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第六单元检测试卷(含解析)

阅读:277  2017-02-16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第六单元检测试卷

(90分钟 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5分)

(1)楚人怜之 (     )

(2)苟富贵 (     )

(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

(4)不辱使命 (     )

(5)寡人谕矣 (     )

(6)然志犹未已 (     )

(7)遂用猖蹶 (     )

(8)以遗陛下 (     )

(9)夙夜忧叹 (     )

(10)咨诹善道 (     )

答案:(1)爱戴 (2)如果 (3)难道 (4)辱没、辜负 (5)明白,懂得 (6)仍、还 (7)失败 (8)给予 (9)早 (10)询问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  )

A.欲信大义于天下

B.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C.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D.将军身被坚执锐

【解析】选C。A项,“信”通“伸”;B项,“错”通“措”;D项,“被”通“披”。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1分) (  )

A.就冲着你“三顾茅庐”的这番情意,明天的宴会我是去定了。

B.妄自菲薄,能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助于我们取得更大的进步。

C.唐雎这种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强的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熠熠生辉。

D.“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

【解析】选B。“妄自菲薄”指过分地看轻自己。形容自卑,用在这里不符合语境。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2分)

(1)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停止耕作走到田畔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叹恨了好久。(2)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3)我没有估量自己的德行,衡量自己的力量,想要在天下伸张大义。(4)接受遗命以来,我早晚忧愁叹息,唯恐托付给我的大事没有成效,以致损害先帝的英明。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 (  )

A.《陈涉世家》作者司马迁,史学家、文学家,他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后人把这部书称为《史记》。

B.《隆中对》作者陈寿,史学家。字承祚,晋朝安汉人。

C.《出师表》作者是诸葛亮,这是一篇传诵千古的表文,陆游慨叹诸葛亮未完成统一大业就先死: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D.《唐雎不辱使命》表现了唐雎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尊自强的布衣精神。

【解析】选C。“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是杜甫漂泊在西南时,为追怀诸葛亮所作。

6.名句默写。(5分)

(1)且壮士不死即已,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衡阳雁去无留意。

(3)________________,斜晖脉脉水悠悠。

(4)《武陵春》中李清照因人事变故,无限悲苦,以泪代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以工整的对仗形式,描绘战争爆发前的情状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浏览完整试题答案:(1)死即举大名耳 (2)塞下秋来风景异 (3)过尽千帆皆不是

(4)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5)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7.综合性学习。(4分)

在我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曾经涌现出无数风流人物。虽然这些风流人物的生命早已消逝,但他们感人的故事,不朽的业绩,博大的情怀,高尚的品质,却留在我们心中。假如你班要开展以“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主题语。(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参与此次综合性学习过程中,老师设计了两项活动,请你再补充两项。(2分)

①排风流人物座次。

②讲风流人物故事。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排风流人物座次”时,假如你把诸葛亮排在第一,请说说你对诸葛亮重要精神品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理解。(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示例一:说风流人物,传丰功伟绩。示例二:学风流人物,做国家栋梁。(语言简洁,突出主题,意对即可)

(2)示例:诵风流人物诗文。评风流人物功过。写风流人物英姿。

(3)示例:勤勤恳恳,竭心尽力,为事业奋斗终生。(意对即可)

二、阅读品悟(4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4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 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8.词的上片记叙了一个怎样的场景?请简要分析。(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对词中记叙的场景的分析概括。上片中描写了词人左手牵着黄狗,右手擎着苍鹰,戴着锦缎帽子穿着裘皮大衣,率领众多随从出去打猎的场面。

答案:词的上片记叙了一个壮观的出猎场景。词人装备齐全,率领众多随从,纵马狂奔,并表现出了像当年孙权一样的少年狂气。

9.词的下片运用的两个典故“遣冯唐”“射天狼”,分别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对运用典故表达的词人情怀的把握。“遣冯唐”指文帝接受了冯唐的意见,派他持符节去赦免魏尚,恢复其云中太守的职务。此处运用,显然是作者拿魏尚自比,希望得到朝廷重用。“天狼”这里指侵犯北宋的辽和西夏。运用“射天狼”显然是表达报效国家情怀。

答案:“遣冯唐”表达了词人希望朝廷能够重用他,给他机会去建功立业的情怀。“射天狼”表达了词人关心国家命运,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二)阅读《陈涉世家》选段,回答问题。(11分)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10.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陈胜、吴广喜,念鬼

念无与为乐者

B.今亡亦死

暮而果大亡其财

C.扶苏以数谏故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D.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解析】选A。均解释为“考虑、思索”。B.逃亡/丢失;C.因为/凭借、依靠;D.私自,偷着/夹杂。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等死,死国可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吗?

