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背后的深情

时间:2022-11-17 21:32:50 背影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背影》背后的深情

  导语:《背影》的语言非常忠实朴素,又非常典雅文质。这种高度民族化的语言,和文章所表现的民族的精神气质,和文章的完美结构,恰成和谐的统一。以下是由小编为您整理的《背影》背后的深情,欢迎阅读!

《背影》背后的深情

  余光中先生在《论朱自清的散文》中说:“《背影》一文久有散文佳作之誉,其实不无瑕疵,其一便是失之伤感。短短千把字的小品里,作者便流了四次眼泪,也未免太多了一点。时至今日,一个二十岁的大男孩是不是还要父亲这么照顾,而面临离别,是不是会这么容易流泪,我很怀疑。”

  其实,朱自清的眼泪的内涵是很丰富的,决不是浅薄的“伤感”,其中蕴涵着不可明言的复杂的感情矛盾。就是在《背影》的文本里,作者也照实记录了一些,只不过话说得很是简约,文笔很是含蓄隐晦,某种难言之隐存在于字里行间,需用心读、了解写作的缘起才能破解。

  要解开这个谜底,关键在于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开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这个现象并不常见,原因是什么?很多人把这句话忽略过去了。结尾“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为什么?“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不好”又从何而来呢?很多人读到这里又滑过去了。大家大概觉得这些话很平淡,没有什么可品味的,其实,这些话很重要,文中的这些留白有很大的张力,有矛盾可以分析。

  “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这是暗示:“我”对父亲怎样呢?单看看父子“不相见已二年余了”,却还是父亲主动地“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写了一信给我”,就不难想见——“我”待父亲是怎样的……《背影》中矿藏太丰富了。

  事情发生在1917年,文章写于1925年,是整整八年之后。这期间发生了许多事情:

  这年冬天(1917年),因祖母逝世,回扬州奔丧。父亲时任徐州榷运局长。在徐州纳了几房妾。此事被当年从宝应带回淮阴的淮阴籍潘姓姨太太得知,她赶到徐州大闹一场,终至上司怪罪下来,撤了父亲的差。为打发徐州的姨太太,父亲花了许多钱,以至亏空五百元让家里变卖首饰,才算补上窟窿,祖母不堪承受此变故而辞世。

  (姜建、吴为公《朱自清年谱》,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

  他上北大的第二年(1917年),父亲的差事交卸了,一家大小断了经济来源,从此生计日艰,进而债台高筑。1920年,他从北大毕业,理所当然,他要负担家庭的经济,但是承担多少,承担有没有限度,他个人有没有独立支配经济的自由,在这些问题上他和父亲发生了一次一次龃龉。1921年暑假,他回到扬州八中任教务主任,父亲凭借与校长的私交,让校长将儿子的每月薪金直接送到家里,而朱自清本人不得支领。这种专制式的家长统治激怒了朱自清。一个月后他愤然离去,到外地执教。父子从此失和,这年冬天他不得不接出妻儿,在杭州组织了小家庭。1922年暑假,他想主动缓解和父亲的矛盾,带着妻儿回扬州,但父亲先是不准他进家门,后则不予理睬。过了几天没趣的日子又悻悻而去。以后父子之间的裂痕越来越深,这就是《毁灭》中所说的“败家的凶残”、“骨肉间的仇恨”。1923年暑假虽又回家一次,但与父亲的关系仍未好转。

  (关坤英《朱自清评传》,燕山出版社,1995)

  自民国十年杨州八中的辞职事件发生后,妻儿也被逼离家,待在岳父处几个月,直到民国十一年二月才接到杭州组织起小家庭。这一年暑假,朱自清希望时过境迁,带着妻儿回杨州探望双亲,首先是不准进门,后来是不加理睬。过了几天很没趣的日子,颓然返回杭州,这就是给俞平伯信中的“暑假中在家,和种种铁颜的事实接触之后”的遭遇。到民国十三年,母亲也被逼离家,朱自清接到浙江奉养,这时候心情极为痛苦,但本性忠厚,从没有怨恨。

