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是怎样炼成的

阅读:644  

     从中学时代我们就开始接触鲁迅的文章了,但是鲁迅并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好的印象。“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孔乙己》的这个结局便是鲁迅留给我们最深刻的记忆,还有语文老师深刻而又十分严肃的分析。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这便是鲁迅的最光辉的形象,但是无论语文老师怎样的分析,学生的心声只有一个,就是讨厌厌恶鲁迅!讨厌鲁迅的艰涩晦暗的语言,讨厌对于鲁迅的推崇。到底我们的语文老师把鲁迅怎么了?一个民族的精魂为什么会遭到这个民族的未来的误解?鲁迅到底是怎么炼成的?我从一名学生走上了讲台成为一名语文教师,便对这个吊诡的问题产生了好奇。

    我想我们与鲁迅越来越疏离了,越来越陌生了,无论是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国民,还是我们这些教书匠,甚至鲁迅的研究者。因为我们时时不会忘记鲁迅是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语文老师上鲁迅的课文必然要这些名头称号,但是我想我们忽略了鲁迅还是鲁迅,是他自己,是他本人!我们呈现的是鲁迅的镜像,那个有血有肉的鲁迅被解构了!鲁迅的文学世界、思想世界根源于他的生活世界,鲁迅那个原生态的生活世界被殖民化了。我突然想起了胡塞尔的现象学来,就是要将背景悬置起来,我把鲁迅悬置起来!

            鲁迅是一个可爱的孩童

    我真正的接触鲁迅是从鲁迅的散文开始的,高中时代偶然得到一本《鲁迅散文集》,最喜欢《范爱农》和《雪》,《范爱农》的质朴的真挚、《雪》的深沉的诗意感染了我。我开始觉得鲁迅是个有性情的人,而且并不失一种活泼。后来读到一个鲁迅书信的选集,读到一些真实的鲁迅,我想我开始闯进了他的生活世界,有时我觉得鲁迅是个可爱的孩童!我大学时代进入了中文系的学习,有一天我的小兄弟来问我关于鲁迅的《风筝》,他说老师告诉他这里面的主旨是封建思想对于儿童天性的扼制。我一时也很茫然,只好笑着说“是呀”,但是心里却觉得很不熨帖。《风筝》是用双重视角来看世界,既是从成人的视角来看儿童天性的世界,又是从天真的儿童的视角来看成人的世界,来反思成人的世界。“风筝”原本是自由的,却负载了沉重的思想。当我们的文学研究者去解读它时,我们的语文教师去讲授它时,都太过成人化,太过社会化,但那个孩童的天性的视角,那双天真的眼睛已经被蒙蔽起来了,我们自己又何尝不是《风筝》中的那个“哥哥”呢?悲哀的是我们却一直不能后悔。哲学的深思能还原于生活或许更有价值。作为思想家的鲁迅,妨碍了作为文学家的鲁迅,甚至也妨碍了作为一个有性情的天真的人的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是一个天真的孩童,“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时的意味存留。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朝花夕拾·小引》)鲁迅的生活世界开始于对于儿时的反顾。

    但是鲁迅不能一味的天真,太过于天真便沦为了幼稚,所以他逐渐懂事成熟起来。《父亲的病》和《〈呐喊〉自序》都记载了鲁迅懂事的过程,鲁迅是个大孝子,鲁迅的一切伟大都来源于这个最真实的情感,他的伟大是最真实的伟大。当我觉察出鲁迅的可爱时,我更觉得鲁迅的伟大。

