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西双版纳州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阅读:97  2017-03-20

西双版纳州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

语 文 试 卷

第I卷(阅读题 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7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9分)

① 春秋战国时代,楚国的青铜冶炼工艺后来居上,独领风骚。利用和发展青铜冶铸技术,楚人在春秋晚期就已开始冶炼并使用铁器。据考古资料,现已出土的东周铁器,大部分都是楚国的,楚人已经初步掌握了块炼渗碳钢和铸铁柔化等工艺。

② 历秦入汉,冶铁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当年楚国著名的冶铁基地宛(汉为南阳郡,即今河南南阳),成为西汉最大的铁器冶炼和生产基地之一。1959年—1960年,在南阳汉代冶炼遗址的三千平方米发掘区内,发现了熔铁炉七座、炒钢炉数座。考察表明,这一遗址既铸造铁器,又用生铁炒钢并锻制器具,使用时期由两汉延续到东汉晚期。故楚之地彭城(今江苏徐州),也是西汉铁官监守的铁器产地。楚国传统的冶铁技术,乃随着西汉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朝廷的重视而得以普及和提高。学者根据出土的楚国铁器和南阳汉代冶铁遗址的考察,对楚、汉冶铁情况作了探讨。

③ 先秦的冶铁炼炉,尚未在楚地发现。可是,著名的湖北大冶铜绿山古矿冶遗址,已发现了多座春秋战国时代的冶铜炼炉。这些炼炉都是竖炉。学者经研究和模拟试验后认为,这些炼炉的设计合理,性能较为优越,体现了当时冶炼的先进技术。现今发现的西汉冶铁炼炉,也都是与楚国冶铜炼炉相似的竖炉,只是建筑更为高大、改造的热效率和料容量更大。我国古代炼铁高炉是从炼铜高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铜绿山的春秋炼炉不仅代表了当时我国最高的炼铜技术,而且为战国以至秦汉炼铁技术的提高创立了良好的基础。

④ 楚国的铸铁柔化技术,可以将生铁处理成黑心和白心两种韧性铸铁,如铜绿山古矿冶遗址出土有韧性铸铁制成的六角形锄,长沙左家塘楚墓出土有黑心韧性铸铁制成的凹口锄,但毕竟处于起步阶段,也未能得以推广,故现今出土的楚国韧性铸铁的数量甚少。自西汉中期,冶铁业实行官营,朝廷为了提高铁制农具的使用寿命,着力推广和发展这种可以增加铁器的强度和韧性的技术,于是,铸铁柔化技术不仅发展到成熟阶段,而且普及为常规的工艺方法。

⑤ 战国中期以后,楚国已能生产白口和灰口混合的麻口铁制品。铜绿山古矿冶遗址出土的战国中晚期铁锤,就是这类强度较高而耐磨性较强的制品。西汉前期,楚人掌握的这种冶铁技术,又发展成为能够生产低硅低碳的灰口铸铁工艺。在此基础上,汉人进而还发明了生产类似今日的球墨铸铁的工艺。

⑥ 以低温还原的“块炼法”炼出熟铁,又进而对其反复加热和锻打以“百炼成钢”的技术,楚人在春秋晚期就已掌握了。江苏六台的春秋晚期楚墓出土有熟铁条,长沙杨家山春秋晚期楚墓出土有用熟铁锻打成的钢剑。这项技术,在汉代乃至后世,一直作为简便易行的传统而承袭下来并不断予以完善。

⑦ 冶铁业规模巨大,冶铁作坊遍布全国,中国古代的炼铁炼钢技术在汉代大体完备和基本成熟,钢铁制品广泛应用到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汉代文化的突出成就。这一成就的取得,乃与楚人在冶铁技术上的贡献分不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南阳汉代冶铁遗址上发现了熔铁炉七座.炒钢炉数座,这里曾经是西汉时期最大的铁器冶炼基地之一.

浏览完整试题B.湖北大冶铜绿山古矿冶遗址发现的冶钢炉已采用与西汉冶铁炼炉相似的竖炉,代表了当时我国最高的炼铜技术.

C.楚国人的冶铁技术是在青铜冶铸技术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春秋时期便已出现,并且后来居上,独领风骚.

D.春秋时期楚国的炼铜技术促进了战国炼铁技术的提高,楚人甚至已经初步掌握了块炼渗碳钢和铸铁柔化等工艺.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从生产生铁到将生铁处理成韧性铸铁,楚人在春秋战国时期便已完成,但是将韧性铸铁全面推向生产.生活领域,则要到西汉时期了.

