么男丁了,只有个仍在吃奶的小孙子。(因为)有小孙子,(所以)儿妇还没有离去(改嫁),但进进出出没有一套完整的衣服(裙在这里泛指衣物)。老妇我虽然身体衰弱,请允许我跟从您夜归。赶快应征河阳需要的劳役,兴许还可以做早饭。”

  入夜了,说话的声音也已经渐渐消失了,但好像还听到(儿妇)低声哭泣抽咽的声音。

  天亮,我要继续赶前面的路程,只与逃走回来的老翁告别。

  注解

  逾:越过

  啼:放声哭

  致:表达

  戍:防守边疆

  附书至:信回来

  室:家

  一何:多么

  且:姑且

  存者:活着的人

  惟:只

  衰:衰老

  归:回去

  应:应征

  绝:消失

  幽咽:形容低微、断续的哭声

  创作背景

  公元758年,为平息安(安禄山)史(史思明)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20万围攻安庆绪(安禄山的儿子)所占的邺郡(河南安阳),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河南孟州市),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