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期个人反思

时间:2024-04-06 22:40:36 好文 我要投稿

学期个人反思13篇(精华)

  学期个人反思 篇1

  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每位教师如何给自己定位,以适应素质教育的健康的发展,是摆在我们每位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暑期的远程研修、与专家教授面对面的沟通,让我进一步明确,只有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才能正确地指导教育的发展方向;只有不断地责任教育,才能有效地教育与学生的形象。

学期个人反思13篇(精华)

  一、新的教育发展方向需要我们拥有新的教育观念

  教育观念决定着我们教育的发展方向,决定着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怎样的人才,丁老师的报告中给了我们很多新的启示。

  首先,教育人格的本质是“创造”而不是“奉献”

  在我们的传统中,更多的是崇尚教师奉献精神的人格品质,把“给予”看作是教师最可贵的德性。因而在我们的师德修养中,在我们的生活实践中,处处可见“无私”、“忘我”的形象被作为教师人格榜样,似乎是只有每天满脸的疲惫才能体现出自己对教育的无私奉献。然而,奉献人格并不是唯一的教育美德,也不应是唯一的教育美德。奉献只能是教师人格的基础,是教师走向教育创造的起点。一个教育者只有自己是幸福、快乐、阳光的,他的学生才会向幸福、快乐、阳光的方向发展。

  所以,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播的本领,而在于去激励、去唤醒、去鼓舞学生的主动发展,这应该是我们的工作方向,拥有崇高的教育信仰、坚定的教育信念、卓越的教育成就、丰富的精神世界,这才是教师人生价值的内在源泉,也是影响学生发展的根本性的人格力量。一个只会“给予”的教师是不会在班级中处于教育主体的位置。

  我们的传统教育人格观,讲立志、讲坚忍、讲不屈、讲礼让、但却很少讲创新、讲进步,这是我们传统教育人格观的弱点。正因为我们的教育思想中缺少了积极求变的精神,或者说这些思想在强大的社会本位精神中衰弱了,因此我们的教师也缺乏自我创造和自我更新的意识,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是仁仁君子,谦谦学士,喜欢默守陈规。以至于钱学森院士在临死前发出“为什么我们的教育培养不出诺贝尔式的创新人才”这样令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振聋发聩的问题。因此,新的教育理念需要教师不断追求成功,设计成功,更重要的是要撞击成功。因为人来到世上并不知道他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只有去撞击每一个可能成功的暗点,才能擦出成功的火花。当教师停止了撞击,就意味着它对生活失去了意义,对自己的'存在失去了自信。丁老师的工作经历告诉我们:一个教师不在于它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它用心教了多少年书。一些人,他教一年,然后重复五年十年乃至一辈子;有些人,实实在在的教了五年。一个实实在在教五年的人,与一个教了一年却重复了一辈子的人,他们的成就是不一样的。而做到这一切就需要教师的工作意识由“奉献”改变为“创造”。

  其次,学生的人格发展是要变“劣势”为“优势”

  对于教师来说,当我们面对问题学生身上出现的问题时,总是想方设法地运用老师的权威去改变学生,要让学生随着老师的意志去成长。而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我们培养的学生就像工厂流水线上生产的产品一样,上学没几年,就被磨平了棱角。学生总是在老师的影响下去做这样、做那样,没有自己的个性。就当下的教育来看,我们需要纠正教师把自己的教育权威看作管理的手段,在这样的权威之中,学生失去的正是教育所要追求的,权威最直接的后果是学生生命价值被剥夺。

  丁老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教师要站在学生人格的角度去看待学生身上问题,要把他们的“劣势”想法变成“优势”。作为教师,不要强迫学生去改变自己的性格,而要把他的潜能发挥出来,把他的优势发挥出来。

  在实际工作中,这就要求我们每个老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尊重每一个学生,绝不可以剥夺任何一个学生被人尊重的权利。蹲下身来去聆听每一个学生的心声代以简单地说教。

  第三,教育行为要适合学生的长期发展。

  教育具有连贯性,我们对学生的教育不能局限于在自己班级的这一年,明年他离开了自己的视线,就不管不顾了,这是不负责任的。

  张毅老师在她的报告中给了我们一个方向,那就是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明确:教学的根本目标在于通过知识的学习而获得其他,知识只是一种手段,一种载体,而不是学生学习的终极目标。教学的目标是要通过知识的学习获得一种自信,通过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的领导能力,更要通过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思维应变能力,甚至通过知识的学习改变自己的外在气质,以及提高自己的内在的道德准则。

