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的读书心得

时间:2022-08-02 17:00:25 弟子规 我要投稿

弟子规的读书心得(通用21篇)

  读完一本书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是时候写一篇读书心得好好记录一下了。怎样写读书心得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弟子规的读书心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弟子规的读书心得(通用21篇)

  弟子规的读书心得 篇1

  假期里我读了一本名字叫做《弟子规》的书,熟读的过程使我渐渐感悟了《弟子规》的意思。

  原来自己觉得只要听父母老师的话就行,但读完这本书后才发现做人要有这么多的规则,因此,想做一个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规有矩,有礼貌,尊老爱幼,守信用。我就说一说我读后的感受。

  首先是〈入则孝〉,这里主要是教育我们如何孝顺父母、亲人。他们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他们的教诲,用自己的真心去爱他们。因为,毕竟是他们生下了我们,养育了我们,我们总不能忘记养育之恩吧,更何况天下没有不爱儿女的父母!弟子规里面也有写到 “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待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其次是〈出则悌〉,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父母看了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的。 〈谨而信〉,我们生活中做什么事,时时刻刻都要谨慎。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穿衣服要系钮扣,要整洁,还要符合自己的学生身份;无论是说话做事都要适可而止,否则容易被别人“说闲话”。尤其是不应该在背后议论其他人的长短,这样是不道德的。 人要宽容大方,诚实可信,远离私心杂念,力求心胸宽广,这样才会健康快乐。仁,代表仁慈、亲仁。对外人仁慈,对亲人仁慈,对朋友仁慈,对同事仁慈……

  现在什么人都有,但有几个是做到“仁”的?俗话说的好,人无完人吗!多接近有德行的人,只要我们尽量做好自己应做的,并把握好分寸,至于别人怎么说怎么做,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弟子规》又一次让我更深的懂得了做人、做事的道理,可光知道还不行,还要学会做。怎么才能做呢?学知识。怎么学呢?学习可分为直接学习和间接学习,我们可学别人的,别人的也不一定全对,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一面镜子,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该学的学,不该学就不学。我觉得《弟子规》对我们的成长很有帮助,我会时时刻刻用这本书来鞭策自己的。

  弟子规的读书心得 篇2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涕,次谨信……”听着低年级小同学朗诵的《弟子规》,我不禁联想到了五年级夏令营时,老师要我们背《弟子规》时的情景。暑假里,李老师每天抽出一节课时间,让我们练习背诵《弟子规》。不到两个星期,我们便背得滚瓜烂熟了,圆满地结束了假期的经典诵读活动。

  时间如流水,转眼间,我们又回到了学校。中秋节的前夕,我们六(3)班一部分同学去戒毒所慰问演出,我们为接受戒毒的哥哥姐姐们表演《弟子规》。他们看了我们的表演,热烈鼓掌。我心里得意洋洋,为自己的表演成功而高兴。其实,我当时并未真正地理解文中的内涵,只是为背诵而背诵,为表演而表演。

  记得在一次月假时,奶奶从绍兴回来了。爸爸见我闲着便叫:“文文,我们去奶奶家,你去不去?”我心想,奶奶家的房子又破又烂,里面还有一股莫名的臭味,还是别去了。我大叫:“不去了,我还有事,你们去吧。”爸爸妈妈走后,我便看起电视来,完全把老师在学校说的话抛到脑后了。

  一天早上,我去值周。来到一年级教室旁,我听到低年级同学在读《弟子规》:“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开始,我还没在意,可当同学们说:“对待爷爷奶奶,绝对不能抱有讨厌、嫌弃的态度。”我的脸顿时红了。记得在一次月假时,奶奶从绍兴回来了。爸爸见我闲着便叫:“文文,我们去奶奶家,你去不去?”我心想,奶奶家的房子又破又烂,里面还有一股莫名的臭味,还是别去了。我大叫:“不去了,我还有事,你们去吧。”爸爸妈妈走后,我便看起电视来,完全把老师在学校说的话抛到脑后了,压根就没想起还有什么“弟子规,圣人训”之类的古训。我越想脸越发烧得厉害。他们,似乎在嘲笑我对爷爷奶奶的不尊敬。我羞愧地低下了头,暗暗下决心,我一定要做到《弟子规》的要求。

  又是一次放月假。我回到了家,立刻拎起一袋水果,跑到奶奶家。奶奶正在打扫院子,我看见了,连忙过去帮忙。奶奶见我如此孝敬,眼角的皱纹都笑成了一朵盛开的菊花。我还给奶奶端茶送水,嘘寒问暖……

  回到家,妈妈叫我做家务,我正在看书,便不想回应,更不想去做。可当我一想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时,便立刻去做。从此以后,虽然我有许多事不愿意做,但一想起《弟子规》的教诲,我便努力做到。

  想当初,我只把背《弟子规》当做一个任务,而如今,我明白《弟子规》有更深一层的道理。《弟子规》,一本讲道理的书,一本能让人明辨是非的书,一本能使人进步的书。《弟子规》,我的老师,我成长的好伙伴,我人生的导航仪!