  (周锦《朱自清作品评述》,智燕出版社)

  

  《背影》一文还有很关键的细节被忽略了。原来,造成祖母逝世、家庭濒临崩溃的原因,就是父亲道德上的过错。作为儿子,对父亲此等说不上口的品行以及造成的后果,朱自清在文章中自是不便明说,文笔非常含蓄隐晦。虽然口不能言,但却郁积于心。在此情况下,儿子对父亲在情感上是有距离的。

  文章开头说:“我与父亲不相见己二年余了”。那么,作者为什么接着又说“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呢?也就是说,朱自清为什么要写《背影》呢?我认为,搞清楚这个问题,对我们读懂《背影》很有帮助。

  它之所以能历久传诵而有感人至深的力量者……只是凭了它的老实,凭了其中所表达的真情。

  (李广田《最完美的人格》)

  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章只是写实,似乎说不到意境上去。

  (叶圣陶、朱自清、唐弢:《关于现代散文写作——答编者问八题》《文艺知识》第一集之三,1947年7月1日出版)

  父亲的来信那句话是——“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这里,所谓“大去”其实就是一个“死”呀!作为人子,看到父亲的这个来信,谁又能不为所动呢?既然父亲离“大去之期不远矣”,前尘往事,一切都得到了原谅。再说,情随事迁,朱自清写《背影》的时候,事情已经过去八年了,当时的情感拉开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在回忆中也获得了程度上性质上的改变。这时儿子对父亲的感情有了变化,当时的懊悔变成了如今的忏悔。

  在北方定居后,生活是安定了,可是精神上却更加痛苦。尽管由于姨娘的作祟,尽管父亲的做法过分了些,自己虽然也曾一再的忍受着,但总不能就这样的僵持下去。最后终于决定自己认错,请父亲原谅,既不向老人争曲直,也不希望有回音,只是尽其在我的发出信去。就是这样的一份感情,心绪得到了平静,对父亲产生了强烈的怀念,而写下了这一篇《背影》。

  (周锦《朱自清作品评述》智燕出版社)

  表面上,《背影》表达了儿子对父亲的忏悔;实质上,这种忏悔是父子长期失和造成的,而这种失和状态给儿子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创伤,这种父子反目使他痛苦和焦虑。“父为子纲”、“子不言父之过”等传统文化的重负使朱自清在反叛父权专制时产生道德上的焦虑和心理上的忧悒。父亲来信触发了这种焦虑,勾起了他心中的沉痛,强烈的骨肉亲情占据了他的胸怀,父亲那句“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使他受到震撼,难道真的要应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古语了吗?不,他要尽早与父亲冰释前嫌,他要借文章给老父以安慰,同时也释解自己心中之块垒。

  于是,《背影》的字里行间充满了老父的慈爱和儿子的忏悔,……作者借写作《背影》释解了内心的焦虑,也使父子冲突得以缓和。

  朱自清写作的目的达到了。

  (赵焕亭《<背影>:朱自清内心矛盾和焦虑的审美置换》,《平顶山学院学报》2005.4)

  此文也可以看作朱自清向他父亲伸出橄榄枝——希望父亲看到文章,以修旧好。实际上,朱父看到此文,也便与儿子和好。

  一九二八年,我家已搬至扬州东关街仁丰里一所简陋的屋子。秋日的一天,我接到了开明书店寄赠的《背影》散文集,我手捧书本,不敢怠慢,一口气奔上二楼父亲卧室,让他老人家先睹为快。父亲已行动不便,挪到窗前,依靠在小椅上,戴上了老花眼镜,一字一句诵读着儿子的文章《背影》,只见他的手不住地颤抖,昏黄的眼睛,好像猛然放射出光彩。

  父亲在看到《背影》的几年后,便去世了,他是带着满足的微笑去世的。

  (朱国华《朱自清与<背影>》,《人民政协报》1998.10.25)

  海外现代文学研究名家李欧梵的意见是颇有启发性的。他曾在一次讲学中说过:

  五四是个反传统的年代,是个“打死父亲”的年代,五四文学的父亲形象都是负面的;而《背影》不同,在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里,它第一次重点刻画了一位正面的父亲形象。在“满街走着坏爸爸”的情况下,这一个“好爸爸”一下子激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

  (倪文尖《〈背影〉何以成为经典》,《语文学习》2002年第2期)

  朱自清的禀性忠厚而且善良,尽管家庭缺少温暖,尽管父亲对家庭并不是一个很负责的人,他都不放在心上。最难得的,他的《背影》不是写在亲情的照拂与家人的和乐中,而写成于漂泊的异乡,近似无家可归的状况下。

  (周锦《朱自清作品评述》智燕出版社)

  朱自清是怀着羞愧、伤悲、感恩等复杂的情感写作《背影》的,作者写《背影》其实用情极深、用力极猛。短短一篇《背影》里有悠长的朱自清的生活史、情感史、思想史。《背影》背后的故事更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真实的一面。作者的忏悔是很沉重的,沉重到每思及此,就流下眼泪。有的人不理解《背影》所表达的情感,是因为不了解《背影》真正的写作目的。

  听了很多节讲《背影》的课,我发现很多老师教《背影》,有一个共同点,都把焦点聚焦在“父爱”这个主题上,只是将《背影》解读到父慈子孝的层面。让学生体认父爱,这自然是不错的,但未免失之浅薄。《背影》的确表现了父亲爱护儿子的深挚情感和儿子对父亲关怀的感激之情,但是,学习《背影》一文,仅仅是体会父爱,适合吗?到位了吗?正如王荣生教授所说:“我们学习散文,是把重点放在散文所描写的对象上呢,还是把重点放在通过对象的描述所抒发的作者的情感上呢?换句话讲,是看父亲的形象呢,还是看体察父亲的那个人的心情呢?”(王荣生,《教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学》,《语文学习》2009.09)。这是一个教学内容的选择问题,也就是“教什么”的问题。教学任何一个文本,把主要精力倾注在文本所描写的对象上(写的什么),而不是对所描写对象的描述上(怎样写的),这恐怕是有问题的。

  文章是立体的,我们讲给学生的,却往往是一个平面,可能还是扭曲的平面。这么多老师在教学《背影》的时候,都一股脑儿聚焦在作者描写的对象上而不顾作者通过对象的描述所抒发的情感,这与《教师教学用书》“感受理解父亲的爱子之情”、“领会本文所表现的父子之间的亲情,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定位有关。

  前面提到的那些隐情《教师教学用书》掩盖的严严实实,没有一个字的介绍,也难怪老师们将“父子情深”平面化地理解为父子关系一贯其乐融融。如果教参不是将朱自清父子之间的感情一厢情愿地“提纯”、“净化”,我们老师也不会一股脑儿地把精力聚焦在描写的对象“父亲”身上,只是简单地归纳为真挚感人的父子之情。这样我们就明白了为什么一些老师,只是将《背影》解读到父慈子孝的层面,而在明明有话可说的地方,反而视而不见,没有东西讲了,就是因为没有抓住矛盾,无法往深刻的内涵突进,就只好从表面到表面,在文章所描写的对象上上瞎折腾了。因为按《教师教学用书》教学似乎不允许知道《背影》里的秘密。《教师教学用书》意欲掩盖什么?聚焦什么?指引什么?是不是怕大家知道了这些秘密,父亲的形象一旦被戳破,怎么引导学生深切感受父爱呢?