  教育改变形象,知识改变命运,只有从长期的目标去建构学生的教育目标,才是一个老师对学生的真爱。也只有这样一种教学理念,教育才能有正确健康的发展方向。

  有时我常在想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领先世界那么多年,为什么在现在我们却拿不出一件可以在世界炫耀的发明呢?已经进行了一百多年的诺贝尔奖评选为什么没有一个中国人呢?是现代人比古代人笨了呢?还是中国的土地不再养人了呢?

  今天,听了专家的报告后,我豁然开朗:问题出在我们的教育上。有七十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宣称,自己的发明得益于中国古代的思想智慧,那么中国古代的智慧思想为什么影响了外国人而没有影响到我们自己呢?

  看看我们的教学就知道了,我们更多的是把古代文化留下的文本当成是知识来传授,教给他们学会翻译、背诵,也就是说我们仅仅是传授了古代文化的载体,而没有去传承思想。在这样一种教育观念的支配下,我们的学生只学会知识,而没有学会用知识创造知识;我们只学会了前人已经学会了的东西,而不敢去探索未知的领域,这种教育理念必

  须尽快地改进,才能有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

  新的教育观念让我们明确,教师的责任在于引导学生自己去主动地探讨知识,深究问题,而不能是由老师不停地去“告诉”学生一项又一项知识,不断的去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只有坚持这一理念,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二、教育应与责任同行

  国外很多国家都在公共场合用汉语特别提示,禁止吸烟、吐痰、大声喧哗等不文明行为,真是令国人感到汗颜。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就在于责任教育的缺失。

  现代教育的责任是要培养有诚心、有爱心、有责任心、有感恩心的“四有”人才,而很长时间,我们都把教育的重心放在提高学生的成绩上,而忽视了这些道德品质的培养,甚至学生的学习成绩可以“一俊遮百丑”这就使得很多学生身上都养成了很多不良习惯,这些问题的出现归根结底在于老师的责任。

  要培养有责任心的学生,就必须成为有责任心的老师。听了专家的报告,我清楚的认识到要成为一名有责任心的老师首先要有蹲下身来看学生的态度。老师蹲下身来看学生,就可以以学生的视角来看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就可以随时对他们的进步予以鼓励与赞赏,对他们的问题随时给予纠正,以平等的姿态进行对话,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说教,同时,教师也把自己展现在学生的视野中,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也都会真实的被学生看在眼里,教师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是一个负责任的老师,进而引导他们要成为一个对自己负责、对班级负责、对父母负责、对老师负责的学生,将来走上社会还要成为一个对社会负责的公民。

  这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们要让每个学生都明确自己每天在学校应负的责任是什么?在家应负的责任是什么?短期的责任目标是什么?长期的责任目标是什么?我想如果我们的学生从小学到大学都能时刻去关注自己的责任,那么将来走上社会他也必将成为一个对社会负责任的人,即使走出国门,也必将成为一个对祖国负责任的人。因此,一个有责任的人,不管走到哪里,都会给人展现出良好的形象。

  听完专家的报告,我回顾自己的教育教学,我发现很多问题我都发现了,但却没有改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育观念上没有转变。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很难,但这次的学习给我搭建了一个平台,我要以次为契机,真正地去改变自己,去适应新的教育环境。

  学期个人反思 篇2

  一个教师如果想要不断地成长,那么不断地反思个人平时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我将对自己刚刚结束的这一学期的工作做出反思。

  想要培养出爱学习,喜欢学习的学生,教师平时得多观察学生,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将这些问题作为反思的对象。教学中,在被校领导或者其他同事听课后所反映的语速快的问题,每当上课时,我都时时想着自己的语速学生们是否能够接受从而慢慢的放慢语速。平时上课过程中可以发现好多对课堂不太感兴趣的学生,我就从网上搜集一些能够使学生放到课堂上的小儿歌,好的'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下,我除了有极个别事情需要向校领导请假外出外,大多是在办公室判作业,写教案,写教师档案,班主任工作手册,或者辅导学困生,培养优秀生等。班主任工作中,时常关心学生们的学习,生活,解决他们遇到的各种问题,每次考试后多数都与成绩较低的学生家长通电话或者当面交流,从而了解学生近期的状况,在家长和我共同努力下,使学生下次考试能够发挥正常水平。