  弟子规的读书心得 篇3

  《弟子规》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童蒙养正的最佳教材,教育学生的一剂良方。这次有机会去南京学习传统文化,我受益匪浅。我的体会是:《弟子规》能治社会百病,能给千家万户带来幸福,真学真干真受益,谁学谁受益,早学早受益。

  20年9月,我校正式推行学习《弟子规》,学习《弟子规》的活动虽然开展起来了,但是,如何学?真学真干,还是学不干;教师先学,从我做起,还是只叫学生学,自己不沾边等等却是是我校学习传统文化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弟子规》能治社会百病,能给千家万户来幸福,这是真的吗?是真的,千真万确。这关键是看你想不想治,想不想幸福;真想还是假想,想的厉害不厉害。如果真想而且又想得厉害,那就必须真学真干。所谓真学,就是放下自己原有的陋知陋习,恭恭敬敬地学习圣贤人地教诲;所谓真干,就是真力行,真实践。只有这样学,这样干,才能真受益。

  在学习期间,来自北京的一位年轻小伙,由于父母不和,导致家庭关系十分紧张,使他和父亲之间产生了许多激烈的矛盾,以致使他做了一些严重伤害父母的事。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他明白了做人子女应有孝顺父母之心,要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智,对他触动很大,在大会分享上,他痛哭流涕,三跪三扣头表达他对父母的忏悔,场面十分感人。这就是传统文化的魅力,他拯救了一个家庭,这也是学传统文化的好处。

  人们认为现在的孩子难管难教,真让人发愁。尤其是学校老师面对开学的压力,往往只注重对学生智育的培养,而忽视对学生品行道德的教育。《礼记、学记》指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是治国的根本。中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他教育思想的核心正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这完全体现在《弟子规》一书之中。我校自从推行学习《弟子规》老师和学生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在真学真干上还力行不够。比方学校安排每周六全校教职工必须参加《弟子规》学习,我们摸着良心说说我们抱怨过没有!我们是被“必须”限制而被动在学习,我想抱着这种心态学习,肯定收获不大,甚至没有收获。

  学习《弟子规》重在践行,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老师必须先做到,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为学生做榜样,因为身教胜于言教。所以,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要以身作则,真抓实干,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真学真干。愿我们共同努力把海天学校学习《弟子规》的活动推向高潮。

  弟子规的读书心得 篇4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题记

  今天,有闲暇时间,便整理了从学校带回来的书;无意中,翻到了《弟子规》,不由得被吸引。一人一书一杯茶,静静地坐下来,坐于窗前,享受书香拂面,共度美好时光。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这不禁让我回想起了童年,六岁正是好奇心大发的年纪,那时我是家中的小霸王。

  一天,我看见了邻居小姐姐抱着的洋娃娃:金发碧眼,戴着皇冠穿着公主裙,特别漂亮。我不由分说一把夺了过来据为其有,哪曾想,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事竟然被我的“冷面神”老爸知道了。他一手把我拎起来,二话不说往邻居家走去。

  “嫂子,真是对不住,这小丫头不懂事,又欺负你家娃儿了。”老爸说,“丫头过来,给小姐姐道歉还回她的洋娃娃。”我迫于老爸的“淫威”,不得不把洋娃娃还了回去。

  这时,老爸蹲下来,温和地对我说:“丫头,抢夺是强盗做的事,咱们是文明人,要以德服人,要讲道理,要学会换位思考;假如是你的东西被人抢了,你会怎么样?”我细细琢磨,明白了是我不对,我愧疚地跟小姐姐说了声“对不起”。

  之后,老爸见我知错就改奖励了我一个洋娃娃,我还和小姐姐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这算不算因祸得福?我不禁笑了出声,把书翻了一页。

  “老易至,惜此时。”是啊,“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想想在学校的日子,也算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了。

  迎着地平线上缓缓升起的第一缕阳光,同学们陆陆续续地回到教室读书。一日之计在于晨,看看坐在角落的我,我在做什么呢?看啊,我正在与同桌“啃”古诗文这块硬骨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感恩辛勤付出的老师,也感谢认真学习的我们,让你我面对未来的日子时能坦坦荡荡问心无愧。

  “叩、叩、叩——”敲门声打断了我的思绪,开门一看,是伯母。“丫头,喏,这是上次借你的菜钱,现在还你。”我一听,愣了;伯母继续叨唠。哦,原来是上次在街上帮她付的菜钱。

  “伯母,不用还了,几块钱而已。”我诚恳地推辞着,若不是伯母说起,我都忘了。“几块钱也是钱,何况你还上学呢!快拿着,不然我生气了。”伯母把钱硬塞到我手里,“丫头,晚上过来吃饭呀!”