B.在众多楚人冶铁工艺中,球墨铸铁工艺无疑水平最高,而低硅低碳灰口铸铁工艺其次,麻口铁制品工艺则相对水平最低.

C.早在春秋时期,楚国人便知道经过反复加热和锻打,可以将熟铁炼成钢,这是“块炼法”的进一步发展,并作为一项传统传承下来.

D.楚人的冶铁技术,直接推动了我国古代的炼铁.炼钢技术的不断发展,到了汉代,已基本成熟,冶铁规模巨大,冶铁作坊遍布全国.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西汉时期,铁器成为生产.生活中的重要物质资料,朝廷非常重视冶炼,重要冶炼铁场所要派出铁官监守,一般情况下,私人不得经营铁器.

B.楚国冶铜炼炉建造水平高超,与后来的汉代冶铁炼炉相比,虽说热效率偏低,料容量偏小,但是这也足以证明当时楚国冶铜技术的先进.

C.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铸铁柔化技术就可以增加铁器的强度和韧性,从而普遍提高了人们使用的铁制农具的寿命,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D.铜绿山古矿冶遗址出土的战国中晚期铁锤,证明楚国已经能够生产白口和灰口混合的麻口铁制品,并体现了楚国铸铁柔化技术的高超.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13分)

4.   

怀 念 萧 珊

巴金

   ①她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她的骨灰里有我的泪和血。

   ②她是我的一个读者。一九三六年我在上海第一次同她见面。一九三八年和一九四一年我们两次在桂林像朋友似的住在一起。一九四四年我们在贵阳结婚。我认识她的时候,她还不到二十,对她的成长我应当负很大的责任。她同我谈了八年的恋爱,后来到贵阳旅行结婚,只印发了一个通知,没有摆过一桌酒席。从贵阳我和她先后到了重庆,住在民国路文化生活出版社门市部楼梯下七八个平方米的小屋里。她托人买了四只玻璃杯开始组织我们的小家庭。她陪着我经历了各种艰苦生活。

   ③在抗日战争紧张的时期,我们一起在日军进城以前十多个小时逃离广州,我们从广东到广西,从昆明到桂林,从金华到温州,我们分散了,又重见,相见后又别离。在那些年代,每当我落在困苦的境地里、朋友们各奔前程的时候,她总是亲切地在我耳边说:“不要难过,我不会离开你,我在你的身边。”的确,只有她最后一次进手术室之前她才说过这样一句:“我们要分别了。”

   ④我同她一起生活了三十多年。但是我并没有好好地帮助过她。她比我有才华,却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我很喜欢她翻译的普希金和屠格涅夫的小说。虽然译文并不恰当,也不是普希金和屠格涅夫的风格,它们却是有创造性的文学作品,阅读它们对我是一种享受。她想改变自己的生活,不愿作家庭妇女,却又缺少吃苦耐劳的勇气。她听一个朋友的劝告,得到后来也是给“四人帮”迫害致死的叶以群同志的同意,到《上海文学》“义务劳动”,也做了一点点工作,然而在运动中却受到批判,说她专门向老作家组稿,又说她是我派去的“坐探”。她为了改造思想,想走捷径,要求参加“四清”运动,找人推荐到某铜厂的工作组工作,工作相当忙碌、紧张,她却精神愉快。但是到我快要靠边的时候,她也被叫回“作协分会”参加运动。她第一次参加这种急风暴雨般的斗争,而且是以反动权威家属的身份参加,她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她张皇失措,坐立不安,替我担心,又为儿女们的前途忧虑。她盼望什么人向她伸出援助的手,可是朋友们离开了她,“同事们”拿她当作箭靶,还有人想通过整她来整我。她不是“作协分会”或者刊物的正式工作人员,可是仍然被“勒令”靠边劳动、站队挂牌,放回家以后,又给揪到机关。她怕人看见,每天大清早起来,拿着扫帚出门,扫得精疲力尽,才回到家里,关上大门,吐了一口气。但有时她还碰到上学去的小孩,对她叫骂“巴金的臭婆娘”。我偶尔看见她拿着扫帚回来,不敢正眼看她,我感到负罪的心情,这是对她的一个致命的打击。不到两个月,她病倒了,以后就没有再出去扫街(我妹妹继续扫了一个时期),但是也没有完全恢复健康。尽管她还继续拖了四年,但一直到死她并不曾看到我恢复自由。

  ⑤这就是她的最后,然而绝不是她的结局。她的结局将和我的结局连在一起。

  ⑥我绝不悲观。我要争取多活。我要为我们社会主义祖国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在我丧失工作能力的时候,我希望病榻上有萧珊翻译的那几本小说。等到我永远闭上眼睛,就让我的骨灰同她的搀和在一起。

