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阅读:2013  2015-06-11

 主备人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审核人

单元课题 诗歌

单    元

教学目标 1.积累本单元中一些重点字词和经典诗句。  

2.注意新诗的艺术特征,了解借景抒情、象征、拟人等诗歌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

3.联系诗歌内容,引导学生感受我国壮丽山河,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单    元

重、难点 1.反复诵读,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感情。

2.展开想象和联想,抓住诗歌“意象”的特点,体味诗歌的“意境”。

3.了解借景抒情、象征、拟人等诗歌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

4.揣摩语言,品味含蓄、精炼、优美的诗歌语言。

单    元

教学设想  1.寻找一个切入口,营造学诗的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现代诗歌的兴趣。如:适当重组诗歌教学内容,利用背景知识及诗人的魅力感染学生,组织诗歌朗诵比赛等。

 2.教给学生鉴赏诗歌的方法,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唤起学生的形象思维活动。抓住关键字词适当点拨,启发学生认真的思考和体味,起到抓住一点,带动全篇,突破一点,解决一片的作用。

 3.教学中尽量减少对学生思想情感的“规范”,侧重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鼓励个性化理解、感悟,有意识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判断力和感受力,让学生在鉴赏诗歌之余,能由作品生发开去,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感悟出人生的哲理、真谛。

 4.鼓励学生拓展品读诗歌,互相推荐课外好诗好词,互相介绍鉴赏心得。

单元教学时数分配 1课(2课时)  2课(2课时) 3课(1课时) 4课(2课时)  综合(3课时)

单 元 教 学 设 计

课    题 1.1沁园春雪

2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习词的相关知识,了解词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

2.能够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注意重音及停顿。

3.体会诗词语言的凝练、准确和“诗化”形象的丰富内涵。

4.学会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法,能够在写作中运用想象和联想。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结合文中的注释,在教师的指导下,理解内容。

2.老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活动,根据词的内容,发挥想象,以小组为单位,描绘出诗人笔下的"北国风雪图"。    

3.设计问题,结合学生绘出的图画进行串讲,引导学生体会本阕词的壮美意境和诗人的豪迈情怀。    

4.结合几首描绘雪景的诗词,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加深对本阕词主题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能够感受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以及他作为革命领袖,挥斥方遒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心。

2.学生能够恰当、客观地认识诗人对历代帝王的评论,教师引导学生树立客观的功过观和正确的历史观。

重点难点 重    点 感悟、理解诗词中议论、抒情的作用

难    点 感悟毛泽东宏大气魄的精神境界

教学方法 教    法 朗读法  比较阅读法

学    法 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相关图片  录音机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教学流程 自主学习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本词上下阕个用两个字统领内容,请写出这两个字      ,      。 

(2)诗词最讲究想象,本词能表现词人想象的句子你知道吗?请写出:                 。

你还能从别的诗词中写出一句吗?                             。                                        

(3)《沁园春雪》上阕是描写祖国大好河山,是一幅色彩艳丽的风景画,如果让你给这幅画题个题目,你如何写:                             。

(4)《沁园春雪》下阕评论了几个历史人物,请写出这几个历史人物的名字并写出他们的一件历史故事:秦皇:       历史故事              。 汉武  :         历史故事            。  唐宗:        历史故事:               。宋祖:       (历史故事:            一代天娇 :        历史故事:               。

(5)本词是咏雪的,请再写出两句咏雪的古诗句或词:

                                                                                    

展开全文阅读

(6)请再写出毛泽东的另外两首诗词:                    ,                        

                       。                      。(其中的两句即可)

(7)《沁园春雪》最后提到的“风流人物”是哪样的人物,请举两个例子:      ,      。在当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也有那样的“风流人物”也请你举出两个:          。

教师导学 第 一 课 时

师 生 互 动 补充修正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景,引入课文:

自古以来,喜爱踏雪赏雪的人比比皆是,其中不乏文人雅士。美丽的雪景使他们动之于情诉之于文。咏雪的文,不胜枚举。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诗人毛泽东就是其中一位,他对雪景情有独钟。1936年2月,毛泽东在陕西清涧袁家沟准备率领红一方面军渡黄河开赴河北抗日前线。适逢下大雪,雪后毛泽东兴致所至,登高远望,挥毫赋词《沁园春雪》。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词。

二、探究学习

(一)初步感知,了解词的基本知识和本词背景。

1 .关于词:

词,即长短句。其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构成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比如《沁园春》、《虞美人》、《水调歌头》等。 一首词称为一阕;词若有上下两段,就称为上下阕。 

    课文“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

2.播放配乐朗诵《沁园春雪》,注意音准、情炽,领会其节奏。

(1)正音:   

