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教师随笔)

阅读:692  

     有的老师常常叹息,唉!我下那么大工夫备课,可到课堂上,学生就是不好好听。有的思想开小差,有的手中玩东西,有的交头接耳,有的打瞌睡,没精打采,死气沉沉,他们一点兴趣都没有。

  确有这样的课堂。但我也见过另外一种课堂:老师一上课,学生似乎马上兴奋起来,几十双眼睛盯着老师,侧耳专注,听老师讲解,并与老师积极配合,该读则读,该写则写,该动手做则动手做,整个教室充满着紧张、热烈、融洽、和谐的气氛。

  为什么差别这么大呢?我想,除了老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艺术有高低外,更重要的还在于学生是否喜欢你这个老师。他们喜欢你、佩服你,就愿意听你讲课,就接受你的教导,你讲的话就入耳入心。反之,他看见你就心烦,他从内心看不起你,你的课他们就不愿意听,不喜欢听,非让他们听不可,就会玩东西、打瞌睡。

  这使我想起了启功先生。

  启功回忆他刚走上讲台时,他的老师辅仁大学校长陈垣曾给他四条忠告:“1.一个人站在讲台上,要有一个样子,(和学生的)人脸是对立的,但情感不可对立。2.不可偏爱、偏恶,不可讥诮学生。3.以鼓励夸奖为主。不好的学生,包括淘气或成绩不好的,都要尽力找他们一小点好处加以夸奖。4.不要发脾气。你发一次,即使有效,以后再有更坏的事件发生,又怎么发更大的脾气?万一发了脾气之后无效,又怎么下场?站在讲台上即是师表,要取得学生的佩服。”

  一个教师,当学生总是不喜欢听你讲课、对你的课不感兴趣时,不妨读读陈垣先生的四条忠告。你站在讲台上,情感与学生融洽吗?你在教学过程中偏爱偏恶过学生吗?你讽刺挖苦过学生吗?你对学生教导是以夸奖为主吗?你对“不好的学生”找到“一小点”好处加以夸奖过吗?你向学生发过脾气吗?总之,你站在讲台上堪称师表吗?你的言行,你的知识,你的能力,你的人品学生佩服吗?如果这些问题都解决好了,再在备课上下工夫,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课堂艺术,学生是会好好听课的。这就是“亲其师,方能信其道”的道理。

 

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