  伯母说完便匆匆走了,我无奈的看着她走远,拿出那几张还有余温的钱,眼睛霎时湿润了。

  父母相继离世,爷爷奶奶也都不在了以后,伯父伯母没少照顾我,使我身心健康的成长,这一切的一切,化成一股股暖流,滋润着我的心田。

  余光一瞥,看到书中那引人注目的“信”字。是的,它不仅仅是那“几块钱”而已,它更是做人的道理——“诚信”。

  我轻轻合上书,静静地,看向窗外正在腊梅树上快乐嬉戏的鸟儿们,心里豁然开朗……

  在我所走过的十七个春秋中,伴着我的,是淡淡的书香;读书,读的是心境,读的是涵养,读的是品格。

  “见人善,即思齐;见人恶,即内省。”“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后记

  弟子规的读书心得 篇5

  为了响应教育新改革,我校开展了晨诵活动。一至六年级学习《弟子规》。作为老师的我在寒假期间阅读了《弟子规》的全部内容。接受了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有了深刻的人生感悟。

  首先,对长辈有礼有敬、对兄弟恭敬友爱。对个人而言,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我们应该报答的最大恩情。其次,在待人接物方面要怀着恭敬之心,为人要谦虚。恭敬与谦虚是分不开的,没有内在的谦虚很难做到对人恭敬。“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虽然从小就念过许多这样的名言警句,但有时在具体工作中还是免不了有争强好胜、骄傲自满的情绪在里面,想一想骄傲自满的确给自己带来了很多损伤,也让自己落后于别人一大截。

  读完《弟子规》后,我认识到恭敬和谦虚的重要性,因此,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保持谦虚的态度,遇事要三思而后行,多向身边的领导和同事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再次,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弟子规》规范人的行为,一句话一个道理,它给了我们很多工作中的启示。

  作为教师,我们要正视自己,实事求是地发现问题和不足,认真改正和弥补,在工作中积极进取。最后,找准自己的人生目标。《弟子规》教人向善,长养人的德行,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而我也是通过阅读《弟子规》明白和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人生是一个过程,过程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选择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目标。

  细节决定成败。《弟子规》就是教导我们要重视生活行为的各个细节,用简明通俗的语言,教导大家如何提高修养、孝亲友爱以及生活起居中待人接物所应有的礼节。我们都是普通人,大多时候,都是在做一些普通的小事,如果每个人都认真对待自己所在岗位的每一件小事,都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细、做透、做好,那就会出现“细中见精”、“小中见大”的不平凡。

  阅读《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能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能变成和谐的世界。通过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增强自己的审美底蕴和人文情怀都是非常有益的。能认真读过,用心去做,并且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便可终身受益。

  弟子规的读书心得 篇6

  《弟子规》是依据大教育家孔子对弟子的教诲编写而成,书中的句子短小精悍,句句蕴含着生活的哲理。上学期,学校给孩子免费赠送了这本经典之作,而且要求教师与学生一起诵读,同时号召家长也参与到活动中,感受经典的魅力。

  为了对孩子的行为起到很好的规范作用,我和孩子一起学习了《弟子规》。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也受到了教育。记得苏子芪有一段时间,当别人和她说话时,老是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有时甚至千呼万唤才能叫出来。自从背了《弟子规》后,每当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会不由自主地背诵:“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静听,父母责,须顺承。”每当听到这些句子时,她会马上行动起来。渐渐地,孩子慢慢地改掉了很多不良习惯。现在,家里有客人来访,她会主动问候;吃饭时,也懂得谦让,请大人先入座自己最后入座;生活中,也学会了与人分享玩具、美食。

  一本经典,在和孩子一起诵读的过程中,也在不停地提高着自己的修养和学识,也对日常生活习惯的不停地检验,哪些地方合适?哪些地方不合适?哪些地方需要改正?哪些地方需要继续努力?真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弟子规》让我和孩子在诵读的过程中,受到思想教育,精神的洗礼。一本书,教育两代人,更重要的是孩子在诵读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读书兴趣,而且指导了行动,找到了努力方向,这大概就是经典的魅力吧。

  弟子规的读书心得 篇7

  最近读了一本叫做弟 子规的书,这本书是爷爷让我读的,说可以让我懂得做人的道理,一开始我还不以为然,但随着读书的过程我渐渐感悟了《弟子规》这本书的深刻含意。我这才发现,原来做人也有许多规则,因此,想做一个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规有矩,有礼貌,尊老爱幼,守信用。我就说一说我读后的感受吧!

  首先是〈入则孝〉,这里主要是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他们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他们的教诲。还有就是,不管他们爱不爱我们,我们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爱他们。因为,毕竟是他们生下了我们,养大了我们,我们总不能忘记养育之恩吧?更何况弟子规里面也有写到“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其次是〈出则弟〉,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父母看了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的。

  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计较小事,这样人也会变得很快乐。仁,代表仁慈、亲仁。对外人仁慈,对亲人仁慈,对朋友仁慈,对同事仁慈……现在什么人都有,但有几个是做到“仁”的?俗话说的好,人无完人吗!只要我们尽量做好自己应做的,至于别人怎么说,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我已经知道做人、做事的道理了,可光知道还不行,还要学会做。怎么才能做呢?学知识。怎么学呢?学习可分为直接学习和间接学习,我们可学别人的,别人的也不一定全对,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该学的学,不该学就不学。我觉得《弟子规》对我们的一生都会有帮助,我会时时刻刻用这本书来鞭策自己的。

  弟子规的读书心得 篇8

  在这个愉快的暑假之前,邝老师让我们背《弟子规》,这样可以懂得各种场合的礼貌。背了《弟子规》以后,我知道了《弟子规》主要讲的是要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兄弟姐妹之间要有爱、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做人要有信用等……

