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风故事

时间:2024-03-13 18:58:38 好文 我要投稿

(精华)我的家风故事

我的家风故事1

  我生长于一个普通的五口之家,爸爸、妈妈、姐姐、妹妹和我。一家人都普普通通、简简单单,却很好的诠释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勤劳与宽厚。

(精华)我的家风故事

  出生于五十年代的爸妈,他们身上流淌着的全是勤劳的血液。经历过年少时的饥饿,从结婚时的“一穷二白”起勤劳就深深刻在了他们的身上。记得妈妈曾多次跟我讲起他们的事情,结婚当初除一间可以居住的平房外,用家徒四壁来形容当时的状况,可以说毫不夸张,家里做第一顿饭的米也是向邻居家借来的。多年来,靠着他们勤劳的双手,起早贪黑,培养了我和妹妹两个大学生。比起早些年,如今我们家条件逐渐在改善,但我也很少能看见妈妈停下来的.脚步,她总是忙完家里忙外面。她经常说种地得有种地的样,不能让庄稼杂草丛生,所以每年地里的收成在村里也是数一数二的高产。妈妈没读过几天书,认识的字不多,她的许多智慧点子,却让我深深的佩服,她手巧、心灵,各种美食、各种废物利用、各种巧妙搭配,总会让我瞠目结舌,让我这个自称在家学历最高的人也是自叹不如。我想这一切都和妈妈的勤劳分不开,人们常说做的多了,自然懂的就多了。如今,我也已成家,我也将一以贯之,秉承妈妈的家风,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的未来生活。

  我家农民出身,也不富有,爸爸的观念中却不会把钱看的太重。与人交往做事中,从来不会让别人吃亏。爸爸有一手木匠手艺,人们做事也愿意用爸爸,因为做事扎扎实实要的价格又合情合理。村里有什么公益行动,只要爸爸能做到的,他从来不会推辞,完全没有一点不情愿。说到家务事,也许这是个永远也说不清的话题。家中姥姥也是有儿有女,我看到的是十几年来只有爸妈在全心全意照顾老人的生活,所谓十几年如一日。如今姥姥已是九十多岁高龄的老人,生活上更是离不开人,妈妈奔波于她的各个外甥之间,是爸爸一日三餐为姥姥做饭送饭,照顾她的生活起居。而爸爸从不会因此与自己的兄弟姐妹去计较什么,用爸爸的话说,“各人尽各人的一份心吧,强求不得他人,孝敬老人永远都没错,对父母问心无愧就好”。街坊邻里也为爸爸的这份孝心竖起了大拇指。我真的为有这样的父亲而深感骄傲与自豪。我想宽厚的品德已深入父亲的骨髓,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流露,没有任何做作的成分。

  当今社会,在诸如求职简历中、年终总结中、工作升迁中等等的许多情况下,勤劳与宽厚已成为概括一个人品行的代名词了。有时我总在想,之所以把勤劳与宽厚放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层面上讲,必定有它的可贵之处。此刻,我也深深意识到爸妈用一辈子去践行勤劳与宽厚的内涵,这不正是其可贵之处嘛——这就是实践与坚持。

  当我看到以“我的家风家教故事”为主题的征文活动时,也是与我多年来内心的想法不谋而合,总想写一些东西讲讲我的父母,所以借此机会,虽不能说一气呵成,也是很顺畅的就完成了初稿,因为其人其事确实是真情流露,没有半点掺假。在这,我感谢父母给了我生命,同时也感谢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给我树立的榜样,祝福我可亲可敬的父母,愿我们的家风家教故事永驻心间、代代传承。

我的家风故事2

  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而良好的家风帮助我养成良好的习惯,成就人生的目标。

  我家的家训是“爱国不分先后,尽孝不分彼此,教儿不分男女,待人不分贵贱。”我的曾祖父是一位老中医,一辈子都在不断深造自己,工作之余都在阅读医学书籍,在治疗一些疑难杂症方面很有经验和成就。而且一生清贫正直,乐于助人。我的`三爷爷也爱读书,从小所有的时间都放在学习上,其他爷爷放学后玩的时候他都在学习,每天学到很晚,奶奶告诉我,三爷爷在晚上读书时,为了不打扰别人,拿个手电筒躲在被子里看书,所以他变成了高度近视。我的爷爷对教育也很重视,全力支持三个女儿上学。

