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新华主题征文

时间:2020-11-15 16:31:28 征文 我要投稿

2017我心中的新华主题征文范文3篇

  我心中的新华”主题征文启事

  1937年4月,新华书店在革命圣地延安诞生,明年将迎来80周年华诞。近80年来,一代代新华儿女忠实地履行职责,为宣传马列主义,传播革命真理,普及科学知识,倡导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为了纪念新华书店成立80周年,江西新华发行集团有限公司精心策划了一系列精彩纷呈、有声有色的纪念活动,特此邀请江西省报纸副刊研究会、江西日报副刊部联合开展“我心中的新华”主题征文活动,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诚挚回馈社会,真情回报读者。

2017我心中的新华主题征文范文3篇

  一、征文内容

  “毛体”书写的“新华书店”四个大字,铸就了闪闪发光的“新华”品牌。曾经遍布城市每个繁华角落的新华书店,承载了几代人的读书回忆,一本《新华字典》、一部小说,甚至新华书店发行的课本……满满的都是回忆。

  如今,新华书店走过80年,你和新华书店有故事吗?请写下来发给我们。如果有老物件、买书发票、老照片等,也可以“晒”出来。

  二、征文时间

  2016年11月25日至2017年4月21日

  三、征文要求

  1.紧扣主题,以第一人称抒发作者与新华书店、与图书的真情实感,释放书店情结,传递崇尚读书、热爱阅读的正能量。

  2.主题突出、感情真挚、层次清晰、文字通达,避免内容空泛。作品须为原创,严禁抄袭。

  3.体裁不限,字数在1500字内。稿件发送电子邮件至组委会邮箱:jbxinhua@163.com。

  4.征文结束后,组织专家评审,评出一、二、三等奖稿件给予奖励,并颁发获奖证书。

  江西省报纸副刊研究会

  江西日报副刊部

  江西新华发行集团有限公司

  2017我心中的新华主题征文范文一

  那种美好停留在1980年代

  已经许久没去过新华书店了。现在许多城市里的新华书店不好找,被湮没在商业地产中。到了一个城市,更愿意去当地有名的小众书店去看看。就算路过新华书店,也不会进去。

  但对于新华书店的感情,却是一直深埋在心的。不进去,是不想看到现在被各种教辅、商业书籍充斥的书店,破坏了以往的那种美好印象。我心目中美好的新华书店,永远停留在了1980年代。

  刚好是1980年的时候,我从农村进入县城上初一。第一次到县城的乡下孩子,被城里的高层建筑(其实也就是四五层高)震撼了,而在县城最繁华处的新华书店,仿佛又多了别样的光辉。站在马路边仰视“新华书店”这4个金光熠熠的大字,顿觉“高大上”。

  那时候的书价很低,但对于一个从来没有零花钱的孩子来说,每本书的价格都高昂到令人望而生畏。书店里的书,有的是摆在书架上的,可以取下来翻阅,有的则是摆在玻璃柜子里,需要找店员用钥匙打开才能拿到手里看。但无论是书架上的还是玻璃柜子里的书,在开始的一两年时间里,我都从来没有伸手去触碰过,那种感觉,后来在初恋的时候有,面对喜欢的女孩,只敢欣赏,不敢触碰。

  那时候的新华书店,各类文学书是绝对的主角。在文学书中,各种经典名著又是读者最欢迎的。第一次进新华书店,就被一整套“四大名著”迷住了,它们有着精致的包装,被锁在文学书架最显眼角落的柜子里,每次在书店流连的时候,都会站在它们的面前,想象有一天自己拥有时的心情。

  这样的时候多了,人就会有些魔怔,就会想方设法得到它。那会儿我有两个好朋友,一个叫健健,一个叫小军,在假期的时候,我们会想办法赚一些钱,比如去拣可回收的垃圾、煤堆里的焦铁、路边的废铁丝之类的,攒在一起多了卖掉,会有几块钱的收入。健健爱吃冰棍,分到的钱就去买冰棍了;小军爱吃烧烤,分到的钱就去烤羊肉串了;我把属于自己的那份,老老实实地攒下来,想去买书。

