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文学语言的陌生化

阅读:418  2015-10-13

  摘要:陌生化是实现艺术目的的一种方式,对文学语言有着重要的意义。所谓文学语言的陌生化,是指对日常语言扭曲,克服日常语言感受自动化,表达出新鲜、独特的感受事物的方式。本文从语音、语义、语法、审美观念和表达方式五个方面分析了文学语言的陌生化问题。

关键词:文学语言、陌生化、语音、语义、语法、审美观念、表达方式

陌生化理论是由俄国形式主义提出的,“陌生化”这个词语最早是1914年什克洛夫斯基在其纲领性的宣言《词的复活》中提出的。作为俄国形式主义的重要成员之一的什克洛夫斯基,是从克服人的感觉自动化这一角度提出陌生化问题的。他认为,动作一旦成为习惯就会带有机械性,对于多次感受过的事物,人们在开始的时候会用“感受”来接受它,但渐渐地就会对它习以为常,最后成为一种习惯的、自动的动作。当我们所有的习惯都变得机械、僵硬,退回到无意识和自动的环境中,我们往往就会对摆在我们眼前的事物视而不见,感受不到它的独特性。这就是什克洛夫斯基所说的感觉“自动化”。 而“陌生化”能够使人打破“自动化”的束缚,摆脱日常感受的惯常化,它会刺激人们已经麻木的神经,重新唤起人对事物、对世界的新奇感受。“陌生化”理论开始就是在这一意义上提出的。

而艺术的目的就在于使人恢复对于事物的感觉,“为了恢复对生活的感觉,为了感觉到事物,为了使石头成为石头,存在着一种名为艺术的东西。艺术的目的是提供作为视觉而不是作为识别的事物的感觉;艺术的手法就是使事物‘奇特化’的手法,是使形式艰深化,增加感觉的困难和时间的手法,因为艺术中的感觉行为本身就是目的,应该延长;艺术是一种体验事物的制作的方法,而‘制作’成功的东西对艺术来说是无关重要的。”①文学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也能够打破“自动化”,实现“陌生化”,主要表现为语言的新奇与变异,“艺术家永远是挑起事物暴动的祸首。事物抛弃自己的旧名字,以新名字展现新颜,便在诗人那里暴动起来。诗人使用的是多种形象—譬喻、对比…以此实现语义学的发展,他把概念从它所寓的意义系列中抽取出来,并借助于词(比喻)把它掺杂到另一个意义系列中去,使我们的耳目为之一新”。②什克洛夫斯基在提出陌生化理论时,主要是以诗歌语言为依据的。他指出诗歌语言的特点“是为使感觉摆脱自动性而有意识的创造的;它的视觉表示创作者的目的,并且是人为构成的,为的是使感觉停留在视觉上,并使感觉的力量和时间达到最大的限度。事物不是作为空间的一部分被感觉的,可以说是从它的延续性上被感觉的。诗歌语言正符合这些条件”。既然诗歌语言被感觉的时间必须延长,它就应该是“难懂的、晦涩的语言,充满障碍的语言”。③尽管如此,什克洛夫斯基也认为,陌生化现象也存在其他艺术样式—比如小说中。比如,他指出,托尔斯泰小说中常常不用事物原有的名称来指称事物,而是像描述第一次看到事物那样去加以描述。比如,《战争与和平》中称“点缀”为“一小块绘彩纸版”,称“圣餐”为“一小片白面包”。这样,就使读者对已熟悉的事物产生陌生感,从而延长对之关注的时间和增加感受的难度。    

除了什克洛夫斯基,俄国形式主义的其他人物也谈过陌生化,但用语和侧重点各有不同,比如有的偏向于艺术形式的新奇性安排。本文要谈的是文学语言的陌生化。文学语言陌生化的表现手法是多种多样的,下面从语音、语义、语法、审美观念、表达方式五个方面来考察。

一、语音的陌生化

语音就是词语的读音。汉语的音少义多造成了许多音近音同现象。文学语言则充分利用汉语的这个特征,故意制造出言语表达上的变异,从而达到更好地刻画人物形象、揭示作品主旨的目的。如:

(1)假洋鬼子回来时,向秀才讨还了四块洋钱;秀才便有了一块银桃子挂在大襟上了;未庄人都惊服,说这是柿油党的顶子,抵得上一个翰林…(鲁迅《阿Q正传》)

(2)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柿油党”与“自由党”读音相近,文中却言此义彼,庄谐幽默,在嘲笑中揭露和揶揄了未庄村民的愚昧无知和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晴”谐“情”,以“晴”写“情”,将“无晴还有晴”的外部自然与“无情还有情”的内部情感巧妙地结合起来,含蓄地表达了少女微妙的情感体验。

二、语义的陌生化

“语言学中的语义包括各类不同的意义,如为词汇意义、语法意义、修辞意义、逻辑意义、语境意义和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意义等等”。以下从词汇、修辞和语境三个方面来谈文学语言语义的陌生化问题。