  而我的妈妈常对我说的话是“今日事今日毕”,有时候我作业做得慢,但只要想起妈妈的话,我就飞快地做起作业来。

  规则就像我们的老师,更是我们应该做到的。

我的家风故事3

  每个家都有属于自己家的家风、家规、家训,要说起我家的家风、家规、家训,那可就要跟我小时候的几件事有关了。

  五岁时,我就可以做任何我想做的事情了。但是吃饭很挑食,不是挑肉就是挑菜,而且还常常剩饭。并且我洗手时,每次洗一次,就要浪费半盆水,洗完后水龙头也不关,白白浪费了很多水。妈妈知道了我这两个不好的习惯以后,对我说:“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以以后就不要再挑食了,而且也不要再剩饭了,并且要节约水资源。”从那一刻起,我知道了要“勤俭节约”。

  记得在我六岁时的夏天,正是收麦子的高峰期,却不巧赶上我姥姥生日,一家人忙得不可开交。爸爸和舅舅在家里炒菜,只有妈妈和舅妈带着我去割麦子。那时还没有普及现在的'割麦子车,只是用镰刀收割。从清晨到中午,一刻也不曾停歇,妈妈和舅妈都汗流浃背,妈妈那白色的衬的像水洗过一样,舅妈那纤瘦的身子也显得凄凉。她们没有吃饭,喝两口水对她们来说就是休息了。下午我们才陆陆续续的回到了家,妈妈和舅妈并没有停歇,而是一起洗着衣服擦着桌子,都顾不得头上的汗珠。我匆匆忙忙的吃完饭就早早的睡下了。在深夜里,从门缝里透过来了一束光,我朦朦胧胧地循着光走过去,看见妈妈正辛勤的收拾着中午的酒席。左一擦,又一理,持续不断。我看见妈妈脸颊旁流下豆大的汗珠,一滴一滴。妈妈的背微微驼着,曾经引以自豪的直背,今儿怎么有些驼呢?我的睡意全无,客厅里的灯依旧亮着……

  又过了一年,我要上小学了。我们坐下来打算开个家庭会议。爸爸说:“今天的内容就是讨论家风、家规、家训。目的就是想让你上学后能约束自己管好自己。”我们讨论了很久,才确定下来。

  家风就是勤学、上进、诚实、善良;谦虚谨慎,勤俭持家,吃亏是福,遵纪守法,尊老爱幼。

  家规是勤俭节约;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要独立完成,今日事今日毕,不可马虎了事,不可依赖父母,不可无故拖延。

  家训则是尊敬长辈、孝顺父母、自强自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德惟贤,能服于人。

  上学以后,我感觉自从有了家风、家规、家训,无时无刻不在谨记着,约束自己。

我的家风故事4

  今年春节期间,看到央视记者在做一项非常有意义的调查,他们在大江南北,对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都会问“您的家风是什么?”不同的人回答当然也是千差万别的。看着每一期调查,虽然没有记者采访我家,但是我也开始自问自己,我家的家风是什么?带着这个疑问,我去问了年近八旬的奶奶,奶奶告诉了我,我家的家风是什么。

  奶奶给我讲了个她们时代的故事,在我爸爸和我爸爸兄弟都很小的时候,由于社会正处于贫穷时期,食物极度匮乏,爸爸的爸爸,也就是我的爷爷要养活好几个孩子,更是难上加难,爷爷经常早出晚归,才能勉强糊口,别说吃好的了,能有点填肚子的食物就不错了,奶奶说,现在的孩子不知道啥叫饿,你爷爷那会不知道啥叫饱,爷爷常常为了让爸爸和他的兄弟们能多少补充点营养,会把攒下的白面给他们吃,自己吃的是粗粮,在那个时代里,白面可是奢侈品,有一次,爸爸问爷爷,你怎么不吃白面呀?爷爷对他的孩子说,我胃不好,不爱吃白面,吃了不舒服,给你们吃!爸爸和他的兄弟们那会太小了,不会理解爷爷的意思的!最后爷爷因为天天吃那些粗粮,得了胃癌去世了,后来爸爸和他的兄弟们知道了那句话的真相!奶奶讲完这个故事后,我眼睛湿润了,我理解了爱怎么样传承的,无私的爱无关岁月苦难,无关时间空间!