  健健和小军知道了我的愿望,初二那年的夏天,我们流窜在县城的大街小巷,甚至把高层建筑的楼顶都清扫了一遍。经过整整一个暑假,3个人的钱凑在一起,终于够买那套“四大名著”了。我清晰地记得,把那套书捧在手里走出书店时的情形,觉得光线都额外亮了几分。我的两个朋友也很开心,他们说了很多话,可惜现在都忘了他们曾说过什么。

  上初三的时候,新华书店里多了一个专柜,里面摆放着县城一位诗人和一位散文作家出版的新书。专柜上贴了一张纸,上面写了这两本书作者的名字,大概是“本县作家最新作品,欢迎选购”之类的内容。那时候我已经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对这两位作家的大名自然久仰,于是非常渴望能拥有这两本书,如果有他们的签名就更好了。

  后来不知道是从哪里搞到的钱,很有可能是对家长撒谎说买什么学习用品,把那一本散文集和一本诗集买了下来,觉得他们写得真好,也觉得这两本书给自己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后来这两位作家,都成了我非常好的朋友,时常对他们说起当年我对他们出版著作的仰慕,他们说,你也可以把自己的书放到那里呀。这也成为我写作的一个动力。

  10多年来,每年都回老家县城,但一直没去过新华书店。有朋友说在书店发现了我的书,拍了照片发给我,还是很开心的。

  图书馆、新华书店,是许多人的文学启蒙之地。对我而言,尤其如此。现在据说一些县城的新华书店倒闭了,这真是个遗憾。一个小城,如果没有一家书店在那里,总会让人怅然若失。而即便有了书店,如果没有一些固定的爱书的人,经常去体会书所带来的喜悦与欢欣,也不正常。

  曾经关闭的县城电影院,又一家家开了起来,热闹了起来。但愿那些门前冷清的新华书店,也能像电影院一样,能够拥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样的人气。有书店的小县城,多少会给人一些底气。

  2017我心中的新华主题征文范文二

  每个人小时候都会有这样一本启蒙读物

  你的是《山海经》

  我的是《中外神话故事》

  一百人有一百种回答

  但所有人心中的第一家书店一定是——新华书店

  和小伙伴、和父母、和哥哥姐姐,买教辅、买文具、读故事书,说起来,新华书店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可真是一个重要角色。

  最常去的就是新街口新华书店,十年前它还只有四层楼,每逢周末就人山人海,想看书找不到落脚地,就连结账也要排长长的队,虽然如此,但为了故事书,还是会义无反顾来到这里。

  盘腿席地,背靠着书架,和小伙伴紧挨着,还记得当年你在书店专属的阅读姿势吗?

  印象中新华书店是从来不赶人的,阿姨们都很好心,整理书籍也会绕开我们,有时候还会提醒阅览区有空位呢。

  有时候穿着校服就来了书店,聚在这里的我们好像都成为了新华书店的学生。

  记忆中新华书店总是有很多好看的书,越是畅销的书籍越破旧,来这看书的都会心照不宣的拿旧书看,新书是要留给买书的人。

  《地心蝴蝶》、《小飞人卡尔松》、《哈利波特》系列、《时光魔琴》,好书总是看不完,特别火的还要排队看,有时候不知道看什么还会偷瞄一下别人捧的书。

  当年看《鸡皮疙瘩》系列看的如痴如狂,那时候不知道欧亨利式结尾,只觉得《魔血》的结尾超级震撼,每次鸡皮疙瘩出新系列都一定要去新华书店。

  还有《男生贾里》、《女生贾梅》、《淘气包马小跳》,小伙伴们还没有不爱看的,那时的你是否也攒了几个月的钱,就为买一本杨红樱阿姨的书?

  还记得新华书店的一楼总是有很多畅销书,摆放得整整齐齐的,有新书的纸香,有的用塑料纸包装还附带赠品。

  新华书店是有分区的,除了小说,还有教科类、金融类、 科技类等,一家三口来这,一人一个区互不干扰。

  小时候来新华书店只是看书,再大点就是父母陪着来买教辅书了,英语词典、数学练习册、语文作文书,顺便买点圆珠笔铅笔,虽然不是故事书,但看到新书心情总是莫名好。

  山西路的店也是经常去,老师布置的教辅书,要是新街口没有,就一定能在山西路店买到,买完书还能溜达着去狮子桥吃些小吃,这样的路线你是否也走过呢?