1、词汇的陌生化

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词义是语义的核心。文学语言中对词的别具一格的运用是文学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的共同要求。而创作主体为了创造出独特的文学语言,可谓费尽心思,如杜甫坚持“语不惊人死不休”。词语的超常运用确实会产生不凡的效果。如:

(1)路西边,哑巴拍着屁股跳高。(莫言《红高粱》)

(2)鸿渐还在家中读书,随家作主定了婚。未婚妻并没见面,只瞻仰过一张半身照片也漠不关心。(钱钟书《围城》)

“跳高”原本是一个体育专业术语,但作者弃之不用,而是巧妙地直取字面义,即“蹦蹦跳跳”。在小说中,哑巴不能用言语表达痛杀敌人的痛快劲儿,于是用蹦蹦跳跳来表达自己的高兴。“跳高”代替“蹦蹦跳跳”,取得了陌生化效果。“瞻仰”本是指恭敬地看,在此却大词小用,打破“瞻仰”的习惯用法,诙谐地表现了方鸿渐对未婚妻敬而远之的态度。

2、修辞的陌生化

修辞意义是在语言表达中临时赋予词语的意义。修辞格作为积极修辞方式,通常是用具体的、常见的事物作为参照来刻画抽象的、不常见的事物。在某种意义上说,修辞格是有其规范性和固定的模式的。但是,有些修辞是打破修辞格的固定模式,对其进行变形,这种修辞的运用就是对常规性、习惯性语言的扭曲和超越,而伴随这种超越而来的就是陌生化。修辞的陌生化有很多种,如比喻变形、夸张变形、通感变形、拟人变形、顶针变形等等,下面谈常见的前三种修辞变形。

展开全文阅读(1)比喻变形

    即运用比喻的手法,对客观事物的原态进行变形。如:

“也许每一个男子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成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粒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

张爱玲将女人比喻成“红玫瑰”和“白玫瑰”,将人和物相联系,组成了现实生活中特殊的物象,“红玫瑰”是“一抹蚊子血”和“一颗朱砂痣”,“白玫瑰”是“床前明月光”和“一粒饭粒子”,这种奇特的比喻就打破了常规,让读者在“红玫瑰”和“白玫瑰”的联想中思考两个女子的生活。

(2)夸张变形

即运用夸张的手法,有意对客观事物的某些特点进行夸大而造成的变形。如:

孙桂贞在《被缚的苦恼》一诗中,将“一本历史悠久的典籍”进行了夸张性变形:“这白色的长方形渐渐地扩大/终于把我整个框在其中/长方形真是魔力无边/……它紧紧随行/我的脚迈不出它的门槛/它随我到任何一个地方/任何时刻与我同在/被缚的苦恼不如死/我在偷偷积蓄着经验/酝酿一次爆炸行动”,这种夸张变形,更深刻地表达了某种传统的力量对人的束缚以及诗人要冲破这束缚的强烈愿望。

(3)通感变形

    即借助于通感的艺术手法,对客观事物进行变形描写,使不同感受器官

之间形成感觉的错位与转换。如: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清香”属于嗅觉感受,而“歌声”是属于听觉感受,作者用声音来表现气味,从而巧妙地将淡淡的荷香与渺茫的歌声带给人清虚、轻柔的感觉融合在一起了。

3、语境的陌生化

   语境就是语言环境,又称情景语境,它是指使用语言时所处的具体环境。词语在语境中往往会产生特定的语境意义,从而产生陌生化的效果。如:

“几个女人有点失望,也有点伤心,各人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孙犁《荷花淀》)“狠心贼”原本是骂人语,谴责心肠狠毒的人,是贬义词。但是,在   这种语境中,“狠心贼”却表现了这几个女人对丈夫的思念与爱,贬词褒用,从而使词语产生明显的变异,达到陌生化效果。

三、语法的陌生化

文学语言可以打破传统的语法规则,将词句进行新的排列组合,如语序调整、词类活用等方法,运用超常的方法,创造出新的语言表达形式,使语言冲破一般的规则而表现出极大的活力与灵性,从而达到语言陌生化的审美效果。下面从词序错位、词语搭配异常、词性转换、句序改变以及句子的拉长与压缩五个方面来谈语法的陌生化。

1、 词序错位

余光中在《雨季》中有这样的诗句:“曾经/雨夫人的孩子我是。”正常的语序应该是:我曾经是雨夫人的孩子,诗人却把状语“曾经”前置,并把主谓宾次序倒装,这样就改变了固定、缺乏变化的节奏,从而使句子富于灵活感。词序错位的目的就是为了给遣词造句带来灵活多变的机动性,避免平板、直露,从而体现语言的弹性美。

2、 词语超常搭配

在文学语言中,各类不同性质,不同功能的词语,根据表达的需要可以构成不同形式的超常搭配,这种超常搭配是有美学目的地对常规语言进行变异,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更好地塑造形象。从文学语言的言语特点和描写的客体来讲,词语超常搭配表面上是悖理、用词不当,但实际上它深层却蕴含着更特殊的含义,使人感到形象、生动、含蓄。如汉语语法中“读”一般只能和“书”、“信”、“文章”、“字”等构成动宾搭配,而在文学语言中,“读”却能和许多抽象名词搭配,如:“读你深邃的眼睛和灵魂,仿佛轻飘的雾,微皱的波纹”。(莫嘉《致霍尔曼斯塔尔》)“眼睛”和“灵魂”可以“读”,扩大了“读”的使用范围,同时也拓展了读者的想象力和思维空间,达到了陌生化效果。