  其中我最有印象的两句话就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两句话的意思是:爸爸妈妈呼唤我们的时候要马上答应,然后去做。还有爸爸妈妈教导我们的时候要恭敬地听,爸爸妈妈说我们不好的地方的时候要赶紧接受。

  以前妈妈爸爸批评我的时候我经常说:“真是的,这么不耐烦,哼!”然后跑到我的卧室里面生气。读完《弟子规》这本书以后,当爸爸妈妈再批评我时,我虽然也会说气话,可是不会跑到房间里去生气了。即使跑到房间里去生气,也不会像以前那样气的那么久。爸爸妈妈都称赞了我。我开心极了!我一定要遵守《弟子规》里面的各种教导和礼仪。

  弟子规的读书心得 篇9

  开学初,学校组织我们学习了一本经典书籍——《弟子规》。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具体列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接人待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此书堪称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生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这句话是我感触最深的一点,它充分体现出了做人要讲信用,说谎话骗人胡言乱语是不可取的。这不禁使我想起了很久以前的一件事:在我童年的记忆中,以往对电脑游戏十分着迷,只要一碰到鼠标,我就完全沉浸在电脑游戏的世界中,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周围的一切,与妈妈约定的结束游戏的时间一拖再拖,为此,妈妈大发雷霆,我才不得已关掉了电脑。如今,我学习了《弟子规》,想想先人们的教诲,反省我的行为,我感到十分的汗颜,做人是应当讲究信用的,信用是一个人的做人之本,如果一个连信用都不讲的人,他又怎样能够立足社会,成就一番事业呢?《弟子规》使我认识到了我以前所作所为的不足,我想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以《弟子规》时刻警醒自己,做到诚实守信,多一些精彩的细节,少一些失信的言行多一些靓丽的风景,少一些违约的承诺。向着自己追求的目标,不懈地去努力、去拼搏,让自己的人生绽放光彩。

  总之,经过学习《弟子规》使我受益匪浅,我要把其中学到的道理应用到学习、生活中去。

  弟子规的读书心得 篇10

  “德行是不可分割的:是则是,非则非,一点都不能含糊。”人这一生最重要的就是要懂得如何做人。而做人要从孝悌来入门——古人深知这样的道理,于是他们传承给我们一些最宝贵的做人经验,而这些都记录在《弟子规》里。《弟子规》这本书出自于孔子的笔下。这本书主要是围绕着“孝心,孝言,孝行”而创作的一本古诗词。读了这本书后我深有感触。让我先来说说“孝心”吧!孝就是孝敬的意思,心就是我们的爱心,而孝心的意思就是说我们要有一颗孝敬尊重长辈的心。我们时时刻刻要考虑到父母和长辈地感受,想着要为他们做些什么。愉快而迅速地完成我们需要做得事。

  “孝言”是说:我们在对长辈、父母、同学、朋友说话时一定要文明用语,这样的话别人就会认为你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我认为每天对爸爸妈妈说的四句话是每位同学必须具备的:

  1、早上起来对爸爸妈妈说声:“早上好”。

  2、到了学校对爸爸妈妈说声:“再见”。

  3、回到了家对爸爸妈妈说声:“我回来了”。

  4、睡觉前对爸爸妈妈说声:“晚安”。如果你做到了并且对爸爸妈妈说了,这样的话爸爸妈妈就会认为你已经长大了,而且会很开心。希望大家可以说好这四句话,让文明语言在我们的生活中开始传播吧!除了“孝心,孝言”还有“孝行”;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孝敬老人,爱护比我们年龄小的弟弟妹妹们。

  在长辈们累的时候,我们可以为他们捶捶背,或是帮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弟弟妹妹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可以去帮助他们。我们要用实际行动来践行对“孝心,孝言”“孝行”地理解。孝是无所不适的,社会不能没有孝,生活中更不能没有孝。凡事孝为先,没有孝就什么都做不好。让我们从今天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从一分一秒做起,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弟子规的读书心得 篇11

  我在暑假里读了一本《弟子规》,里面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其中有个故事叫《原物奉还的张元》。故事讲的是南北朝时期,有一个小孩叫张元,他从小就聪明懂礼,从不私自拿别人的东西。有一天,张元和几个小伙伴在自家的后院里玩,邻居家有几棵上面结满了杏子的杏子树,小伙伴们看见有杏子吃,都欢快地跑过去拾,张元也跑过去把地上的杏子捡起来兜在衣服里。当小伙伴们高兴地吃着杏子时,张元却跑到邻居家,把捡到的杏子还给邻居。邻居笑着说:“这又大又肥的杏子你就自己留着吃吧!”张元认真地说:“爸爸说过别人的东西不能随便拿的,尤其是别人不知道的时候,就更不能这样做了。”说完就把手中的杏子放在邻居家的餐桌上,跑开了。后来,小伙伴们知道了这件事,都觉得很惭愧。村子里的人们夸张元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记得我以前在我的好朋友悦悦家玩的时候,看见悦悦的娃娃上有一个很漂亮的发夹,发夹是粉红色的,上面还有彩色的钻石,样子可爱极了!我心里想:“如果我把那个发夹拿回家,夹在我的娃娃上应该会很漂亮吧!”于是我趁悦悦不注意,偷偷地把发夹放进我的口袋里。这时我突然想起妈妈以前给我讲的弟子规里面的一句话“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我就从口袋里把发夹拿出来,一边递给悦悦,一边对她说“对不起,我拿了你的发夹,我不应该拿你的东西。”悦悦对我说:“没关系,我们还是好朋友!”于是我们俩都笑了。