  在互联网时代,《背影》里的秘密盖是盖不住的。有的老师知道了这些情况,却不敢示于学生。有老师就说,“教学《背影》千万不能把朱自清先生用心遮盖起来的东西给晾了出来。”“如果不强硬地挖出那些学生本来根本无可能知晓的背景,这篇文章足够经典。”“……因为这个担心,上课时我总是刻意避免谈及朱自清的父亲及其父子间的矛盾。”这样的观点,我不能认同。我认为,教学就应该真实地去教。这么丰富的矿藏资源就这么被浪费了,被屏蔽掉了,看上去很自然地对接到了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上。但对教学《背影》来说掌握详实而又丰富的背景资料,有助于深入探究文本内涵。如果不了解这些,《背影》所抒发的浓情就显得有些突如其来的过分,文本里的不少着力点也多少显得做作——正如本文开头余光中先生所怀疑的那样。客观呈现文章背后的信息,对准确理解文本中肯地评估文本,是很重要的,即使文章背后的故事,并不是那么有诗情画意,但它却是《背影》里最真实、最可贵的东西。

  我认为让学生知道《背影》里的秘密,不会影响朱父的形象,这与让学生体认父爱的教育目的也并不矛盾。因为《背影》一文其实是朱自清父子之间长期冷战关系的解冻剂。现在的孩子要真正理解这篇散文,其实是很困难的。但这些材料让语文老师们都看看,却大有好处。当然,老师在备课上要深度解读,在课堂教学上要适度教学(文后附有我对《背影》的教学设计)。台湾的《国文教师手册》(相当于大陆的《教师教学用书》)在这方面做的就很好(文后附有台湾康轩版教材《国文教师手册》提供的《背影》的背景资料),相形之下,人教版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的教学引导设计就显得极其低级、幼稚和可笑了。

  长期以来教材的权威性,教师用书对教学行为的规范、限制与引导,使得读者逐步丧失了对“经典”的反思能力。借用米尔斯(Mills.C.W)所著《社会学想像》中的观点:我们观察世界的每一事物都依赖于我们观察世界所通过的透镜。让不让知道《背影》背后的故事只跟我们的观念有关。

  【拓展】《背影》赏析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与《悼亡妇》,被称为天地间第一等至情文学。 他能够在淡淡的笔墨中,流露出一股深情,没有半点矫柔造作,而有动人心弦的力量,特别是《背影》,表达了作者对其父朱鸿钧的深情和丝丝的怀念,深深感动着每一位读者,并长期以来,一直作为现代经典散文被收录在中学、大学语文课本中。

  但是,近来,有些人在网上对先生的这篇美文大加指责,并斥之为病态文学,叫嚣应当把斯文从中学、大学的语文课本中裁掉等等。看罢这些人在网上发布的文字,我心中不免有些凄惶,也有几番哀叹,眼前也不由得浮现出一群赤膊叉腰,张口唾沫四溅,闭嘴白沫满唇,翘足延颈,当街谩骂的泼妇形象来。如果按照这些人的说法去衡量,中国五千年来的璀璨文化艺术几乎无不是病态的文化艺术,都入不了他们的法眼了。而他们自己却又拿不出一篇,或者一件,他们自己的非病态的作品来供人们一饱眼福,这又是为什么呢?于是,我不仅联想起鲁迅先生战士战死了的时候,苍蝇们所首先发见的是他的缺点和伤痕,嘬着,营营地叫着,以为得意,以为比死了的战士更英雄(《战士和苍蝇》)的话来,并以此馈赠那些当街叫嚣的泼妇们。

  一、写作背景:

  《背影》一文,写于一九二五年。斯文乃追忆其八年前的一件往事。讲述作者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念书期间,得知祖母去世后,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老家奔丧。办完丧事后,其父到南京找工作,而作者则回北京念书,父子俩在今南京市浦口区惜别的情景。此文后来收在了开明书店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中。它是自清先生早期一篇极为有名的文章,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的散文杰作。作者仅以一千五百字描写了一个生活片断,却能感人至深,脍炙人口,自清先生的写作技巧,焉不敬服人哉!