3、 词性转换

鲁迅在《社戏》中有这样的句子:“我同时便机械地拧转身子,用力往外只一挤,觉得身后便是满满的,大约那弹性的胖绅士早在我的空处胖开了他的右半身了。”“胖”原本是形容词,而“胖开了他的右半身了”则构成了一个动宾词组,这里的“胖”活用为动词,语言新鲜、幽默,给接受者以陌生化的心理刺激,创造了丰富、奇特的审美意蕴。

4、 句序改变

陌生化的语言要求对日常语言进行扭曲、变形,目的是使语言被感知而不是被认知。创作主体会根据需要舍弃常规语序而采用陌生化语序。如: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杜甫《秋兴八首》)这两句诗的正常语序应该是:“鹦鹉啄馀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这两句诗是写深林嘉木、异鸟珍禽。香稻多,所以鹦鹉啄之有馀;碧梧高大,所以凤凰栖之安稳。语序的改变体现了新鲜的、独特的感受事物的方式。

5、 句子的拉长与压缩

拉长与压缩是文学语言中常用的超常组句的两种技巧。如:“……于是看小旦唱,看花旦唱,看老生唱,看不知什么角色唱,看一大班人乱打,看两三个人互打,从九点多到十点,从十点到十一点,从十一点到十二点,—然而叫天竟还没有出来。”(鲁迅《社戏》)将较长的复句切割成短句,通过语言的拉长,把“我”因等待着叫天出场而看其它戏时的不知所睹的焦急心情刻画得真切生动。特别是把“从九点到十二点”拉长为三个部分,把“我”的焦急等待心情刻画得淋漓尽致。“……室内不要挂电影明星画片意念刚开始飘忽就想河马想刘英俊实在不由自主就当自己是在老山前线一个坚守阵地守得住光荣守不住也光荣。”(王朔《顽主》)将几个句子压缩成超常句型,看是漫不经心地浓缩,实际上作者是刻意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打破常规表叙定势的陌生化语言。

四、审美观念陌生化

大部分文学语言追求的都是文雅优美,但有的文学语言也追求审丑。语言的审丑,在文学作品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在丑陋的语言的映衬下,美丑显示了对立状态,审美力混合了相反的特质;“丑恶”的语言不仅仅以辅衬的角色进入作品,它也从自身获取审美价值,并以独立的地位进入作品。如莫言小说的一些语言:“两条弯弯曲曲的大蛔虫在你的呕吐物中蠕动着”;“你感到成群的蛔虫像滑溜溜的豌豆面面条一样从嘴里游出来”;“高密东北乡食物粗糙,大便最多,纤维丰富,味道与干燥的青草相仿佛”。这些陌生化的审丑语言反映了事物的本原状态,体现了朴素、鲜活的自然美,本色美。

五、表达方式陌生化

传统的小说语言崇尚的是描写,但随着小说的发展,有些小说语言打破了描写语式的一统天下,发展为以叙述为主体,兼备描摹和传递功能的叙述语言,避免主观感情的直接表露,评判、议论也显得不动声色,叙述语言冷静、超然。如余华在《一九八六年》中的句子:“那锯子锯着鼻骨时的样子,让人感到他此刻正怡然自得地吹着口琴。……接着就将钢锯取出来,再用手去摇摇鼻子,于是那鼻子秋千般地在脸上荡了起来。”文中描写的是一个疯子的自戕,如此触目惊心的场景作者却无动于衷地予以冷漠的讲述。客观化的叙述语言能够较充分地表现现实生活的本色和人类生存的本质状态,它拒绝种种感伤的温情主义的咏叹,达到了耳目一新的陌生化效果。

文学语言的陌生化作为实现艺术目的的一种手段,它决不是为了陌生而陌生,而是为了克服日常语言感受自动化,表达对事物的原初感受,体现出新鲜、独特的感受事物的方式,从而把人们习以为常的东西化为一种新的语言感觉,给人以无穷的想象。

注释:

(1)什克洛夫斯基:《艺术作为手法》,见托多罗夫编:《俄苏形式主义文论选》,蔡鸿滨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63页,第65页。

(2)什克洛夫斯基:《故事和小说的结构》,见《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方珊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9页。

(3)什克洛夫斯基:《词语的复活》,巴赫金:《文艺学中的形式主义方法》,漓江出版社,1989年版,第71页。

参考文献:

(1) 汪正龙:《西方形式美学问题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2) 李卫华:《20世纪西方文论选讲》,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2月第1版。

(3) 马大康:《诗性语言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

(4) 董学文主编:《西方文学理论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5) 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

(6) 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

 

张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