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绝对的权威者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长春版)

阅读:247  

 椒江五中杨洋

[论文摘要] 构建有效课堂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新课标下如何构建有效课堂,这已成为教师研究的核心。有效提问的问题教学是构建有效课堂的关键点。本文就“教答”的教学方式来谈谈如何让学生想问、敢问、善问、好问、乐问,从而达到构建有效课堂的问题。

[关键词]   教答  学生提问  有效课堂

随着新课改教学的推行,构建有效课堂成为了教育教学的新宠。那么,如何构建有效课堂?这是需要花大力气研究的问题,笔者只从一个方面谈谈构建有效课堂的问题。

长期以来,在我国无论教学理论研究还是教学实践领域,受赫尔巴特和凯洛夫的影响很深远。而赫氏和凯氏的教育理论的共同之处就是主张以教师为中心,从教师的教出发,教师只要有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就能直接进入教学过程中。不可否认,这种教学理论较规范易于操作,故容易为广大教师接受,久而久之,便转化为一种心理积淀而渗透到我们广大教师的深层意识中,并通过潜意识方式表现出来,这种习俗式的潜意识可以说是整个教师群体的无意识行为,这种教师群体的无意识行为便成为许多教师的教学习惯。

“教听”或者“教答”等教学方式,也有其优越性。许多优秀教师讲课“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秒趣横生、引人入胜,那么,这种讲授无可非议。然而,教师讲,学生听,很容易陷入“满堂灌”的教学陷阱。在这种教学方式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了发挥,而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却受到了压抑,最终导致学生主体性缺失。

   “读书先要会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这是晋代学者张载的读书名言。它充分说明,学习是一个不断质疑和释疑的过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能够提出问题,等于解决了问题的一半。因此,教师要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从“绝对的权威者”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教师提问转向学生自主发现疑问,积极培养学生想问、敢问、善问、好

问、乐问,从而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  

由“提问学生”到“学生提问”,看起来虽同属具体教学中的“课堂提问”范畴,但“问”的主体已 发生了质的变化,学生不仅仅回归到课堂教学的中心位置上,还从中可以窥见施教者的育人理念的根本性改变。故可以这么说,由“提问学生”到“学生提问”虽

是教学探索实践中的一小步,但却是教学思想转变的一大步。 它不但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学

习积极性,有效地唤起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而且还能理顺“教”与“学”的关系,优化教学

过程,促进素质教育真正的落实。以下,笔者就此做一番探讨:

一、培养问题意识,使学生“想问”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发现学生不想问。学生不想问的原因一般基于两类,第一是没有问题不想问,另一类是有问题不敢问(放后面述及)。这里主要讨论没有问题不想问。为了使学生“想问”,教师应采取以下策略:

1、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前提。

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必须有适当的基础知识,才有可能对新知识产生好奇、渴望。掌握一定量的知识是产生问题意识的前提,古人说“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博采众长,涵摄百家,这是问题意识产生的前提。郭沫若推翻陈见,横空出世,为曹操和武则天翻案,首先得益于他博大精深的历史知识。因此,我们要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尊重前辈和他人的研究成果,努力学习,汲取营养。只有学好课内知识,又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文化涵养,才能厚积而薄发,形成敏捷的思维,产生各种真知灼见,从而质疑问难。如果不学无术,却指望“天上掉下一个林妹妹”,一下子具备了强烈的问题意识,那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动力。

求知欲是学习需要的核心。学生如果没有强烈的求知欲,就难以产生成就需要和附属需要,也就没有“想问”的动力了。作为一种学习需要的动力,求知欲不仅在于它产生之后能驱使人去学习,获取新的知识,而且当它得到满足以后,会在此基础上产生愉快的情绪和新的学习需要。这样,求知的需要不断发展,就会给学习源源不断提供动力。中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他们想探索世界各种奥妙,在开始学习每一门学科时,都有良好的学习愿望。可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些学生渐渐对某些学科失去了兴趣,甚至有的个别学生,对学校所设的大多数学科都不感兴趣。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基础差,学习内容和教学形式、教学方法不能使他的求知需要得到满足,从而产生烦恼和焦虑的情绪。

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的正当的求知欲不断得到满足,从而产生愉快的学习情绪,不断从学习需要的满足中获得新的动力。如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在求知欲的驱动下,不断地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