分(fèn)不能念成fēn

              娆(ráo)不能念成yáo

              逊(xùn)不能念成sūn

              汗hán不能念成hàn

              俱(jū)不能念成jù

              数(shǔ)不能念成shù

              朝(zhāo)不能念成cháo

(2)朗读的时候要激情饱满,声音洪亮。

(3)节奏示范:  望/长城内外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3.学生有感情朗诵全词,先齐读,再指名读。

4. 朗读阅读提示,谈谈对写作背景的认识,得出:

(1)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

(2)毛泽东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欣赏“北国风光”。

(3)面对壮丽的河山、茫茫的白雪,恰逢肩负重任之际,豪情满怀词里抒发了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

(二)整体感知,探究课文。

1.主要包括两个内容:(1)描绘壮丽河山  (2) 抒发个人情怀。

2.本词抒发了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表达了当今革命英雄空前伟大的抱负和无比坚定的决心。请学生试着从词中找出扣住这两点的两个字,并说说它们的表达作用。

讨论得出“望”、“惜”两字。表达作用:“望”、“惜”为“一字领起”,俗称“领字”。一般上下阕各一个,读诗词找到这样的领字,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词。

“望”统领部分是“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惜”统领部分是“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三、迁移拓展 

我们还学过一首写“雪”的古代诗歌,这首诗歌是     代的     写的《 》,这首诗歌中名句是                                          。

四、总结收获

这首词以宏伟的气魄,生花的妙笔,写景论史,热情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歌颂无产阶级革命英雄,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鼓励人们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

五、巩固训练

1.给下列加点的汉字注拼音:

沁( ) 分( )外 妖娆( ) 逊( ) 数( )风流人物

2.阅读课课文完成下列题目:

A、写出采用比喻、夸张、对偶的修辞手法把静物写动的句子:             。

B、写出词中过渡性的句子:                                          。

C、点明这首词的中心的句子:                                        。

D、词中押韵的字:                      ;韵脚是:                  。

E、“沁园春雪”中的“沁园春”词的            ;“雪”是词的              。

六、布置作业  

课文背诵

第 二 课 时

师 生 互 动 补充修正

展开余文

一、导入新课

1.复习导入。

2。检查背诵情况。

二、探究学习

(一)研读词文,探究问题

1.上阕部分以“望”为分水岭,分成的三个部分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不同?选出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并说说它好在哪里。

(1)写景上的不同点:

开头三句总写北国雪景,为总写;“望”统领的句子是具体描写眼前实景,为实写;最后三句是描写想象之景,为虚写。

(2)谈谈词的语言妙处

   “千里”、“万里”,点出诗人登高远望,视野开阔,从眼前之景,扩展出想象之景,意境开阔,气魄宏大。

“冰封”、“雪飘”以仰视的角度,从地面到空中,静动结合,静穆中充溢着飘舞的动态美。

“长城”、“黄河、”、“群山”、“高原”体现北国风貌,又为我们伟大祖国象征的形象,显示了自己胸怀博大宽阔,气魄雄伟旷达。

“莽莽”、“滔滔”回应“雪飘”、“冰封”,凸现大雪纷飞中的白茫茫的景色,寒冷之强烈,以及黄河封冻之神速。                   

“银蛇”、“蜡象”、“试比高”,运用了比喻、对偶、拟人的修辞手法,静景动写,自然景物为之灵动活跃。“试比高”反映了当时的雪越下越厚,越积越高,给人以群峰高原逐渐增高直插云霄的感受,更反映出他积极昂扬的内心情怀。

(3)听录音,指导学生朗读上阕,注意读准轻重缓急,再次品味诗意和语言的妙处。

播放朗诵录音:“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这部分。

指导学生进行朗读:

“千里”、“万里”朗读时要适当延长,读慢一些,表达出意境的开阔。“望”字要重读,“长城”“黄河”要延长声音并略加重音。“莽莽”、“滔滔”要读出雄浑的气势。

2.再听配乐朗诵,请同学边听边展开想象,把诗人所描绘北国雪景由文字变成形象的画面,然后用恰当的语言描述出来。

想象途径: 首先勾勒长城、黄河、远山、高原的轮廓形象;其次使画面还原于动态的环境之中,大雪纷飞,河流封冻,远山似在舞动,高原似在奔驰;最后给画面着以细部的颜色以及渲染整体的氛围。

2 .欣赏配有画面的配乐朗诵,请学生跟读并思考:

上阕在已经具体描写了雪景,为什么还要宕开一笔写“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想像雪景:雪霁天晴,日光雪光交相辉映。皑皑白雪宛如给大地穿上洁白晶莹的衣衫;旭日映照,又好似给大地披戴上鲜红透明的外衣。写实结合想像,原先沉闷的雪景霎时焕然一新,读来心灵为之振奋。

想像之景另有意味:赞美祖国大好河山,暗示对革命美好前程的希望和信念。

再读上阕,指导学生读出字里行间作者所融注的深厚思想感情。

3.研读下阕

(1)上下阕中哪一句话起到过渡作用?