                                                  (节选自《怀念萧珊》,有删节)

(1)请根据文章②—④段的内容,概括萧珊的性格特点(4分)

(2)第①段在全文的作用是什么? (4分)

(3)作者为什么说“这就是她的最后,然而绝不是她的结局”? (5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性情中人沙叶新

魏承思

在我收藏的一张名片上写着:“我,沙叶新。上海人民艺术剧院院长——暂时的;剧作家—一永久的;某某理事、某某教授、其某顾问、某某副主席——都是挂名的。”这个沙叶新,既风趣幽默,也耿直倔强;既善良憨厚,也嫉恶如仇,可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性情中人。

初识沙叶新是在上世纪70年代初。有一天,同学施松桢邀我一起去看沙叶新的话剧《边疆新苗》的彩排。我们在空荡荡的剧场里刚坐定下来,有人就在远处笑嘻嘻地向小施打招呼。此人体型敦实,身材不高,胖乎乎的圆脸上架一副黑边眼镜。过了一阵,他坐过来陪我们看戏聊天。施松桢介绍说,他就是沙叶新,他们是在沙叶新为写此剧去黄山茶林场体验生活时认识的。

展开余下试题到了80年代初,尽管没有再和沙叶靳来往,但他的名字却如雷贯耳,因为他接连写的两部戏都引起了争议。一部是《陈救市长》,当时一位市委领导不同意上演这部戏。他认为,写陈毅老市长是个严肃题材。沙叶新却不吝重墨地去刻画陈毅的幽默性格,显然和以往歌颂共产党人的创作风格不一样。虽然在他的阻扰下,《陈毅市长》没有正式上演,但不久后这部戏的剧本不但获得了“全国优秀剧本创作奖”,还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另一部戏《假如我是真的》,是根据上海发生的一起骗子冒充高干子弟招摇撞骗的真实案件编写的,是第一部反映干部特权的话剧。顿时掀起一场杆然大波,一直闹到由国家领导人出面表态。其实,这两部戏,一部歌颂,一部批判,爱和恨是相通的,都出自沙叶新对“文革”后干部能够真正成为人民公仆的期许。

到了1985年,我在上海市委宣传部研究室任职,沙叶新刚出任上海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在讨论上海文化发展战略的会上,我们重逢了,老沙居然还认得出我,那次会上,老沙的发言给我印象很深。他用俏皮的语言道破了阻碍上海文化发展的要害——缺乏一个自由创作的环境。此后,沙叶新就成了宣传部的座上宾。大凡有关丈艺政策的讨论都能见到他的身影。那些嫉妒沙叶新的人在背后说,他被官方招安了。其实,在那个特定的年代,沙叶新和宣传部里的年轻人,是因为共同的理念走到了一起。

其间,发生了一桩也许老沙本人至今都没听说过的事情。1986年,宣传部提名沙叶新出任上海文化局长。在市委最后批准任命前,老沙在《世界经济导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以他惯常的幽默笔法提倡:“离经不叛道,崇洋不媚外,犯上不作乱,自由不泛滥。”于是对这项任命就出现了争议。恰巧这时候一位中央领导在上海。市委领导就去征求意见。中央领导看过文章后一锤定音:“这样的人怎么可以当文化局长?”沙叶新与文化局长的头衔就此失之交臂。不然,他的那张名片上也许会写着,“上海文化局长——暂时的”。

在那些日子里,我们的私人友谊也在与日俱增,只要有话剧上演,老沙一定请我去看戏,并且介绍我认识了许多话剧界的朋友。我明知他对官位不以为然,故意逗他,见面时一口一声沙院长。风波之后,我们的来往更是频繁。有段时间,老沙躲在永福路的上海电影制片厂文学部招待所写剧本。那是一项政治任务,为建党70周年写一部电影剧本。他约我去商量该怎么写这部戏。我说,党的早期领导人是一群有理想有朝气、追求民主自由、反对独裁的青年知识分子,就把他们当成80年代的中国知识青年来写吧。老沙会心一笑,说,“不管写出来能不能上演,我都会倾注全部心力写好这部戏。”老沙的戏还没写完,我就出国了。他的剧本没有被采用。

在我快要离开美国前,老沙来洛杉矾,我开车陪他游览,畅叙别后之情.他说正想写一部戏《饭桌》,把20年来目睹的人情世态聚焦在一张饭桌上。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八九十年代以来的饭局就像二三十年代老舍的《茶馆》一样重要。我连声叫好:你笔下的这样一部剧作必定是传世之作。可惜至今仍未见到老沙的《饭桌》面世。

今年春上和章诒和大姐相约去上海找老沙聊天,想见面时一定问个所以然。到了后,打电话怎么也找不到他。过了两天,老沙从纽约发来调侃我的短信,原来他出国了。

有人说,沙叶新是中国当代最具正义感的剧作家。我看,他是当之无愧的!