  除此之外,如果有时间,我会在办公室活动一下身体,调节一下身心,从而更有活力地投入地下一节课堂中。

  总之,教师想要在教育实践中应付自如,不但要具有渊博精深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对整个教育教学过程进行不断的反思。反思应该成为教师职业的基本生活方式,这是教师教学能力不断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的永久动力。有了教学反思,教师的生命活力将得到无限释放。

  学期个人反思 篇3

  这个学期由于工作的需要我接任了一年级的数学,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大的挑战。责任促使我做好工作,无怨无悔的做好工作。这期间我灰心过,气馁过,但更多的是鼓起勇气向前进,快两个月过去了,很有必要小结一番。

  一、我觉得做得较好的方面

  1、不局限教材,要灵活运用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重组。例如:教学“第几”,我抛开教材中静止的画面,利用教室中活生生的资源,让几个学生上来排队,全班同学来猜第5个小朋友是谁,然后让第5个小朋友跳一跳,看看和同学们猜的是否一致。

  2、要信任学生,一年级的`学生一样具有无限的创造潜能。只要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他们的创造潜能是无限的。如教学“6的组成”时,学生不仅能总结出5种组成方法,还会把5种方法并成3种。

  3、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如在教学“分类”时,学生通过对各种东西进行分类,发现可以按颜色分、按大小分、按用途分、按形状分、按材料分等。分鞋子时,学生把皮鞋放一层,凉鞋放一层,并能说出人按高矮来排队时,矮在前,高在后;人按男女分,上厕所时男的上男厕,女的上女厕。学生把分类思想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充分体验了分类的用途、好处。

  二、不足与困惑

  1、我虽然参加了过培训,看了较多的课改书籍,理论上明白该怎样做,但在实施中往往还会变样。虽然思想开放,也大胆尝试新的教法,但在课堂组织方面显得有点无力,秩序不是那么好,学生一声高于一声,做什么的都有,再好的教学设计也无法实施。

  2、像好多课得准备很多的材料,但平时上课,自己本来就很忙,不可能一一去准备的。

  3、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还不够。学校的有些设施也跟不上,像我们学校还算好了,有多媒体教室,但没有配套的课件等。

  4、一年级学生起点不同是令老师们头疼的问题(这在我们学校显得更为严重,农民工子女较多)。在教学中,常常会出现好生“吃不饱”,差生“撑不了”的局面。如何对不同程度的孩子因材施教呢?这又是一个头疼的问题。

  三、几点思考

  1、自己的教育观念需要不断更新,教学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比如学生不懂的问题,有些学生站起来想解答,可是我们就是不让,偏要自己点一个学生起来讲;又如学生列出的式子是对的,但由于不合常规,而我一时没想透就不予肯定等(当然这有时我也怕考试不这样考),都暴露出自己的教学观念还跟不上学生的发展需要,还有待进一步学习提高。

  2、要加大宣传力度,转变其他人的观念,但家长对教师的做法未必理解。有些家长认为现在的孩子怎么质量这么差,计算都不如以前熟练了等,这些都是对课改要求不理解的反应。

  学期个人反思 篇4

  本学期,我担任五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

  一、教学中的成功之处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更离不开数学,比如:早上买早点要用数学、一天的油盐酱醋等等要用数学、还有你家到学校有多远?回家上几楼?……都离不开数学。我经常对学生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但我又强调:“你要想学好数学,语文不学好也不行,一道数学题不能读懂它的条件和要求,怎么分析解答呢?因此,语文也必须学好,凡是排在课表中的每门学科,大家都要力争学好。”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该班多数学生的发展比较全面,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要学会做人。

  新课程提倡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购买涂料、地板砖、沙石料等涉及用钱方面的数学问题,在教学不能视而不见,不管实际应用,这样恐怕就太不合时宜了。学生学知识是为了用知识,但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大多数学生不知道为什么学数学,学数学有什么用。因此在教学时,我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后,我有意识地让学生收集火柴盒、实地调查运动场上的沙坑,还有粉刷教室等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解决“火柴内、外盒材料的计算”、“要把沙坑填满,需要购买多少河沙?”“粉刷教室我们应该买多少涂料?”这些实际问题。经常这样训练,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数学对于我们的生活是多么重要,学数学的价值有多大,从而激发了他们学好数学的强烈欲望,变“学数学”为“用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伴随着新的课程的实施与推进,过去那种过分强调以教师为中心的一些教学方法正被淘汰,随之而来数学课程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我在《分数基本性质》的教学中,今年和去年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使我明白了以下两个问题:

  怎样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

  课程标准指出:要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基础出发进行教学。在教学的.伊始,教师是逻辑地显露与教学有关的旧知,朝着既定的方向牵引?还是充分相信学生,放开空间,让学生调度各自已有经验走向新知学习?第一次教学中,我一开始就复习了商不变性质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为新知的学习作了明确的暗示,定死了学习起点。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可以很容易沿着教师铺设好的现成道路,毫不费力地从商不变性质中并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推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第二次教学我却未作任何铺垫,上课伊始便创设了一个唐僧师徒四人在西天取经路上分饼的情境,从中引出问题,促使学生思考,为后续的自主学习打开了一道思维的闸门。由于我没有“先入为主”的牵引,学生的学习起点就定格在各自已有经验基础之上,他们才能按自己的经验去建构知识,他们的数学学习活动就必然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给学生多大的探索空间?

  第一次教学中,由于我指向明确,学生只是依令而行,很快就发现了分数的基本性质,从表面上看也是学生独立观察分析得到的,但实质上整个发现过程是在我的布控和指令下完成的,我尽力为学生除去学习道路上的绊脚石,向着既定的目标走去,这无异于“替蝶破茧”,免去了挫折,封杀了学生的灵性。诚然,这样的教学快捷、高效、省时,教学一帆风顺,但留给学生的自主空间又有多大?学生的思路如出一辙,不敢越雷池一步,哪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二次教学中,本人没有苦心突显玄机,牵引学生就范。而是让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活动:写出一组大小相等的分数,并想办法证明;这样的处理,创造了适合学生的教育,给了学生极大的探索空间,让学生在自己的空间里推敲、试误、生疑、验证,从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已是水到渠成。在整个过程中,我始终激励着学生的智力探究,努力把“冰冷而美丽的数学恢复为火热的思考”,学生是鲜活的个体,他们与生俱来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潜能在学习上展现出创造的活力,在教师的引导下,连续不断地生成了新的发现、新的经验、新的感受,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得到了发展。

  小学数学第十册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长方体和正方体;数的整除;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初步知识,以及两个实践活动,三个数学天地。在教学后,我安排了单元检测,成绩最好的是《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其次是《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高分人数较多,不及格的较少,考后师生都很高兴。可是在第一、二、五单元的测试中,令人不满意的是中差生对各单元重点知识没掌握,难点知识又突破不了。例如:《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与体积计算混淆不清,该求表面积的,有的学生在求体积。《数的整除》的概念太多,质数与互质数分不清、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掌握不牢固,有时会做,有时又在用合数去除了。《统计初步知识》这一单元中,主要是平均数的问题没有真正理解,学生表面看似会做,都知道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可就是联系到具体问题不能具体分析。以上这些问题在同行中经常进行讨论交流,对适应现代教学要求有所帮助,但是有争议的问题较多,这就迫使我要不断地学习、创新,尽力发挥余热,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培养合格人才。

  二、有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在数学教学中,无论我怎么启发和引导,绝大多数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始终没有很大的提高呢?

  第二、对五年级数学的教学,我可以说是老手了,不管你怎么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数的整除》这一单元教学效果总是不令人特别满意。谁有好的建议,请多多赐教,本人会非常感激的。

  第三、“分数的意义”课本中定义不全面,通过改进教学后,学生还是不能分析“1千克的八分之五和5千克的八分之一”为什么相等?还有分数应用题的解答也混淆不清,如“食堂7天烧2吨煤,平均每天烧多少吨?平均每天烧2吨的几分之几?”第二问的解法对很多学生来说没有把握,是胡乱猜测的。同样也不能很准确地解答“5米布做8条短裤,平均每条用布多少米?每条短裤用去1米布的几分之几?每条短裤用去5米的几分之几?”的后面两问。

  第四、结合课程改革,“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它通过对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以及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刻画,来帮助人们作出合理的推断和预测。本册教材第五单元《统计初步知识》的编排不够完善,设计不够合理,习题与知识目标不同步。在教学中,我们就要灵活处理教材,编制适用的调查习题。

  第五、课程标准提到:“实践与综合应用”将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内容的理解,体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课本中的《实践活动二》对山区的学生不太适用,敬请有关编辑作出相应调整。学生的“实践与综合应用”能力还比较差,今后要加强培养。

  第六、本人经常通过中央电教馆和湖北省教育网台查找相关资料,并能有效地利用网络方面的资源,但是自身修改和制作课件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认真进行教学反思,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的!