3、开发训练批判性思维,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

批判性思维就是不相信权威,敢于在既定理论、观点方面进行质疑,突破常规定型模式,超越传统理论框架,把思路指向新的角度、新的领域。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需要在教学中锻炼学生的各种思维,关键在于排除学生思维定势的干扰,引导学生变换角度去思考问题。如,阅读教学中,除正面分析字词句段篇的运用外,还可启发学生思考,如果不这样写将会怎样;甚至根据文章内容,让学生设计出与范文不同的思路来进行比较;也可利用教材进行补充情节的训练或改变主题的训练。作文教学中,审题时提供有思考价值的材料,让学生多角度的去思考,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立意,如对“守株待兔”、“班门弄斧”等寓言的多种理解;也可以有意设计一些正向与逆向思维的作文题让学生去思辨,如“知足者常乐”与“不知足者常乐”等等。

二、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敢问”

1、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以情感作为纽带的。情感是教学的催化剂,爱是教育的原动力。在课堂上,老师真诚的笑容,信任的眼神,鼓动的话语,语重心长的教诲,都会从心灵深处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每个学生都渴望受到重视,渴望做家长和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在自己的表现得到赞许和鼓励时,会觉得自己也是一个可塑之材,可能会在学习上变成一种无形的动力。即使回答问题错了时,老师也应肯定他作对的环节,语重心长地指出他错误的原因。当他走神没注意听讲时,不妨走到他身边,抚摸着他的头,或者给他投去惋惜的眼神。总之不管在什么时候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爱他的,没有抛弃他的。这样学生关闭、防范的心门就打开了,敢说了,敢问了,学习的源动力就有了。

展开全文阅读

2、实施教学民主。要和学生建立一种资源分享的的伙伴性的师生关系,要如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所说的:“师生关系旨在本着尊重学生自主性的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自主的发展。”教与学之间的关系,绝不是教师居高临下,我讲你听,我管你服的关系,而应该是互助的、平等的关系。一方面教师帮助学生学;另一方面,学生帮助教师教,在课堂发言中,提倡见仁见智,不可求成熟与完美,尤其提倡对教师观点的合理“反叛”,引发师生之间的争鸣,使学生意识到: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当然,并非学生的所有的提问都完美无缺,教师首先应当肯定其思辨的勇气和可取之处,次则以诚挚的态度疏导辨析,令其心悦诚服。

3、贯彻教学的“无错原则”。同样是30厘米宽,为什么人们敢于在运动场上骑自行车而不敢在独木桥上骑自行车呢?是因为在独木桥上骑自行车人们心理感到不安全,怕出错后跌入万丈深渊。联想到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不敢质疑问难,也是怕问错了惹别人笑话,或老师批评。在美国的课堂上,常有“如果人是猴子变的,那为什么现在猴子还是猴子,人还是人?”之类的对教材质疑的发问,对此,教师总是给予积极的赞赏和鼓励,从而使得美国课堂上的学生思维非常活跃,课堂效率也很高。所以我们也要像美国教师一样,要允许学生“胡思乱想”,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观点存在。要让每个敢于提问的学生不因提问错误而感到遗憾,诚如有位优秀教师所说:“课堂提问没有错误!”因为任何一位学生的任何一个问题都是有价值的,其价值就是思考的力量。

4、提倡平等参与课堂双边活动。有师生之分,无尊卑之别。尤其教授文学作品,不同的接受者极易产生见仁见智的歧异,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即是也。故激励学生放胆发问,不苛求提问成熟与完善,使其平等地参与到教学进程中来。特别是当学生有不同的问题、引起争议时,教师不要急于当裁判,应启发和引导学生展开“舌战”,在观点的碰撞中,闪耀智慧的光芒,让班集体中的每一位成员都切实感到“展览”思想的乐趣和荣耀。尤其倡导对老师观点的合理“反叛”,引发师生之间的争鸣,使学生意识到:生未必不如师,师未必不可超越。从而消除对教师的盲目崇拜感,激发学生自尊自信自强,建立平等参与教学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首先应当肯定其思辨的勇气和可取之处,次则以诚挚的态度疏导、辨析,令其心悦诚服,保持继续主动参与教学进程的信心和热情。

三、教会学生提问的一般规律,使学生“善问”

 1、教学生在深度上学会思维,循序渐进的提高学生“问”的层次。

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对问题缺乏深刻的思维,那就永远得不到真正的知识。“求知如采金”,只有深入思考,锲而不舍,才能得到珍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初中学生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往往是肤浅的,他们往往注意了表面现象而忽略了事物的内在本质。在教学中,要善于激疑、质问,做到层层深入,不断扩大思考的难度,在深度上教学生学会思维。如教《变色龙》就采用了层层深入法培养学生思维。在学生分析了警官见风使舵的的性格后,再让学生思考他性格中本质的不变的是媚上欺下。再进一步启发学生追问:他为什么要媚上欺下?这一性格产生的社会根源是什么?使学生思维具有了相当的深度从而完成了对文学作品的深层理解和感悟。像这样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思考,可使学生在深度上学会思维,从而使学生“善问”。

