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时间:2024-03-12 14:50:37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1

  有一家酒厂,专门制造假酒。销售了不久,被上级政府发现了。政府派人去将这家酒厂封掉,并让他们把装假酒的缸砸了。但当地领导却为了当地的利益,坚持地方保护主义,不让他们砸,还说:砸不得,这可是咱地区的利税大户!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从故事中可以看出,这地方领导是位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的糊涂官。在他看来,不把假酒厂封掉,地方每年能有很多税收,这些税收能使地方富裕起来。但以后这件事被媒体嚗光了,大家都不去买它的酒,别说假酒,连真酒也买不出去了。到时,税从何处来?归根到底,真永远是真,假永远是假,假的永远抵不过真的的。还不如把假酒厂封了,虽然暂时会影响收入,但拿这样的钱心安理得。

  金华火腿厂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有一个火腿厂为了能使火腿放的时间长一点,样子好看,腌制时,让它们在敌敌威里浸一会儿。结果,这件事被媒体嚗光了。大家都不去买金华火腿了,使它的销量大大减少,最后倒闭了,而其它的好的火腿厂也被连累,甚至有的厂还倒闭了。

  酒厂和它的情况不是一样吗?它的.遭遇不正是酒厂即将遭到的吗?

  而且,假酒还会损害人的身体健康。经常喝假酒会得病,有时还会至人于死地呢!可见,假酒的危害不小呀,然而地方领导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的健康,这种行为真可耻啊。

  造假者,请你们不要再被金钱所迷惑,干损人利己的勾当了!赶快悬崖绝壁,从造假的阴影中走出来,不要让你们的厂再做第二个金华火腿厂吧!

  地方保护主义者,醒醒吧!停止这种目光短浅,害人害己的行为,多做一些对地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百姓身体健康有利的事吧!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2

  国庆节,爸爸带我回老家光山,参观了司马府,看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它位于光山县司马路。

  我到了司马光砸缸的地方,进了司马府,像似公园,前面是古亭司马浴泉,有一口深井,右边看到一组雕像,爸爸给我讲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有几个小孩一个大缸,第一个小男孩大声的喊!好像再叫大人似得,第二个小女孩在着急地哭想不出好办法,第三个小男孩正在大缸后左想右想,当务之急,水火无情,没有时间耽搁,而司马光镇静的想了一会儿,大缸太高,爬不上去,司马光反应非常快,急中生智,看到大缸旁边有一块不大不小的'石头,司马光拿了起来,使劲砸缸底,砸出了一个大洞,水和小孩一起流出来,最后小孩得救了,大家高兴的手舞足蹈。

  听完爸爸讲司马光故事,真是百闻不如一见。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事不能慌张,要敢于突破常规,用创新思维来解决问题。

  司马光从小聪明过人,勤奋好学,司马光砸缸故事只是个典故,他更是古代的思想家、史学家,政治家,他创作了《十哲论》、《四豪论》《贾生论》,司马光是历史上重要人物。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3

  司马光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小的时候,有一天,跟小伙伴们在花园里捉迷藏。其中一个小朋友用手绢蒙住自己的眼睛,其他的小伙伴就迅速地藏起来,有的藏到树上,有的藏到假山上,有的躲到花丛里。等到大家藏好了,那个蒙着眼睛的小伙伴就开始找大家。蒙着眼睛的.小朋友小心翼翼地左摸摸、右摸摸,大家都屏住呼吸,恐怕被发现。突然“扑通”一声,接着就听到有人在喊:“救命啊!”小伙伴们都跑出来看发生了什么事。原来,假山上有一个装满水的大水缸,爬到假山上的小伙伴不小心,脚底一滑,掉进了水缸里。这个水缸很大,司马光和小伙伴们根本够不到水缸口,他们听到救命声,却无法把掉进缸里的小伙伴拽出来。其他的小伙伴都吓跑了,有的一边跑一边喊大人,有的一边跑一边哭。司马光没有被吓坏,他急中生智,抱起假山周围的一块石头,朝水缸砸去。由于人小力气小,司马光连砸好几下,只听“喀喳”一声,水缸被砸开一个大洞,水顺着洞口流了出来,一会儿水就流光了,小伙伴得救了。