  现在山西路新华书店已经不在了,但每一次路过这里,都能想起那年夏天窝在书店里翻书吹空调的好时光。

  其他新华书店却经过改造变得更加新潮靓丽,不仅有小型音乐厅,还有火车、帆船主题的阅读区域,俨然像一个儿童奇幻乐园。这样的书店你喜欢吗?

  虽然现在去书店虽能轻易占得位置,但已经没有当初看书的心了。或许是新华书店养的孩子长大了?也或许是现在的孩子不爱看纸质书了?

  想当年新街口新华书店开业的时候,可是轰动整个南京的大新闻,那时新华书店的书架都被人潮挤翻过,南京人把当时的金陵饭店、新街口百货商店、人民商场亲切称为新街口“三店一场”。

  三十多年的风雨历程,多少代人的童年回忆,新华书店作为南京城市精神的象征,已经深深的烙印在每一个南京人的心灵深处。

  △ 1983年开业剪彩

  如今新街口新华书店一点没变,还是那个红红的门面,醒目的转角,温柔的看着南京城的风雨变迁,不曾意识到这几十年岁月流逝。而这也将成为我们心中永远美好的回忆。

  2017我心中的新华主题征文范文三

  说起来可能很可笑,我小学时的理想是长大后做一名电影放映员和新华书店的售书员。原因就是看电影和读书时方便。近水楼台先得月嘛。而且在十岁时还有一次荒唐之举:和本村的两个同龄玩伴,三个人加起来才有三角二分钱,居然来回步行30公里,到县城新华书店去买了一本小人书《鸡毛信》。剩下的钱不够再买书的了,就买个3块糖球含。非但是饿着肚子走回来的,而且在路过一个村子时,比我个高的那个伙伴还被该村淘气的小孩给拍了一板锹儿。

  呵呵,现在想来小时候真能捉妖。但如此理想和举动,也完全证明我对文化的崇拜和读书欲望的强烈。

  小时候每次去县城都会去新华书店逛逛,而且每次去都会买一本或几本书。兜里剩的钱多就买大部头的图书,钱少就买一些小人书。那时候的书也便宜,《新华字典》一元钱一本。《汉语成语小词典》才6毛钱一本。我曾攒了一年的零花钱,才攒够一本《现代汉语词典》的5元4毛钱。现在还使用着哩。

  记得学生时代曾买过的长篇小说有《沸腾的群山》、《惊雷》、《高玉宝》、《金光大道》、《艳阳天》、《海岛女民兵》、《向阳院的故事》、《新来的小石柱》、《闪闪的红星》、《雁鸣湖畔》、《激战无名川》、《望云峰》、《大刀记》、《剑》等。后来,进入文艺大繁荣时期,能看到的书就多了,以前曾出过后来被限制的书也都纷纷再版,不仅有红楼、三国、水浒、西游四大名著,像那些现在仍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红岩》、《林海雪原》、《苦菜花》、《敌后武工队》、《铁道游击队》、《烈火金刚》、《青春之歌》、《战火中的青春》、《红旗谱》、《平原枪声》、《第二次握手》、《李自成》等书都可以买到了。那时候的书便宜,最贵的也就几元钱而已,有的几百页的书还不到一元钱。现在,若是没事儿站在书柜前翻着这些真正看过,而且不止一遍,且能讲出其中主要故事和人物的便宜图书,还是很感慨:现在的书装帧好了,价钱贵了,却读不下去了,看了一遍就不想再看第二遍,自然也就记不住都写些啥了。

  但自己口袋里的钱再多,也不可能将书店的书都变成自己的。于是,逛书店就成了生活休闲的必须。不是为了买,而是为了看。还记得有次在书店看得时间过长,竟然被售书员给硬生生地抢了回去,而且还狠狠地问:“要不要?不买就别总来蹭免费书。”闹得我当时脸红红的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至今想起那张长满横肉的脸还想吐口吐沫。

  能购买的品种一多,自己的内心就有了膨胀,幻想着啥时能在书店的柜台上摆上署有自己名字的书,看着读者争相抢购自己的书,该有多么的过瘾和刺激啊!高中毕业时正赶上文学大繁荣之时,于是便和众多文学青年一样开始疯狂地追求起缪斯女神来。