  二、思想主题:

  通过对父亲在车站给儿子送行情景的描述,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热爱和儿子对父亲百般的怀念。

  本文作于1925年,写的是1917年作者在北大读书时的一段经历。而在这一时期,中国的社会状况是:军阀割据,帝国主义势力明争暗斗,知识分子朝不保夕,广大劳动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作者当时虽未站到革命立场,投入反帝反封的斗争中,但作为一名正直、善良、敦厚的知识分子,必然会感到社会的压抑,产生一种落寞凄凉的情绪。作者以自己的家庭为例,讲述了其家庭因社会的黑暗而日趋窘迫,光景很是惨淡,一日不如一日,作者的父亲,先是赋闲,后为了找差事而东奔西走,乃至老境颓唐。这些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奔波劳碌,前途渺茫,谋事艰难,境遇凄惨的现实。在他们心头笼罩一层不散的愁云,如同文章所表现的灰暗的基调。在这一背景下,作者写出了真挚、深沉,感人至深的父子之爱,不仅是符合我们民族伦理道德的一种传统的纯真而高尚的感情,而且父子互相体贴,特别是父亲在融汇了辛酸与悲凉情绪的父子之爱中,含有在厄运面前的挣扎和对人情淡薄的旧世道的抗争。虽然这只是怨而不怒式的反抗,但也会引起人们的同情、叹惋乃至强烈的共鸣。

  三、文章分析

  《背影》是记实散文。它描述了在家庭遭受变故的情况下,父亲送别远行儿子的经过。通过朴素真切的语言,表现了父亲的一片爱子之心和儿子对父亲的感念之情。它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作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这话道出了《背影》的写作缘由、描写重点和写作特点等,可以作为理解文章的钥匙。

  全文分成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即第一自然段。乃开篇点题。思念父亲,最不能忘怀的是他的背影。

  第二部分:即从那年冬天至我的眼泪又来了。以回忆往事,追述在车站与父亲离别的情景,表现父亲爱子的真挚感情。

  然此部分又分三层:

  第一层:从那年冬天到我们便同行。旨在为写背影渲染悲凉的气氛。其主要交代此次父子分别时的家庭情况。

  第二层:自从到南京时到太聪明了。写父亲送行前的细心关照,为写背影作铺垫。

  第三层:始于我说道止于又来了。描写父亲爬过铁道去买橘子的背影,抒发真挚的感情。

  3.第三部分:即最后一自然段。写别后对父亲的思念。以在泪光中再现背影作结,直接抒发深切怀念之情。

  四、艺术分析

  《背影》记事颇简单,一个丢了差使的小吏送子北上读书,在火车站送别。在军阀统治的旧中国,这种事是极平常的事,在那黑暗的社会里,即使这种小康之家,也经不起天灾人祸的打击。文章记述了作者家庭的不幸和当时的灰暗世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这种社会虽早已不存在了,但其记述的情景,对我们来说依然有着历史的认识作用。

  其写作特点:本文通过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背影的命题以立意,组织材料,在叙事中抒发父子深情。

  背影在文中反复出现四次,然每次的情况都有所不同,而思想感情则是一脉相承。第一次,在文章开头,旨在开篇点题背影。营造出一种浓厚的感情气氛,以笼罩全文。第二次,在车站送别的场面中,作者对父亲的背影作了具体的描绘,此为写作重点。父亲胖胖的身躯,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步履艰难,蹒跚的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这个镜头表现了父亲爱儿子的深厚感情,使儿子感动得热泪盈眶。第三次,父亲和儿子告别后,儿子眼望着父亲的背影在人群中消逝,离情别绪,又催人泪下。第四次,在文章结尾,儿子读着父亲的来信,在泪光中再次浮现了父亲的背影,思念之情不能自己,与文章开头呼应。

  本文把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然又不同于一般作品去描写人物肖像、神情、音容笑貌等,而是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背影,不惜笔墨作具体细致的刻画。作者这样处理,主要同作者的家境和心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一、父亲老境颓唐,饱经忧患,半生潦倒;二、父亲在家境惨淡、祖母逝世、奔走谋职之时,还不辞辛苦,不怕麻烦送儿子上北京,还艰难的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而且反复叮咛一路小心。三、当时父亲的心境不好,儿子的心境也不好。因此,作者抓住父亲这样一个背影集中描绘,抒发特定环境下的思想感情,自然取得强烈的艺术效果。也正因为作品写的是特定的家境、心境、慈父孝子之间相爱相怜,字里行间有淡淡的哀愁,显得更加真挚动人。

