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唐宋散文教学(必修教学论文)

阅读:1017  

 内容摘要:我国古代散文历史悠久,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要弘扬和培育我们的民族精神,就不能不学习我国古代散文,学习我国古代散文,就不可能越过唐宋散文。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唐宋散文占了较大比重。无庸质疑,唐宋散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分析初中语文唐宋散文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探讨了初中语文唐宋散文的教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唐宋散文;散文教学 

唐宋是我国古代散文发展的转折期,“散文发展到唐宋,可谓真正从经史子中分离出来,由应用性向文学性转变。”“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了写景、抒情、言志的广阔天地。” [ 1 ]可以说,唐宋散文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唐宋散文的这种特殊性,使唐宋散文成为我国初中语文教育的一道亮丽风景。初中语文教材选入了较多的唐宋散文,尤其是八年级语文,如刘禹锡的《陋室铭》、周敦颐的《爱莲说》、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周密的《观潮》、韩愈的《马说》、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等。整套教材(必修)共有36个教学单元,古代散文有38篇,其中唐宋散文有8篇,占到21%的比例。而且这只是个开始,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收录了更多的唐宋散文。由此可见教材编者对唐宋散文的重视。

初中语文唐宋散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唐宋精神。唐宋散文中的唐宋精神,其最突出的特点是“鲜明的主体精神”与创新精神,作者借用散文这种文学艺术形式的创新传达自己对社会、对现实的关注之情。所以唐宋散文教学既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与革新精神以及审美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它们缺一不可。而当今的唐宋散文教学现状是怎样的呢?

不少语文教师忽视散文教学本质,忽视散文与普通文章教学的本质区别,把散文当作普通文章来教,为应付考试,把大部分时间花在文言知识、篇章层次结构和解题技巧等方面,把散文一块一块地分割,作为语文知识“灌”给学生,或视其为“写作宝典”,很少把散文教学提到审美的高度,教师过多的课文分析,限制了学生的思考空间。

尽管现阶段大力提倡“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但在当今的唐宋散文教学中,在工具层面、技术层面花费的力气过多,人文性的重视还不够,因而其缺陷是十分明显的。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笔者根据教学实践,试做以下探索。

(一)在教学思想上,树立阅读教学中的对话理念

语文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这就要求教师应努力构建与学生对话、沟通合作的渠道,将思考、发现、批判的权利交还学生,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超越文本,超越教师,超越前人的勇气。通过课堂上学生与作者(文本)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教师的对话,构成多向互动交流沟通的网络,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倡导人与人之间平等交流的教学行为,真正实现课堂上学生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只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民主、平等、和谐对话沟通关系确立,才能进行真正意义的散文教学。

(二)在教学内容上,重视挖掘文本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唐宋散文教学内容要反映唐宋散文全景,既要看到著名作家和作品,也要看到其他有特色的作家和作品。唐宋散文教学内容要反映唐宋散文的整体特点,要突出唐宋散文文体、散文风格的多样性,展示唐宋散文的语言艺术。在教学中,首先要以教材为本。教材中的唐宋散文是通过精选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唐宋散文教学要抓住其思想内容,艺术内容和语言这三大内容。思想内容主要学习其主体精神,学习其中的创造与革新精神。艺术内容要深入体会散文中的意境,感受其意境美。要了解唐宋散文的行文思路,了解散文的结构。语言方面的,着重了解唐宋散文新奇而言简意赅的语言艺术。

(三)在教学方法上,综合运用各种阅读教学方法

散文是文质均美的文体,特别是古代散文,在美的形式和语言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因子,对学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而教师只要利用各种教学方法掌握方向,不使学生产生离心力,散文教学就能取得成就。

唐宋散文教学,绝不能束缚于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要从教学法产生的规律入手,找出教学方法产生的渊源,许多新的教学方法是凭以往的经验和灵感临时创造的。这种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往往能产生很好的效果。要有创新精神,要勇于创造新的教学方法,敢于尝试各种新的教学方法。也不必全盘否定传统教学方法,而应本着“旧瓶装新酒”的理念,给传统教学方法注入新的内容,要遵循散文教学最一般的规律,要树立散文文体意识。

(四)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各种地方文化资源

新课程告诉我们,不仅课本是教学资源,凡有利于教学的许多东西都可作为课程资源,如学生、社会、网络等等。课程资源的利用要因地制宜,只要合理的资源都可以进入我们的散文教学课堂。唐宋散文教学要因时因地充分利用和挖掘当地的课程资源,以配合课文教学,创造出富有特色的唐宋散文教学,这就需要教师能用一双慧眼及时捕捉有价值的信息并加以挖掘。如教柳宗元的散文,柳宗元的许多散文是在永州写的,写的是永州的风土人情,山川景物。永州地区的语文教师可利用地域人文优势,运用多媒体手段再现柳宗元散文中的形象,帮助学生领悟与理解柳宗元这位生命中充满荆刺与不幸者的情感和人格力量。

初中语文唐宋散文教学,应审视散文教学现状,找寻其缺陷并研究改进的方法。应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创新教法,仔细斟酌教学内容,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教师也要打破彼此界限,相互学习,交流教学经验,这样,唐宋散文教学才能取得成就。

注释:

①陈才智.唐宋散文概观[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A)66 .

参考文献:

[1] 胥洪泉.中国古代散文简史[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 

[2] 陈才智.唐宋散文概观[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A)66 .

[3] 陈长华.语文教学方法的探讨[J].语文天地,2007,(6A)72. 

[4] 李景霞.对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几点探索[J].教育探索,2003,(8A)28.

 

余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