  听完这个故事,我也想起了在自己成长岁月里发生在身边的家事,让我逐渐得领悟了自己家的家风。这些年每年三十儿,爸爸都会去邀请一个人过年的左右邻居,亲朋好友,即使陌生人,会真诚的`把他们邀请到家里来一起过年,我很是不理解,大过年的,本是家人团聚的日子,不是家人坐在一起好像不自在,爸爸最后看出了我这点想法,他告诉我“在一起图个热闹,多双筷子的事,人要有爱心”随着岁月的积淀,越来越理解爸爸的话,不管在哪里,不论做什么工作,一定要心中有爱,相信爱是可以传递的,就像我家每年三十儿都有不是家人的亲人来我家吃饭,和他们一起微笑,碰杯,已经成了一种习惯,今年也不例外!

  后来我又问妈妈,我家的家风是什么?妈妈因为不善言语,并不能准确表达她的理解,但是妈妈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印在我成长的记忆里,妈妈在家总是全家第一个起床的人,睡的总是最晚的一个,以前爸爸上班,我上学,她总是按时给我们做好每一顿饭,从来不会怨言,不会烦恼,每一次她都是全家最后一个吃饭的人,她的淳朴、善良多少植根在儿女的心里。

  听完那个时代的故事,回忆起成长中的事,我逐渐理解了我们的家风是什么,爷爷用有限的生命诠释了无私的爱,并把爱传递给我了我的爸爸、妈妈,爸爸,她他们用行为教导我们做一个善良的人,传承那岁月沉淀下来的精神之光!

我的家风故事5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良好的家风,他可以是善良、乐于助人;也可以是大方、贤惠……而我的家风没别的,就俩字——孝顺。我的爸爸就完美的诠释了这一家风该如何表达。

  那是前年的.一天,爸爸正在家里修电脑,突然一个电话打来,爸爸急得像是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原来是叔叔来电话了,只听见叔叔说:“二哥呀,爸爸生病了,你快回来看看吧!”叔叔说完就挂了电话,挂断电话后爸爸如坐针毡。我和妈妈也打心底为爷爷着急,可是都远水救不了近火。正当爸爸准备动身去爷爷家时,店里来了一个大客户,妈妈劝爸爸说:“老公呀,你干脆明天再去吧,刚好仔仔明天也放假了,明天再去也不迟嘛。”可爸爸心急如焚,一刻也等不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打点行李去火车站买票了,怎么留都留不住。

  等第二天我放假后,妈妈送我来到老家,爸爸看到了我以后,充满歉意地对我说:“儿子,对不起呀,没有等你一起来,请原谅。”“没关系。”我笑了笑说。其实我知道,爸爸是在履行自己的责任呀!他在用行动来告诉我,我们每个人首先要孝顺、懂得感恩父母。我问爸爸:“爷爷怎么样了呀?”爸爸欣慰地说:“在我和叔叔的悉心照料下,爷爷很快就会好起来了。”听了爸爸的话,我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了。

  爸爸的孝心感动着我。我也要向爸爸学习,把我家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我的家风故事6

  外公家有座老房子,里面放着许多老古董,它们全都破旧不堪,布满了灰尘。这些老古董可是有着四五十年的历史,饱经沧桑,要知道它们可不简单,它见证了外公和他九个兄弟姐妹的成长,见证了岁月与生活的变化。下面就让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下面这些老古董吧!

  同学们,你们见过草绳机吗?这是一种很简陋的农用工具,当年我太爷爷太奶奶家里就有一个。太爷爷太奶奶一共生育了十个子女,又没有什么吃的,可想而知太爷爷太奶奶生活的压力有多窘迫。于是太爷爷想出一个办法,每次秋收过后,他们就会把剩下了的稻草收集起来,放到草绳机的口子里,再用脚去踩踏板,那些草绳便被结成了一根一根长长的草绳。草绳越卷越长,打成卷最后就变成一捆一捆的。每次别人家大人在月光下乘凉闲聊,太爷爷太奶奶就抓紧时间打草绳,天井屋里堆满了一捆一捆的草绳,孩子们就在草绳堆里爬来爬去,集成的草绳卷太爷爷太奶奶就把它们卖给城里造纸厂的老板,用换来的钱来养活他们的十个孩子。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太爷爷的十个孩子全部都平安长大了,并且还培养出了村里第一个大学生,那就是我四外公。妈妈说,她也是草绳机陪伴着长大的。妈妈出生的时候,外公外婆在外面忙农活时,太爷爷和太奶奶就在家里帮忙带孩子。他们就会把妈妈放在摇椅上,然后就在旁边结起了草绳儿,妈妈就在草绳机嘎吱嘎吱的声音中睡觉了,嘎吱嘎吱,嘎吱嘎吱的声音伴随着妈妈一天天长大……