  通过这段故事我明白了,做人要诚实,别人的东西是不能要的,父母知道了一定会很伤心。

  弟子规的读书心得 篇12

  《弟子规》是清朝康熙时山西绛州人李毓秀所作。全书以《论语·学而》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开篇,以三字韵语的文字形式,教人应当怎样待人处世。

  对弟子规的学习,让我找到了答案。弟子规总序开篇是这样教育我们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它从人之根本出发,教育我们要从这几个方应对自身进行德行的塑造。首孝悌,就是说做人首先要心中有爱,要孝敬父母。一个人如果连对他有养育之恩的父母都不能尊敬的话,那么他就丧失了做人的根本,对长辈、对领导、对教师、对兄长、对朋友就更谈不上发自内心的尊重,他所做的事情也就很难得到认同。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意思是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了还有余遐,还要学习一些其它方面的知识充实自己。这是教育我们如何待人处事、如何学习,要经常学习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缺点,从各个方面来约束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弟子规的读书心得 篇13

  读了《弟子规》以后,我知道了以前做儿女的是多么尊敬长辈,可现在我们是怎么做的。

  父母,忍着疼痛将我们生下来,养育我们,供我们上学,把饭盛到嘴边。可我们长这么大,谁又给父母成过饭?在以前,做子女的帮父母做事根本不用叫,对父母恭恭敬敬。

  父母,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最亲的人,我们不要因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恨父母。虽然父母很唠叨,但不是为了我们好吗?父母疼我们,爱我们,可我们却根本不理会她们的苦心。《弟子规》中说:亲有疾,药先尝,昼夜待,不离床。父母生病了整夜照顾,熬的夜要先尝一尝是不是很烫。现在是父母这样尽心尽力的照顾我们,我们要孝敬父母。

  妈妈出去做事了,我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扫地、洗碗、煮饭。妈妈回家端一杯茶,递一双鞋,爸爸工作累了,帮他捶捶背。其实好儿女并不难做,难做是我们不乐意去做。

  从现在开始,多说一声:“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弟子规的读书心得 篇14

  初入公司时大师兄曾问我你家中有家规吗?我愣了一下说没有。反思了一下,我又说家里没有实实在在的家规,但是父母教我怎样为人处事。大师兄说是啊这就是你们家的家规只是它不成形而已。每个家庭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家规。《弟子规》是我们这个大家庭的家规,它为我新进人员上了第一课。让我们觉悟了很多,充实了很多。

  《弟子规》中涵盖了我们在生活中待人处事应该有的态度和方式。就仅仅在这一千零八十个字里却有着我们一生都学不完的东西。因为我们不光要知道还要做到。就像胡小林老师说的“感悟是理解,改过是修行。”我们没有人能说他已经做到了《弟子规》,只能说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去不断的领悟,不断的改过。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句话一直在我脑海里徘徊。它告诉我们为了孝敬父母,就要做到尊敬他们,顺从他们的意思,即使自己有什么反对意见,自己持保留意见,最好不要去和父母争执。曾经的我确实是这样做的,所以当我听到身边的朋友说着他们如何如何的叛逆,如何如何的与父母顶嘴,那时我觉得他们是那么的过分,但渐渐的,现在的我当遇到与父母意见不和的时候也开始顶嘴了。有人会说我翅膀硬了,而我只是想证明自己是没有错,但选错了方式,忘记了时间会去验证它的对错,没有必要为图一时的言语之快,而伤了父母。可以说我被周边的坏境同化了,敢问当下的每一个80、90后的朋友们,哪一个能大声的说我从没跟父母顶过嘴,有多少人是被同化的?又会有多少人将被同化?

  我看到的是越来越多的人与《弟子规》在背道而驰,如“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这一句,就有一大半的人没有做到了。可以说自恋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通病,但是这也是我们为自己增加自信的一种方式。然而在父母面前夸耀自己的才能和学识,自以为比父母更有才能,要知道在他们面前我们没有资格炫耀,因为是他们创造了现在的我们,他们这样不辞辛劳的培养我们,就是希望我们能够超越他们,活出我们的精彩。如果我们还只是迈着跟他们一样的步伐,我不敢想象社会会变成什么样子。朋友们你们可以想象吗?

  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错再错。当我们发现错误的时候,要坦然的面对它,逃避是懦弱者的行为。在我们这一个温馨美好的大家庭,就更加不用畏惧,因为我们都是一体的,都在积极向上的奋斗着,相互扶持着。

  社会的气场影响我们每一个人,传统文化在不断的消失之际。我们要抓住它的尾巴不断的传承下去。我想说是社会影响了我们,但我们同样也影响社会。因为社会是由我们组成的,我们是社会的新一代,是社会的新气场,由我们开始去传承传统文化的话,它还会消失吗?

