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的作文

时间:2024-04-24 22:04:34 好文 我要投稿

关于年味的作文(经典)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年味的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年味的作文(经典)

  关于年味的作文 篇1

  一天,我正在睡梦中,忽然“轰、轰、轰”的几声把我惊醒。我忽然想到今天是除夕!“新的一年要到了!”我情不自禁的`大叫起来。爷爷闻声起来:“一大早大叫什么?快穿好衣服跟我一起下楼放炮竹!”我连连叫好,拿起衣服和炮竹一边下楼一边迅速的穿衣服。下了楼我右手拿着炮竹,左手拿着火机向炮竹的引子一点,一眨眼“噼里啪啦”的声响直冲我的耳朵。我想这就是年味吧!

  放完炮竹,我欣喜若狂地冲进家里。一进门一股油香味奔向我的鼻子,原来是桌子上的几碗炸肉圆放出来的香味。我拿起筷子大口地吃炸肉圆,心里想:“这就是年味吧!”

  吃完炸肉圆,爸爸对我说:“熊一豪同学,把这幅对联贴到门口吧!”我接过对联,往门上小心翼翼的贴上去。然后一看上联写道:“新年新景如意春”,下联是:“大吉大利平安福”。我心里连连赞叹着:“好对联!好对联!”这就是年味吧!

  我贴完对联走进家里听见爸爸在给姑妈打电话拜年,我心里一震:“我还没用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拜年呢?”我把他们叫到一起对他们说:“祝爷爷、奶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祝爸爸、妈妈:工作成功、天天开心!”爷爷和奶奶们都笑了,他们异口同声地说:“就等你这句话!”说着把红包给了我。我拿着红包开心地想:“这就是年味!”

  关于年味的作文 篇2

  过大年放鞭炮,人人开口笑。这不,在鞭炮声中又迎来今年大年三十。我喜出望外,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奶奶家吃年夜饭。

  到那里,已是下午四点多钟,只见奶奶已在厨房里忙碌开,妈妈见此情况马上放下东西帮助奶奶做年夜饭,我呢?打个下手吧,摘摘菜,刷刷盘子……说也真快,一个多小时桌子上摆满五颜六色菜食。什么狮子头东坡肉啦、松鼠桂鱼、荔枝肉醉排骨、金枝玉叶、金科玉翠、金华富贵炖白菜……啊,真是应有尽有啊!我喊来家人围坐一起吃起来,大家边吃边谈论,今天幸福生活,这时,在一边奶奶开话:“啊,现在生活真是太好,吃这么多丰盛菜食。可我小时候过年能吃上个萝卜炖豆腐再加点粉条也就是很奢奢侈菜食……”奶奶一席话让我很吃惊,原来社会变化可真大呀,如今我们不应说过年,就连平日也不只是吃萝卜炖豆腐吧?奶奶又说:“要懂珍惜别忘本啊!”是呀,我们应当珍惜今天幸福生活,人人都为社会出把力,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吃饺子喽!”我们肚子已经饱饱,可还有最后一道菜食,那就是吃年三十饺子。“哎,饱饱没地吃,不行,这年三十饺子可不能不吃。”我一边自言自语,一边又大口大口地吃起来,直至撑个肚子滚圆……

  “噌噌……鞭炮又响,我们也下去放鞭炮,“过大年真热闹,家家户户放鞭炮,吃菜食吃饺子,撑得肚子滚滚圆……”

  关于年味的作文 篇3

  你认为年味是什么?我认为只是一盘幸运饺子。

  “开饭啦!”妈妈端着一大盆饺子走过来,“今天是大年三十,我们吃幸运饺子吧!”

  “幸运饺子?”我迷惑不解。

  我皱着眉头想:幸运饺子?怎么个幸运?怎么样才幸运呢?哎呀,还是问问爸爸吧!

  “爸爸,什么是幸运饺子呀?”

  爸爸摸了摸我的头,对我说:“幸运饺子就是在一个饺子里包上一个硬币,谁吃到那个饺子,谁就是最幸运的。这样吧,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能吃到幸运饺子,好不好?”