  老家还有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老物件,那就是吹谷机。它呈纺锤状,中间有一个大风车,外面还连着一个把手。当年外公外婆就会把刚收下来的新鲜的稻谷放到里面。因为稻谷里面还有很多的稻草屑,外公外婆转动风车,风车产生的风力会把稻谷上的穗屑吹出去,剩下来的.就是干干净净的稻谷啦!

  老家还有石磨呢,每年我们回乡下,外公和外婆都会手推石磨给我们打豆腐吃,往往打个豆腐需要一个上午的时间,因为全靠手工去推,黄豆被磨成渣,再煮开,经过过滤等一系列手工活,但是出来的豆浆豆腐吃到嘴里特别香甜,别有一番滋味,让我永远难忘。

  这些老物件不但见证了岁月的变化,见证了我们生活的改变,也见证了劳动人民的勤劳奋斗。正是太爷爷、太奶奶,外公外婆这些父辈们的勤劳奋斗,才让我们现在的生活如此的美好,所以我们要传承这些勤劳的品质,好好的生活好好的学习,让勤俭持家,勤劳吃苦的家风一直传承下去。

我的家风故事7

  所谓家风就是一个家的家庭教养,一家人坚持履行的准则,生活在一个三代同堂的大家庭中,我们家自然而然的形成了我们自家良好的家风家训,最显著的就是妈妈从小教我的不给别人添麻烦了!小的时候我并不理解这句话的意思,直到发生了这件平凡的小事。

  记得小的时候路过奶茶店,里面飘出的浓香总让我馋的不行,这一次我停住脚步百般恳求妈妈终于出了十块钱为我买了好几个月来的第一杯奶茶。我深深的吸了一口,哇!好甜!带着一股浓浓的蜂蜜味,甜甜的但却清口,浓浓的但却并不粘稠,如同糖水一般流进我的心里,妈妈看着我陶醉的样子,对我报以淡淡的微笑。

  一瓶奶茶转眼就见底了,我闻着空气中残留的香味,顺手将奶茶的杯子扔在了路边,只见那杯子在空中如跳水运动员似的优雅的转了个圈,重重的倒在了路边,里面残留的奶茶从吸管里流出来,如同大草原上的一条弯弯曲曲的路一般在地上流淌着……我只当没看见,接着向前走去。可老妈一把拦住我,满脸怒容,她的头发如同燃烧的.火一般,在夕阳的照耀下似乎变成了红色,眼睛睁得大大的,里面满是凶光,如同要吃了我一般,我不知情,吓的退后一步。可她并没有发作,脸上可怕的表情返到消失不见了,她用她那双被夕阳照的微微变棕的眼睛看着我,语重心长的对我说:“你想过环卫工人一天的工作有多幸苦吗?他们每天起早贪黑为的就是多真一些钱养活家人,他们每天到垃圾桶里收垃圾,你把垃圾放在垃圾箱外面不是加大他们的工作量吗?在这个社会上能自己做的事尽量自己做,不要给被人添麻烦,好吗?”

  是呀,这不就是不给别人添麻烦的意思吗?尽自己所能去完成自己的事情,不让别人大量帮助你,不正是不给别人添麻烦吗?

  这就是我们家的家风!

我的家风故事8

  大家的家中都会有家风,我来讲一讲我家的家风。

  我家的家风是诚实守信,妈妈常常说:你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孩子。每次听了妈妈的`话,我都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但全然没有放在心上。有一次,我跟好朋友约好下午四点在她家见。三点吃过饭后,我开始看书,从看书开始我就没有看时间,故事里跌倒起伏的情节深深地吸引着我,竟然毫无感觉时间的匆匆。等我看完有趣的章节的时候,我一看时间,已经四点十分了,我赶紧跑过去,好朋友生气地说:“你怎么这么晚才来?”我却不以为然,认为朋友有些小题大做。回家后我把这件事讲给了妈妈,谁知妈妈狠狠地批评了我,并意味深长地给我讲了爸爸前年因为做生意失败欠下外债但起早贪黑打工还债的故事,最后,妈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诚实守信是我们与人交往最宝贵的名片,不论什么时候都不能丢!”我默默地低下了头。

  至此以后,只要答应别人的事我一定努力做到。因为我不仅知道在世上诚实守信是最重要的,更是因为我深深地懂得:诚实守信这就是我

  家的家风,我怎么能不把它传承下去呢?