                    鲁迅是一个好玩的大人

    陈丹青在《笑谈大先生》中写了些俏皮的话,认为鲁迅“好看”并且“好玩”,我也有同样的感受。最早在散文集《野草》中读到《立论》,就已经觉得很“好玩”,那时我在读高中,我把它抄在了教室后面的墙报上,同学都以为是《故事会》上面的笑谈罢了,我告诉他们这是鲁迅的文章,他们都觉得很惊讶,最终还是半信半疑,直到我拿出了《鲁迅散文集》作为证据,他们才肯相信,于是有几个同学便在我的影响下开始读鲁迅,开始消解了一些先前对于鲁迅的厌恶。《立论》看起来也就是一个笑谈罢了,但是鲁迅用他独特的语气陈述出来,我真感到他是个好玩的大人!鲁迅在文字间沈潜往复,从容贪玩。鲁迅好玩的性情在杂文中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光是题目就特别的有意思,这个陈丹青也说过。《论“他妈的”》《“揩油”》《香汗与臭汗》《“以眼还眼”》,这些文章是我特喜欢的,单看题目就知道这些都是来自生活世界的思考。后来在旧书摊上觅得了一套《鲁迅论文学与艺术》,编者的意图大抵是为鲁迅文学思想的研究提供资料的汇集,但是他哪里知道这些文字的“好玩”,鲁迅对于文学是用序、跋、记、忆、想、谈的方式来陈述的,鲁迅对于文学和写作的方式,陈丹青说的好:“文章的张力,是人格的张力,写作的维度,也是人格的维度——愤怒、但是同时好玩;深刻、然而精通游戏;挑衅、却随时自嘲,批判、却忽然话说回来……鲁迅作文,就是这样地在玩自己人格的维度与张力。”

     而在我们中学时代所知道的不过是《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拿来主义》《友邦惊诧论》,这些杂文都不足以见到鲁迅的“好玩”,所以我们都未能见到先生“好玩”的一面,久而久之便对鲁迅失去了兴趣,加上语文老师生硬的讲解,就对鲁迅产生了厌恶的情绪。幸而后来得到了一本《鲁迅杂文选集》,任由自己的兴致翻阅,渐渐觉得鲁迅是个善于调侃,是个有趣的人,后来又才知道这就是幽默与讽刺。大学时代模仿了先生的《航空救国三愿》写了一篇时政评论《阿富汗问题三愿》,模仿了鲁迅的调侃和好玩,文章发表在校刊上面,而且竟然有人慕名要来寻我,于是觉得自己似乎有了鲁迅的情结,沾染了鲁迅的风骨。当我教授鲁迅的文章时,我将我的经历一一叙述给学生听,他们竟也被我感染了。我想我是用我的真实的情感来理解鲁迅的。

         鲁迅是一个偏执的狂人

    “横眉冷对千夫指”这是鲁迅所说的“金刚怒目式”,金刚怒目的鲁迅是一个偏执的狂人。福柯把疯癫看作是一种文明的产物,疯癫的文化是悲剧的文化,范进中举就是一个疯癫的悲剧,然而鲁迅却是 “狂”的文化。面对愚弱的国民,鲁迅不是一个居高临下的启蒙者,更多的像一个无助的狂人,他有思想者的孤独和无助,有时他也会狂躁不安,近于发狂抓狂。《狂人日记》不仅是对吃人的社会的深刻批判,也是他自身的心理映射。鲁迅的“狂”是一种自我放逐。在他冷峻好看的外表背后涌动着的是热情万丈又焦躁不安的心,好像力挽狂澜,又好像孤立无援,鲁迅曾引过裴多菲的诗“绝望之谓虚妄正与希望相同”,这是鲁迅心理最真实的写照。当我作为语文老师去教授《〈呐喊〉自序》时,我没有塑造一个毅然弃医从文、忧国忧民的鲁迅形象。他们塑造了一个伟人,但是他们并不理解鲁迅。《〈呐喊〉自序》是鲁迅心灵的历史,“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你们读得出鲁迅的血泪么?在我们眼中鲁迅是个斗士,然后不过是在生人中叫喊的呐喊者,鲁迅的偏执源于他希望与绝望复杂交替纠缠的心灵。他对敌人偏执的恨,对于他所恨的人和事偏执,他恨他所恨。

展开全文阅读

    我把“偏执”与“鲁迅”两个关键词输入百度搜索,于是得到了许多有趣的东西,吹捧的人说这是一种独特的批判精神,批评者则说从中学到大学的教科书上把鲁迅捧得很高其作用是消极的,教育出愤世嫉俗的绝望消沉之人。他们可曾真正的认识理解鲁迅,他们知道鲁迅是怎样炼成的吗?

    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孩子不再讨厌厌恶鲁迅,怎样让孩子理解鲁迅,或许我们需要做些什么!

 

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