全词以“望”、“惜”作为上下两阕的两个领字,前者领起对景物的描写,后者领起对英雄人物的评价。而“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上下阕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全词浑然一体、严丝合缝。

(2)壮美的祖国山河孕育了优秀的中华儿女。自古以来,英雄辈出,他们的功过是非当如何评价?尤其对封建帝王,更是难以断定。那么诗人又是怎么评价他们的呢?

先让学生谈谈自己所知道的这五位帝王的历史功绩,教师做适当补充。

五位有影响的封建帝王曾经建立过辉煌业绩,有其积极的历史意义,但也都犯了致命的错误:穷兵黩武,横征暴敛,将百姓推入水深火热之中。其功过从“略输”“稍逊”“只”等词可以看出。然而作者并未做史书式的评价,而用满含感情的“惜”字,可谓一字千钧,力透纸背。

(3)“惜”字中包含哪些复杂的感情?

“惜”中有褒:肯定他们的历史功绩,长于武功,都是中华豪杰。

“惜”中带批:批评他们短于文治,他们的不足带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

“惜”中含信:赞美当代无产阶级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表现了后来者居上的伟大气概,相信他们必将超越前人。

(4)诗人认为哪一位帝王最缺乏文采?为什么?

成吉思汗最缺乏文采。因为其他几位是“略输文采”,“稍逊风骚”,而成吉思汗是“只识弯弓射大雕”。

4.质疑问难:

(1)诗人认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多媒体放映记录片段:

播放工业、农业、国防、水利、科技等不同领域人民大众所创造的种种奇迹。让学生感受到人民大众为当代真英雄的说法非常正确,感受到中国的命运必须掌握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手中,中国革命必须依靠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才能取得胜利。

指导学生齐读下阕,提示:

过渡句,要读出豪情;“惜”字要延长音节重读,语词略带低沉,体味并表达出丰富的意味。

(2)本词旨在赞颂无产阶级人民大众,那为什么还要大书雪景,评点帝王呢?

    作者大笔挥洒,极书北国雪景,然而并未停留在雪景上,而是充分发挥自己的丰富独特的想象:茫茫冰雪世界,呈现出阳光照耀大地后红装素裹的瑰丽景象。顺理成章的引出叹服于自然美景的英雄人物,达成到评价封建帝王的过渡。功绩卓著的英雄一世的历史的巨子已经灰飞烟灭。更何况他们武功有余,文才不足,在历史上留下种种遗憾。相形之下,唯有今天的无产阶级人民大众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才能使祖国繁荣昌盛。因此,写景是为后面抒情议论作基础,评说古代帝王的不足,则为了衬托出当代无产阶级英雄。

三、迁移拓展

思考比较下面这段描写雪景的文字和本词上阕部分的区别。

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撤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悄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雪》鲁迅

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撤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悄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雪》鲁迅

展示的描写性文字,纯粹写景,描绘出北国雪的特征。本词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墨浓彩重墨加以描绘,气势恢弘,生气勃勃。句句写景,句句抒情,表现出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和强烈的时代责任感。

和所选散文的文字相比,本词的语言更为简洁、凝练和传神。

四、总结收获

上阕侧重于写景,下阕侧重于抒情、议论。上阕由写景开始,先概括、后具体,再想象;下阕先过渡,由物及人,写历史人物,最后深化主题。

词中巧妙运用了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此外,词中多用四字短句,句式整齐,节奏明快,富有韵律美。

五、巩固训练

1.写出含“雪”的四句古诗词。 

2.指出下列句子所用修辞。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千里 冰封,万里飘雪(      )

3.比较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丛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思考与讨论:

1.跟本文相比,这首词在思想内容、语言和写法上有什么异同点?

2.你更喜欢哪一首词?请说出这样选择的理由。

六、布置作业

1.有人评价毛泽东为:“一身文武双栖,将军利剑诗人笔。”你是否赞同?试以本词为例,谈谈你的看法。

2.完成配套练习册

板书设计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总)

        上阕 :物——江山       惟余、顿失、银蛇、蜡象 (分)

           写景抒情       红装素裹,妖娆  想象(总)

沁园春 雪                        

 江山——英雄   过渡(抒情)

  下阕 :人——英雄      惜   评古  叹惋(议论)

             议论抒情        看   论今  赞美(抒情议论)

批改辅导 班级人数 上交人数 上交率 批改人数

批改

反馈 优点

不足

辅导

改进 姓名

内容

效果

教学反思

 

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