  弟子规的读书心得 篇15

  我在暑假期间读了《弟子规》这本书,感受非常深刻,他用每一个小故事来教育我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

  以前,妈妈有时叫我做事,如果我不高兴或不乐意做,我就不理不睬,慢慢吞吞的,通过读了《弟子规》这本书后,我觉得自己做错了,我学会了“父母呼应勿缓”我学会了尊敬父母了,也更听话了。我今后一定要记得“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素,须顺承”。平常在家,爸爸妈妈叫我们需马上答应,不能慢吞吞的或装听不见,父母让我们做事,就要认真去做不能偷懒。爸爸妈妈的批评也一定要接受,不能顶撞。

  “亲所好,力位具,亲所恶,谨为去。”爸爸妈妈认为对我们有益的事,我们一定要尽力去做,不建议我们做的事我们以后一定不要做,这就是我从《弟子规》中学到的做人处事的道理。

  总之,这本书是一本教育和培养孩子生活规范,道德规范,行为规范的精神营养套餐。我以后还要好好学习《弟子规》,做到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培养自己良好的素质和高尚品德。做个诚实守信的好孩子。

  弟子规的读书心得 篇16

  寒假里,老师布置我们学习《弟子规》。刚开始我还是在爸爸妈妈监督下读这本书,慢慢地在读的过程中领会了《弟子规》里说的意思,觉得这本书真的很好,教了我怎样做人及培养许多良好的'习惯、品质。有时候我还和爸爸妈妈交流,他们也和我一起学习《弟子规》呢!

  《弟子规》第一章就是《入则孝》,让我懂得了对父母的感恩和孝心。父母每天对我问寒问暖,我却没有为父母做什么事,有时候父母叫我干事我还磨磨蹭蹭,极不情愿。有时父母的批评,我不但不听,还会觉得烦,有时甚至故意做些让父母生气的事。学了《弟子规》中“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才知道这些都是孝顺父母的基本要求,现在我非常听爸爸妈妈的话,爸爸妈妈批评我时我也不大喊大叫了,令爸爸妈妈很高兴。我的妈妈也很孝顺父母呢!寒假里妈妈把姥姥姥爷接到我们家,细心照顾生病的姥姥,也是照《弟子规》里做的呢!

  《弟子规》还帮我改掉了生活上的一些坏毛病。以前,我喜欢把脱下的衣服、袜子乱扔,书籍、玩具也很少自己整理,扔得满屋子都是。自从读了《弟子规》后,我知道了“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的道理,我为以前的行为感到羞愧。于是,我每天都把脱下的衣服叠得整整齐齐的,书籍和玩具都归类放好,写完作业书包也自己整理好,自己的屋子每天保持整洁,养成良好的习惯。

  只要留心,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在《弟子规》里呢!春节期间,有一天爸爸妈妈带我去一个亲戚家拜年,走之前,妈妈非让我换上一件新衣服,我立即想到《弟子规》里说的“衣贵洁,不贵华”,就对妈妈说了,妈妈夸我说得对,便不再强求我换衣服了。

  《弟子规》里还有着许多“规矩”,等着我们去学习,去理解,去体会。我想我不仅要会背,还要认真去做,从小就要养成好的言行举止、生活、学习习惯,以后一定会成为一个有成就的人的。

  弟子规的读书心得 篇17

  《弟子规》是从清朝康熙年间流传至今的一篇训蒙文,承继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摒弃了弘宽高远、不切实际的空洞说教,侧重引导人们从日常小事做起,规范自己的言行,进而扩展开来,形成从个人到家庭、由家庭到社会的言行规范、家庭和谐、工作有序、生活文明的良好社会秩序。读了《弟子规》,我主要有三点感悟:

  一是孝德决定品德。一个人的品德好坏,很重要的一条是看对父母孝顺不孝顺。对父母不闻不问、恶言恶行相向的人,很难说能与周围的人和睦相处。对最亲近的人都不懂得感恩的人,如何能对周围的人以善相待?所谓“百善孝为先”,就是这个道理。

  二是细节决定成败。细节体现在生活与工作的方方面面,包括人的饮食起居、生活习惯、日常言行、工作表现等等,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地方。一个连日常小事都不重视的人,很难在工作上有突出表现,在事业上有所成就。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三是过程决定成效。好的过程必然会有好的结果。不脚踏实地,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只会一事无成。一个拈轻怕重、斤斤计较的人,很难会有成效。一个在小事能吃亏、愿吃亏,工作中不计得失、任劳任怨的人,就一定是一名好员工。所谓“凡事皆须努力,成败不必在我”。

  作为泽州大酒店的一名员工,《弟子规》给我的最大工作启示,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要遵章守纪。凡是酒店的规章制度,必须无条件、不折不扣地执行,凡是领导所安排的工作,必须无条件、不折不扣地做好。要树立执行观念,提高执行力,把对个人的纪律约束与推进酒店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全局一盘棋,处处以大局为重,自觉树立酒店的良好服务形象。

  二是要团结同事。一个团结和睦的集体,有利于形成合力,让我们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工作。《弟子规》倡导的入则孝、出则悌,就是让我们在家孝顺父母,在外团结同事。一个内部不团结的集体,必然没有战斗力,必然影响工作效率和成绩。