(2)即使仅能免于斩刑,然而戍守边塞的人十个中也会死去六七个(或:然而戍守边塞的人有十分之六七会死)。

12.对本文解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选文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线索,主要叙述了发动起义的经过,着眼于反映陈胜在反抗秦王朝暴政斗争的关键时刻所发挥的作用,体现出他作为一个农民起义领袖的杰出才能。

B.陈胜、吴广为了得到神灵的庇佑,做了“置书鱼腹”“篝火狐鸣”的舆论准备;为了得到人民的响应,提出了“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口号。

C.前期的准备为起义的发动打好了基础。起义的发动分为三步:并杀两尉,召令徒属,为坛而盟。至此,一支团结战斗的起义军队伍宣告组成。

D.选文善于用极为丰富精练的语言刻画人物形象,如“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十分传神地表现了陈胜的性格。

展开余下试题【解析】选B。陈胜、吴广做舆论准备不是为了得到神灵的庇佑,而是为了树立威信。

13.起义能顺利进行,因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陈胜的才能。他有哪几个方面的才能?请简要作答。(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有敏锐的洞察力;卓越的组织领导才能;有非凡的宣传鼓动才能;做事考虑周密,有计划等。

(三)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4~17题。(12分)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4.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故不错意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长跪而谢之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通“措”,置 (2)道歉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分)

(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把安陵君看作忠厚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2)韩国、魏国灭亡,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16.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并效仿“三士”欲刺秦王,产生了怎样的结果?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迫使秦王屈服;不辱使命,保全了安陵国。

17.自古至今,像唐雎一样“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还有许多。试举一例,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事迹。(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蔺相如完璧归赵(或烛之武退秦师;晏子使楚)

(四)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18~21题。(13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诸葛亮《出师表》节选)

【乙】信①数与萧何②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③,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节选)

  【注】①信:韩信。②萧何:刘邦的丞相。③上:帝王,这里指刘邦。

18.解释文中加点词语。(4分)

(1)臣本布衣 (     )

(2)先帝不以臣卑鄙 (     )

(3)何闻信亡 (     )

(4)王许之 (     )

答案:(1)平民 (2)身份低微 (3)听说 (4)答应

1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乃信所以去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的翻译。要注意关键词语的落实和特殊句式的运用。(1)关键词“顾”“咨”和倒装句式。(2)关键词“所以”“去”。

答案:(1)三次到草庐来拜访我,拿当代的大事来询问我。(2)这就是韩信离开的原因。

20.【甲】段中,诸葛亮为什么向刘禅追叙先帝的知遇之恩和自己以身许国的经过?(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回答时要联系全文明确诸葛亮写这篇“表”的目的。

答案:表明自己的忠心,启发刘禅明白创业的艰难,从而发愤图强,不负先帝遗愿,实现出师的目标,完成先帝未完成的大业。

21.【甲】【乙】两段中,先帝刘备与萧何在对待人才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为比较阅读。甲段中刘备对待人才的态度,从诸葛亮的追叙中可以看出;乙文中萧何对待人才的态度,从萧何与刘邦的对话中可以看出。

答案:爱惜人才,知人善任。

附【译文】

韩信多次和萧何交谈,萧何认为韩信是个奇才。队伍到达南郑时,半路上跑掉的军官就多达几十个。韩信料想萧何他们已经在汉王面前多次保荐过他了,可是汉王一直不重用自己,就也逃跑了。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来不及把此事报告汉王,就径自去追赶。有个不明底细的人报告汉王说:“丞相萧何逃跑了。”汉王极为生气,就像失掉了左右手似的。隔了一两天,萧何回来拜见汉王,汉王又是生气又是高兴,责备他说:“你逃跑,是为什么?”萧何回答道:“我不敢逃跑,我是追逃跑的人。”汉王说:“你去追回来的是谁?”萧何说:“是韩信。”汉王又责备道:“军官跑掉的人可以用十来计算,你都没有追;倒去追韩信,这是撒谎。”萧何说;“那些军官是容易得到的,至于像韩信这样的人才,是普天下也找不出第二个来的。”……汉王说:“派他做个将军吧。”萧何说:“即使让他做将军,韩信也一定不肯留下来的。”汉王说:“那么让他做大将。”萧何说:“太好了。”当下汉王就想叫韩信来拜将。萧何说:“大王一向傲慢无礼,现在任命大将,就像是呼唤一个小孩子一样,这就是韩信离开的原因。大王如果诚心拜他做大将,就该拣个好日子,自己事先斋戒,搭起一座高坛,按照任命大将的仪式办理,那才行啊!”汉王答应了。那些军官们听说了,个个暗自高兴,人人都以为自己会被任命为大将。等到任命大将的时候,才知道是韩信,全军上下都大吃一惊。

展开余下试题三、写作(40分)

22.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最美的_________________

(2)以“新”为话题作文

要求:

①选择题(1)的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选择题(2)的另拟题目作文。

②内容具体,情感真挚,积极向上。

③除诗歌、戏剧外,不限文体。

④不少于600字。

⑤文中若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请用“××”代替。

【写作提示】(1)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首先要将题目补充完整,如“最美的眼神”“最美的微笑”“最美的钢笔”等。审题后不难发现,补充的内容也就是要写作的重点。需要重点描写所补充的内容,即事情发生的经过,在什么情况下出现了那最美瞬间的情景,对你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等,也都是应强调的内容。表达方式上以记叙和描写为主,可以适当穿插议论和抒情。语言上要尽可能做到生动形象,彰显出你的写作实力。

(2)这是一篇话题作文。一定不能把话题当作题目。首先拟写题目,与“新”有关联的内容均可考虑,如“又是一年中考时”“校园新貌”“家乡巨变”“图书室新貌”等。美其名曰“新”,一定是和以往有所不同,现在的状貌即是描写的重点所在,只要找到依托物,就要着力渲染,不惜笔墨,把和以往不同之处详尽地描写出来,从而突出“新”意。语言上能恰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增添文章生动形象的特点是最好的。 (223.154.17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