(摘编自《南方人物周刊》2012年1月)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暂时的”“永久的”“挂名的”……沙叶新名片上的这些说法,反映出他真实的内心世界:怎么想就怎么写,不虚伪,淡泊名利。

B.在《边疆新苗》的彩排现场,作者初识沙叶新,印象并不深刻,也无特别好感,因此直到十多年后才再次见面。

C.70年代初到80年代初,作者再没有和沙叶新来往,但1985年二人重逢,沙叶新居然还认得作者,这令作者印象深刻。

D.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沙叶新经常请作者看话剧,这样,他们的友情日益深厚,甚至到了可以相互开玩笑的程度。

E.这篇传记主要从沙叶新创作的几部戏的内容和命运以及作者跟沙叶新的交往等角度,刻画出了沙叶新的个性特点、人生追求。

(2)“性情中人”一般指感情丰富、率性而为的人。本传记所叙述的哪些内容表现了沙叶新是一个“性情中人”?请简要概括。(5分)

(3)本文记叙了沙叶新七八十年代在创作上取得的一系列成绩,也记叙了沙叶新的一些创作追求。请对此分条简述。(5分)

二、古诗文阅读(本大题共3大题,共33分)

(一)文言文阅读(17分)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1)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苏子愀然,正襟 危坐 危:端正 B.山川相 缪,郁乎苍苍 缪:盘绕

C.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酾:酒 D.况吾与子渔樵于江 渚之上渚:江边

(2)找出与例句中加点词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 )(3分)

例句: 侣鱼虾而 友麋鹿。

A.稍稍 宾客其父 B.范增数 目项王 C.卒 廷见相如 D.先破秦入咸阳者 王之

(3)选出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 )(3分)

A.“正襟危坐”一语出自《史记·日者列传》,原文为“宋忠.贾谊瞿然而悟,猎缨正襟危坐”.

B.“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是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

C.“孟德之困于周郎”系出自三国“赤壁之战”中周瑜巧用连环计,大败曹军的事 实.

D.“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化用了《三国演义》开篇词中的诗句,原句为“白 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②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二)诗歌鉴赏(本大题共3小题,共10分)

7.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3题。

定 风 波

苏 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对这首词的词句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上阕前两句写作者在铺天盖地的骤雨袭击下,是那样安详自若。“莫听”“何妨”,表现了他无所畏惧、把风雨置之度外的精神风貌。

B.上阕后几句承上文继续写将风雨置之度外的精神风貌。

C.下阕前三句,表面看来是写天气变化之迅速,实际则是在暗示生活中的人事反复不定。

D.下阕后三句是说,回望刚刚走过的风雨萧瑟之外,既已云消雾散,斜阳也收敛了光辉。

(2)“一蓑烟雨任平生”,表现出作者怎样的形象?(3分)

(3)这首词给我们怎样的人生启示?(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大题共3小题,共6分)

8.名句填空。

(1)《短歌行》中化用《诗经》典故,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学的人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涉江采芙蓉》中表现有情人因时空分隔而惆怅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3)《归园田居》中最能凸显诗人摒弃尘俗,躬耕自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余下试题第II卷(语言及表达 80分)

三、语言表达(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9.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这些人对茶也形成了偏见,以为中国茶只是下里巴人解渴的东西,档次不高,一般隆重场合,总是端出英国红茶,似乎唯此才够贵族。

B.当游览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时,人们真有一种乐此不疲,不想离去的感觉。

C.在京剧舞台上,出来四个龙套……他们相互将手中的刀枪随意地碰几下,口作吆喝状,就表示已经打过一场战争。这对外国人来讲,是不可理喻的。

D.说来实在可气,我们研究所限于技术设备,不得不把古生物遗骸千里迢迢地送到外国去鉴定,不仅耗时费钱,还得仰人鼻息。

10.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成千上万的亚运志愿者都在忙碌着,他们在共同努力,完成举办一次令亚洲乃至全世界都瞩目的文明亚运的理想。

B.食醋富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因此具有美容功效,皮肤吸收之后,可改变营养缺乏,促使皮肤美白细腻。

C.刘老先生热心支持家乡的教育、慈善等公益事业。他这次返乡,主动提出要与部分福利院参加高考的孤儿合影留念。

D.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确定将抢救民间木板年画列为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之一。

