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石壕吏》的翻译

时间:2023-05-09 11:06:23 许清 杜甫 我要投稿

杜甫《石壕吏》的翻译

  你们有读过《石壕吏》课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石壕吏》翻译及相关知识,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杜甫《石壕吏》的翻译

  石壕吏

  唐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译文:

  (作者我)傍晚投宿石壕村,有差役夜里来强征兵。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查看。

  差役吼得是多么凶狠啊!老妇人是啼哭得多么可怜啊!(作者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去邺城服役。

  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两个儿子刚刚战死了。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复生了!

  (老妇我)家里再也没有其他的人了,只有个正在吃奶的孙子。因为有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他母亲)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

  老妇虽然年老力衰,但请让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赶快到河阳去应征,还能够为部队准备早餐。”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消失了,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声。(诗人)天亮临走的时候,只同那个老翁告别。(老妇已经被抓去服役了)

  杜甫石壕吏阅读理解

  1,诗中集中而又形象地反映“吏”与“妇”的尖锐矛盾的诗句是?

  答: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2,“独与老翁别”换成“挥手别老翁”好不好?请简要分析。

  答:不好,原诗“独”暗示老妇已被带走。诗人日暮投宿,老翁与老妇共同接待,一夜之间,只剩老翁,“独”表现了凄苦、悲愤之情,改后的诗句表现不出这种意思和情感。

  杜甫石壕吏中心大意:

  这首五言古诗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作品简介:

  这是杜甫著名的新题乐府组诗三吏之一。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已经四十八岁的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潼关、石壕,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感情上的强烈震动。

  当时唐王朝集中郭子仪等九节度使步骑二十功赎罪万,号称六十万,将安庆绪围在邺城。由于战争吃紧,唐王朝为补充兵力,到处征兵。这时,杜甫正由新安县继续西行,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捉人,于是实录所见所闻,写成这篇不朽的诗作。诗中刻画了官吏的横暴,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和自己的。

  作品赏析:

  《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它以耳闻为线索,按的顺序,由暮夜夜久天明,一步步深入,从投宿叙起,以告别结束,从差吏夜间捉人,到老妇随往;从老翁逾墙逃走,到事后潜归;从诗人日暮投宿,到天明登程告别,整个有开始、发展、高潮、结局,情节完整,并颇为。诗的首尾是叙事,中间用对话,活动着的有五六个之多,诗人巧妙地借老妇的口,诉说了她一家的悲惨遭遇。诗人的叙述、老妇的说白,处处呼应,环环紧扣,层次十分清楚。

  诗人虚实交映,藏问于答,不写差吏的追问,而只写老妇的哭诉,从哭诉中写出潜台词、画外音,将差吏的形象融入老妇的前致词中,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诗人写老妇的哭诉,语言朴实无华,一个典故也不用,很切合老妇的口吻,且随着内容的多次转韵,形成忧愤深广、波澜老成,一唱三叹,高低抑扬的韵致,使沉郁顿挫达到极致。

  全诗述情陈事,除吏呼一何怒二句微微透露了他的爱憎之外,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在这里,诗人通过新颖而巧妙的艺术构思,将丰富的内容和自己的感情融化在具体的形象里,浇注于客观的叙述中,让事物本身直接感染读者,让故事本身去显露诗人的爱憎。这种以实写虚,以虚补实,虚实相映的艺术手法,使全诗显得简洁洗练,而又蕴涵丰富。

  前四句可看作第一段。首句暮投石壕村,单刀直入,直叙其事。暮字、投字、村字都需玩味,读者不能轻易放过。在封建社会里,由于社会秩序混乱和荒凉等原因,旅客们都未晚先投宿,更何况在兵祸连接的时代。而杜甫,却于暮色苍茫之时才匆匆忙忙地投奔到一个小村庄里借宿,这种异乎寻常的情景就富于暗示性。他或者是压根儿不敢走大路;或者是附近的城镇已荡然一空,无处歇脚。总之,寥寥五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浦起龙指出这首诗起有猛虎攫人之势,这不仅是就有吏夜捉人说的,而且是就头一句的环境烘托说的。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已于如实描绘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再加上一个夜字,含意更丰富。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于人民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同时,诗人是暮投石壕村的,从暮到夜,已过了几个小时,这时当然已经睡下了;所以下面的发展,他没有参与其间,而是隔门听出来的。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两句,表现了人民长期以来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即使到了深夜,仍然寝不安席,一听到门外有了响动,就知道县吏又来捉人,老翁立刻逾墙逃走,由老妇开门周旋。