  三是要恪守本职。恪守本职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应有之义。人生在世,总得于世有所裨益。不管在什么岗位,从事什么工作,都应该按照工作标准和领导要求,尽心尽力做好。忽视本职、东山望着西山高,只会贻误人生、一事无成,即便做一颗螺丝钉,也应该让这颗螺丝钉熠熠生辉、物有所值。

  以上就是我结合本职工作,对《弟子规》的领悟。当然,《弟子规》除了教给我许多工作的道理,还教给了我许多做人的道理。今后,我将以《弟子规》为自己的行为规范,不断加强道德修养,提高工作水平,力争为酒店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弟子规的读书心得 篇18

  文明,是一件美好的事物。它不仅陶治了我们的情操,而且提高了我们的修养,使我们的言行举止,都很规范。在《弟子规》这本书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增进了对许多事物的理解。但,最令我感触深的,就是《入则孝》这一部分。

  《弟子规》是我们的学习典范,不说是字字珠玑,也称得上句句精辟。而《入则孝》也正是全文之精华。

  古人曾说:“百善孝为先。”一个人能够孝顺长辈亲人,他就有一颗善良仁慈之心,有了这份仁心,就可以造福许许多多的人。诚然!孝悌是中国文化文明的基础,一个连孝悌的没有的人,何来高尚的品质呢?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自从学了这句话,我便发现,我对父母的态度恭敬了许多。

  记得以前不懂事的时候,经常惹父母生气。爸爸妈妈在悉心教导我是,我却没太在意,有时甚至‘左耳进,右耳出’。还当父母的良苦用心为啰啰嗦嗦。每次当我犯了错,爸爸妈妈在批评我时,我还找借口来狡辩,忤逆他们。

  有一次,我和妹妹在家里又吵又闹。妈妈闻声过来,严肃的质问我们:“怎么又在闹事儿?是谁先无理取闹的啊!”“是她!”妹妹不分青红皂白地的冤枉我。“小钰!还嫌你妈妈整天不够忙啊!都这么大了,怎么就不懂事呢!”“我?明明不是我…不是我呀!”,我着急的解释着,憋了一肚子的苦水,“本来就不是我啊!”我摔门而走,留下了无尽的委屈。

  其实我本不该这样,好好的和妈妈解释也就行了啊!在说,妹妹年纪尚小,不懂事,何必跟她较真呢?现在想起真是惭愧万分!就这点小事,让妈妈伤心,值得吗?况且我还整天读什么圣贤书,这与只说不做的人又有什么两样!?

  现在的我受到《弟子规》的熏陶,渐渐的成熟稳重了,也变成了一个懂事明理的孩子。

  每当父母教育我时,我便悉心听从;每当父母责备我时,我表妹虚心接受;每当父母误会我时,我便耐心解释。我相信,如果每个孩子都能像我一样,做到三个“心”的话,天下的父母也会很欣慰了。

  文明是一件很美好的事物,让文明充盈我们的生活吧!

  弟子规的读书心得 篇19

  《弟子规》教人向善,长养人的德行,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而我也是通过学习《弟子规》明白和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人生是一个过程,过程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选择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目标。

  刚读《弟子规》我就被它所震撼,原来中国有这样优秀的传统文化。我得承认自己才疏学浅,到现在才结识《弟子规》这本好书。通读之后,我感慨万分,《弟子规》是我们生活的一面镜子,是我们养成良好个人行为的指南,是检验我们道德品质的一个标准,是提高国民素质重要的启蒙教育,也是我们终身受益的良师益友。然而现在能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我感到非常的幸运。>《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代李毓秀根据宋朝朱熹的《童蒙须知》改编,后经清代儒生贾存仁修订,改名为《弟子规》,是一本教导儿童怎样待人接物的书籍。它那浅显易懂的文字里却蕴含着许多做人的真理,不仅对于教育少年儿童,更对于成年人在生活、工作、家庭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还存在着素质低下、道德滑坡、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不知书不达礼、没有责任感和事业心等现象。这些人缺的是什么?我觉得缺的就是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弟子规》一书深刻地训导我们如何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生活习惯;如何具备博爱的精神及正确的读书方法等。

  诸如书中所写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应勿懒;出必告,返必面;居有常,业毋变;”这是孝道的基本要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显能”。乃为如何友爱兄弟,尊长爱幼最基本的语言及行为规范。另外,书中通过列举生活中最易被视作琐碎的习惯及现象,进而训导我们如何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具备博爱的精神和正确的读书学习方法等。本书中的每一章、每一句、列举的都是生活当中最为普遍、最基本性的习惯和现象,而这些习惯和现象可以说是人人皆知,但有好多人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不是不知道,而是不去做。书中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要因小而不为,良好的习惯都是从一点一滴做起的。

  通过学习《弟子规》一书,使我认识提高了。每天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哪些事,什么时候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哪些事,怎么做好,人人都清楚。也许有人认为这是一本儿童读物,是教育小孩子的和成年人没有多大关系,其实做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每个人都没有理由去抛弃的。虽然时代在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更新,但中国国学博大精深,虽然历时久远,可仍具有极强的阅读价值和深刻的教育意义。我们通过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增强自已的审美底蕴和人文意识都是非常有益的。