  具体说来,

  1.民族化。《背影》的语言非常忠实朴素,又非常典雅文质。这种高度民族化的语言,和《背影》所表现的民族的精神气质,和《背影》文章的完美结构,恰成和谐的统一。没有《背影》语言的明丽典雅、古朴质实,就没有《背影》的一切风采。

  2.简洁。本文通体干净,没有多余的字眼,即使一个的字、一个了字,也是必须用才用。除了夹入了一些文言词语以外,没有华美的辞藻,生僻的词语,都是质朴自然的家常话,生活气息非常浓厚,提炼得非常简洁。

  3.朴实。《背影》全用白描记叙事实,不作任何修饰、渲染。通篇写父亲多么关心爱护儿子,儿子又是多么感激思念父亲,但像关心、爱护、感激这一类的抽象现成的字眼,文章中却一个也没有用,更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大朴正是大巧的表现。文中用词造句都经过认真考究,绝不随便。如送行那一段: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这里的说定,如果用说过似乎也通,但逊色多了。说定不送,后来终于还是送了,实际上是说而不定,很好地表现出父亲当时的矛盾心理。熟识一词,说明父亲嘱托的这个茶房该是靠得住的;再三嘱咐,表明嘱咐茶房遍数之多,不厌其烦,反复交代,唯恐茶房有半点疏漏;甚是仔细,表明嘱咐内容之详,把送行中应该注意的细微末节都提到了。这些用语,强调说明父亲已经为儿子上车作了极其精细、周密的考虑和安排,字眼虽然十分平常,但用得恰到好处,使父亲爱子之心跃然纸上。

  4.感人。语言平实简洁,却能传达出无限深情是文章语言又一特色。全篇文字平平实实,但字里行间渗透着一种深切怀念之情,因而十分感人。话都是很平常的,没有什么特别,读者都有这种生活经验,因此也容易引起联想,由此发现人世间普遍平平常常而又最为珍贵的美好感情,给人以性情的陶冶,增进人们对天下父母心的理解。

  5.文白夹杂。文中出现文言的原因:作者有很深的文言基础,当时的语体文中常有夹入文言词句的情况,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文章中使用文言词句,可能也与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有关,例如不说失业或丢了差使,而说赋闲,似乎赋闲不象失业那样刺耳和使人难堪,有失体面;最后一节既因父亲来信是文言,引用原句,更见真实,也因所表达的尽是家庭和父亲的困境和沧凉的心情与复杂的感受,所以也用了许多文言词句,这也笼上了一层时代赋予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特殊语言色彩。在写法上,《背影》的主要特点是白描,作者写父亲的背影,描写那买桔子时过铁道的场面,完全用白描的手法。所谓白描,照我的理解,就是不设喻,不加形容和修饰,用质朴的文字,把当时的情景如实地记写出来,给读者以身临目击之感。换句话说,白描是用叙述的方法进行描写,达到再现实景的艺术效果。

  6、白描的技巧极高。如: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父亲的背影,儿子是太熟悉了。但这次要描写的,却不是那常见的背影,而是在特定场合下,使他极为感动、终生难忘的那个背影!作者不施浓墨,不用重彩,而是白描。再如作者写父亲当时的穿着打扮体态动作,特别着重描绘了过铁道的情景。怎样走去,怎样探身下去,怎样爬上月台,攀上爬下,移脚倾身,都细细地如实写下,我们读后有身临其境之感,仿佛我们当时也在场,也看到了一位仁慈的父亲对儿子的关怀和体贴的情景。

【《背影》背后的深情】相关文章:

朱自清《背影》背后的故事11-14

深情的句子02-21

经典深情语句05-09

深情的古风句子02-13

深情告白的句子03-14

关于深情的句子07-14

深情的个性签名10-18

最深情的句子10-09

深情个性签名11-08

读出《背影》后的“背影”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