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瑞文网!

年号庙号谥号文化常识

回答
瑞文问答

2021-10-03

庙号: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开国君主一般是祖、继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
谥号:在我国古代,统治者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起的称号。谥号是周朝开始出现的。但周文王、周武王不是谥号,是自称,昭王穆王开始才是谥号。

扩展资料

  秦始皇认为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于是废了谥号。汉代开始又实行了。唐以前不是所有皇帝都有庙号,但是都有谥号,所以唐以前的皇帝大多称谥号。

  年号:年号是中国古代帝王用以纪年的名号,由汉武帝首创。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称为建元元年,第二年称为建元二年,以此类推。

  明清两代的皇帝一般一个年号用一辈子(一世一元)。所以人们习惯称他的'年号,这里面只有明英宗用过两个年号(正统,天顺),另外同治原来的年号叫祺祥,是肃顺他们拟的,不久慈禧发动政变,杀了肃顺,年号改作同治,原来的年号没叫开,人们都习惯地称同治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