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的小报内容

时间:2022-07-09 04:46:09 板报大全 我要投稿

心理健康的小报内容

  很多父母忙于工作,忙于赚钱养家,而疏于对孩子心理的安慰。下面小编整理的心理健康的小报内容,欢迎来参考!

心理健康的小报内容

  心理健康的小报内容

  心理健康的小报

  心理健康的小报

  心理健康的'小报

  心理健康的小报

  心理健康的小报

  心理健康的小报

  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活动就是人在清醒状态下,在社会活动实践中,通过头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能力的反应。每个人的心理活动的过程大致就是一样的,但就是每个人的个性特征又就是不相同的。具体如下:

  1、观察、注意、记忆、思维及语言表达的能力达到同龄人正常水平,在一定场合下能发表自己的'见解;

  2、情绪比较稳定,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基本能保持较好的心境;

  3、兴趣广泛,对某些方面的兴趣有稳定性和专注力,能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4、行事有较明确的目的,有一定的自制力和调节力;

  5、自尊、自重,能正确认识欣赏自己;

  6、性格较开朗,对生活有较大的热情,有进取的精神面貌,处事基本上做到言行一致,有正义感;

  7、乐于交往,与家庭成员、同事、伙伴大都保持比较和谐、亲密的关系;

  8、能面对现实并以积极的态度适应环境,能识别和抵制不良的社会影响。

  心理健康原则

  心理健康原则就是判断每一个人心理就是否健康的标准。

  保密性原则,保密性原则就是指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有责任对学生的个人情况以及谈话内容等予以保密,学生的名誉和隐私权应受到道义上的维护和法律上的保护。

  教育性的原则,教育性的原则就是指教育者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此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提出积极中肯的分析,始终注意培养学生的积极进取的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全体性原则,全体性原则就是指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所有学生,全体学生都就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和参与者,学校的一切教育特别就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设施,计划,组织活动,都要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考虑到绝大多数学生的共同需要和普遍存在的问题。

  差异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就是指心理健康教育要关注和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就是指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运用系统论的观点指导教育工作,注意学生活动的有机联系和整体性,对学生的心理问题作全面考察和系统分析,防止和克服教育工作中的片面性。

  发展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就是指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此时必须以发展的观点来对待学生,要顺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一发展为重点,促进全体学生获得最大程度发展。

  心理健康原则:

  一、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因为心理就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所以任何正常心理活动或行为,在形式和内容上必须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 如果一个人坚信他看到或听到了什么,而客观世界中,当时并不存在引起他这种感觉的刺激物,我们就可以认定,他的精神活动不正常了,他产生了幻觉。

  如果一个人的思维内容脱离现实,或思维逻辑背离客观事物的规定性,并且坚信不疑,我们就可以认定他的精神活动不正常了,他产生了妄想。 这些都就是我们观察和评价人的精神和行为的关键,我们又称他为统一性。或者同一性标准。人的精神或行为只要与外界环境失去同一性,必然不能被人理解。 在精神科临床上,常把有无自知力作为判断精神障碍的指标,其实,这一指标已经涵盖在上述的标准之中。所谓无自知力或自知力不完整,就是指患者对自身状态的错误反映,或者说就是自我认知与自我现实统一性的丧失。 在精神科临床上,还把有无现实检验能力作为鉴别心理正常与异常的指标,其实,这一点也包含在上述标准之中。因为,若要以客观现实来检验自己的感知和观念,必须以认知与客观现实的一致性为前提。

  二、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虽然人类的精神活动可以被分为知情意等部分,但就是他自身就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具有协调一致性关系。这种协调一致行,保证人在反映客观世界过程中的高度准确和有效。 此时一个人遇到一件令人愉快的事,会产生愉快的情绪,手舞足蹈,欢快地向别人诉说自己内心的体验。这样,我们就可以说他有正常的精神与行为。如果不就是这样,用低沉的语调向别人述说令人愉快iaide事,或者对痛苦的事,做出快乐的反应,我们就可以说,他的心理过程失去了协调一致性,成为异常状态。

  三、人格相对稳定性的原则

  在长期的生活道路上,每个人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格心理特征。这种人格心理特征一旦形成,便有相对的稳定性。在没有重大外界变革的情况下,一般就是不易改变的。 如果在没有明显外部原因的情况下,一个人的个性相对稳定性出现问题,我们也要怀疑这个人的心理活动出现了异常。这就就是说,我们可以把人格的相对稳定性作为区分心理活动正常与异常的'标准之一。例如一个用钱很仔细的人,突然挥金如土,或者一个待人接物和热情的人,突然变得很冷漠,如果我们在他的生活环境中找不到足以促使他发生改变的愿意,那么,我们就可以说,他的精神活动已经偏离了正常轨道。

  另外还有:

  1、保持自我意识良好。自我意识就就是对自己、对“我”的认识。自我意识良好的核心,就就是做到自知和自爱。自知就就是通过自我观察、自我评价,此时来了解自己能力的真实水平,对各种行为都要“量力而行”。自爱就就是爱惜自己,保护自己,重视自己。

  2、保持社会功能良好。所谓社会功能良好,即为对社会适应自如。

  3、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与人交往时还应注意:真诚的鼓励和赞美,此时而不就是阿谀逢承;从团结的愿望出发,善意的指正;尊重别人人格,不把意见强加于人。

  4、 要积极参与劳动实践。劳动促进个体的发展包括躯体和心理两方面。通过劳动实践从而保持和现实的紧密联系,通过劳动实现理想,纠正不切合实际的空想,并在劳动中增进人们的友谊。劳动使人消除不必要的忧虑和摆脱过分的自我注意,使生活内容丰富而充实。劳动的成功与成果,使人们认识到自己生存的价值,因而对生活充满信心。

【心理健康的小报内容】相关文章:

心理健康小报内容09-25

心理健康内容的小报07-09

心理健康的小报的内容07-09

关于心理健康小报内容07-09

有关心理健康的小报内容07-09

心理健康电子小报摘抄内容07-31

儿童心理健康小报内容07-09

小学生心理健康小报内容07-09

养蚕小报内容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