  学期个人反思 篇5

  还有两周就期中考试了,可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总是不高。总是感觉有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懒洋洋的,没有紧迫感。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我想有以下几点:

  一、学生进入八年级,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个阶段,学生出现了逆反心理,仅仅靠严格要求是不够的,有时,他们表面答应,而实际上不按照老师要求的去做,所以,在严格要求的同时,还需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二、进入八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甚至出现了两极分化,有些学生学习跟不上了,便有了许多想法。产生了厌学的念头。甚至出现了破罐子破摔的现象。如此下去,学习越来越差,最终辍学。对此,必须对这些学生做好思想工作。让他们重新对学习产生兴趣。把他们的精力转到学习上来。

  三、学生出现了偏科现象。偏科的出现,导致了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于是造成了厌学情绪,产生了其它不正常的想法。

  正是由于以上原因,使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产生了学习上的应付现象。

  学期个人反思 篇6

  不经意间,一学期的工作又将结束。当坐下来写总结时,竟发现能写下的东西太少了,能拿出来说说的少之又少,不得不有感于时间的匆匆,有愧于自己的碌碌无为。趁此机会,就说说自己一贯坚持的想法和一年来尝试做着的一些事。

  不敢说自己做一行能够爱一行,但我常常告诉自己“既来之则安之”。

  一 思想进修是前提

  老师们可能也读到过徐特立老先生的话:教师要有两种人格,一种是教师,是教学问的,一种是人师,是教行为的。因为德高为师,因为身正为范,因为不要愧对学生那一双双天真而渴望的眼睛,我在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比如师德学习,教师职业道德学习,以提高自身的修养,为我的工作打下基础。教师的文化业务素质是教师履行教书育人职责的重要条件,所以我开始积极参加学历进修,拓展自己的文化知识,多看教育教学杂志,从中汲取营养,充实自己的头脑。

  二 做好工作是关键

  新的工作岗位,使我的工作精力有了新的分配。打算从两方面做小结。

  1 教育教学工作用心做好

  在目前的形势下,对于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课堂教学始终是教师的'命脉。明白这点,也就在课堂教学上动了一番脑筋。我抽空学习了大部分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内容,结合外出听课的所见所闻进行了思考,努力想在 “如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两个方面作一些尝试。我一边想着一边做着。一学期下来,从学生的改变看,应已初见成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2 学校负责人工作小心做好

  主要开展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完善学校育人环境。主要从学生管理和媒体使用两方面动了一些脑筋。加强教师个体合作,想使我们的教风和谐化。规范教育教学秩序。由于经验不足,成绩不明显,失误倒不少。

  三 反思不足

  回顾一学期的工作,自己一直奉行踏实工作、虚心学习的原则,工作成绩患得患失。工作中有时不及时,有时效率不高,教育教学的新理念理解得不够深入和细致,本人和辅导对象取得的成绩不明显……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克服懒惰心理,关注学生的发展性成长,关注自己的可持续发展。

  无怨无悔我走我路。

  学期个人反思 篇7

  期末考试结束了,我对学生的科学成绩很不满意,四年级考得还可以,六年级考得不好三个班就有十五个学生不及格,而且优秀率、及格率、得分率都没有达到标准,令我感到很沮丧。期中考试是四年级考得不好,六年级考得优异。现在四年级考好了,六年级又不行了。我真有些顾此失彼,永远没有满意的时候。在我看别的科目的成绩时,我发现数科学课考得最不好,其他两个带三年级和五年级的老师,她们的成绩还不如我,五年级的不及格的人数达到了十八个人。她们的心情与我一样,对代科学课没有什么成就感,尽管很下功夫,成绩照样不理想。什么原因呢?