  但由于自己的文化底子薄,生活阅历浅,虽然小说、散文、诗歌、戏剧、曲艺、杂文、评论等各类型的体裁都涉猎,但能见诸报刊的却寥寥可数。于是就转写新闻,先在报刊上弄个脸熟再说。同时又参加全国各地的文学函授班给自己充电。和文朋诗友们聚会交流、比赛竞争。久而久之,便打开了局面,但大部头的图书却始终不是我的果实,更遑论将署有自己名字的图书堂而皇之地摆在书店里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将陆续发表在《采访与写作》上关于报告文学写作理论的'文章整理了一下,申请了一个内部发行的(管)字号书号,出版发行了一本名叫《浅谈报告文学的创作》的小册子,全书有7万字左右,虽然不能摆上书店的柜台,但却可以买卖,而且署上了自己的名字。

  2003年,我公开出版了自己的个人作品集,分为小说卷、散文卷和戏剧卷,一套3本,120万字。当时的《文艺报》、《黑龙江日报》等媒体都曾报道过。《光明日报》社主办的《中华读书报》还曾发过评论家王小东先生写的评论文章,推荐我的这套文集。其它的媒体也曾发表过别的评论人的评介文字。

  这回可以名正言顺地把自己的图书摆放在新华书店的柜台上了。但书摆上了,买的人却很少,卖出去的书还没有送人的多。这让曾沾沾自喜的我曾不好意思地发誓:一定要写出畅销书!

  彻底放弃了社会上的一些职务,开始专心创作。2010、11、12三年,我先后出版了几部畅销书:长篇小说《绝对新闻》、《作协大院》;文艺评点集《活色生香话水浒》和民俗散文集《关东风情》。这次不仅摆上了实体书店,而且网上书店卖得更火,甚至均再版加印过。而且还可以用写书赚的银子养家糊口了。

  现在看,书店无论是实体还是网络,都应该牢记一点:便民便宜最好,而且便宜最重要。我自己出畅销书时,出版社给的样书很少,要想送人,就得自己掏腰包,可在实体书店最便宜的才是八折。于是我就在网上买,有的是7折,有的是6折,甚至还有5折的。由此,我明白:现在的人为啥青睐于网络购书?不仅仅是因为品种多、送书上门方便,更多的还是因其折扣大,优惠多才吸引人。

  不瞒各位,我曾多次去市场上的书摊儿去买盗版书,凡是不想保存的那些流行文学类的图书,我都去买盗版书。读书不是吃饭,非要绿色无公害,杜绝假冒伪劣的。只要内容一样,又没有错别字,印刷质量差一些又能怎样?我们看的故事,读的是内涵,也不是工具书,干嘛非得花大价钱买那些速朽之作哩?

  不知各位注意到没有?凡是购买精装书或花钱买书不问价格的,那均不是读书人。他们买书是装门面耍阔的,甚至是送礼溜须的。根本就不是满足自己求知的需求。而真正读书的人又大多是囊中羞涩。所以,我个人觉得:出版社出书别总是弄得那么花里胡哨,实用最好!而且在定价上要贴近穷人。国家对出版社应该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倾斜。提高国民素质不从知识上入手那就是舍本求末。

  同时,别动不动就搞什么封杀,比如不让出版官场小说等。这种封杀和当年秦始皇焚书有什么区别?文学创作不管是弘扬当权者支持的,还是鞭笞某些人认为是“负面”的东西,其实都是作家站在自己的立场和认知去赞扬真善美,贬斥假丑恶,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在增强主流意识,发挥文学正能量的体现。再说,对描写现实生活的作品——官场文学怎么就能如临大敌呢?现实有黑暗的死角,时代也有冰冷的一面。这是谁都无法左右的,好好读一下毛主席的《矛盾论》吧,别把老百姓当敌人。怕什么?又有什么可怕?内幕揭露出来了就改正呗,藏着掖着早晚会鼓包。再说,那只不过是作家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写实和提炼罢了,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相反,对那些胡编乱造、穿越玄幻、胡诌八扯,篡改历史的那些作品才是对人类、对子孙最大的知识误导和文化威胁!要封杀该封杀这些东西才对!