  小朋友,司马光遇到紧急事情能沉着冷静,想办法解决问题,这一点十分可贵。我们有时候不是不能解决问题,而是由于惊惶不知怎么做,所以遇到事情保持冷静的头脑十分重要。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4

  有一天,故事中的小朋友们在一起玩儿捉米藏,有一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结果不小心摔了下来,正好摔到大水缸中。

  水缸又高又大,小孩儿很快就会被淹死。别的小朋友有的吓哭了,有的吓跑了。

  只有一个叫司马光的小朋友很勇敢,他急中生智,抱起地上一块大石头狠劲儿向水缸砸去,水缸破开了,水哗哗的流了出来,缸中的小孩儿得救了。

  司马光机智勇敢的举动,受到了大家夸奖。

  由于司马光从小勤奋好学,又喜欢读历史书籍,使得他博学多闻,二十岁时考中了进士。

  他在朝中做官期间,努力收集历史资料,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最后编成了《资治通鉴》,后来还当过宰相。他也成了我国宋代有名的史学家。

  2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无论我们遇到什么事情都应该沉着冷静思考,遇事不慌不乱,在面对别人发生的危险的时候还能帮助别人,这是一种机智救人的表现。发生任何问题都应该找问题的原因和办法,慌乱是没有用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习司马光那种勇于打破成规,勇于创新的精神。

  3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出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11月17日),当时,他的父亲司马池正担任光州光山县令,于是便给他取名 “光”。司马光家世代官宦,其父司马池后来官至兵部郎中、天章阁待制,一直以清廉仁厚享有盛誉。司马光字君实,陕川夏县人。父亲名字叫司马池,任天章阁待制(宋代官名)司马光深受其父影响,自幼便聪敏好学。据史书记载,司马光非常喜欢读《左传》,常常"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七岁时,他便能够熟练地背诵《左传》,并且能把二百多年的历史梗概讲述得清清楚楚,可见他自幼便对历史怀有十分浓厚的兴趣。此外,还有一件事使小司马光闻名满九州,这就是流传至今“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汴京、洛阳的人将这件事用图画记载下来,广为流传。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原文: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元末·阿鲁图《宋史》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5

  司马光七岁的时候稳重的就像一个大人,听到老师讲解《左氏春秋》,非常喜爱,放学之后又为家人讲他所学到的,他立即也明白了《左氏春秋》的内涵。

  从此手里放不下书本,甚至到了忘记了饥渴,冷热的.程度。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有个小孩爬到大缸上玩,失足掉到缸里的水中。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放弃他都跑了。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击去,水涌出来,小孩也得救了。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6

  有一天,司马光和小伙伴在花园的假山上玩……

  古时候有个大文学家名叫司马光,他小时候特别机灵、特别勇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个《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有一天,司马光和小伙伴在花园的假山上玩捉迷藏的游戏。有一个小朋友一不小心掉进了假山旁边装满水的大水缸里。

  水缸里的水可深了,那小朋友挣扎着喊“救命!”小伙伴们看见都吓坏了,有的哭、有的喊、还有的跑到外面去找大人帮忙……。眼看,水缸里的小朋友就要被水淹没了……。

  只见司马光急中生智,从地上抱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只听——“砰”一声,水缸破了,里面的水流了出来,水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

  大家都夸司马光是遇事沉着冷静,善于想办法解决困难的好孩子!

  小朋友,你们喜欢听这个故事吗?有人把这件事画成了图片,流传至今;还有人把这件事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歌曲《司马光砸缸》

  有几个小朋友围呀围着那大水缸

  大家一起捉迷藏调皮又欢畅

  扑通通一声响有人掉进了大水缸

  大家全都吓坏了慌里又慌张

  有一个小朋友名字叫做那司马光

  搬起一块大石头砸向那大水缸呀

  哐当当一声响流水哗啦啦往外淌

  伙伴钻出那破水缸大家都齐鼓掌

  哐当哐当哐当哐当哐当哐当司马光砸缸

  哐当哐当哐当哐当哐当哐当司马光砸缸司马光砸缸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相关文章:

司马光砸缸作文08-19

司马光砸缸作文[精华]09-25

司马光砸缸之后作文03-11

砸“金蛋”作文11-09

砸金蛋作文09-29

砸蒜的作文08-31

(热门)砸蒜的作文12-06

徒手砸核桃作文07-09

空手砸核桃作文07-10