  我的确对六年级的成绩感到很意外,因为后面的大题我基本上都抓住了,他们应该会做,但当我看学生的试卷时,我发现一些死记硬背的题,他们竟然答不上来。还有一道期中以前的题,很多学生也不会,这是原来已经复习了很多次了。说实话期末的题出的'并不难,这也许对我来说容易,但对于没有认真复习的孩子们就困难了。科学为什么考不好?因为我们抓不住学生,复习不能落到实处。夸班代课,带的学生多,课时少,没有更多的时间巩固复习,孩子们回家有不学习,上课以后就很快忘掉了。科学不像思品和语文课只要意思答对就可以得分,不会就是不会,没有什么发挥的余地,必须真正理解记住。还有科学老师不像语文和数学老师有权威性,课堂纪律不是很好,教学效果也就打了折扣了。代科学课真的很无奈,专职的老师还不如兼职老师呢?真希望科学考试少一些死记硬背的题,多出一些实验题,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思考探究,不在为考试而学习。

  学期个人反思 篇8

  本卷用各种形式和方法涵盖了我们想要发现的一些问题。试卷分为六大题,有判断、选择、简答题、看图填空、观察动手、分类。题型丰富灵活,便于学生解答,符合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检测的内容紧扣教材,内容比较全面,到位。

  本次共有113人考试,及格率为100%。整体看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好,但不像预想中做的好,因为大部分题都讲过,也做过,可是发现练习过的题依然出现不少错误,说明学生对知识掌握的不牢,还没有理解了.如判断题扣分较多。选择题的第2、3题,金鱼靠什么呼吸,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是什么?由于教师在讲这部分知识时,没有引导学生过多讨论研究,所以造成错误率较高。简答题,一部分学生答的不够完整,不够具体,有的是审题不清,失分情况较严重。另外,三年级学生在学习习惯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缺少系统的训练,如,很多学生不会听课,不会倾听,不会合作,课堂效率不高。

  今后措施:1、在今后的教学中,首要寻求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与策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要注意培养学生会听课、会倾听,会合作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要抓好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将课中的知识点进行强化练习,逐一过关;对粗心学生要严要求,使其养成认真学习的习惯。

  3、在平时教学中要加强对易错、易忘、易混的知识强化练习,使每个学生的知识点过关,特别是做过的练习发现错误率高的,要及时地一一更正,反复练习。

  4、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要把知识讲得太死,要多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这样考试时学生才会余仞有余

  学期个人反思 篇9

  转眼又是一学期匆匆而过,回顾一学期来的语文教学工作,有收获,也有反思,二年级的学生虽说不像一年级刚入学什么也不懂,但一些良好的语文习惯还没有完全养成。因此,这一学期,我的教育侧重点还在于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一、培养主动识字的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充分利用儿童生活经验,注重教授识字方法,办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同时,二年级识字仍是语文学习的重要任务之一。让学生识字,必须有内驱力,小学生喜欢读故事,我告诉他们要读懂这些精彩的故事,就得认识大量的字。为了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发挥汉字本身的魅力,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如:1、自编儿歌识字法2、动手演示记字法3、辨部首想字义4、拆字、合字游戏5、做加一笔减一笔游戏借助这些方法主要培养识字兴趣,让学生每看到一个新字,都会动用各种方法识记,在识字过程中不是囫囵吞枣式的记忆字形,而是经过一个精细,辨认各个组成成份的阶段,这样做既巩固识字效果,增强识字兴趣,又养成勤于动脑的习惯。

  二、培养阅读习惯

  我觉得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越早开始越好。因此现在适时开发孩子的早期阅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二年级的学生,内部言语机制还不完善,注意力不稳定,有声思维起主导作用,需要朗读的.大声发音来组织思维、集中注意力,还有朗读过程中,眼、口、耳多种器官,同时活动,加强了记忆,所以教学中我十分加强学生的朗读,背诵方面的训练,培养他们积累有价值的语言材料,并做到熟读成诵的习惯。并鼓励他们多读课外读物,背诵儿歌、古诗、名言,并定时安排课外阅读任务,背诵任务,切实做到,勤读书,广积累为三年级的习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期个人反思 篇10

  这次试卷的出题模式完全按照中考试卷来的,卷面4分,积累运用22分,阅读44分,作文50分,共120分。其中阅读又分为课外古诗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课外说明文阅读、课外散文阅读四部分,这一部分的阅读全是课外的,需要同学有较高的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由于考试之前,我针对课本上的议论文部分,做了重点的复习,导致学生对于试卷的考题有陌生感,觉得有难度,同时也提醒我,进入初三就要冲刺中考。