2、抓住契机,设置矛盾,教给学生“问”的技能和技巧。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为此,教师应当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学生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时,也就意味着思维在进行,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以问引问,也是许多优秀教师诱发学生提问的成功措施。比如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一文中,她一开篇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无疑“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马上产生认知的冲突,很自然地认真研读课文。接着教者再因势利导学生“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解决了本文的教学难点。由此可见,有效地抓住教学中的契机,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会让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教会让学生抓住“矛盾”问。大千世界,充满了矛盾,“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学生能够发现矛盾,就能发现问题,教会学生在矛盾处质疑问难,能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四、 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好问”

“情境”简单的讲就是“情”与“境”的总和。“情”也就是学生心理活动高度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学生认识活动的催化剂,是思考的内在因素。“境”是学生思考的外在因素。人的思维起源于直接的情境。格式塔心理学家邓克乐认为:当有机体具有一个目标但并不能知道怎样达到这一目标的时候,就产生了疑难。所谓的“问题情境”即学习者觉察到一种有目标但有不知道如何才能达到这一目标的心理困境,也就是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对呈现的新的知识结构不能同化而出现认知冲突的一种心理状态。教师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趣激疑,使学生主动并善于就课文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妙境界中不断提高独立思维,培养学生的“好问”能力。

教师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1、创设形象化的问题情境。“直观是认识的途径,是照亮认识途径的光辉”。物体的直观形象本身,能长时间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直观性是一种发展注意力和思维的力量,能使认识带有情绪色彩。由于同时能看得见、听得着、感受得到并进行思考,在学生的意识中就形成了情感记忆。如果不形成发达的、丰富的情感记忆,就谈不上有充分的智力发展。所以,形象化的问题情境适合初中生思维形象具体的特点,易于引导学生的兴趣,愉悦学生的情绪,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讲授"数轴"时,就利用了温度计来导入新课,在讲授几何课时,更是充分利用了各种模型进行直观教学。创设形象化的问题情境,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或者充分利用一些半具体半抽象的模型化了的数学材料,多角度、多方位、多形式地提供丰富表象。

2、创设矛盾冲突的问题情境。人总是力图使自己的思想协调一致,不自相矛盾,当学生发现某种新知识与头脑中的已有知识矛盾时,就会产生"认识不平衡",导致一种"紧张感",从而产生消除这种紧张感的认知动机。紧张感得到消除,就会产生一种满足的情感体验,从而进一步强化认知动机。不仅如此,还可以使问题情境具有较好的发散性,即问题情境的设计能充分激发学生联想,扩展学生思路,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问题的设计都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其产生多向联想。

3、创设阶梯式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的设计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把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深入。创设阶梯式问题情境,就是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相互联系的简单问题或步骤,使学生易于接受。也就是说,教师应当依次提出一些适合学生已有知识结构和心理发展水平的小问题,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认识能力去发现和探求。只要情境的设置坡度舒缓,集“文路”、“教路”与“学路”于一体,才能让学生产生一种有阶可上、步步登高的愉悦感,才喜欢质疑问难。

展开余文

五、搭建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乐问”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把学习者治学境界分为三个层次,知学,好学和乐学,乐学作为治学的最高境界是无庸置疑的。同样,学生乐学也是质疑问难的最高境界。

然而我们传统的教育、教学在培养学生独立意识方面做得很不够,这也是学生少有乐问的重要原因。在传统课堂中,老师往往以权威的姿态驾驭课堂,致使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大、思想的成熟,放大的自尊心与盲目的荣辱观让他们不敢发言或不愿发言。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现代教育培养的人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学需要培养学生对问题独立地作出探索、理解、判断的能力,从本质上而言,这种能力,就是一种自主精神。自主性是人的本性, 这早已被人类的生存、发展的史证明了。要认识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仅仅看到学生是主体还不够, 还要对学生进行自觉主动学习的教育,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学习是学生学习由自发到自觉的一个过程。学生以自身为思考主体,独立思考,独立发现,独立理解,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所以,教育教学必须刻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学生惟有具有自主学习意识,才乐于质疑问难,否则,培养学生乐问只能是一句空话。

    总之,让学生学会提问题,符合新课程理念,是学生主体性的体现,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启发学生思维,便于学生全面把握教材,激发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当学生体验到一种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

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我们应当重新审视课堂提问这个教学环节,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创造和谐宽松的提问环境,让学生在主动提问中增强创新情感,提高创新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想问、敢问、善问、好问、乐问,是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策略。

 

  [主要参考书目]

《把教学目标落实到位》                  冯增俊

《高效课堂的101个细节》                王跃

《如何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刘世斌

《现代教学研究新论》                    汪刘生

《有效的课堂管理手册》                  胡庆拉

 

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