  从吏呼一何怒至犹得备晨炊这十六句,可看作第二段。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矛盾的两方面,具有主与从、因与果的关系。妇啼一何苦,是吏呼一何怒逼出来的。下面,诗人不再写吏呼,全力写妇啼,而吏呼自见。听妇前致词承上启下。那听是诗人在听,那致词是老妇苦啼着回答县吏的怒呼。写致词内容的十三句诗,多次换韵,明显地表现出多次转折,暗示了县吏的多次怒呼、逼问。读这十三句诗的时候,千万别以为这是老妇一口气说下去的,而县吏则在那里洗耳恭听。实际上,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不仅发生在事件的开头,而且持续到事件的结尾。从三男邺城戍到死者长已矣,是第一次转折。可以想见,这是针对县吏的第一次逼问诉苦的。在这以前,诗人已用有吏夜捉人一句写出了县吏的猛虎攫人之势。等到老妇出门看,便扑了进来,贼眼四处搜索,却找不到一个男人,扑了个空。于是怒吼道: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儿去了?快交出来!老妇泣诉说:三个儿子都当兵守邺城去了。一个儿子刚刚捎来,信中说,另外两个儿子已经牺牲了!泣诉的时候,也许县吏不相信,还拿出信来交县吏看。总之,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处境是够使人同情的,她很以此博得县吏的同情,高抬贵手。不料县吏又大发雷霆:难道你家里再没有别人了?快交出来!她只得针对这一点诉苦: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这两句,也许不是一口气说下去的,因为更无人与下面的回答发生了明显的矛盾。合理的解释是:老妇先说了一句:家里再没人了!而在这当儿,被儿媳妇抱在怀里躲到什么地方的小孙子,受了怒吼声的惊吓,哭了起来,掩口也不顶用。于是县吏抓到了把柄,威逼道:你竟敢撒谎!不是有个哭吗?老妇不得已,这才说:只有个孙子啊!还吃奶呢,小得很!吃谁的奶?总有个母亲吧!还不把她交出来!老妇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她只得硬着头皮解释:孙儿是有个母亲,她的在邺城战死了,因为要奶孩子,没有改嫁。可怜她衣服破破烂烂,怎么见人呀!还是行行好吧!但县吏仍不肯罢手。老妇生怕守寡的儿媳被抓,饿死孙子,只好挺身而出: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老妇的致词,到此结束,表明县吏勉强同意,不再怒吼了。

  最后一段虽然只有四句,却照应开头,涉及所有人物,写出了事件的结局和作者的感受。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表明老妇已被抓走,走时低声哭泣,越走越远,便听不到哭声了。夜久二字,反映了老妇一再哭诉、县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如闻二字,一方面表现了儿媳妇因丈夫战死、婆婆被捉而泣不成声,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诗人以关切的心情倾耳细听,通夜未能入睡。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两句,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前一天傍晚投宿之时,老翁、老妇双双迎接诗人,而时隔一夜,老妇被捉走,儿媳妇泣不成声,只能与逃走归来的老翁作别了。老翁的心情怎样,诗人作何感想,这些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鉴赏要点

  [1]名句: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2]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

  [3]细节描写真实生动。

  创作背景

  公元758年,为平息安(安禄山)史(史思明)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20万围攻安庆绪(安禄山的儿子)所占的邺郡(现在河南安阳),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现在河南孟州市),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这时刚好从洛阳回华州,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根据目睹的现实,写了一组诗,《石壕吏》是其中的一首。石壕,也叫石壕镇,现在河南三门峡东南。吏,小官,这里指差役。

  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春,已经四十八岁的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石壕、潼关,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感情上的强烈震动。

