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试题答案以及解析

时间:2020-10-29 13:24:16 长恨歌 我要投稿

《长恨歌》试题答案以及解析

  引导语:《长恨歌》是白居易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而创作的。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这篇著名的诗的阅读练习题以及答案,我们一起阅读学习吧。

《长恨歌》试题答案以及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凝睇./孝悌. 绰.约/泥淖. 哽咽./咽.喉

  B.玉扃./迥.异 萦.纡/楹.联 翘.首/翘.起

  C.旋.风/旋.转 旌.旗/菁.华 殷.勤/殷.红

  D.花钿./佃.户 憧.憬/瞳.孔 摇曳./赝.品

  解析:

  A项读音分别为dì/tì,chuò/nào,yè/yān;B项读音分别为jiōng/jiǒng,yíng/yíng,qiáo/qiào;C项读音分别为xuàn/xuán,jīng/jīng,yīn/yān;D项读音分别为diàn/diàn,chōng/tóng,yè/yàn。

  答案:A

  2.下列句子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霄。

  B.九重城阕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C.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D.黄埃散漫风潇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解析:A项,“霄”应为“宵”;B项,“阕”应为“阙”;D项,“潇”应为“萧”。

  7.下列各项修辞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B.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C.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D.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解析:D项使用了顶真,其他三项使用了对仗(对偶)。

  答案:D

  8.由于字数、音节、平仄所限,古典诗词中语序颠倒的现象较为普遍。下列诗句没有语序颠倒现象的一项是( )

  A.姊妹弟兄皆列士,可怜光彩生门户。

  B.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C.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D.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解析:A项正确的顺序应为“可怜门户光彩生”;B项正确的顺序应为“花钿、翠翘、金雀、玉搔头委地无人收”;D项正确的顺序应为“行宫见月色伤心,夜雨闻铃声肠断”。

  答案:C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9~12题。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苑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9.试分析画线语句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及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画线的语句采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唐玄宗逃往西南的路上,四处是黄尘、栈道、高山,日色暗淡,旌旗无光,秋景凄凉,这是以悲凉的秋景来烘托人物的悲思。在蜀地,面对着青山绿水,还是朝夕不能忘情。这是透过美景来写哀情,使感情又深入一层。

  10.诗歌从哪些方面来反复渲染诗中主人公的苦苦追求和寻觅之情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从黄埃散漫到蜀山青青,从行宫夜雨到凯旋,从白日到黑夜,从春天到秋天,处处触景伤情,时时睹物思人,从各个方面反复渲染诗中主人公的苦苦追求和寻觅之情。

  11.节选的这部分诗句刻画了唐玄宗怎样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表现唐玄宗在杨贵妃死后愁苦、寂寥、伤痛之情以及对杨贵妃无尽的刻骨相思,读者看到的不是一个帝王,而是一个普通人对爱情的忠贞。

  12.这一部分中,作者运用了哪些方法来刻画人物的内心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通过景物的渲染来描写,有的景中见情,有的融情于景。如“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2)通过人物的动作来描写,如“踌躇不能去”“信马归”“孤灯挑尽”等。(3)直接描写心理,如“尽沾衣”“思悄然”“谁与共”等。

  三、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3~14题。

  村夜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13.这首诗主要采用了怎样的艺术表现手法?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理状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应抓住“霜草苍苍”“行人绝”“月明”“花如雪”等词句揣摩作者的心理状态。

  答案:寓情于景。作者匠心独运地借自然景物的变化,写出人物感情的变化,反映了作者由开始的孤独寂寞到最后惊喜愉悦的心理状态。

  14.“独出门前望野田”这一句在全诗中起什么样的作用?试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应从该句在全诗结构及表达情感等方面考虑其作用。 答案: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一是描写对象的过渡,描写对象由山庄转向田野,收束了前两句对村夜萧疏暗淡的描绘,展开了另一幅使人耳目一新的明朗画面;一是感情过渡,诗人情感在此突转,由孤寂转向愉悦。

 

  《长恨歌》的创作及其主题思想

  一、关于《长恨歌》主题的探讨情

  关于《长恨歌》的主题,建国以来学界多次展开讨论,综合各家的观点,大致可分为三派:其一是讽刺说,其二是爱情说,其三是双重主题说,即既有讽刺又有爱情的双重主题。

  讽刺说发端于古人。南宋陆游说,杜甫的“《哀江头》即《长恨歌》也。”明代的唐汝询说:“《长恨歌》讥明皇迷于色而不悟也。”清乾隆皇帝的八个字下得很准:“哀艳之中,具有讽刺。”

  “哀”的“艳,”就是杨玉环,是形式;“讽刺’’唐明皇,是内容。这几个人都认为诗中的帝王和后妃是否定的对象,诗歌的主题与白居易同时所写的《李夫人》是一样的。

  爱情说是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提出来的。基本观点是诗中帝妃是正面艺术形象。立论的依据是诗的后半部分对爱情的描写。但他们无法将其观点贯穿到前半部分,他们也承认诗的前半部分具有讽刺和谴责的意味。此说的不彻底性使他们在争论中处于少数地位。

  讽刺说与爱情说各执一端,那么试图调和矛盾的双重主题说便得以产生。这一派既承认诗的前半部分具有讽刺意义。又承认后半部分李杨有诚笃的相爱之情,并认为作者偏重于后一’方面。因而这一派被认为是折衷派,也可以说是爱情说的支持《长恨歌》的创作及其主题思想派。

  列宁说:“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内,”(列宁《论民族自决权》,《列宁选集》第二卷512页)去把握那个时代的特殊精神,去体会那个时代所反映出来的特殊情趣。当然这种特殊的情趣还是由作家的作品反映的,因而就必须先“知人论世,”顾及到作家创作时的各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