  “比就比,谁怕谁呀!”我接受了爸爸的挑战。

  “一、二、三,”妈妈帮我们看着时间,“开始!”

  我使劲往嘴里塞饺子,一个还没尝到味道就塞第二个,我的嘴被塞得满满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而爸爸呢?他正迅速吃着饺子。“一定要赢呀!”我想着。

  这时,我的嘴里出现了一个硬硬的.东西,“呀,是硬币!”我把那东西吐出来一看,原来只是一个没烧熟的饺子。我的心像被倒了一桶冷水一样,顿时变得冰冷。

  我只好再夹几个饺子放在嘴里。哈,又有一个硬硬的东西,不会还是没烧熟的吧?算了,还是先吐出来看看。

  “啊!你吃到了硬币!”爸爸看着我,“你真幸运呀!”我开心极了。

  我们家吃饺子,真是年味十足呀!

  关于年味的作文 篇4

  年味,这样的一个标题让人们十分惊讶,年!又有什么味道呢?

  年这样的一个词,在许多中国人的心中已是根深蒂固,年早成为了一年中必不可缺的存在。

  年的味道是温馨的。每年过年时,人的流量总是最多的,每一年春运的火车总是人满为患,这又是为了什么?为的还不是早日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

  年的味道是热闹的。在吃年夜饭的时候,家里灯火通明,一家的男女老少全部围在餐桌前,望着餐桌那一锅正在燃烧的火锅,望着里面正在翻滚的食材,吃完饭后,大家一起坐在电视机前面,一边烤火取暖,一边聊天,一边看着跨年演唱会,更有甚者,坐在火炉边,品味着美酒的芬芳,到了跨年的时候,大家情不自禁的跟着电视倒计时,这时候整个乡村都回荡着震耳欲聋的声音此时,‘乡村’难道不热闹吗?

  年的味道又是开心的。大年三十的那一天早上,家家户户都准备了丰富的食品,同样这一天也是属于孩子们的一天,在这一天孩子们准备好袋子,下午送祝福,在民间人们把这叫做“讨饼”这时我们小朋友站在别人家门口朝里面大声的`喊一声:恭喜过热闹年!里面的人便连忙走出来,并且将早已准备好的食物发放给每一位前来的小朋友,经过一下午的努力,当我们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去时,我们的手上总是可以提上满满的一袋食物,有各式各样的。到了第二天孩子们同样陪着家里面的大人,挨家挨户的去拜年。

  年的味道又是怀旧的大年初一的时候人们,总是会叫上自己的家人带上几只香烛爬上自己的祖山,给自己的祖先坟前去祭拜,大家脸上的表情也是十分的凝重,这件事情在民间被称为祭拜祖宗,每次都是在大年三十或者大年初一的时候。

  年的味道是多姿多彩的!有让人感到快乐的!也有让人感到十分怀旧的!

  关于年味的作文 篇5

  年味或许是挨家挨户挂满大红灯笼。绽放出喜庆热闹的色彩;或许是挨家挨户的门前贴的喜气的对联,溢发出喜气迎春的祝福;也或许是挨家挨户的碗中,冒着腾腾热气的饺子,散发出妙不可言的诱人的香味…。年味,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干净的房子。人们说“过年,就要大扫除。”房子是必须打扫的。地、由于时间太久,砖块上铺满了一层厚厚的泥土,现在过年了,得把它清除掉,拿铲子在这儿铲铲、那儿铲铲。一上午,略膊酸的不得了。不过房子算是干净了。面对这干净的房子,我想,这就是年味吧。

  崭新的对联。人们说“过年,就要在门子上贴对联。”对联是必须贴的。去年的对联,由于时间太久,颜色都掉光了。现在过年了,得把它撒掉,换新的。拿铲子铲掉。用刷子,往妈妈熬的面糊中一蘸,再往门上刷一刷,将联子贴上、展平。面对这崭新的.对联,我想,这就是年味吧。

