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篱笆那边》——与《教师教学用书》商榷(教师中心稿)

阅读:12760  

                      江苏省姜堰中学    刘婷

      美国女诗人狄金森的短诗《篱笆那边》,被选入新编中学语文课本第三册。这首诗篇幅短小,平白如话,记叙了“我”想爬过“篱笆”去摘草莓却又担心上帝责怪的矛盾心理,以及对“上帝”“如果他也是孩子/他也会爬过去”的猜测。在平实语言后面,诗人究竟想告诉人们什么?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的《教师教学用书》作了如下分析:“面对篱笆和红草莓,诗人触发了无限的诗意,仿佛穿越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间历程,回到了她的童年的幸福时光,充满了创造的发现和美感。”概言之,教学用书将该诗的主旨定位为对童年幸福时光的回忆。笔者以为这样的解读值得商榷。

      首先,这首诗所选择的童年生活并非是“幸福的时光”,一个完全有能力爬过篱笆去摘取“真甜”的草莓的孩子,却因为怕弄脏围裙遭上帝责骂而忍痛割爱,这是一种遗憾,一种无奈,一种沮丧,这样的童年生活能算是“幸福的时光”吗?另外,教学用书本身也认为作者狄金森“努力挖掘人们内心深处的隐秘,她的诗是内心感受的外化”,“抒发了她对人生、爱情、艺术、死亡等方面的见解,寄托了她个人的情感。《篱笆那边》就是代表作之一。”这段介绍对狄金森的诗歌作了较高的评价,将狄诗创作的主旨概括为深刻而独到的人生见解、艺术见解。《篱笆那边》既是其代表作,其主旨绝不可能只是回忆童年幸福的时光,而是别有怀抱。笔者在深入研读该诗的基础上,对其主旨作了如下的探讨。

          对草莓的正确理解是解读诗中内涵的前提。

      诗人之所以选中草莓作为诗歌主体意象,是因为草莓本身色泽鲜艳,圆润玲珑,在外形上给人以美感,味道酸甜可口,是人们喜爱的一种水果,诗人选择草莓作为孩子寻觅、追求的意象正是缘于草莓的美好可爱。“我”发自内心地赞叹道:“草莓,真甜!”这极具诱惑力的草莓,在诗中已不仅仅是一种水果了,它已被诗人抽象为孩子追求的世间美好事物的象征。“我”内心深处渴望着“真甜”的草莓,而“我”又是有能力爬过篱笆的――“如果我愿/我可以爬过”,然而,诗的第二小节笔锋一转:“可是,脏了围裙/上帝一定要骂我!”“我”竟然不愿意爬过!从这一矛盾的分析中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我”在追求美好事物的过程中还不能完全抛开顾虑,其根源在于“脏了围裙”而招致 “上帝”的责骂。诗中的“脏了围裙”不是写实,而是指一种不合常规的行为、离经叛道的思想,“上帝”所不能容忍的正是这一点;诗中的“上帝”这一特定形象则是权威的代表,是正统思想的化身,是别人思想行为的禁锢者,是以自身刻板僵化的理念来扼杀世间美好事物的冷面统治者。“我”的矛盾是“我”受着种种清规戒律的束缚的结果,现实生活中不正是如此吗?追求个性的自由却不得不受着传统道德的束缚,追求事业的创新却不得不受着传统观念的禁锢。狄金森用平实的语言、寓言式的故事表达的却是深刻的人生见解。

      狄金森的深刻还不仅于此。

      作为正统思想的化身、专司禁锢别人思想的“上帝”居然“也会爬过去”!其前提是“如果他也是个孩子”。以此为前提正是诗人的匠心所在。孩子是天真烂漫、纯真无邪的,孩子对美好事物有本能的向往与追求,“上帝”如果能抛开至高无上的权力,抛开一切清规戒律,找回天真烂漫的童真,恢复纯真无邪的本性,那么,“上帝”自然也会爬过去追求世间美好的事物。其实,从这个意义上说,上帝又何尝不是被禁锢者呢?狄金森对人生的见解何其深刻!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抒写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这种追求所遭受到的来自传统理念的压制和打击,更揭示出作为传统理念的代言人的“上帝”,只要他愿意抛开一切束缚,走下神坛,他也会按自己的本性自主行事,去追求心目中美好的事物。诗人由此深刻地启示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本是人性的本能!

      这是一首集哲学和文学于一身、融理性和情感为一体的哲理诗,其价值在于悟性的启迪,学习时应由诗的表层意象入手,展开联想,逐层深入,最终才能真正理解诗歌中包容的深刻寓意,切不可作机械的、浅层次的解读。另外,哲理诗总会给读者留下思索的空间,留下某种不确定性,正如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所说:“言是有限的,意是无限的。”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用自己的理解来拓展诗歌的艺术空间,切不可像“上帝”一样,禁锢了学生的思想,扼杀了学生独具个性的想像和思考。

      (联系地址:  江苏省姜堰中学  邮编: 225500   电话: 0523-5885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