  当时唐王朝集中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步骑二十万,号称六十万,将安庆绪围在邺城。由于指挥不统一,被史思明援兵打得全军溃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

  这时,杜甫正由新安县继续西行,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深夜捉人,于是就其所见所闻,写成这篇不朽的诗作。

  名家点评

  明代陆时雍《唐诗镜》:其事何长,其言何简。“吏呼”二语,便当数十言。文章家所云要令,以去形而得情,去情而得神故也。

  明代陆时雍《诗镜总论》:少陵五古,材力作用,本之汉、魏居多。第出手稍钝,苦雕细琢,降为唐音。夫一往而至者,情也;苦摹而出者,意也。若有若无者,情也;必然必不然者,意也。意死而情活,意迹而情神,意近而情远,意伪而情真。情、意之分,古今所由判矣。少陵精矣刻矣,高矣卓矣,然而未齐于古人者,以意胜也。假令以《古诗十九首》与少陵作,便是首首皆意;假令以《石壕》诸什与古人作,便是首首皆情,此皆有神往神来,不知而自至之妙。

  明代桂天祥《批点唐诗正声》:语似朴俚,实浑然不可及。风人之体于斯独至,读此诗泣鬼神矣。

  明代许学夷《诗源辩体》:子美《石壕吏》与《新安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作不同。《石壕吏》效古乐府而用古韵,又上、去二声杂用,另为一格,但声调终与古乐府不类,自是子美之诗。

  明代邢昉《唐风定》:述情陈事,琐屑近俚,翻极高古,此神皆法《孔雀东南飞》,绝得其奥妙。

  明末清初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珽曰:“一篇苦情实状难读。末四语酸楚更甚,唐祚不儿岌岌乎?”吴山民曰:“起二句劲;吏怒、妇啼,何等光景。‘三男戍’,死其二,惨;‘唯有乳下孙’,危;‘出入无完裙’,可伤。‘急应河阳役’二句,语非由心,强作硬口。‘夜久语声绝’二句,泣鬼神语。结句尤难为情。”

  明末清初徐增《而庵说唐诗》:一篇述老妪意,只要藏过老翁。用意精细,笔又质朴,又妙在一些不露子美身分。

  清代施闰章《蠖斋诗话》:近阅旧刻本,作“老妇出门首”,则“走”音同韵;既立门首,则张皇顾望,情势跃然,不言“看”而意在其中矣。且六句连换三韵,与“青青河畔草”诗同体。

  清代仇兆鳌《杜少陵集详注》:古者有兄弟始遣一人从军。今驱尽壮丁,及于老弱。诗云: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一家之中,父子、兄弟、祖孙、姑媳惨酷至此,民不聊生极矣!当时唐祚,亦岌岌乎危哉!

  清代张谦宜《茧斋诗谈》:含蓄二字,诗文第一妙处,如少陵前后《出塞》、“三吏”、“三别”,不直刺主者,便是含蓄。机到神流,乃造斯境。

  清高宗敕编《唐宋诗醇》:李因笃曰:响悲意苦。

  清代浦起龙《读杜心解》:起有猛虎攫人之势,……“三吏”夹带问答叙事,“三别”纯托送者、行者之词。

  清代杨伦《杜诗镜铨》:顿挫(“吏呼”二句下)。独匿过老翁,家中人偏一一敷出(“室中”四句下)。

  清代王尧衢《古唐诗合解》:子美诗,如《无家别》、《垂老别》、《新婚别》与此,俱语语沉痛。如此诗叙事质朴,意极精细,独见尹法之妙。

  清末高步瀛《唐宋诗举要》:吴曰:“此首尤呜咽悲凉,情致凄绝。”

  清末王闿运《王闿运手批唐诗选》:此用乐府体,亦开一法门。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杜甫《石壕吏》教案

  教学目标:

  1、领会诗歌的丰富内涵和精美语言,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和诗歌的修辞方式。

  2、充分理解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感受作者人格的伟大

  3、改写并表演诗歌,体味诗歌语言凝练、内涵丰富的特点。

  教学设想:

  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感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难点:

  体会老妇的话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

  教学程序与策略:

  一、导入(背景)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王朝从此走向衰落,759年唐军在邺城大败,数十万人死伤殆尽,唐军退守河阳,到处抓人以补充兵源。诗人被迫离开洛阳,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看到的尽是妻离子散、离家别土的悲剧,著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段经历写成的。

  二、准确朗读诗歌

  1、略微补充些文学常识(古体诗、“三吏”“三别”)

  2、听范读,注意节奏起伏

  3、注音:吏逾邺戍咽妪泣

  4、自由朗读课文一遍

  三、疏通诗意、把握内容

  1、速读诗歌,解释重要词语,理解诗意

  2、提出疑难,共同讨论解决

  3、分别用一个对偶句概括诗歌内容和主旨(讨论)

  四、品味语言,体会感情

  朗读诗歌,寻找诗中意味深长的词句并分析意境(练习)

  五、体验反思

  1、有人认为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而是吏一步一步逼问出来的。试据此想象吏与妇对话的情景。

  2、如果你当时在场,你最想对差吏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六、小结、布置作业

  1、阅读杜甫“三吏”“三别”的另外五篇文章,用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把《石壕吏》改写成剧本

  [提示]石壕吏和老妇人是诗中的主要人物,要立于善于运用想像来刻画他们各自的动作、语言和神态。

  杜甫《石壕吏》教学反思

  《石壕吏》是杜甫的一首叙事诗,反映的是安史之乱时期老百姓的痛苦生活,表达了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对朝廷无能黑暗的批判,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

  首先,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我用多媒体展示来引入课题(多媒体显示):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为平息“安史之乱”,朝延派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二十万大军包围了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所占的邺城,胜利在望。第二年春天,由于指挥不统一,被史思明的援兵打得溃败,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河阳一带又骚动起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著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番经历写成的,现在我们就学习其中一篇《石壕吏》。

  其次,读诗。以读为主,读中品味,读中理解。古人常说:“读书破万卷”“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诗”“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可见学习诗歌的最佳方法就是读,读书不仅仅调动了人的各种感观,也激起了兴趣。读诗不仅培养语感,扫除语言障碍;读诗也要从诗歌中的关键字词句入手,而且还要自觉地运用联想和想象,通过对人物、事件的品读、感受、再现诗中形象,在体会诗的意境中感受诗人的情感。因此,我的教学设计则以“读”线,以“品”为中心。“读”的方法也不能单一,否则课堂气氛会单调、乏味。可以范读、齐读;配乐读、默读。而且要相互交叉使用。

  其三,品诗。这一教学环节是关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环节,就是要引导学生从诗歌中的关键字词句入手,抓住诗中物象,自觉地运用联想和想象,通过对人物、事件的品味、感受、再现诗中形象,感悟其创设的意境,在体会诗的意境中感受诗人的情感。学习《石壕吏》,就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战争给下层劳动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通过差役的凶恶,看到的却是战争的残酷无情和下层小官吏的无奈恐惧。我在教学中则积极开放学生的思维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丰富想象力,引导学生通过自我理解和情感体验对作品进行独特的解读,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如诗中开头就有“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句,含义丰富,你是如何理解的?为什么说“老翁逾墙走”老翁留下老妪独自逃走是否对?其作用是什么?故事的发展为第二自然段““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故事的结局是第四自然段“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究竟是谁在哭?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让学生相互讨论,

  从中感悟出诗人就是通过短短几句话,几个物象,展现了安史之乱,给平民百姓的带来学生深重的灾难,表达了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对朝廷无能黑暗的批判。

【杜甫《石壕吏》的翻译】相关文章:

杜甫石壕吏原文及翻译03-18

《石壕吏》杜甫09-22

杜甫《石壕吏》04-15

《石壕吏》杜甫唐诗注释翻译赏析04-12

杜甫石壕吏原文12-02

石壕吏杜甫赏析12-02

杜甫《石壕吏》艺术特点04-30

杜甫《石壕吏》创作背景04-14

杜甫石壕吏原文及赏析12-02

杜甫《石壕吏》译文及赏析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