  精彩的春晚。人们说“过年,就要看春节联欢晚会。”春晚是必须观看的。吃过晚饭,就慌忙打开电视,在等广告的空隙里,我们只好打牌——抽王八。”三、二、一"时间到!悦耳而洪亮的歌声,优美而动感的舞蹈,我们静静的看着,听着。面对这精彩的春晚,我想,这就是年味吧。

  街中小摊上的年货,或许藏有年味;寺庙里燃烧着金纸的火炉,或许藏有年味;满大街的红灯笼,也或许有年味……

  关于年味的作文 篇6

  又是一年佳节到,空气中开始若有若无地飘起年的味道,相信不少人都会寻找自己眼中的年。

  年味或许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的绚烂;年味或许是“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习俗;年味或许是“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的守夜;其实,年味不过是家人在一起时的欢笑,不过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璀璨文明。

  年味,说远不远,说近不近。它徘徊于你的心头,却又迟迟不肯出现。在过年之际,贴窗花,放爆竹,贴春联,备年货,当然,过春节怎么能没有众望所归的春节联欢晚会呢?

  春晚,大年三十的隆重庆典,它是中国的新兴传统,不论你在何方,不论你是否和家人一起,春晚,始终是你要看的,最隆重的节目,尽管它节目的.槽点,历来为广大群众的饭后闲谈,但它始终是我们的春晚,是远在他乡游子的精神寄托,更是中国人的春节象征。

  过年了,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却能使人热泪盈眶。是啊,过年了,不论成功与否,不论人生跌宕起伏,仅仅只是一句“过年了,回来就好。”

  在年里,没有悲伤,更没有痛苦,有的,只是快乐,只是温暖。过年就是全家团圆,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团圆饭,围着火炉唠唠家常,感受家的温暖,当然,无论你是否和家人一起。即便人没有在一起,但心是紧紧的联结的。

  就像苏轼的词: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寻找年味,年味于家中,于心中。心有意,即团聚。

  关于年味的作文 篇7

  今年春节,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乡下姥姥家过年。乡下的年热闹非凡。

  乡下的春节仪式感特别隆重。大年三十一早,家家户户就开始忙个不停。只见每户人家的门前都有好几个人忙前忙后,有的擦门,有的扛梯子,有的站在梯子上给大门贴上写满吉祥寓意的大红的春联,有的人家把福字倒起来帖,这也许意味着福到家来吧!再看看家家门头上挂着红彤彤的灯笼,别提有多喜庆啦!小孩子们在门前屋后欢快的嬉闹着,到处都呈现出一片喜气洋洋的气氛,这不禁让我想到了宋代著名大诗人王安石的诗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除夕夜,我们全家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年夜饭又称团圆饭,这是一年当中最重要的一顿饭!只见餐桌上摆满了美味佳肴,有红烧狮子头、啤酒鸡、烤鸡我们全家老小围坐一起开心地吃了起来。我们小孩给长辈们敬酒,祝他们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长辈们看到我们健康懂事也非常慷慨,纷纷为我们下起了红包雨,祝我们学习进步,茁壮成长。

  吃完年夜饭,我们便和长辈们出去放鞭炮。噼哩啪啦一连串的烟花直冲云天,在黑暗的天空中散开,照亮了半边天。这些烟花可美了!有圆形的、五角星形的、还有心形的有的红的似火,有的黄的像金,有的洁白如雪,有的.粉若红霞这五光十色的烟花为节日增添了不少喜庆的色彩,简直让人目不暇接。此时,我的心情就像夜空中盛开的烟花一样灿烂。春晚开始了,我们全家坐在电视前,围着火炉,嗑着瓜子,品着茶,聊着天,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我喜欢在乡下过年,因为在乡下过年特别有年味。

  关于年味的作文 篇8

  春节,爸爸妈妈带着我去外公家探亲。我很喜欢去外公家,因为外公家很大,家门前有一个大院子,院子前面还有一个大大池塘,尤其是外公家有我最喜爱三个表姐和我们班同学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只可爱猫。