  通过这次考试中考考点也较明晰地反映出来了,也为我以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1、以后我要充分学习、分析和研究中考命题。要有明确的.考点意识,将考点落实到平时的常规教学和训练中去。

  2、常规教学中,将课本材料按考点分类规划:重视课内部分的积累,字词、古诗文、实词等熟记于心;现代文重点篇目,精彩段落也要熟读成诵,读时要重视关键词语、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3、新课授课的备课和练习注意将中考的考点整合进去,其中包括:树立行文思路、概括内容要点、品析重点词语、探究作品主旨等。

  4、平时训练要点在于解题思路、答题方法、答题规范,平时训练中要演示学生拟答的典型情况,指导学生推敲答案、评价答案。

  5、作文教学中,加大作文训练力度。加强语言表达能力、日记、摘抄活动,一是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二是提高作文的技巧。

  学期个人反思 篇11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广大语言教师要摒弃重智轻德的错误观念,做到文道结合,这是教师高超技艺的体现。为此,我注重结合教材写作要求,精选思品渗透内容,有的放矢的进行思品教育的作业设计。

  如在学习《秦兵马俑》时,我特地把“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西安兵马俑,制作成了了《20xx年的地下军阵》的软件,作为渗透思品教学的课时。教学中,随着音乐的.起伏,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由8000个武士组成的秦军兵强马壮、气势磅礴的地下军营,他们中有“身着双层盔甲的军队首领”,有“驾驭军车的驭手俑”,还有“轻装短袍的铠甲兵”……由于软件提供了逼真的画面,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很快领会了“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一教学重点,

  接着教师通过图文并茂,抓重点词句进行有效教学,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感受到了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突出重点”这一要求也迎刃而解。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接着我让学生展开想象,学生说:“看着这雄伟的军阵,我仿佛看到秦始皇率领千军万马挥师北上,抗击匈奴,保卫国家……”学生们也能畅所欲言。照理说这一堂课到这里就该结束了,可出乎学生意料之外,为了深化课文,我设计了了这么一个问题:秦兵马俑展示出秦始皇统率千军万马、吞并六国,威震四海的雄武神威,秦始皇统一中国,功不可没,那么该如何看待秦始皇这个历史人物呢?

  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经过激烈的讨论,有的同学说:“秦始皇的成功体现了‘人心齐,泰山移’。”有的说:“它的成功是劳动人民智慧和力量的结晶,人民才是真正的功臣。”还有的说:“他的成功是建立在累累白骨之上,千万人民用辛劳、汗水、鲜血才给秦始皇的胸前挂上一枚光荣的历史勋章……”学生们各抒己见,结论都来自自己的认识,轻而易举就形成对秦始皇这一历史人物的认识。虽然教材并未有此要求,但我为让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功过有一个公正的认识,特地设计了这么一个环节,看到兴趣盎然的学生那闪闪发亮极富求知欲的双眼,我不禁为我此处的设计感到了由衷的欣慰。

  由此看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教师主要指导作用体现在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通过恰当的途径,形象的媒体,寓思想品德教育于学生知识内化的渐进过程中,这样的学习才是真正有效的学习,这样的教学才能真正地落实素质教育。

  学期个人反思 篇12

  小学三年级,正是过渡时节。必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良的学习氛围。但是,要想让学生一堂课40分钟全神贯注的听讲确实不易,就算是好同学也很难做到。老师讲课的时候必须让他们把焦点放在老师身上。一个学期很快过去了,回顾一下自己的课堂教学,有许多值得深思的地方,现就自己面对几种现实反思如下:

  1.对学生厌学现象的反思

  任小学低年级数学,最挠头的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这里的原因是多样的,也是复杂的,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数学学科特殊性之外,教师授课方式、水平、内容安排等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教学一些课时,用不同的方法就取得了不同的效果。本学期在设计一些课时,我抛开了书中的例课,为学生创设了一些现实的情境,学生们顿时兴趣盎然。这样处理的好处不仅解决了课的重点而且节约了教学时间。大家又一次进入了学习的高潮之中。尽管要通过多个情境解决几个知识点,这么大的容量,由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熟悉和感兴趣,往往能达到非常好的效果。这些让我反思,在平日的教学中,创造性使用教材,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太少了,常常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教学,围绕书本讲书本,围绕例题解例题,所以缺乏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长此以往,学生感到厌烦在所难免,厌学的症结所在。