  现在的新华书店大多都名不副实了,我在去年回老家时,特意去原来的新华书店旧址去看了下,那里早就变成商城了,卖着一些假冒伪劣的生活用品。我问当地的文化局长“新华书店搬哪儿去了?”局长说:“名存实亡了,机构有,但早就不卖书了,职工也都下岗回家了。”

  我心中那温馨的文学港湾变成了记忆,现在书的品质多了,书店却没了。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还是人们都务实了?现在,举国上下都在谈论中国梦这个现实而浪漫的词,虽然虚幻,但却给人们留下期待。作家就是为梦而写作的,读书也是在追梦的一种表达方式。实体书店没了,但网络书店却方兴未艾。正视现实,把我们的中国梦融入到对社会进步和民族振兴的期待中去。如此,知识才是我们永远的追求。

  我度过少年时代的那座江南小城,盛夏过后,便满街小巷充斥着荷藕和米酒的气息,进入微凉的九月,伴随着郊外大片一望无垠的芦苇荡开始变得枯燥暗黄,便是孩童准备奔赴学堂的时节。而在这座城里,除了学校以外,可以读书的地方只有三处:一座年久失修的文化馆、一家国营的新华书店和一个私营的小书坊。文化馆像极了《似水年华》中的模样,只是没有蓝花布的映衬,少了些许浪漫,通往文化馆的青石板路古朴而陈旧,而里头的书籍也大都迂腐老道,只有上了岁数的老年人戴了老花镜在馆里读报品茗,显然不符合少年人的读书品味。

  唯一的一家国营新华书店却与我有些渊源,外公是国营改制后的第一任书店经理,而母亲则是那里的图书采购员。于是,无形之中,这家在当时规模面积尚且算得高档的书店,俨然成为我私人的第二个书房。找一个安静的角落坐卧,一头扎到孔子司马迁白居易曹雪芹金庸的世界里,从连环画到章回体,从小说到诗歌。在我14岁离开那座小城以前,在这个平凡无奇的书店里,我已读完了谢晋导演的剧本《红色娘子军》、张扬的《第二次握手》,末代皇帝的前半生,蒋氏家族的兴衰,汪真祺和席慕容的全套诗集,中国古典名著一本没有落下,甚至连当时最流行的娱乐杂志《大众电影》都一期没有错过,这在今天看来,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从书店的巨大落地窗望出去,是一条繁忙的街道,越过一个个匆忙的人影,听着隐约的市井叫卖和自行车摩托车的嘈杂声,我却从玻璃这一面的阅读中,知道有部充满艺术性和诡异气氛的次文化电影叫做《蓝丝绒》,它的导演是一个叫做大卫.林奇的家伙,他住在法兰西,离我所在的这家书店还真不近。

  离国营新华书店挺近的是一个中年男子经营的小型书店,这位先生姓戴,小书店的旁边就是小城里最大的电影院。有一年热映周润发张国荣钟丽缇联袂主演的《纵横四海》,放映结束后大批的人群涌出电影院,紧挨在旁边的这家小书店却惨淡伫立,目睹大量影迷从它的眼前滑过,甚至没有人朝它瞥去一眼。在那个七月骄阳的傍晚,我几乎是带着怜悯的心态,走进了那家不足20平米的小书店。戴先生为人和善,只看不买也不为难。斑驳的玻璃柜上有一只半旧的收录机,时常播放些英文歌曲和英文名著片段,因为经常光顾,终于知道那首最爱的英文歌叫做“超级明星(superstar)”,也正是在这里,我开始伴随收录机里的音频,读到第一篇真正意义上的英文作品《简爱》,感受英国约克郡萧瑟肃杀的深冬气氛和简与罗彻斯特先生的美好爱情。戴先生的儿子生得瘦弱单薄,性格内向,彼时正在念高三,痛恨数理却单爱艺术,每每去到书店,都见他在小角落里临摹美术出版社那为数不多的几本素描作品,却也像模像样。听戴先生与过客闲聊,语气很是无奈,大致意思是若犬子名落孙山,也只得勉强读个美专,好毕业出来找份营生养家糊口。

  很多年以后的今天,我想过这样一个有趣的论题:打个比方,其实吃饭是很私人的事情,属于个人或者家庭,不管梅菜扣肉青菜香菇抑或番茄蛋汤意大利面;但是很多人会不约而同在某个晚饭时间到中环鸿霖吃自助,尽管他们彼此并不相识,但除了享受食物本身带给他们味莓上的感受以外,很多食客也附带着,并愿意感受这共同进餐的愉悦。同理,新片上映的德基影城人头攒动,无数观众在黑暗中为别人的故事共同伤心,共同感动,哪怕这个故事只是络腮胡子编剧在半夜三更无法入眠时消耗四盒万宝路香烟后的成果。其实,书店就是这样一个相似的地方,若干年代、若干背景的人们走在一起,共同体会智慧的火花。就如作家余杰说的那样:跟凝固的图书馆相比,书店更具有流动性,也就更具有生命力。