  通过此次学习,我感到对自已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一次心灵的洗涤,克服平时自己的一些惰性,要求学生做到的,必须自己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处处走在学生的前面,为学生做好表率。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而对自身产生影响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例如,我们学习《弟子规》,背诵下来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对一个人产生有益的影响,那就需要时间了。一个人处世必定有一些原则,在他们潜意识中受到这些原则的制约。学习了《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

  弟子规的读书心得 篇20

  “弟子规,圣人训。守孝悌,次谨信”一听到同学们朗朗上口地读着这三字诗句,我便不由自主地想起先人为了教育我们如何尊老爱幼,规范做人的经典启蒙读物。

  在我小的时候,我的自控力有些不足,常常淘气.贪玩,并且总以为办事直率就是好的,做事不拘小节,想干什么就办什么,天天无拘无束,既不抓紧时间学习,也经常把父母的话当成“耳旁风”。记得有一次,老师让我们把事先写好的作文草稿抄到作文本上,我本以为文章写的短,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炒完,于是,我一边“瞻前顾后”,一边心不在焉地抄写,放学了同学们都抄完了就剩我一个,我后悔极了。后来为了让我有学习和人生的目标,父母和老师给我找到了《弟子规》这本书。一开始,我并不在意这本书对我的好处,漫不经心,一目十行地阅读。但读的次数多了,我慢慢感觉自己做事有点兢兢业业的,也体会到了读自己的变化,感觉到了《弟子规》的好处,在以后的阅读过程中,我逐渐地字斟句酌,逐字逐句地去理解,有了一种新的体会,开始了一段精神的旅程。“弟子规”就像一个能够教导我的人,使我开始有了自己约束力,觉得面前的道路豁然开朗许多,从此以后我开始事事多方面考虑,多多帮助父母努力成为一个听话尊敬师长的好孩子。

  “弟子规”是我们做人准则的指明灯,使我们具备成功的素质,它像是一根无形的引线,把我们改变得懂事仔细;还似高空的飞机,载着我们脱离种.种不良的行为习惯……但是,更重要的就是去行动,去实践!

  弟子规的读书心得 篇21

  如今有许多新型企业开始引进科学先进的管理理念,科学的管理不可否认有提高工作效率、优化人员配置等作用。但是如果只靠严谨的管理条例来约束员工,那么它离创新型企业还远。

  现代企业管理中缺少“德”,何谓“德”,“德”就是“仁、义、礼、信”。对,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现代企业最缺少的“德”。现代企业过于注重“利”字,凡对企业有利的才做。企业之所以能生存在这个社会上,是因为它不仅仅只为“利”,更有它的责任和使命。

  《弟子规》提倡“德”,导人向善,正是现代企业所须的。正因为注意到了这一点,也有部分企业开始注重企业“德”育,讲《弟子规》引入到企业文化中,融入到企业的日常管理中。也有企业开始研发《弟子规》与企业管理的课程。这是一种进步表现。但是它离创新型企业还尚有一些距离。

  看一个国家发达与否的就可以看她的国民的民主与科学的素养如何,而这恰是我国公民短缺的。这同样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所缺失的。

  把《弟子规》融入企业管理中,并不是就让管理按《弟子规》所说的去做,而是去学习它的精髓,取其精华。如果盲目照搬,那么跟“墨守成规”又有何区别。

  企业管理中的民主是什么,是让企业员工自己做主人,做企业的主人。当代有不少成名的企业家,可是他们有这样的管理理念吗?没有。只讲义务不讲权力的管理理念在如今的私企中到处可见。

  企业管理的科学又是什么?管理上的科学不仅仅只体现在制度上,更需要体现其人性化。我国传统文化中有一特点特点,重伦理轻科技。古代重科技的首推墨子,后人曾称之为“科圣”。但因他与正统的儒学稍有不同,后来就被贬为邪说——许多儒家口说仁爱宽厚,可是在排斥异己时毫不手软。古代众多文化人读经典、注经典,劳心不劳力,是看不起科技工作的,更少有学者进行科学实验。这就是传统文化中对“智”的片面阐释,当然这是不人性化的。这就好比你只告诉人们这样做是对的,而不讲怎么样会错,错了有啥不好。

  要做创新型企业,就要明白什么是创新型企业。美国可以有“苹果”和微软,为什么中国就没有。我国传统文化强调道德教育,强调立德树人,树立为国为民的责任意识,这是应该大力弘扬的;可是,如果只讲责任意识,忽视了对责任能力和责任制度的研究,这种管理理念对执行力有可能流于空谈。如果我们依然对此不重视,依然崇尚空谈,那将如何实企业的创新型转变。

  传统文化的全部内容都应进行研究,特别是引入到管理中就必须有所选择,择善而从,而且要合理安排比重。明确应该抓什么,可能抓什么。因为人是活的,每个人都有鲜明的性格。管理只有做到人性化,把“德”与科学,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才能让企业走的更远,往更高的层次发展。

【弟子规的读书心得】相关文章:

弟子规读书心得10-19

《弟子规》读书心得10-19

《弟子规》读书心得11-20

《弟子规》读书心得06-24

弟子规读书心得11-25

弟子规的读书心得11-17

弟子规读书的心得11-06

【荐】《弟子规》读书心得09-30

《弟子规》读书心得【推荐】09-30

【热门】《弟子规》读书心得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