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观兵》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时间:2022-12-05 15:24:48 杜甫 我要投稿

杜甫《观兵》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杜甫《观兵》古诗原文意思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杜甫《观兵》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古诗《观兵》

  年代:唐

  作者:杜甫

  北庭送壮士,貔虎数尤多。

  精锐旧无敌,边隅今若何。

  妖氛拥白马,元帅待雕戈。

  莫守邺城下,斩鲸辽海波。

  作品赏析

  【注解】:

  此乃乾元元年冬在东都观兵也。是年九月,命朔方节度使郭子仪、淮西鲁灵、镇西北庭李嗣业等七节度,将步骑二十万讨安庆绪。李光弼、王思礼助之,号九节度。十一月围邺城,次年正月嗣业卒于军中。三月,史思明救邺,官军大败。《通鉴》:至德二载二月,安西北庭及拔汗那、大食诸国兵至凉鄯。

  北庭送壮士

  ①貔虎数尤多

  ②精锐旧无敌,边隅今若何

  ③妖氛拥白马

  ④元帅待琱戈

  ⑤莫守邺城下,斩鲸辽海波

  ⑥ (上四观北庭之兵,下四画攘边之策。【顾注】北庭,谓镇西北庭节度使李嗣业,时统四镇之兵,故貔虎尤多。郭子仪前为副元帅,收复东京。今望朝廷以元帅授子仪,故曰“待琱戈”。其时顿兵邺城,兵无统制,盖早知其有覆军之患矣。邺城即相州,辽海与范阳相近,即思明巢穴。公诗“司徒急为下幽燕”,与此诗同意。)

  ①《后汉·袁安传》:“今朔漠既定,宜令南单于反其北庭。”《唐书·地理志》:北庭大都护府,长安二年置,属陇右道。

  ②梁武帝《净业赋》:“壮士貌虎,器甲精锐。”

  ③【朱注】边隅,谓邺城。凡临敌境即为边,如《新婚别》“守边赴河阳”是也。《晋书》:史臣曰:“舒元出■边隅,钦其明德。”

  ④曹植《魏德论》:“神戈退指,则妖氛顺制。”白马,用侯景事,比安史诸寇也。

  ⑤《国语》:穆公横琱戈,出见使者。《汉书》:古鼎铭:“赐尔鸾琱黼黻琱戈。”注:“琱戈,镂刻之戈。”

  ⑥孙绰赋:“斩鲸鲵于沧波。”桓温表:“管宁之黜辽海。”辽东南临渤海,故曰辽海。朱鹤龄曰:是时李光弼与诸将议:思明得魏州而按兵不动,此欲以精锐掩吾不各也。请与朔方兵同逼思明于魏州,彼惩嘉山之败,必不敢轻出。旷日引久,则邺城必拔矣。鱼朝恩不可而止。《安禄山事迹》云:汾阳以诸将谋议不协,乃与季光琛同谋灌城。公诗“斩鲸辽海波”,正与光弼意合,言当直捣幽燕,倾思明之巢穴,不当老师邺城之下也。

  《观兵》

  北庭送壮士,貔虎数尤多。

  精锐旧无敌,边隅今若何。

  妖氛拥白马,元帅待雕戈。

  莫守邺城下,斩鲸辽海波。

  译文

  北庭都护府派遣的'士兵,勇猛善战的尤其多。

  这支精锐部队过去就天下无敌,现在把他们放到临敌的边境又会怎样?

  安史叛将气焰很盛,元帅等待着挥兵进击荡平贼人。

  不要一味围守在邺城之下,还应该率兵直捣敌人巢穴。

  注释

  貔虎:这里是比喻勇猛的将士。

  雕戈:镌有花纹的戈。亦泛指戈。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其先代由原籍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杜审言之孙。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公元744年(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后寓居长安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渐接近人民,对当时生活状况有较深的认识。及安禄山军临长安,曾被困城中半年,后逃至凤翔,竭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不久出为华州司功参军。旋弃官居秦州,未几,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举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继承《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古代诗歌艺术的又一高峰,对后世影响巨大。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杜甫《观兵》古诗原文意思赏析】相关文章:

杜甫《登高》古诗原文及赏析07-13

杜甫《酬高使君相赠》古诗原文的意思赏析10-31

又观打鱼_杜甫的诗原文赏析08-03

杜甫泛江送客古诗原文意思优秀赏析10-25

杜甫《登白马潭》的古诗原文及赏析05-06

杜甫古诗两首原文赏析10-26

《沙丘城下寄杜甫》古诗原文及赏析07-13

观书有感古诗原文赏析10-13

杜甫的古诗赏析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