  到南京读书以后,我一再强调我热爱南京城的豁达气质与民国风范,但同时也时常抱怨南京城现代文化传承的单薄。离开我所生活的宁海路校区以及南大周边,要买一份《南方周末》需要跑三个街区,而要读到《上海一周》连岳或项思微的专栏却已是很奢侈的想法了。但是,钱晓华先生的先锋书店,却建立起南京时尚而知性的文化尊严,多少弥补了这方面的一些缺憾。作家苏童评论店主说,“开书店在他不是一件简单的谋生糊口的事,钱晓华似乎是在书店里完善他的理想。”先锋书店设在五台山宽敞的地下空间,原先是一个闲置的地下工事,忧郁而高贵。大幅的黑白人物像悬挂在读者所看到的任意角度,胡桃木色的十字架悬挂在十几米高的断面上,不得不使读者想到虔诚的基督精神和欧洲传教士的奉献品质。先锋书店的阅读空间设计可谓巧妙,咖啡馆、百米画廊、乐队、电影、主题沙龙,这里已成为南京读书人聚会的中心,甚至已经成为南大、南师大学生的第二自习教室。在南师大读书的年代里,心情愉悦的时节,坐在先锋书店软软的黑色沙发上读《后窗看电影》,悲伤的时节则翻看侯孝贤和朱天文,知道大陆那头还有更悲情的城市。在那些寂寞、彷徨、苦闷的年代,至少还有这样一个僻静的温柔港,让我知道美丽忧伤的《京华烟云》与睿智灵敏的龙应台,让我可以与成都作家洁尘对话,并且知道世界上存在毛尖这样人如其名细腻尖锐的女子。关于先锋书店的记忆,可以让我体验到与心灵相通的作者一起吃饭看电影以及交换心灵的畅快感受。

  我在北京的好友段康康有一日在闲聊中提起,说是让我去北京的时候一定要去“光合作用”,这名字听起来像一家咖啡店,也像一家园艺坊,更像是拍写真的摄影棚。可是当我乘地铁从当时还巍峨耸立的中央电视台旧大楼门前出发,经过公主坟、军事博物馆、天安门广场到达建国门,曲曲折折找到这家店时,才终于被那样的创意所折服,书架上排满了来自各地的中外图书杂志以及电影、哲学、文学、广告等书籍,甚至还有近百套的连环画,夜幕降临却是刚刚开始高峰营业的时间。与其说那是书店不如说是一家小型咖啡沙龙,华灯初上,寒冬夜晚,在热腾腾的蒸汽中品味契诃夫的《樱桃园》,是很温暖又很落寞的感觉。记忆中什刹海、798的一些小型书店也各有特色,但终究比不上北京的另一家书店:雕刻时光。2007年在北京的最后一个夜晚,我的好友云霞在西单新天地请我吃了一顿特美味的四川豆花鱼,接着在先锋小剧场看了一场实验话剧《两只狗的生活意见》,最后一群朋友咧着嘴巴齐声叫“茄子”在雕刻时光前留了一张影。关于这个传奇式书店的传奇性诞生,从网上搜到的相关资料如下:老板来自台湾,被《黄土地》和《红高粱》浓烈张扬的原始味道,粗糙自由、汪洋恣肆的快感所征服,成为电影学院导演系第一位来自台湾的学生,在去新疆旅游的路上,认识了当时为服装学院大二的女生,后来二人发生了一段美妙的爱情,再后来两人结婚了并开了这家店。