  2.对学生的两极化现象的反思

  新课改的理念中倡导突出教学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在学生的实际是随着年级的增高,两极分化现象日益严重。面对这种现象,我采取以下措施:对于优生,要想抓住他的思维必须给他留有悬念,而且是最能吸引他的还得不要让他处在胜利之中;对于中等生,他们不扰乱课堂纪律。有时你把他叫起来。他根本不知道你在讲哪儿。对他们来说心不在焉。要不断提醒他们注意听,多组织课堂教学;而对于后进生,首先给他们订的目标就不要太高让他们跳一跳够得着。这样让他们自己觉得有希望,尝到成功的喜悦。只要他们取得一点点成绩就要适时的表扬。让他们觉得老师并没有放弃他们,觉得自己还是很有希望提高的.。除了这些之外,作为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说话要和声细语。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讲课时不管你多生气,多着急,在给学生讲课时都要忍住,要耐心的讲解。永远记住: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要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他喜欢你才会愿意学这门学科。

  在教学中,我细心观察了学习吃力、成绩始终不能有较大进步的学生,我发现他们没有真正意识到学习是一个努力、尝试、多次失败的过程。基于此,在教学中我试着运用了失败教育法,有效的克服了这一问题。学生的意志、毅力也得到了的培养、提高。只要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心理训练,养成健康心理----不怕麻烦、不怕失败、敢于挑战,定能使学生学有所成。在今后教学中,我一定要真正让学生在主体积极参与、操作、交流、动脑、动口的探究性学习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应用概念。实践证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焕发师生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更精彩。

  总之,我觉得,教学活动是一个最具创造性和灵活性的活动,只有从实际出发,才会收到实效,避免误区。

  学期个人反思 篇13

  已快到不惑的年龄,二十年的忙忙碌碌如过眼云烟,生命中的大是大非已不再拘束心智,在工作和生活中少了些苛求,多了些包容;减一份激情,添一份恋旧;少些许迷惘,多了些淡然。

  在年复一年的日子里,总觉得越来越相信自有命运的安排。年终岁首,一时想来回顾一下一学期来的工作,竟然有点懵,自问一下,走进学校,我做了什么?细想一下,只有每周的工作日志留下的痕迹能记录我所做的`一些琐碎事务。无非是一些周而复始的日常工作,如周工作、简讯、文件收发、印章管理、上传下达等。再者就是一些临时性事务,如通知、迎检、会议等。当然,一学期来的《驾云》审稿、岗位设置、继续教育、教师表册、迎检总结、教工之家创建等事务也比较耗时间,有时只因一个人或一个数据就让你焦头烂额。虽说有些忙碌,但还算充实。至于“我想什么,想我还能怎么做?”,说真的,还真没细想过这两个问题,总以为,日子总是会渐渐过去的,总以为,只要尽我所能,做好本职工作就行了。很少去思考如何更好更有效率地做事,很少去判断做事的对错与实效,更不用说去憧憬、规划自己的未来。 20xx年,预言家应该也有不准的时候吧。灾难最好不要发生,绩效工资的事那是可以发生的,期待一下。新的学期,我想,工作还是得尽全力去做好,从做细每一件小事开始,并把每一件小事做完美。现在这社会,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实不容易,得好好珍惜。当然,工作之余,打球、登山和骑自行车等锻炼还得继续,家中老小也需多加呵护,毕竟已到了留意自己和家人身体和精神健康的年纪;每一本《读者》也得坚持翻阅一遍,尽管老是过目即忘;魏书生和于永正的教学魅力更需好好去感受一番,尽管至今这类书接触得少之又少。更念想的是多听几节课,感受教师精彩的课堂,享受师生的快乐互动,以促进自我的成长。

  反思是为了更好地实践,只要能时时反思自己的言行,在工作和生活中脚踏实地,扬长避短,就能更好地前行。

【学期个人反思】相关文章:

学期个人反思04-06

【精品】学期个人反思13篇04-06

学期的反思03-05

秋季学期工作反思03-10

个人的反思03-02

800字学期反思范文03-05

个人安全反思03-08

个人工作反思08-19

军训个人反思(精选15篇)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