1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它是阿里巴巴的宝库,① ;用不好,它是潘多拉的魔盒,给人类自己带来无尽的伤害正因为如此,我们既要享用互联网,② 网络安全与规范文明的网络环境,则是网友必须遵守的底线当然,任何文明规范的治理,都需要法律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③ ,依法治网才能有更科学的依据,网民利益才能更有保障,互联网产业才能健康发展

12.(8分)“过年亲友如相问,就说我在‘抢红包’。”羊年春节,“抢红包”成为最热的话题之一。长辈给晚辈发,老板给员工发,朋友、同学相互派发。有的还玩起“红包接龙”,手气最佳的接着派发。“抢红包”游戏大有旋风席卷之势。与此同时,有关“抢红包”的争议也越来越大。

你如何看待春节期间的“抢红包”现象? 请明确表态并阐明理由。

要求:①观点明确;②至少列出两条理由;③语言简明连贯。

四、写作(60分)

1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看天光云彩,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唤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西双版纳州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C    2.B    3.C    

4. 【小题1】(1)朴素(“到贵阳旅行结婚,只印发了一个通知,没有摆过一桌酒席”。住在“七八个平方米的小屋里”,“她托人买了四只玻璃杯”结婚,“她陪着我经历了各种艰苦生活”。) (2)坚贞(每当我落在困苦的境地里、朋友们各奔前程的时候,她总是亲切地在我耳边说:  “不要难过,我不会离开你,我在你的身边。”) (3)乐观、隐忍、坚强(每天大清早起来,拿着扫帚出门,扫得精疲力尽,才回到家里)

   (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4分。)

【小题2】 统摄全文或引起下文,为后文具体回忆自己与萧珊生活的点点滴滴作铺垫(1分),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1分),表达自己对妻子萧珊不可割舍的爱、愧疚和感激(2分)。

【小题3】 死亡是萧珊生命的终点(1分),但是她对我的影响一直要延续到我的整个人生,从这个角度来讲,萧珊的生命还没有结束(2分)。“她的结局将和我的结局连在一起”(1分),“我”只有充实乐观地活到生命的最后一息,有了好的结局,她才会有个无憾的结局(1分)。

5.(1)AE(答E得3分,答A得2分。答C得1分,答B、D得0分。) (2)①与朋友交往,热情随和。“笑嘻嘻”打招呼,朋友可以“故意逗他”,他也“调侃我”;②敢于直陈时弊,语言俏皮。在讨论上海文化发展战略的会上,直陈上海缺乏自由创作的环境;③在报刊上发表文章,用幽默的文字提倡“离经不叛道,崇洋不媚外,犯上不作乱,自由不泛滥”;④关注现实生活,创作的剧本内容有现实针对性,有个性风格。

(3)①70年代创作了《边疆新苗》、80年代创作了《陈毅市长》、《假如我是真的》等反响较大的剧作;

②在《世界经济导报》上发表文章。提倡创作自由;

③希望创作一部剧作《饭桌》来反映20年来目睹的人性世态,表现出沙叶新关注现实的创作追求。

6.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D

【小题4】 1、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郁郁苍苍.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

2、委实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而今天又在哪里呢?

7.【小题1】 1. B【小题2】 2. 见解析 

【小题3】 人生道路上有许多狂风骤雨般的困难和挫折,当它来临时,我们不能逃避,而要勇敢面对,泰然自若,积极乐观,争取成功。

8. 【小题1】①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小题2】 ②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小题3】 ③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9. D 10. D。

11. ①给人类自己带来无尽的伤害②也要治理互联网③都需要法律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

12.答案:

示例一:我觉得很好.①无论是发红包,还是“抢红包”,都让参与者收获了前所未有的快乐.②网络抢红包增强了新年的喜庆气氛,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③网络红包使人们从相对疏离的关系中获得收益,这种惊喜带来的幸福感让人感受到更广泛的关爱.

示例二:我觉得不好.①淡了年味,让传统佳节成了“抢红包节”.②冷了亲情,“抢红包”成了年轻人与中老年人的“新隔阂”.③伤了身体,有人不分昼夜,机不离手,以致眼迷离、手抽筋.

13. 解析:

具体分析本次作文材料,材料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欣赏美景之“体”与预测天气之“用”二者不可得兼.

第二层,欣赏美景时的“知其然”与“知其所以然”总处于零和关系状态.

第三层,自然给我们无限吸引(去认识它),但是却不可接近(去完全了解它)

综上所述,本次作文的写作立意可有以下角度:

1.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