  其实,除了钱晓华先生虔诚的学者风范造就先锋书店,小两口的甜蜜开创雕刻时光以外,有些书店的起源还与文化名人扯上了联系。有好几年夏天一直住在上海静安寺附近的江苏路,出了门穿过两个街道就到了常德路上,无数次从张爱玲女士的故居常德公寓前走过,都会留意看看楼上胡兰成当年凭栏的阳台。后来公寓的底楼开了一家书坊名唤“千彩”,有一次推门进去,厚厚的木地板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张爱玲的著作摆在显要位置,门外的梧桐树被热浪炙烤,室内却凉爽异常,橘黄色的窗帘下亮着淡淡的柠檬灯光。照理说,把书坊开在张的楼下,应该也不会违背作家的意愿吧,网上照常有人跳将出来,声称炒作倾向,又或文化侵略。但是就我个人而言,那里头的奶茶挺好喝,那里头的书有点嚼头,那里头的风格依旧是独一无二的民国时代临水照花人,做到这一点已经不简单,倘若住个寻常人家,晒上被褥床单,总归比不得“千彩书坊”的韵味。在上海住着,另一个好去处是福州路,古籍书店、音乐书店、外文书店。。。。。。大大小小的经营商贩挤满了这一条旧租界最早开辟的马路。外文书店是光顾最多的店家,店铺分为四层,主营原版图书和外文期刊,有的时候逛累了就往北走,到人民广场第一食品百货买吃食,或者索性往东走,在外滩边上看风景。我想,在国内任何一个大城市,把书店位置放得如此喧嚣华丽,却内敛海派的,只有上海的福州路做到这般腔调。

  另有一年冬天,我去到台北,忠孝东路走了十遍,逛了士林夜市,尝了豪大鸡排,除此之外没忘特意挤出时间前往位于敦化南路上的诚品书店,作为东南亚几乎最知名的书店,它无疑拥有多年的文化沉淀。全店地板一律用实木铺成,任意席地而坐,且24小时营业。和香港一样,台北也无疑是血统多样化的移民都市,于是在那样一个精彩的夜晚,在普通话、台南话、泰国话、葡萄牙语、英语、日语的通天塔里,我仿佛接受洗礼一般,真正体会到先锋书店的传教士精神,体会到郑和下西洋的宗旨:文化在一个小小的书店里,都已彰显了跨越国界的优越性能。

  其实,读者可以把眼界放宽一些,英国《卫报》记者肖恩.多德森撰写了《顶级书架》一文,盘点了他心目中的全球10佳书店。例如排名榜首的荷兰马斯特里赫特书店本身就是一座有800年历史的大教堂,而处在最末位的英国伦敦哈查兹书店,英国政治家本杰明.迪斯累里、诗人乔治.戈登.拜伦、文豪奥斯卡.王尔德都曾是此地常客。关于书店的话题谈到这里,已经不能算作“记忆”,只能定义为“憧憬”,或是“2011年世界书店旅游指南”,因此这个话题就此打住。

  最后要说一件貌似与书店关联不大的事情。

  今年年初有一日在家中翻看旧杂志,上头刊登着2009年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上的展品名录,目光随意掠过,却看到一个似曾相识的名字,让我突然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他是一名画家。他的个人油画展览一直在欧洲巡回展出,他参加拍卖的这幅作品叫做《记忆中的山》,81*130cm,成交价为8,7040港币,成交地点:上海延安西路1116号蓝帆酒店。后来到网络上去搜索他的资料,有人评论这位画家说,他的画里总有一种逼人心脾的沧桑和令人莫名感动的情愫。

  这位画家,就是当年在电影院旁边那家小书店里临摹素描的戴先生的儿子,那个瘦瘦弱弱的高中生。当年的那座小城是一望无际的平原,没有大山,因此我猜想,他必然是走了很多地方,见识了许多记忆中的山峦。他人评价他的那种沧桑与感动,究其根源,必然是在他走过很多城市与村庄,见识了很多真正意义上的贫穷与富贵之后,由心底发出的力量。这些与我所谈到的关于书店的记忆确实扯不上太大联系,但是唯一一条不可忽视且无比重要的纽带是,在那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书店里,几本薄薄的素描话本,却为他打开了一条通往艺术之都的大门,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历史上第一家书店的诞生真的是这个地球上了不起的发明。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017我心中的新华主题征文范文3篇】相关文章:

党在我心中征文范文06-29

我心中的好老师征文2500字01-27

初中廉洁在我心中征文范文04-13

工匠精神主题征文范文12-27

我身边的垃圾分类故事主题征文范文(通用7篇)11-30

我身边的垃圾分类故事主题征文范文(精选19篇)11-30

写我心中的最美教师征文800字左右09-30

我心中的最美教师——教师节献礼(文苑征文)09-24

垃圾分类的主题征文范文(精选18篇)11-30

垃圾分类的主题征文范文(精选8篇)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