  到了外公家,大人们都忙着做菜,我和三个表姐闲得无聊。大胆三表姐便提议说:“我们去买些甩炮和炸炮来玩吧!胆大呢就玩甩炮,胆小呢就玩炸炮。”大家都拍手表示赞成。

  甩炮和炸炮买回来了,三表姐就试玩给我们看。她先用打火机点燃甩炮头,让甩炮在手中燃烧一会儿,接着便立刻把它丢入池塘。只听“轰”一声闷响,水花便被甩炮溅到半空之中。三表姐又把炸炮往地上使劲儿一扔,炸炮“啪”一声惊响,便立即爆散开来,四周弥漫着呛人火药味儿。

  胆小大表姐看到三表姐玩得这么开心,于是也试着玩了一根甩炮。没想到她胆子越玩越大,最后竟然超过了三表姐玩炮胆子。她把甩炮放进烟盒里,结果把烟盒炸成三半;她又把甩炮放在泥土里,结果把泥土炸了一个小洞;她再把甩炮放在一个坏了桔子上,结果把桔子炸得开了花……

  看到这里,我和二表姐也忍不住加入了这场游戏。大家一会儿上树,一会儿爬凳子,玩得嘻嘻哈哈,不亦乐乎。这些甩炮和炸炮虽然是为小孩子们设计,不过还是有一定危险性,所以同学们玩时候得注意安全哟!

  这个充满年味游戏,让我回味无穷。

  关于年味的作文 篇9

  现在常听人提起:现在过春节越来越没有年味了。这春节将至,感觉确实如此,都市生活快节奏、车水马龙、钢筋水泥,搅乱了年声音、色彩和味道。

  社会物质富裕已经到达了一定阶段,这固然让人欣喜,但物质富裕并不能掩盖民族文化传统和风俗。人类需求是分和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我们物质需求渐渐都能满足了,精神需求却突然变得非常空洞。

  但是,让我感到异常是,我们春节越发变得无人问津起来,但类似西方圣诞节、平安夜却在中国大受追捧。为什么我们自己传统节日遭受抛弃,而西方节日却大放异彩?我想这与大部分中国人虚荣心态有关,什么叫圣诞节?我们开始好奇,好奇了就开始研究,研究了就开始体验,体验后就越发感受到一种新鲜感,越发感觉到自己与国际接轨了,自己越来越有面子了。但是,到底是什么理论认为我们能够过一过老外“春节”就一定是现代人了?反而,这是一种对传统文化极度不尊重行为。

  其实,过年是生活本身结晶,年味儿同样如此,重要是用心去品味。过年是一种休憩。忙碌地走了一年,需要暂时歇息一下,开春了再走。过年是一种企盼。子女求学求职在外,过年就是回家,长辈盼望见到子孙,过年就成了愿望。过年是一种乡愁。浪迹天涯、绝少归期海外游子,在客乡复制了传统春节,西方国家唐人街庆贺倒保留了更多传统庆典仪式,以满足游子对家乡和故土怀念,年节欢乐中夹杂着淡淡乡愁。过年是中国人一种文化身份,是我们精神家园,让我们体贴细心地守护着她。

  总而言之,春节为什么在中国越来越冷?这与我们对于传统文化了解,对于民族风俗尊重,对于自身存在那一点点虚荣都存在着千丝万缕关系。

  难道,我们都搬到国外去过年?