我的家风故事9

  家风,一个家庭中的风气。家风是一个家庭长期培育形成的一种文化和道德氛围,有一种强大的感染力量,是家庭伦理和家庭美德的集中体现。家风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它既能在思想道德上约束家庭成员,又能促使家庭成员在一种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氛围中不断发展。

  我觉得良好家风的形成一定要带孩子做两件事情——阅读和旅行。这个暑假,我们一家三口就去了祖国的首都北京。我们一起参观了国家博物馆、军事博物馆,了解了祖国的历史发展,同时感受到祖国今天的强大离不开一代又一代领导人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艰苦奋斗精神;我们一起游览了故宫、颐和园,领略了北京这座城市的博大与俊美。

  通过这次旅行,我感觉孩子有了不一样的精神面貌,一下子懂事了、长大了。他的视野和眼界开阔了,才能有更多的想法,面对事情的看法也会有更多的角度。我们在旅行中一起面对有趣的事情和一些小的困难,但这些都是我们成长所要经历的。

  在平时的生活中,作为父母我们也要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为孩子树立榜样。让好的家风在我们家传承。

我的家风故事10

  今天,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作业,写写自己的家风。可是,我不知道家风是什么意思?

  爸爸告诉我,家风就是家里的好习惯,好行为。哦!我明白了。

  这几天,爷爷生病住院,奶奶一直在照顾爷爷,家里的家人有时间就去看望爷爷。家里的人都有一颗孝顺的心。

  我的奶奶勤劳又节约。每天都给我们做可口的`饭菜、洗碗、拖地,很辛苦。我的姑姑也很尊敬老人,那天,我和表妹、姑姑要去新区,在公交车上,有一位老爷爷上了车,姑姑彬彬有礼给老爷爷让座。老爷爷连忙说:“谢谢!谢谢!”

  爸爸经常对我说,要懂得孝顺,不和别人攀比,懂礼貌、讲卫生,做一个文明的孩子。

  瞧!这就是我们的家风!

我的家风故事11

  妈妈常说:国有国法人心齐,家有家风规则立。很小的时候,我并不太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妈妈就指着墙上太爷爷留下来的“勤俭持家”的字对我说:“这就是咱们家世代相传的家风:勤俭持家!”

  妈妈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要求我们的。在我们家,爸爸妈妈的节俭,几近苛刻。从我懂事开始,他们就很少添置新衣物。爸爸爱好运动,衣服、裤子经常脱线,这时候,不论多忙,妈妈总会拿出针线盒,一针一线地认真缝起来。有一次,我好奇地问妈妈:“妈妈,你为什么不帮爸爸买几条新裤子呢,爸爸这条裤子已经很旧了,你都帮他缝了很多次了。”这时候,妈妈突然停下了手头的针线活,非常严肃地指着墙上的字对我说:“小熙,你忘了太爷爷留下的嘱咐了吗?不论什么时候,都不能铺张浪费,爸爸的'这条裤子,补一补还是可以穿的,等过几年实在没法穿了,再买也不迟。”从妈妈的眼神里,我看到了她对勤俭持家的坚持。这种节俭的品格,似乎已经融入到了妈妈的骨髓里,在那一瞬间,我也似乎一下子领悟到了墙上那幅苍劲有力的字的真正含义。

  正是因了父母的言传身教,小小的我,也拥有了大大的力量。在学校,看到同学们各式各样的铅笔,虽然很喜欢,但是,我还是忍住了;在路上,看到琳琅满目的特色小吃,虽然很想吃,但是,我还是忍住了;在超市,看到品种繁多的零食,虽然很想买,但是,我还是忍住了。因为,每次看到想买的东西,妈妈的话都会在耳边萦绕:“小熙,我们是个节俭的家庭,你也要做个勤俭节约的好孩子。不该买的东西,咱们绝不浪费。”是的,这些东西,我可能只是一时喜欢,并不会真正用到,那么,就不应该去做不必要的浪费。

  我为有这样的家风感到自豪,谢谢你们,亲爱的爸爸妈妈,感谢你们为我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而我,也会谨记你们的教诲,做个勤俭节约的好孩子!

