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文学类阅读:答非所问,答案有误

阅读:430  

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  陈祥书

    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文学类阅读,选自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安娜之死》,考查了第六段中对安娜周围人描写的特点,提供了“既是客观描写,又体现出安娜主观的感受”的答案。粗粗一看,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妥;但仔细阅读原文,反复揣摩试题,便觉得答非所问,答案有误。

    为了论说清晰,不妨先来看看原文第六段:几个年轻人盯住她的脸,怪声怪气地又笑又叫,从她旁边走过。站长走过来,问她乘车不乘车。一个卖汽水的男孩目不转睛地望着她。“天哪,我这是到哪里去呀?”她想,沿着月台越走越远了。她在月台尽头停下来。几个太太和孩子来迎接一个戴眼镜的绅士,高声谈笑着,在她走过来的时候沉默下来,紧盯着她。她加快脚步,从他们身边走到月台边上。一辆货车驶近了,月台震撼起来,她觉得自己好像又坐在火车里了。

    从原文看,第六段描写了安娜周围的四种人:一是盯住她的脸、从她旁边走过的几个年轻人。二是走过来询问她的站长。三是卖汽水的凝神望她的男孩。四是在她走过时沉默下来并紧盯着她的几个太太和孩子以及绅士。透过描写,不难发现:原文以四种人为陈述对象,直接描写了他们;原文使用了第三人称,用“她”来称代安娜。四种人始终处于主动地位,观看安娜;而安娜一直处于被动状态,被四种人观看。只有四种人怎样对待安娜,没有安娜怎样对待四种人。也就是说,只有四种人的客观描写,没有安娜的主观感受。如果实在要说体现了谁的主观感受,那肯定也是作者的,而决不是安娜的。因为每种客观描写都能体现出作者的主观感受,但没有哪种客观描写能体现出安娜的主观感受。因此,答案说能体现出安娜主观的感受,纯属无稽之谈,当然绝对错误。

    但是,如果扩大试题范围,稍作变动,改为“第六段的描写有什么特点”,那问答就互相吻合,答案就准确无误。因为第六段中,除了对周围人(四种人)描写外,还有对安娜的描写。其一,是心理描写。“天哪,我这是到哪里去呀?”“月台震撼起来,她觉得自己好像又坐在火车里了。”其二,是动作描写。“沿着月台越走越远了”“在月台尽头停下来”“加快脚步,从他们身边走到月台边上”。而心理描写,自然有安娜的主观感受;就是那动作描写,也能体现安娜的主观感受。如果将周围人与安娜的两种描写结合起来考虑,那就能概括出第六段描写的特点:既是客观描写,又体现出安娜主观的感受。如此说来,答案是从整个第六段考虑的,而不是从第六段中“周围人”着眼的;是整个第六段描写的特点,而不是第六段中对周围人描写的特点。因而,问答就不一致,答案就不准确。

    既然如此,那第六段中对安娜周围人的描写,具有什么特点呢?归纳起来,应该有四点:首先是点与面结合。从面来看,有怪声怪气、又笑又叫的几个年轻人,有先高声谈笑后沉默紧盯的几个太太和孩子以及绅士。就点而言,是走来询问是否乘车的站长,是目不转睛地望着的男孩。其次是以动作为主。对四种人的描写,虽说也有神态,但主要是动作;呈现出动态,展现了过程。先是描写了几个年轻人的盯脸、笑叫和走过,后是描写了站长的走来与询问,再是描写了买汽水男孩的专注与凝望,末了描写了几个太太和孩子以及绅士谈笑、沉默与紧盯。再次是随时空转移。深入欣赏,有两个时空:第一是她顺着月台走过去、走过了车站之后。主要描写了几个年轻人的盯她、站长的问她与男孩的望她。第二是她沿着月台越走越远、在月台尽头停下来之时。重点描写了几个太太和孩子以及绅士由高声谈笑变成沉默紧盯。最后是围绕“她”展开。按通常说法,应是众星拱月或烘云托月。几个年轻人盯的是她的脸,走过的是她的身旁;站长走近的是她的身边,问的是她是否乘车;卖汽水男孩凝神的是她,望着的是她;几个太太和孩子以及绅士面对的是她,紧盯的是她。她始终处于观察中心,成为观察对象。一切围绕“她”进行,紧扣“她”展开。如果能设定答对其中一点,就给满分,那就能增加得分,提升得分率;就能分出高下,提高可信度。

    应该说,试题还是出得不错的,但答案设置,没有紧扣“周围人”,扩大了范围。结果,问答相离,答案有错。想必今年定有无数考生,因为答案有错而无辜失分,因为无辜失分而影响前程。每每思虑,就不寒而栗,深感痛心。因此,设置答案,一定要咬文嚼字,审清题意;切不可马马虎虎,浮光掠影。

陈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