  关于年味的作文 篇10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以前没过年时,老是盼望着过年,现在这一刻终于来了,我们吃完年夜饭后,我和姐姐他们一起坐上了大伯的车子,和大伯一家去农村过年,在车上我们哼着小曲。车速飞快,不一会儿,我们离开了灯火辉煌、喧闹、繁华的城市,进入了宁静的乡村小道。在稀稀攘攘的灯光下继续前进。又过了一会儿,我们听到了震耳欲聋的炮仗声,看到了五颜六色的烟花在空中尽情的绽放。我的直觉告诉我婆婆家快到了。

  终于到了婆婆家,婆婆家地方很大,人也很多。农村人过年的方式和我们城里人不一样。大人们围在一张桌子上打着麻将,我们小孩有的围在电视旁看春节晚会,有的小孩趴在窗户上看烟花,有的小孩干脆拿着烟花爆竹自己放,还有的小孩玩着手机。总之,他们各有各的玩法,各有各的.兴趣。

  终于,零点的钟声敲响了,我们迎来了20xx年羊年的到来。所有的大人小孩一起聚集在大院子里,放着辞旧迎新的烟花。

  这一晚上我们并没有睡意,一直等到天明。第二天,我们小孩到婆婆的亲戚,邻居家去拜年。老人们拿出零食给我们品尝。我们连连向老人们道贺,祝福他们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在此我祝贺所有人新春快乐,羊年大吉!喜气洋洋过大年啰!

  关于年味的作文 篇11

  春节是一年当中最隆重、最盛大、最富有年味的节日。在许多八、九十年代,春节还是比较有年味的,了。但在现在,一切都变了。

  春节正悄悄地向我们走来,到处都洋溢着节日的气息,各个商场打着节日促销,令他们的腰包变鼓,大街小巷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人们脸上洋溢着节日快乐的笑容。在各类软件和发达的互联网上,淘宝、聚划算、支付宝、今日头条等各大平台皆打出如:集福卡分红包等类似活动。它们是真心给你送钱吗?大部分还不是代金卷或话费卷,就算给你现金不也就几块钱?你本来有很大的期望,一看全是些破玩意你会开心吗?好好的新年快乐的气氛就被破坏了。

  按照往年,一家人吃完晚饭,便准时地围在电视机前收看“春节联欢晚会”,无人不津津有味地看着。十二点钟声敲响了,外面成了鞭炮的世界。而现在,吃饭时手机都在手上,时不时看看哪里有红包啊,哪里有活动。吃过饭,子女该向父母磕头领红包了,但现在哪需要纸质红包?微信支付宝一发不就得了。到了十二点,哪有什么鞭炮声,都在用手机刷朋友圈。

  大年初一,人们开始走东家串西家地拜年。但现在,拜年时的前几句话可能还是问候,但后面可能不是祝福语,而是一句唐突的一句“昨天你抢了多少红包”。

  新年在人的印象中应该充满年味,而年味正在慢慢消散鞭炮在政府的严令下逐渐退出春节的.舞台;纸质红包被电子红包替代;春节晚会也渐渐变了味而这,又该如何做呢?希望人们能够牢记新年本该有的味道,让这些消散的年味重新回来吧。

  关于年味的作文 篇12

  最近阴雨天气确实不怎么令人高兴,可过年喜气早已满满地挤进了阴雨天空,有时看见了街上人们都提着大包小包东西急匆匆地往家赶,每个人脸上都是笑逐颜开,他们手上还提着新衣服,这不禁使我联想到过新年穿新衣习俗。

  小时候穿新衣总是那么高兴,不管新衣式样和品牌,只要是新,就会欢欣不已,就会觉得是过年最好象征,是一年里最好衣服。

  早在春节降临前,为了接待亲戚朋友上门拜年,我们都会把家里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还会在门上贴上一幅春联,祈求好运。传统对联是在红纸上写上黑色或金色联语,什么“财源广进”“步步高升”“富贵满堂”,反正都是些吉祥话语。

  送灶神是过春节前一件大事。听奶奶说,送灶神是在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这天灶神回天庭向玉皇大帝报告人间事情。人们都希望灶神上天能替他们说几句好话,因此这一天人们都会特别准备些丰盛供品拜祭灶神。

  除夕这一天对人们来说是极为重要。这一天人们准备辞旧迎新,吃团圆饭。一年一度团年饭能充分地表现出家庭成员互敬互爱。在吃完团圆饭后,就开始守岁了。

  最值得小孩子们高兴不仅仅是在过年时候能穿新衣,玩鞭炮,最为重要是能够收到大人们给压岁钱,收压岁钱也可以说是收红包,因为红色象征活力、愉快与好运。大人们派发红包给未成年晚辈,是表示把祝愿和好运带给他们。红包里钱多少并不重要,主要是让孩子们开心,其主要意义是在红纸,因为它象征好运。