我的家风故事12

  今天下午,老师给我们开了一次有意义的班会。班会的主题是:家风传承,家国情怀。

  家风可不是家乡的风景,而是一个家庭的风气。“国有国法,校有校规,家有家风。”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今天,我就来说一说我们家的家风。

  首先是“孝”。百善孝为先。这也是最基本的道德标准,我们要孝顺父母,尊敬师长。这是必须要做的'事情。我们每周都会带上好吃的,回奶奶家和姥姥家,看望爸爸奶奶、姥姥公公。

  要善良、宽容、乐于助人。妈妈经常告诉我,要做一个善良的人,要和同学好好相处,和同学发生矛盾时,多包容,多宽容,还要多帮助同学,因为帮助了别人,也会快乐自己。

  要多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只有多读书,才能学到更多知识,才能开阔我们的视野和胸怀。

  虽然我们家的家风虽然都很平凡普通,但却是我前行的指路灯。

我的家风故事13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我家的家规就是:诚信、友善。

  爸爸妈妈时常教育我,做人最基本的品质就是诚实,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对我说过,做错事情不要紧,如果说谎为自己开脱,那么这个说谎的严重性比做错事情的严重性要厉害的`多,一般情况下,我犯错了,爸爸妈妈都会耐心的给我讲道理,即使比较严重的错误,妈妈都会要求我把事情的原因写到一个小本子上,这样既让我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又能起到警示作用,如果同样的错误,一而再再而三的触犯,后果就比较严重,因为妈妈常常说,“事不过三”意思就是同样的事情三次或三次以上,就任由爸爸妈妈惩罚了。

  爸爸妈妈要求我,“言必行”“行必果”自己承诺的事情必须做到,就像这次数学考试我没考好,妈妈很生气,也罚了我,我下定决心,下次数学一点要考好,自己说过话,一定要兑现自己的承诺。

  爸爸妈妈长说,诚信是做人之本,只有诚信待人,才能赢的别人的信任,才能在社会上立足,这就是我的家,一个诚实守信的家。

我的家风故事14

  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而良好的家风帮助我养成良好的习惯,成就人生的目标。

  我家的`家风有两条:一曰诚,二曰静。

  所谓“诚”,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对别人要诚信。另一方面,对自己不姑息。对别人要说到做到,言而有信。对自己要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欺骗自己。我在读一年级的时候写字常常漏笔画,又要偷懒且害羞不肯承认错误,所以有漏笔画的时候,就偷偷补上,而且常常加上去的笔画很不清晰,一段时间后,我的错别字就很多,成绩也下降。后来在爸妈的教育下,我认识到了实事求是的重要性,改掉了这个毛病。成绩好了,字也写得漂亮了。

  早在三国时候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就这样说过“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就是告诫后人要从宁静来提高自身修养。这就是所谓的“静”。而阅读是让人静下心来的好方法。从我记事开始,我就看到爸爸妈妈一有空就捧着书津津有味地阅读,在他们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我也爱上了阅读,现在我可以静下心来看上半天书。当我心无旁骛地遨游在书的海洋里,小白齐威王动脑筋要一飞冲天了、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已经决定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契诃夫的草原美得让人心醉神迷、老麦哲还在喋喋不休地讲述动物王国的美好明天。宁静早已致远,淡泊正在明志。

  好家风是一位好导师,能让我变得更好。

我的家风故事15

  刚开始我不知道什么是家风故事?后来我就有问妈妈妈妈说:“家风故事就是表示家庭的好习惯好风气”,后来,我才知道原来这就是家风故事。妈妈下班回来了。妈妈说:“好累啊!我跟哥哥赶紧拿东西给妈妈吃,然后,再给妈妈捶捶背。

  爸爸下班回来了我就给爸爸按按摩。爷爷一直接送我和哥哥上放学,让我们好好学习。奶奶给我们做饭很辛苦,当奶奶累了的时候给奶奶倒杯水喝。我长大了一定要好好孝敬他们。我的'家风就是家和万事兴。

【我的家风故事】相关文章:

我的家风故事04-05

我的家风故事11-24

我的家风小故事04-09

【精】我的家风故事01-26

(通用)我的家风故事01-26

我的家风小故事01-24

[热门]我的家风故事02-02

我的家风故事10篇04-08

我的家风故事经典15篇03-11

家风的故事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