  在爆竹声中,春节就早已过去了,但年味儿仍是挥之不去,仍给了人们无尽回味。

  关于年味的作文 篇13

  年三十的晚上,与往常一样,大街上张灯结彩,每一间屋子里都传来欢声笑语。大街上却是人烟稀少,细想,大概是都忙着团圆去了。一样的春节,耳边,却少了爆竹辞旧迎新的轰鸣声。

  今年主城区为了保护环境,禁放烟花,这固然是一个明智的决策,但少了噼里啪啦的爆竹声,我总觉得少了什么,心里空荡荡的……

  大年初一下午,我们快马加鞭赶到了兴化老家,那砖瓦房子竖立在一大片农田中,院角的篱笆上爬满了野花,墙头的狗尾巴草儿在迎风飘扬。屋前,那三张大红桌上早已摆满了鸡鸭鱼等菜,那大红的`酒瓶点缀其中,煞是好看。

  下午,我陪着外公贴春联,做着些准备工作。虽然有点累,但我心里十分满足,耳边又有了久违的鞭炮那烦人的轰鸣声。

  临近傍晚,客人们也陆续的来了。有许久不见的亲友,有熟悉的邻居,还有我儿时的小伙伴。大家围着桌子,坐下,拉着家常,聊着人生。

  当天空还挂着丝黄色的余晖,晚餐开始了。大人们握着小酒杯,在酒桌间穿梭,孩子们在嬉戏玩耍。桌上,沸腾黑鱼片、水煮水牛肉、小炒青菜还有鲜嫩土鸡炖香菇……,清幽的菜香弥漫四周。

  当一片片农田被烟花照亮,我望着身旁那一个个红润的洋溢着笑容的脸庞,心里不由地一喜,我知道,我找到了真正的年味。

  关于年味的作文 篇14

  听着爸爸有滋有味地讲着他小时候过年的回忆,我仿佛看到了那农村里热闹非凡的场景:人们都喜笑颜开地聚拢在一起,迎接充满希望的一年。院子里,人们有的在和面,有的在擀皮子,有的在做肉馅,有的在包饺子、包春卷……当然,还有爸爸最爱看的打年糕喽!

  人们先把糯米碾成糯米粉,再把这些准备好的糯米粉放到蒸笼里去蒸熟,等到“热气腾腾”的糯米粉变成糯米糕时,就可以放进石臼里捶打了!一般这时候需要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或力气大的'长辈拎着大木锤,捶一下,翻动一下,有节奏地轮流翻打着年糕,石臼和木锤间发出震耳欲聋的“咚!咚!”声,仿佛能把整个村子的人都吸引过来,一会儿小院里就围满了人。爸爸和别的小伙伴们则蹲在一旁,目不转睛地盯着石臼里的年糕,嘴里哈喇子都流出来了,真可以用“飞流直下三千尺”来形容,随着年糕越来越有韧性,人们捶打得也更欢了,最后拿一块沾了水的白布盖在上面用力压,香甜软糯的年糕不一会儿就成形出炉了!热乎的年糕,淡淡的米香,“馋嘴猫”们便会分得一小块,迫不及待地咬一口,满嘴留香。真是回味无穷啊!

  爸爸一直滔滔不绝地讲着儿时的年味趣事,欢乐之情溢于言表。我听得也是美滋滋的,越来越憧憬农村朴素而又快乐的生活了!

【年味的作文】相关文章:

年味的作文[精选]09-15

【精选】年味的作文10-30

[精选]年味的作文10-30

年味的作文(经典)10-31

年味的作文(精选)10-31

【经典】年味的作文11-01

(经典)年味的作文07-27

年味的作文07-09

年味作文10-03

年味(经典)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